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迴響—客家之歌》教學設計模板

《土樓迴響—客家之歌》教學設計模板

  引導學生理解樂曲的三個主要音樂素材:

  A主題:合唱部分,取材於客家山歌《海娃變油娃》,欣賞片段,(先讓學生髮表意見),總結出情緒很熱情,用客家方言演唱,表現了客家人熱情,團結,積極向上的精神,(用紅顏色代表。)

  學唱主題樂句:用客家方言讀歌詞,突出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聽老師範唱

  先全班學唱,(學生自評,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的演唱效果,給予適當的輔導)

  山歌對唱:老師與學生對唱。

  B主題:銅管樂組主奏,介紹銅管樂組的成員,欣賞片段,(與學生交流感受),B主題取材於勞動號子《新打梭標》,體現了客家人的勤勞。(為B主題配上動作),銅管樂器用銅金屬製作選用黃顏色代表。

  固定節奏:欣賞片段,感受節奏的特點,並介紹樂器:低音提琴,定音鼓。(讓學生談談感受)管絃樂中最低音區的樂器,低沉,渾厚有力,聯絡到客家人堅強不息,吃苦耐勞的性格。用藍色表示。

  學生在邊聽邊發表意見,感受到A主題合唱部分的熱情,體現客家人精神中的熱情,團結等精神。

  學生跟老師用客家方言朗讀歌詞,並帶上節奏

  在老師的鋼琴伴奏下學唱。並由學生自評。

  老師與學生對唱,帶上熱情的情緒。

  B主題,學生聽完後發表意見,堅定有力的。(並用簡單動作表示力量)。瞭解B主題的主奏樂器。

  固定節奏,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音區很低,給人一種堅定的感覺,並展開討論體現客家人堅強,紮實,吃苦的精神。

  讓學生在自主個性的感受音樂,自覺進行情感體驗的同時,老師加以引導。

  先解決方言問題,並帶節奏朗讀有助學唱旋律。

  由學生自己評價,發現問題。

  師生對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C:遊戲

  7分鐘遊戲的名字叫《看誰的耳朵靈》

  要求: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各組小組長在該組同學的幫助下完成已制定的表格。老師放音樂並給予提示。

  規則:

  1,不能用語言交流,犯規給予扣分。2,組員根據所聽到的用動作來提示小組長。

  學生在與老師提示下,互動並完成樂曲的曲式結構。

  以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將難理解的曲式分析以直觀有趣的活動形式完成。

  D:深入分析與體驗

  7分鐘根據學生所完成的曲式,與老師一起在邊欣賞的'同時揭示正確答案,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意A.B主題每次出現時的變化,對曲子進行深入的分析。

  引子部分:讓學生說說感受(由遠到近,由弱到強),力度pp<p。

  A:p(男聲演唱)

  B:f,主奏樂器:大號和大管。

  AB:f,(提示學生一部分是由AB兩個主題同時進行,)(客家人一邊勞動一邊熱情地唱著山歌)

  B`:ff, 由整個銅管組的樂器主奏。

  A`:fff,(客家人的熱情感染了我們,一起唱起了山歌,山歌在整個土樓迴響)

  尾聲:ffff(以勞動號子的主題結束了全曲)

  樂曲風格(一首沉著堅定的三拍子進行曲)帶著問題與老師一起欣賞樂曲(分段),討論得出A.B主題每次出現的不同,併發揮自己的想象與老師一起,伴隨音樂分析樂曲,最後完成全曲的曲式結構。以揭示答案來引導學生欣賞,並完成老師的問題,並創設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體會音樂。

  三,教學拓展

  7分鐘小活動:邀請學生擔任合唱團團員,與交響樂隊一起來表演《客家之歌》,注意每次A主題演唱的力度,並用動作表示B主題。學生觀看影片,演唱A主題,並在B主題的出現時用動作表示。充分調動學生,讓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

  四,總結

  2分鐘1、今天我們透過欣賞及參與表現這部作品,你有什麼感受或是啟迪?

  2、我們今天一起欣賞了這首《客家之歌》,瞭解了客家文化,客家人這種團結,勤勞,向上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1.學生談個人的感受

  與學生一起回憶課堂並總結,讓學生對這一節課有個總體的認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