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利用上下文深入瞭解原文含義概況
關於利用上下文深入瞭解原文含義概況
拜讀了《成才與就業》英語口譯考試專刊上孫黎博士的《英漢、漢英筆譯精要》一文後,深以為然。孫博土指出:“由於平時對英文報刊、雜誌上的時事性文章的閱讀量不夠大,有些考生對一些常用經濟類詞彙在上下文中的確切含義把握不準;另一類考生則對一個詞的多種含義掌握不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於是考試時考生要麼用自己所熟悉、但實際並不準確的詞進行翻譯,要麼就不顧上下文隨意猜一個詞,有的乾脆就忽略不譯,結果往往因詞不達意或過分意譯而失分。”
上述現象反映在本次試題中依然突出。考生或閃爍其辭、或妄加猜測、或隨意附會,箇中原因再次被孫博士言中。因此.孫博士力主“考生除平時加強對時事、經濟類文章的閱和資訊獲取,擴大詞彙量外,還應積極培養根據上下文有效猜測詞義的能力”。
所謂“根據上下文有效猜測詞義”,就是以考生所學的語法、句法知識,分析試題中各種語言關係,並透過這些關係對詞語的含義進行合理的推斷;然後,基於對詞語的認識,深入瞭解原文的含義。“根據上下文有效猜測詞義”不僅是考生平時閱讀時必須勤加操練的一項閱讀技能,也是考生在應試過程中比較行之有效的一種途徑。
現以2003年9月高階口譯第一階段考試英譯漢部分第一段為例,詮釋根據上下問有效地猜測詞義攻略:
①The effect governmental expenditures on the total economy varies with both the level of utiliz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in the economy at the time of the expenditure,and the segment of the economy which receives the expenditure. ②If the economy as a whole or the segment of economy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e expenditure is operating at capacity or close to capacity,then the expenditure’s major effects will tend to be inflationary growth, and will not generate much employment of capital and labor. ③If the economy or sector is operating at much less than full employment.The expenditure will produce a genuine(non-inflationary)rise in the GNP.
一、指代
①句中“in the economy”指代前面“the total economy”;“the expenditure”指代前面“governmental expenditures”。這裡的指代關係應該在譯文中反映出來,而不應直接翻譯鹹“經濟中”,“開支”,讓人誤以為這裡的“經濟”有別於“總體經濟”,“開支”有別於“政府開支”。
二、同義
①句中的“the level Of utiliz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分別與②句中“much employment of capital and labor”以及③句中“full employment”為同義,其意義為“利用”,而非望文生義、信手拈來的“僱傭”。
三、對應
①句中的“the total economy”等同與“in the economy”,與“the segment of the economy”形成對應,這裡是“總體經濟”對應於“具體經濟部門”;②句中的“inflationary”與③句中的“genuine”遙相呼應則顯而易見了。
四、並列
①句中的“both...and”是明顯的並列,說明政府增加財政支出所起作用的兩個變數。②③句分別是以“if”開頭的同源結構的條件句,分別闡明政府財政支出在兩種不同情況下所產生的不同結果。
五、釋義
②句中的“capacity”難倒一部分考生。其實從③句的同源結構可推定“full employment”,然後利用同義關係推定其所指代的是①句中的“utiliz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因此“capactty”的釋義為“full utilizatlon of labor and capital”。當然.有的釋義是明擺著的。③句中“genuine”旁的括號就是對該詞的`解釋,因為按經濟學術語,此地應當是“real growth”以對應②句中的“inflationary growth”。作者惟恐引起考生誤解。
理清上面的關係是深入理解原文的關鍵,也是翻譯的基礎與根本。現代語法關於句法的資訊結構以及寫作的基礎原理決定了這些關係在上下文中的存在。透過上下文了解作者的原義是正途,靠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隨意附會、投機取巧則偏離了翻譯“信”的原則,文過飾非也是枉然。其實,本試題只不過是一篇經濟學方面的通俗文章,文字淺顯、條理清晰,專業性並不高。所以希望考生謹記孫博土解析的同時,切實加強“根據上下文有效猜測詞義”方面的訓練,深入理解文章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