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棲筠字貞一閱讀答案

李棲筠字貞一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是學好一切課程的基礎,為了提高對閱讀題目的解題水平,下文內容是李棲筠字貞一閱讀答案,請看看。

  李棲筠字貞一閱讀答案

  李棲筠,字貞一,世為趙人。幼孤。有遠度,莊重寡言,體貌軒特。喜書,多所能曉,為文章,勁迅有體要。不妄交遊。族子每稱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關中舊仰鄭國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奪農用十七。棲筠請皆徹毀。魁然有宰相望。元載忌之,出為常州刺史。歲旱,民多死徙。棲筠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賊張度踞陽羨西山,累年吏討不克。至是發卒捕斬,支黨皆盡,裡無吠狗。乃大起學校,堂上畫《孝友傳》示諸生,人人知勸。以治行進光祿大夫。人為刻石頌德。

  蘇州方清因歲凶,誘饑民為盜,積數萬,依黟、歙間,阻山自防,東南厭苦。詔李光弼分兵討之。會平盧行軍司馬許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窺江、吳意。朝廷以創殘重起兵,即拜棲筠浙西都團練觀察使,使圖之。棲筠至,張設武備,遣辯士厚齎金幣抵杲軍賞勞,使士歆愛,奪其謀。杲懼,悉眾度江,掠楚、泗而潰。以功進御史大夫。則又增學廬,表宿儒河南褚衝、吳何員等,拜為師,身執經問義。遠邇趨慕,至徒數百人。

  元載當國久,益恣橫。棲筠素方挺,無所屈。時華原尉侯莫陳①怤以優補長安尉,當參臺②。棲筠詢其勞,怤色動,不能對,乃自言為徐浩、杜濟、薛邕所引,非真優也。始,浩罷嶺南節度使,以瑰寶數十萬餉載,而濟方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載所厚,棲筠並劾之。帝未決會月蝕帝問其故棲筠曰月蝕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貶。

  帝欲相棲筠,憚載輒止。然有進用,皆密訪焉,多所補助。棲筠見帝猗違不斷,亦內憂憤。卒,年五十八,自為墓誌。贈吏部尚書,諡曰文獻。

  《新唐書列傳》

  注:①侯莫陳,三字複姓。②臺,御史臺,御使大夫官署。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帝未決/會月蝕/帝問其/故棲筠曰/月蝕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貶。

  B.帝未決/會月蝕/帝問其故/棲筠曰/月蝕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貶。

  C.帝未決/會月蝕/帝問其/故棲筠曰/月蝕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貶。

  D.帝未決/會月蝕/帝問其故/棲筠曰/月蝕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貶。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關中,本文所指相當於今之陝西省中部。從鄭國渠修好以後,關中就成為了物產更豐饒的沃野之地。古代的“關中”和今天的“關內”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區。

  B.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學習的學生。諸生本指眾有知識學問之士或在學讀書的學生,明清時期指經科舉考試考取秀才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

  C.優,優等。“以優補長安尉”,是說侯莫陳怤因考核得到優秀等級從而補任長安尉。唐代對官員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官員的.政績、才幹和品德,考核後分出三等九級。

  D.贈,贈官,“贈吏部尚書”,即朝廷在李棲筠逝世後追贈其為吏部尚書。古代朝廷對功臣死後追贈官職,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職基礎上加贈一級官階以表示褒獎肯定。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棲筠心繫百姓,不畏豪族。豪門大族攔截鄭國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碓,大量佔有農業用水,李棲筠請求朝廷拆毀這些水碓,為老百姓謀取福利。

  B.李棲筠重視教育,關心後學。在任職期間,他曾大力修建學校,鼓勵學生,虛心拜有學問的人為師,這就吸引了遠近不同地方的讀書人來求學。

  C.李棲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為百姓修整水利,從而戰勝了旱災饑荒;在對付許杲時,既加強軍備,又連施妙計,使得許部後來不戰而潰散。

  D.李棲筠方正剛直,處事公正。在任御史大夫的時候,雖然此時元載把持了國政,棲筠仍嚴查並重罰了買guan賣官的徐浩、杜濟、薛邕、元載等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歲旱,民多死徙。棲筠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5分)

  (2)帝欲相棲筠,憚載輒止。然有進用,皆密訪焉,多所補助。(5分)

