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中秋節教案範文(精選6篇)

小班中秋節教案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中秋節教案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中秋節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透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閱讀故事,能細緻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透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四、觀察月餅,透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小班中秋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並用輔助材料印出花紋。

  2.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油泥、泥工板、塑膠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隻。

  2.幼兒玩超市遊戲用的貨架。

  3.幼兒認識過月餅。

  [活動過程]

  1.由故事匯入課題,引起製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驗,交流和討論。

  指導語: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3.觀察教師製作“月餅”,瞭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製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範,瞭解製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製作月餅。(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於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並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教學反思:

  透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鍊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小百科: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小班中秋節教案3

  活動目的:

  1、瞭解月餅的基本形狀——圓形。

  2、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月餅。

  3、體會畫出美麗月餅的樂趣。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月餅。

  5、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鉛筆,彩色筆,橡皮擦,畫紙,膠布。

  活動重難點:

  畫出規整的圓形,自己設計月餅內部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前幾天,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小朋友們怎麼過的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節。

  二、引出月餅。

  哇,小朋友們都吃過月餅呀?那麼,月餅是什麼樣子呀?

  恩,看來小朋友們吃過的月餅都不一樣呀。老師剛剛從小兔家裡回來,小兔告訴我,他中秋節沒有吃到月餅呢。他們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沒有吃到過月餅呢,小朋友們,我們要怎麼幫幫他呢?

  三、畫月餅送給小動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給小動物們買月餅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真棒,願意跟小動物們分享我們的東西,但是呢,老師這裡有一個不花錢,小動物們也能夠收到小朋友們的心意喲。

  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畫畫本,我們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餅,然後送給小動物,班上這麼多小朋友,沒人畫一個,小動物們就夠吃啦,好不好?

  四、畫月餅。

  五、點評。

  對孩子們畫的月餅表揚,除非有特大失誤,不批評。

  六、送月餅。

  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月餅交到老師這裡,老師放學啦就幫大家送到兔子家裡,讓他給森林的小動物發月餅。

  小班中秋節教案4

  活動目標與準備: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

  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開展前,進行牆飾佈置,牆飾的主要內容包括花燈、嫦娥奔月圖等;

  給幼兒講述關於月亮的故事、中秋節與月餅的傳說;美工課上,幼兒學會了用橡皮泥捏月餅,會沿著扎有小孔的月亮圖形紙撕月亮(提供用縫紉機扎出小孔的月亮圖形紙;

  製作投影片或掛圖:一幅中秋節夜景圖,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投影片或圖片;錄影帶:中秋賞月;音樂磁帶《飛月夜》、《月光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牆飾的變化,激發興趣,匯入課題。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中秋節夜景圖,引導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月亮,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分別出示四張不同形狀的月亮投影片或圖片,啟發幼兒想象,月亮像什麼?(如:像彎彎的小船、像一塊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餅、像圓鏡子等。)

  3、放錄影:“中秋賞月”,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4、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錄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放錄音),一邊品嚐月餅和秋天的水果,共享節日的快樂。

  6、操作活動:幼兒用橡皮泥捏月餅、撕月亮(用縫紉機扎出小孔,變成月亮的形狀,讓幼兒撕下來。)

  活動區域設定與日常活動組織:

  1、組織幼兒參觀大班的遊戲“樂樂月餅超市”;觀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畫《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區,提供月餅盒子、橡皮泥、吹塑紙、蠟光紙等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創造性地表現月亮和月餅。

  3、在圖書區提供嫦娥奔月,吳剛砍伐桂花樹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在語言區幼兒看月亮圖片說月亮的詩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將自己熟悉的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或兒歌講給同伴聽。

  5、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與家長溝通計劃:

  1、活動前,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月餅的歌曲或詩歌。

  2、請家長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將觀察到的月亮畫在紙上,裝訂成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簿。

  3、請家長帶幼兒到食品超市,觀看各式各樣的月餅。

  4、活動在中秋節前一天進行,中秋節晚上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賞月活動,創編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小班中秋節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的食品,透過觀察和品嚐,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塊月餅(自帶、品種不一)。

  2、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水果刀一把。

  【活動過程】

  一、觀察盤子裡的月餅,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1、盤子裡有什麼?

  2、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3、聞起來感覺怎麼樣?

  二、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是有各種各樣的。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1)仔細看看月餅裡面是什麼樣的?

  (2)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說說它是什麼味道的。

  三、拓展經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你還吃過什麼樣的月餅,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四、品嚐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小班中秋節教案6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指導語:歌曲裡說了一件什麼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錶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