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耕田歌的翻譯賞析
劉章耕田歌的翻譯賞析
深耕穊種,
立苗欲疏。
非其種者,
鉏而去之!
註釋:
⑴穊:稠密。
⑵疏:疏朗,這裡指要留有適當的間距。
⑶非其種:不是那個品種,這裡指野草。
⑷鉏:誅滅、除去,古代也同“鋤”,這裡一字雙關。
譯文:
深耕密種,留苗要疏。
不是同種苗,要拔除去掉。
賞析:
《耕田歌》是西漢初城陽王劉章借農諺歌為名所作的一首政治詩。全詩僅四句、十六個字,但句句用比喻手法,以苗喻人,暗申誅除諸呂之意,展現了劉章的政治抱負。《耕田歌》言簡意賅,妙在既不露痕跡,又讓人心領神會。
倘若全不考慮此歌的產生背景,僅從字面著眼,《耕田歌》便純是篇講述耕種之道的“田家語”而已。“穊”,稠也。“深耕穊種”,說的是耕地要深,撒種須密;“立苗欲疏”,則指栽植禾苗卻不能像撒種那樣,而要講究植株的疏朗,方可使禾苗茁壯高茂;“非其種者,鋤而去之”,意義更加明白:對於夾生在禾苗間的'野種,就毫不留情地鋤掉它。[2] “言為心聲。”劉章的《耕田歌》就是假借耕田之事,道出了他對漢高祖去世後呂氏專權的不屑,表達了他想為漢朝根除呂氏的心聲。
“深耕穊種”的言外之意是漢王朝統治者的劉家應多多地生子孫。“立苗欲疏”則喻指屬於劉氏的皇族,應遍佈四方,各執一大權。意即從中央到地方,從京都到邊關,各部各兵種大權皆握於劉氏之手。
《耕田歌》的前兩句講的是安劉,後兩句講的是除呂。
劉章在呂太后的酒宴上吟唱‘耕田歌’,顯然是別有用心。所謂“深耕穊種”云云,不過是借個由頭,此歌的主意,全在歌末兩句:“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在劉章看來,只有劉氏,才是執掌漢家天下的“種”姓,呂氏則不過是XX而已。這極符合劉邦臨終前的遺願:“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而在《耕田歌》末兩句中,劉章正是巧妙地用一“種”字,語帶雙關,以禾苗之“種”,諧喻帝王將相之“種”,向專擅朝政的諸呂,射出了一枝銳嘯而鳴的討伐之箭。它無異是說:漢家乃劉氏種姓之天下,豈容XX呂氏蔓延滋長?對付這樣的XX,唯有一個辦法,就是堅決將它們鋤去!一首尋常的《耕田歌》,在這特定的背景中,便成了語驚四座的奇詩。
如果劉章在酒宴上,赤裸裸地說出上述意思,疑忌殘忍的呂太后,不把他當場砍頭才怪哩。劉章的聰明之處在於,他要唱《耕田歌》,先就徵得了呂太后的同意;而且此歌字面上,無一語不談耕作之事,與劉章所請毫不相違。至於斥責呂氏專權之意,妙在不露痕跡,而座中之人皆可意會。所以連呂太后聽了,雖心中明白,卻苦於抓不到把柄,只能“默然”以對。所謂“言在此而意在彼”,劍拔弩張之意,卻以田家淡語發之,這就是《耕田歌》藝術表現上的微妙所在。
《耕田歌》僅四句、十六個字,寓意卻很深刻,可謂言簡意賅的力作。四句詩,句句用的是比喻手法,以苗喻人,以留苗喻劉氏,以“鉏苗”喻除呂,雖為隱言,其義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