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學期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秋學期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學期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學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性課程。

  1、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的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的生活的主題活動和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以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連線中單性的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活動性

  本課程的.呈現形式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它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是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的。活動是教和學的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的只講教材,兒童更多地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二、教學理念

  1、道德存於兒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與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只有源於兒童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認識和道德體驗。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低年級的課程應該是透過由淺入深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好基礎。

  3、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三、總目標和分目標

  總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情感與態度:

  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長、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

  行為與習慣:

  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知識與技能:

  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初步瞭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瞭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過程與方法:

  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

  四、教學進度

  第一週《美麗的校園》

  第二週《老師,你好》

  第三週《學校的一天》

  第四周《我是小學生》

  第五週《我喜歡我們班》

  第六週《我們一起做》

  第七週《學習真快樂》

  第八週《麻煩事我不怕》

  第九周《我的爸爸媽媽》

  第十週《親親熱熱一家人》

  第十一週《讓我自己來》

  第十二週《新年到了》

  第十三週《歡歡喜喜過大年》

  第十四周《明年會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