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韓延壽傳》閱讀及答案

《漢書·韓延壽傳》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9分,每小題3分)

  延壽字長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壽為諫大夫,徙潁川。潁川多豪強,難治。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教之禮讓。恐百姓不從,乃歷召①郡中長老為鄉里所信曏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雙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百姓遵用其教。數年,徙為東郡太守,黃霸代延壽居潁川,霸因其跡而大治。

  延壽為吏,上禮義,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爭;修治學官②,春秋鄉射,陳鐘鼓管統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開武,設斧鋮旌旗,習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賦租,先明佈告其日,以期會為大事,吏民敬畏趨向之。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苦煩,後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吾豈其負之,何以至此?”吏聞者自傷悔,門下掾自剄,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延壽聞之,對掾史④涕泣,遣吏醫治視,厚復其家。

  延壽嚐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後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府門,門卒當車,願有所言。延壽止車問之,卒問:“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以敬父而見罰,得無虧大化乎?”延壽舉手輿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過。歸舍,召見門卒。卒本諸生,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延壽遂待用之。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

  (取材於《漢書·韓延壽傳》)

  註釋:①歷召:召請。②學官:學校。 ③不殊:沒死。④掾史:下級官吏的通稱。

  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 欺負:壓迫、侮辱

  B.略依古禮,不得過法 過法:逾越法規

  C.霍光擢延壽為諫大夫 擢:提拔

  D.門卒當車,願有所言 願:希望

  2.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反映韓延壽理政特點的一組是( )

  ①延壽欲更改之,教以禮讓

  ②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

  ③其始苦煩,後皆便安之

  ④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⑤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

  ⑥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

  A.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韓延壽不喜歡百姓互相告發的民俗,主張和睦、禮讓、寬容。

  B.韓延壽嚴以律己,屬下犯了錯誤,常深刻責己,感動了官吏。

  C.黃霸藉助韓延壽打下的基礎,繼續倡導親愛和睦,潁川大治。

  D.韓延壽善於審案,嚴格約束下屬,因此令行禁止,訴訟銳減。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苦煩,後皆便安之。

  (2)延壽嚐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後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府門,門卒當車,願有所言。

  1.A

  2.C

  3.D

  4.(1)鄉里之間有了不正常的情況,官吏就會立即聽說,壞人不敢進入他管轄的'邊界。一開始人們被他煩瑣的禮節所苦,後來,老百姓便都安於他的管理。

  (2)韓延壽有一次出行,臨上車,有一個騎馬的官吏遲到了,他便下令讓功曹把處罰的結果上報給他。等回來到了官府門前,有一個門卒擋住了他的車,希望韓延壽聽他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