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通用7篇)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通用7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1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級(4)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本班現有學生46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3人。三年級學生已經有兩年的數學學習經歷,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並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絡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教材中,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以及有餘數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

  1、認真整頓課堂紀律,讓孩子有良好的聽課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按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學工作,在教學時要注意認真備好課,上好課。保證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3、對學生缺失的知識進行調查,並及時尋找時間進行補充,儘量讓全體學生都能順利地、較輕鬆地學好相關知識。

  4、密切關注學困生,從態度、興趣、習慣、方法等各方面入手,從課上到課下,把握各種時機幫助輔導,努力讓他們在原有水平上能進一步的提高。

  5、加強自身的學習,多向同組老師學習、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我所帶的三年級1班,學生數為83人,其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透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透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並且利用網路平臺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積極參加教研教改研討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

  2、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由於學校的科學實驗室正在修建中,實驗活動等只能在教室進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講多練”,多透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5、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手段學習科學,吸收班級精英參加“勉縣實驗小學師生科學課研討”qq群,定期召開科學交流研討活動,從而擴充套件到班級科學交流研討活動,組織各種科學興趣活動小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學只是競賽活動,爭取優異成績,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七、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專題研究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參觀訪問競賽

  科學欣賞社群科學活動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科學幻想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八、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

  實踐法討論法談話法

  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學進度:

  略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透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鑑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二、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2、演奏: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瞭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並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三、教學進度

  第一週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麼幸福》

  第二週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第三週聆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週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第六週表演《哦!蘇珊娜》《原諒我》

  第七週聆聽《小牧牛》《牧歌》

  第八週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聽《媽媽之歌》《小白菜》《魯冰花》

  第十週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十一週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第十二週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週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鍾》《靈隱鐘聲》

  第十四周表演《鐘聲叮叮噹》《美麗的黃昏》

  第十五週聆聽《對鳥》《空山鳥語》

  第十六週聆聽《一隻鳥仔》《小烏鴉愛媽媽》

  第十六週聆聽《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

  第十八週表演《桔梗謠》《圓圓和彎彎》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健康為第一的思想為指導,一切為了學生,認真領會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於探索、深化改革、求實創新,在體育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二、教學目標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3.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5.培養良好的課堂常規

  三、教學目的

  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透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專案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1個班31人,學生們對體育課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對於剛剛接觸體育課的一些新同學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培養他們的的興趣,發掘其潛力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充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四年級學生正處在生長髮育的初期,他們生性好動活潑開朗,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常規還不大了了解。針對上述情況,本學期將因材施教,提高興趣,發現體育人才,重點抓課堂紀律,強化課堂常規訓練,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具體措施

  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視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體育課上的活動。利用體育運動遊戲專案,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分組形式開展教學,以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重視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1.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狠抓佇列隊形、路隊和兩操。

  2.針對學生在平時體育鍛煉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到位。

  3.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4.重點訓練學生的佇列隊形。

  5.重點強化課堂常規。

  本學期共講19周,每週體育授課為3學時,共60學時。每個學期實際上課定為16周,共48學時。上課過程中,若因場地,天氣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將臨時調整。

  第一、二週:引導課,體育與健康基礎常識,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列隊練習。變速走跑。遊戲黃河長江。

  第三、四周:俯臥挺身,站立式起跑。(第四周十一放假)

  第五、六週:立定跳遠,障礙賽跑,接力賽跑。原地高抬腿跑。

  第七、八週:單腳跳繩,雙腳跳繩,雙腳變換跳,踢毽子。

  第九、十週:八字跑步,蛙跳,遊戲我要抱抱。

  第十一、十二週:跑步熱身300米。800米比賽。

  第十三、十四周:跳繩練習自由活動。

  第十五、十六週:考核一分鐘跳繩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5

  這個班有32名學生。他們已經能夠用普通話流利地表達自己,並與同齡人交流。熟練掌握漢語拼音,能用拼音正確讀、寫、寫。能夠根據漢字的筆畫、筆畫順序、部首、結構分析記憶字形,學會書寫鉛筆字,具有基本正確的書寫姿勢、正確的結構和規範的筆畫。個別學生需要提高寫作技巧和準確表達。新學期,我要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書法練習、情感閱讀和零碎寫詞,努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本卷教材分析

  本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5)”、“課文”、“習題”和“習題”組成。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文字簡潔明瞭,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練習方式少,數量適中。這本教材仍然注重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此外,該教材有近百幅精美的插圖,以加強與課文的聯絡,增加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習慣;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培養主動說、用心聽的習慣。培養認真用鋼筆和毛筆寫字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願意課後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經常查字典,積極閱讀的習慣。

  (5)培養用鋼筆和毛筆寫字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用漢語拼音幫助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2)能夠記憶《漢語拼音字母表》,瞭解隔音符號。

  3、讀寫。

  (1)459個新單詞可以肯定地閱讀。

  (2)根據書寫順序,可以正確地書寫和記憶272個新單詞。能夠根據單詞的結構正確對稱地書寫單詞。

  (3)練習用鋼筆、毛筆寫字,書寫要正確、直、工整。

  4、口頭交流。

  (1)能認真聽別人說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意譯基本內容,能說出文中寫的故事。

  (2)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夠就所聽所讀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句子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用英語口語與人交流,態度大方,口齒伶俐,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感性地閱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的課文;可以重複課文;會分角色看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不出聲,不參考閱讀,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初步提問。

