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閱讀題答案附賞析
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閱讀題答案附賞析
閨意獻張水部①
(唐)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②。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註釋]①張水部:張籍。朱慶餘曾得到張籍的識,而張籍又樂於推薦提拔後輩。因而朱慶餘在臨應考前作這首詩獻給他,藉以徵求意見。②舅姑:公婆。
[思考與練習]
(1)詩歌中哪些詞語表現了新娘的性格?
(2)全詩以“ ”三字為巧妙比喻的靈魂,新娘詢問新郎打扮得人不入時,能否討得公婆歡心,如此精心設問寓意自明,令人驚歎。
(3)張籍在《酬朱慶餘》詩中答道:“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把朱慶餘比作越州鏡湖的 ,不僅長得豔麗動人,而且有絕妙的 ,這是身著貴重絲綢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並的。文人酬答俱妙,千古佳話,流譽詩壇。
參考答案:
(1)“拜”、“低聲問”等。 (2)入時無 (3)採菱女 歌喉
賞析:
閨意獻張水部 即 近試上張水部 。
《近試上張水部》是唐代詩人朱慶餘在應進士科舉前所作的呈現給張籍的行卷詩。此詩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官,藉以徵求張籍的意見。全詩選材新穎,視角獨特,以“入時無”三字為靈魂,將自己能否踏上仕途與新婦緊張不安的心緒作比,寓意自明,令人玩味。
“近試上張水部”這個標題可以幫助讀者明白詩的作意,唐代應進士科舉計程車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風氣。臨到要考試了,朱慶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寫下了這首詩,徵求張籍的意見。
朱慶餘呈獻的這首詩獲得了張籍明確的回答。在《酬朱慶餘》中,他寫道: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由於朱的贈詩用比體寫成,所以張的答詩也是如此。在這首詩中,他將朱慶餘比作一位採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們的讚賞,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
首句寫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採菱姑娘。這時,她剛剛打扮好,出現在鏡湖的湖心,邊採菱邊唱著歌。次句寫她的心情。她當然知道自己長得美豔,光彩照人。但因為愛好的心情過分了,卻又沉吟起來。(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為暗自忖度、思謀。)朱慶餘是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鏡湖則是其地的名勝。所以張籍將他比為越女,而且出現於鏡心。這兩句是回答朱詩中的後兩句,“新妝”與“畫眉”相對,“更沉吟”與“入時無”相對。全詩以“入時無”三字為靈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時,能否討得公婆歡心,最好先問問新郎,如此精心設問寓意自明,令人驚歎。 後半進一步肯定她的才藝出眾,說:雖然有許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齊地(今山東省)出產的貴重絲綢製成的衣服,可是那並不值得人們的看重,反之,這位採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萬金哩。這是進一步打消朱慶餘“入時無”的顧慮,所以特別以“時人”與之相對。朱的贈詩寫得好,張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謂珠聯璧合,千年來傳為詩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