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民《村居》閱讀答案翻譯及賞析
張舜民《村居》閱讀答案翻譯及賞析
村居張舜民閱讀答案 翻譯 賞析,這是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畫家張舜民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整首詩表達了張舜民悠閒寧靜又略帶情愁的心境。
原文:
村居
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
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
帶得寒鴉兩兩歸。
村居字詞解釋:
⑴陂田:水田。
⑵榆錢:即榆莢,形如錢,色白成串,故俗稱榆錢。
⑶兩兩:成雙成對。
村居翻譯:
流水環繞著水田,籬笆外種滿了綠竹;榆錢已經落盡,槿花也變得稀疏。夕陽西下,牛背上沒有牧童騎臥,只帶著成對的烏鴉,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村居閱讀答案:
試題:
(1)詩的三、四句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4分)
(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
(1)以動寫靜,動靜結合。(1分)老牛自行歸來,寒鴉站立牛背,(1分)寒鴉之靜附於牛之動,牛之動包含了寒鴉之靜,動靜相襯,構成了新穎的畫面。(2分)(4分。答出手法1分,結合詩句分析3分,意思對即可)
(2)透過寫青竹繞籬、綠水映陂、榆錢落盡、槿花稀疏、牛背寒鴉等景物,描繪出一幅靜謐淡雅又略帶清寂氣息的村居圖,(2分)表達了詩人閒適寧靜的心境。(2分)(意思對即可)
村居創作背景:暫無
村居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農村秋日黃昏的小景,前兩句是具體描寫村居,後兩句是從村居以外來描寫村居,意象非常豐富。農家的情況,見諸於詩的已經不計其數,很難寫出新意來。這首詩採用遠近交替的寫法,重在對場景氣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寫的手法,提供帶有暗示性的畫面,所以後來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詩前兩句採用當句對,以便於把很廣泛的`題材濃縮成集中的平面。詩說水田環繞的人家,籬笆外種滿了竹子,院落裡的榆樹錢已經落盡,槿花也都稀疏了。寫出晚秋季節裡斜陽照耀著的農舍,水竹清華,落木蕭蕭的景色,充滿了和平靜穆的氣氛。詩僅寫了村居外圍,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開了熟見的茅簷、白門、蓬窗、桑圃等詞,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同樣,詩沒有寫人,而透過環境,也可表現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傳頌的名句。詩將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濃縮。夕陽西下,照著原野,也照著上面所說的村居、水田,詩在這兒僅以“夕陽”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兩句的形象。而在整個村野中,詩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這一中心寫,說牛背上沒有牧童,牛兒在夕陽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著歸路,往村裡走來;在牛背上,雙雙烏鴉佇立著,悠閒自在,彷彿是老牛正把它們帶回村莊。整個畫面沒有一個人,雖然是寫動,但節奏很緩慢,表現出大自然寧靜和平的氣氛,給人以恬淡溫馨的享受,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審美觀。讀著這詩,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詩經》所寫的“日既夕矣,羊牛下來”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風光來。
全詩雖然寫的是一組小景,由於詩人本身是個畫家,所以很具有畫意。詩所選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繪了村居的特徵及季節的特點,用的都是深色調,與夕陽暮靄相統一。在寫作手法上,前兩句直接寫靜,後兩句是動中顯靜,在同一畫面上配合得很和諧。牛背上站著烏鴉的情況,錢鍾書《宋詩選注》指出同時人詩中也有,如蘇邁詩“葉隨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賀鑄詩“水牯負鴝鵒”。由於張舜民把這一景象與整詩所表現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為成功。
個人資料: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芸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陝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闢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後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後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