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視角下西方文學作品的鑑賞和語文翻譯

跨文化視角下西方文學作品的鑑賞和語文翻譯

  【摘 要】基於跨文化的視角,簡要地對西方文學作品進行了賞析,並提出西方文學作品漢譯的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 西方文學 文化差異 鑑賞

  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生活的人們會對同一個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國家的人在思維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就不難理解了。正是由於生活環境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跨文化現象才會產生。本文從跨文化視角下西方文學翻譯的角度,簡要地對西方文學作品進行賞析。透過賞析,總結出西方文學用漢語翻譯時的幾點注意事項。只有更準確地翻譯西方文學,才能真正提高西方文學的鑑賞能力。

  一、跨文化和文學作品閱讀

  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生活的人們會對同一個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國家的人在思維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就不難理解了。正是由於生活環境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跨文化的現象才會產生。由於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在不用的歷史背景下積澱起來的文化都有著自身獨立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會使人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夾雜很多個人的感情,沒有辦法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這種看待問題的角度常常使人們忽視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文學作為人類抒發情感、陶冶情操與傳遞資訊的重要工具,它不僅展現著人類真實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利用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在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與傳播當中,文學作品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主要透過文化藝術形態加以展現,由於這一方式能夠較為方便地讓世界各族人民在跨文化領域展開交流。隨著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量西方文學作品流入我國,我國社會大眾得對西方文學逐漸重視起來,在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上也有了較大進展。眾所周知,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如何對其進行準確、科學、合適的翻譯是非常關鍵的,有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他曾經說過:“真正的學習語言就必須要多該語言背後的文化背景瞭如指掌。”由此可見,語言、文字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就以我國來看,雖然我國學者對跨文化文學翻譯引起了足夠重視,但是在翻譯質量上卻亟待提升。要知道,翻譯不僅僅是對異國語言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其語言藝術進行完美的解釋、最大限度的還原不同民族的獨特風情與文字美感。翻譯過程中不僅要表述恰當得體,正確傳播文化、同時還要兼顧文字的藝術性、尊重觀眾的審美感受。

  二、跨文化閱讀下對西方文學作品的賞析

  很多西方國家的文學作品當中都富含西方特有的文化內涵與人生哲理,比如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部著名的文學著作從跨文化角度對其進行研究。例如,美國著名文學作品《阿甘正傳》中有這麼一句話“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開啟的巧克力是什麼滋味的。”當我們讀到這句話時往往會產生困惑,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將人生比喻為巧克力,而如果對西方文化稍加深入理解,便可以知道其中緣由。原來西方的巧克力大多為24塊裝,每一塊巧克力的味道各不相同。但沒有任何標識提示你每一塊巧克力的味道,所以只有親自品嚐才能得之滋味。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描述了以為老人獨自出海捕魚的壯觀場景,老人在抓捕大魚的過程中精疲力竭且被迫同鯊魚進行鬥爭,鬥爭的結果是鯊魚叼走了老人所抓捕的大魚,只剩下空空的魚骨。這一故事是海明威先生根據以為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所改變的,故事簡潔明瞭,主要表現的是老人敢於冒險、堅忍不拔、永不言棄的精神,在文學作品當中塑造了一個惡劣環境下不可戰爭的`桑迪亞哥的形象,這一偉大形象是西方文化中一直都較為推崇的民族精神――冒險精神。

  世界著名諷刺作家果戈理曾說過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有一個高尚的人貫穿始終,這個人就是“笑”。《欽差大臣》作為果戈理的代表諷刺喜劇,以社會衝突為劇情基礎,用喜劇這面鏡子照出了當時社會達官顯貴們的醜惡原形,從而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的黑暗、腐朽和荒唐。

  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英雄形象,他違背宙斯的意願為人類盜取太陽神車上的火種,宙斯知道後震怒,決定用嚴酷的刑罰來懲罰他。眾所周知,在西方文學史上有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將普羅米休息這一神話故事作為創作背景,如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的《普羅米修斯三部曲》。埃斯庫羅斯對宙斯與普羅米修斯間的戰鬥展開了詳盡的描寫,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權、勇於爭鬥的英雄形象,這與當時的雅典社會背景息息相關――雅典平民追求自由的鬥爭。同樣的,雪萊在《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這一作品中將宙斯統治被推翻後的新世界作為描述重點,當時的社會背景是羅馬統治者對人民無限制的壓迫激起了作者強烈的不滿,所以雪萊想透過這部作品來表達自己對理想社會環境的無限嚮往。

  除此之外,美國現實主義作家杜蘭在《The world has not dispersed lunch》(《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源於美國19世紀的一個小故事,美國部分酒吧為招攬顧客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午餐,但獲得免費午餐則必須要購買他的啤酒。所以人們為了諷刺當時的酒吧老闆寫下了這句話。

  三、跨文化視角下西方文學作品的漢譯策略

  跨文化文學作品翻譯與傳統的文學翻譯有著較大區別,主要在於跨文化文學作品翻譯需要從美學、語言學、社會學等多個角度對西方語言進行二次創作,在翻譯過程當中要充分尊重西方的民族精神與文化習俗,而且還要盡力還原最佳的語言文字,才能夠起到良好的翻譯效果。比如在翻譯莎士比亞著作《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時就不能夠僅僅將其作為一個人名去翻譯,而是要結合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與背景進行翻譯,如“卑鄙勢力的小人”。

  美國作家約瑟夫?赫勒的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中第二十二條軍規規定:“飛行員如果瘋了,就可以允許回國,但前提是要自己寫一份申請,申請必須在飛行員清醒的狀態下才算數。”但需要注意的是,飛行員發瘋後根本無法保持清醒,其本質就是相矛盾的。因此,在很多西方文學作品當中都經常性地用第二十二條軍規這一名詞來比喻尷尬矛盾的境地,而如何對這一名詞進行合理恰當的翻譯則是一個亟待考慮的問題。《富蘭克林自傳》中曾經出現過“Grinding wheel”一詞,如果直譯則是“砂輪”,但是如果結合當時的語境與社會背景,翻譯為“上當”則更加恰當合理。其實這一次是有特定的社會背景的,富蘭克林總統在孩提時期在農場上轉動砂輪磨東西,有一個陌生男人誇讚富蘭克林並讓他幫忙磨斧頭。小富蘭克林非常高興不能並幫那個男人將斧頭磨好,結果那個男人在拿到磨好的斧頭後一走了之,富蘭克林發現自己上當了。

  綜上所述,由於東西方文化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上存在著巨大的阻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球文化的發展。正因如此,我們要透過不斷的學習、研究,在注重文化差異性的前提下更加精準地理解外國文化內涵,利用最為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來了解外國文化、傳播本土文化,從而在促進世界不同文化間的傳播與交流時為本土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2]楊華.英漢身勢語文化內涵對比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6)

  [3]欒曉虹.文化詞語及其翻譯[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