小班小馬過河音樂教案

小班小馬過河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小馬過河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樂於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懂得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比較物件的改變而改變的,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3、積極思考,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樂於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經驗準備:幼兒學會律動《馬兒跑》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玩具小馬,錄音機磁帶“√”“?”標誌牌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起興趣

  1、幼兒隨音樂《馬兒跑》學馬兒跑進入活動場地

  2、出示玩具小馬

  教師:剛才我們學什麼動物跑到這裡來的?我這兒也有一匹小馬,今天要講一個關於小馬的故事。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運用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分段、分情節)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至“小馬連忙收住指令碼,不知道怎樣做才好”體驗小馬當時矛盾的心情。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

  ②小馬遇到了什麼困難?

  ③牛伯伯是怎麼對小馬說的?

  ④小松鼠又是怎麼對說的?

  ⑤小馬會怎麼想呢?它會怎麼做呢?

  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繼續邊操作課件邊講故事至“沒┉沒想過”

  提問:河水到底是深是淺?

  引導幼兒討論。

  (意圖: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設定開放式、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目標:得到落實,為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3、教師繼續講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淺的相對性。

  提問:①為什麼說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②小馬後來怎麼做的?它發現河水到怎樣?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幼兒理解、感受語言活動的'樂趣。

  三、再賞故事拓展經驗

  放故事錄音,運用多媒體課件完整地播放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涵。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

  3、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你生活中遇到困難會怎麼做?

  幼兒討論回答(設計意圖: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遷移至幼兒自己的生活經驗,突破了重點,回應了難點。)

  四、遊戲活動享受快樂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

  教師出示小動物頭飾,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頭飾,出示標誌牌“√”“?”。螢幕上出示一條小河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誌牌下,不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誌牌下。

  2、幼兒遊戲1次,互相交換頭飾,遊戲2次。

  3、學動物走(戴頭飾的動物)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