  (3)能夠結合語言環境和生活實踐理解常用詞的含義。

  (4)能夠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瞭解課文大意。

  6、運動。

  (1)關注身邊的事情,開始學習作業,願意用文字表達。

  (2)能夠寫清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

  (3)學會寫“留言”、“留言”。

  (4)可以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學習冒號和引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正確的寫作、愛讀書、提前預習、認真聽講、及時作業等。

  2、注意和學生一起閱讀,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養成閱讀和寫單詞的習慣。

  3、注意rea的有機結合

  2、最佳化教學方法,鞏固遊戲、活動和特定語言環境中的素養。透過書法比賽、頒獎等形式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興趣。

  3、注意朗讀的指導,採取各種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朗讀,培養語感。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使用漢語。

  4、根據教材內容,努力深挖教材,重組教材,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討論,增強口頭表達和溝通意識,培養學生口才。

  5、指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透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6、注意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堅持寫作,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訓練觀察和寫詞的敏感度,積累素材,培養寫詞興趣,為作文打好基礎。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6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儘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各種科學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逐步學會綜合思考問題、以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為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三年級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有系統地開展觀察活動,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由“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四個單元組成。將帶領三年級剛開始科學學習的同學們,展開四段不同但有聯絡的科學習旅程。

  在“植物”單元中,學生們將對生活在周圍的不同植物進行觀察比較,透過比較陸生植物(大樹、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魚藻、水葫蘆)的不同特徵,透過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對植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認識。

  在“動物”單元中,學生們將透過飼養和觀察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認識它們的生存需要,對動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認識,並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說“植物”和“動物”展開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學習旅程,那麼“我們周圍的材料”將讓學生經歷物質世界的探究之旅。學生們將比較木頭、金屬、塑膠、紙、磚瓦、陶器、瓷器等常見材料在硬度、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異同,認識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氣”單元,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學生們要想辦法來解決、用證據來證明在探究水和空氣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最終,學生們將在事實的基礎上,認識到水和空氣在重量、體積、形狀、佔據空間、流動等方面的許多特性,並且對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三、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科學課始業教學我們看到了什麼

  2校園的樹木大樹和小草

  3水生植物植物的葉

  4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植物有哪些相同特點

  5尋訪小動物

  6蝸牛

  7蚯蚓螞蟻

  8金魚動物有哪些相同特點

  周次教學內容

  9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那些材料硬

  10比較韌性它們吸水嗎

  11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磚瓦和陶器、瓷器

  12給身邊的材料分類

  13水

  14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15誰流得更快一些比較水的多少

  16我們周圍的空氣空氣佔據空間嗎

  17空氣有重量嗎

  18學期複習

  19學期複習

  20學期複習

  小學三年級上教學工作計劃7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0人,學生兩級分化明顯。大部分學生,特別是女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基礎知識較為紮實,對語言方面的知識較為敏感。有個別學生的習作能力已經遠超同班其他學生。當前,他們正處在從低段到中段的一個過渡期,他們需要的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較快的適應轉變,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把握準確的心裡定位,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養成健康的學習習慣,形成濃郁的學習氣氛和積澱豐富的知識經驗。部分學生,特別是男生,學習習慣不好:字跡潦草,作業不按時完成,平時沒有預習習慣,課外書看得少,日記寫得2、3句的流水帳等等。給他們的發展帶來困難,同時他們對學習的信心有些缺乏。如何輔導好後進生,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成績是重中之重。

  總之,據我的觀察瞭解,本班是具有一定潛力的,本學期將針對本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和廣度,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主要教學內容、編排體系及其特點):

  本冊共有36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6篇,略讀課文7篇。教材設計了九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兒童生活、科技環保、珍愛生命、自主自立、哲學故事、關注人類與自然、瞭解傳統習俗、熱愛自己的家園、塑造美好的情懷等。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個單元由精課課文、略讀課文和一個積累與運用組成。精讀課文後面有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在文中用紅色拼音標註,隨課文出現的不要求默寫的生字用黑色拼音標註),略讀課文後面沒有安排會寫的字。全冊書要求認識會寫232個字,。

  每積累與運用由八個欄目組成:“溫故知新”、“語海拾貝”、“點選成語”、“開心一刻”、“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習作百花園”“自主閱讀園地”。

  三、大綱、教材教學要求: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瞭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於思考的能力。

  2.會寫232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絡上下文,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10篇(段)。練習複述課文。

  10.初步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萬字。

  11.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樣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現儘量自己解決問題。

  3.緊密聯絡學生的閱讀或是生活實際,結合課文內容,從讀學寫,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絡。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4.重視朗讀指導,給學生示範,聽錄音或範度,採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培養語感。分利用插圖,聯絡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5.在口語交際的要求方面,貼近學生生活,提高交際的信心,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

  6.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條理。

  五、閱讀教學中的自主互助學習

  葉聖陶先生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這裡強調的就是自主創新。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率的語文課堂已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同時,創造機會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體驗學習成功所帶來的愉悅,並由此激發興趣,增強自信,從而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學習者。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轉化為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行為。

  立足課堂,追求高效,深化改革,變“講堂”為“學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在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課堂是否高效看學生的發展。教學過程中抓好“四大環節”即自主學習、明示目標、展示交流、訓練鞏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保證了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主題的作用,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講堂”向“學堂”轉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