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易與顧況《宮詞》兩首詩的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自居易與顧況《宮詞》兩首詩的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宮 詞

  自居易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蘢坐到明。

  宮詞

  顧況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1)這兩首詩運用了什麼共同的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4分)

  (2)這兩首詩語言風格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對比(反襯)。(1分)歌聲傳達的歡樂與先寵宮人的孤獨形成對比,(1分)反襯出女主人公的枯寂哀怨和冷清無奈之情(2分)

  (2)白詩語言淺近,(1分)全詩不事雕琢,“紅顏未老恩先斷”又直接點明宮人難以入眠的原因;(1分)顧詩委婉含蓄,(1分)用環境的清幽來曲折地表現出宮人的'情感。(1分)

  賞析:

  《後宮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是代宮人所作的怨詞。首句寫夜來不寐,夢想君王臨幸;二句寫忽聞前殿歌聲,君王來幸無望;三句寫紅顏猶在,君恩已斷之苦;四句寫再幻想君王可能來幸,於是斜倚熏籠,坐待至天明,終成泡影。全詩語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摯而多層次,細膩地刻劃了失寵宮女千迴百轉的心理狀態。

  詩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宮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臨幸而終未盼得,時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層怨悵。寵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夢;輾轉反側,竟連夢也難成,見出兩層怨悵。夢既不成,索性攬衣推枕,掙扎坐起。正當她愁苦難忍,淚溼羅巾之時,前殿又傳來陣陣笙歌,原來君王正在那邊尋歡作樂,這就有了三層怨悵。倘使人老珠黃,猶可解說;偏偏她盛鬢堆鴉,紅顏未老,生出四層怨悵。要是君王一直沒有發現她,那也罷了;事實是她曾受過君王的恩寵,而現在這種恩寵卻無端斷絕,見出五層怨悵。夜已深沉,瀕於絕望,但一轉念,猶翼君王在聽歌賞舞之後,會記起她來。於是,斜倚熏籠,濃燻翠袖,以待召幸。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終歸破滅,見出六層怨悵。一種情思,六層寫來,盡纏綿往復之能事。而全詩卻一氣渾成,如筍破土,苞節雖在而不露;如繭抽絲,幽怨似縷而不絕。短短四句,細膩地表現了一個失寵宮女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夜來不寐,等候君王臨幸,寫其希望;聽到前殿歌聲,君王正在尋歡作樂,寫其失望;君恩已斷,仍斜倚熏籠坐等,寫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來,寫其絕望。淚溼羅巾,寫宮女的現實;求寵於夢境,寫其幻想;恩斷而仍坐等,寫其痴想;坐到天明仍不見君王,再寫其可悲的現實。

  全詩由希望轉到失望,由失望轉到苦望,由苦望轉到最後絕望;由現實進入幻想,由幻想進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現實,千迴百轉,傾注了詩人對不幸者的深摯同情。

  《宮詞》是由顧況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顯露。詩中前二句寫聽到玉樓笙歌笑語,後二句寫自己鎖閉幽宮的孤悽冷落。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描寫受寵者的歡樂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風習習,一陣陣歡聲笑語。“天半”,詩中用來形容樓高。其實,其中還隱含著抒情女主人公不能像其他宮妃那樣得到皇帝寵幸的怨意在內。詩中那些得寵的嬪妃,能進入高及“天半”的玉樓中,這就暗喻她們有機會見到君王,有機會得到恩寵。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寫失寵者的遭遇,室內悄無聲息,這些失寵的宮妃們惟有與冷寂的滴漏聲和簾外的秋日星河相依為伴。“近秋河”意謂女主人公將水晶簾捲上以後,由於去掉了遮掩之物,原先隔簾相望的天河變得更加清晰明亮。那是說女主人公原先只是仰望玉樓,但由於心中失望、空虛和無奈,故而便將視線從玉樓轉移到秋河,想看一看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星,他們是與自己有著同樣命運的仙界人物,能否同情自己的遭遇。

  全詩採用對比或反襯手法。玉樓中的笙歌笑語越發反襯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襯出失寵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顯露。這首宮怨詩的優點在於含蓄蘊藉,引而不發,透過歡樂與冷寂的對比,從側面展示了失寵宮女的痛苦心理。[4] 詩中以他人得寵的歡樂反襯女主人公失寵的悽寂。別殿裡笙歌陣陣笑語聲歡,自己則獨聽更漏,遙望星河,長夜不寐。一鬧一靜,一榮一枯,對比鮮明,也從中道出了盛唐時期統治階級的腐敗以及墮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