  參考答案

  10、D.帝未決/會月蝕/帝問其故/棲筠曰/月蝕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貶。

  11、A 關內,古代在今陝西建都的王朝,統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叫關內。今指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歷史上“關內”與今之“關中”不等同。

  12、D. 沒有將“賣官”的丞相元載法辦。

  13、(1)歲旱,民多死徙。棲筠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常州這一年遭遇旱災,老百姓多因飢餓而死在遷移(或:逃荒的)路上。棲筠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長江之水灌溉農田,於是當年取得大豐收。(“死徙”的省略“於”:在;浚渠:疏通渠道;大稔:取得大豐收。每點各 1 分。大意 2分)

  (2)帝欲相棲筠,憚載輒止。然有進用,皆密訪焉,多所補助。帝想任命棲筠為丞相,但因為懼怕元載就此作罷。然而有要晉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棲筠詢求意見,棲筠的意見也多有補助。

  (相:以……為相;憚:害怕;密訪:暗中諮詢。每點各 1分。大意 2分)

  參考譯文:

  李棲筠,字貞一,世代都是趙人。小時候就死了父親。他有高遠的氣度,為人莊重少言,體格高大形貌與眾不同。他喜歡讀書,大多數書籍都能通曉。他寫的文章,簡明流暢,切中要害。他不胡亂結交朋友。同族人經常稱讚他有輔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關中地區過去依靠鄭國渠灌溉農田,但豪族貴戚攔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

  以謀取利益,設定了將近百所水碓坊,搶奪了農業用水的十分之七。棲筠請朝廷徹底拆毀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農田用水)。李棲筠業績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聲望。丞相元載嫉妒他,讓他出京擔任常州刺史。常州這一年遭遇旱災,老百姓多因餓而死在遷移(逃荒的)路上。棲筠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長江之水灌溉農田,於是當年取得大豐收。長期為盜的張度盤踞陽羨縣西山這個地方,多年來,官吏征討都不能取得勝利。到這時李棲筠派遣士卒追捕斬殺了張度。張度的分支餘黨都被殲滅,鄉里安定到連晚上報警吠叫的狗聲都沒有。於是李棲筠又大力修建學校,學校正堂上繪《孝友傳》給求學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勵。他憑著政績和品行晉升為光祿大夫。百姓為他立碑刻文頌揚其德。

  蘇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鬧饑荒,誘騙災民做盜賊,聚集了數萬人。盤踞在黟州、歙州之間,憑藉高山險阻自我防護,東南百姓厭煩之,並引以為苦。朝廷下詔命令李光弼派兵討伐叛亂。剛好平盧行軍司馬許杲依仗軍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軍隊),有覬覦江、吳之意。朝廷因為國家在受到創傷殘破之後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棲筠浙西都團練觀察使的職務,命他謀取許杲。李棲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裝備,派遣口才出眾的人攜帶厚重的財物到許杲軍營犒勞士兵,讓士卒們歡喜,強行破除了許杲的圖謀。許杲害怕,率領全部人馬渡過長江,搶掠楚、泗,其後潰散。李棲筠憑藉功勞大,晉升為御史大夫。他又增設學校,上表推薦年高有聲望的儒者河南人褚衝、吳人何員等,拜學官為自己的老師,親自手執經書問詢經意。遠近的讀書人趨附慕名而來,到了收學徒幾百人的地步。

  元載執掌國政時間長,更加放肆專橫。棲筠向來方正剛直,沒有什麼屈服的。當時華原尉侯莫陳怤憑著優等考核補任長安尉,應當參拜御史臺。李棲筠詢問他的功勞,侯莫陳怤臉色大變,不能回答,於是自己承認是被徐浩、杜濟、薛邕所引進推薦的,不是真正的優等。

  當初,徐浩被罷免了嶺南節度使官職,把價值數十萬錢的貴重而美麗的珠寶送給元載,而杜濟當時正擔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這三個人都是元載所親近重用的,李棲筠一併彈劾這三人。皇帝還沒決斷,適逢遇到月食,皇帝問棲筠發生月食的原因,棲筠回答說:“月食顯示對犯罪者的懲罰,現在欺瞞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沒有得到懲罰,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貶官。

  帝想任命棲筠為丞相,但因為害怕元載就此作罷。然而有要晉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棲筠詢求意見,棲筠的意見也多有補助。棲筠見皇帝遇事遲疑不決,也內心憂愁憤懣。去世時,終年五十八歲,自己寫好墓誌銘。朝廷追贈他吏部尚書的官職,諡號文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