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及他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心。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及他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心。
教學難點:
1. 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 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愛因斯坦,去看一看他和小女孩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 請同學們根據上一節課的內容來說說看課文主要寫了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幾次見面?(三次)
過渡:今天,我們就從這三次見面中去看看愛因斯坦是個怎麼樣的人物。
二、第一次見面
1. 請同學們默讀1-3自然段,去找找第一次見面時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樣的呢?(指名回答)
2. 出示:“蓄著一撮短而硬的小鬍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裡,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髮。”“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裡,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裡穿的鞋子。”(齊讀)提問:從這些外貌描寫中,你覺得愛因斯坦怎樣呢?
(1) 他為什麼不刮鬍子呢?為什麼頭髮蓬蓬的呢?聯絡我們生活中怎樣的人才會這樣呢?原來他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們可以概括為“不拘小節”。(板書:不拘小節)
(師:如果我們直接說愛因斯坦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你們會認同嗎?可能不會相信,透過對鬍子、眼睛、頭髮等細緻的描寫,會更加有說服力,更加生動形象,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這樣一位不拘小節的科學家。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2) 愛因斯坦怎麼把臥室裡的鞋子都穿出來了呢?(引導學生回答,他可能思考問題太認真、太入迷,以至於忘了換鞋子。)
3. 真是一個愛思考的人呢?在第一次見面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很愛思考呢?(指明回答)
4. 出示: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什麼。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頭,友好地衝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說完,又低頭向前走去。
(1) 什麼是“一邊……一邊……”呢?就是同時進行兩個動作。同學們,你們平時走路的時候會思考學習上的難題嗎?不會,他可真是愛思考!(板書:愛思考)
(2)我來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愛因斯坦說的話。讀的真好,你抓住了“友好地”這一提示語。被撞後的愛因斯坦還如此有禮貌,可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寬容、平易近人)
(3)被撞後的愛因斯坦道歉後立刻低頭向前走去,他急著幹嘛去啊?哦,他又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了,他真是愛思考,捨得不浪費一丁點時間。
過渡:小女孩回到家後,她的父親聽了這件事後是如何評價愛因斯坦的呢?“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5. 小女孩覺得愛因斯坦偉大嗎?(不偉大)
出示:女孩直納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1) 誰能用陳述句的語氣來說一說這句話呢?
(2) 在小女孩的眼裡,他只是一個連衣服都穿不整齊的“普通人”。
過渡:那麼愛因斯坦會覺得自己偉大嗎?下面我們自由地來讀一讀4-6自然段,看看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三、第二次見面
1. 請兩位同學來分角色朗讀,一位同學扮演愛因斯坦,一位同學扮演小女孩。老師來唸旁白。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愛因斯坦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要向愛因斯坦一樣愛思考哦!
預設學生回答
(1) 愛因斯坦明明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但卻不覺得自己偉大。他很謙遜誠懇。(板書:謙遜誠懇)
(2) 在小女孩的眼中,任何人都只是身邊的普通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這都是天真無邪的表現。
(3) 然而成熟的愛因斯坦也跟著小女孩“胡鬧”。出示: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衝小女孩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你肯教我。”提問:透過這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我們能感受到什麼呢?(調皮、友善)(板書)也感受到了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喜愛。
2. 提問:找一找第二次見面中用了哪些筆墨來寫愛因斯坦不會穿衣服呢?
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思考。
(1) 衣衫不整是怎樣的呢?引導同學們用第一次見面時的外貌描寫來陳述。
(2) 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思考。愛因斯坦真是一個愛思考的人。將“一面……一面……”與“一邊……一邊……”聯絡起來理解,都是表示兩個同時進行的動作。請同學們聯絡生活也來試試造個句。
(師:為什麼在這裡不進行詳細的外貌描寫了呢?如果再寫,就和上文重複了。在這一部分作者抓住了愛因斯坦的一系列小動作來突出他不拘小節、愛思考之外的友善和調皮。)
過渡:愛因斯坦虛心地像小女孩請教穿戴要領,他只是隨便問問的嗎?不是,他真的去做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第三次見面的情況。
四、第三次見面
1.小女孩對愛因斯坦說的穿戴要領有用嗎?(有用)
出示:“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的整整齊齊。”提問: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不僅友善、調皮,而且真的去認真聽取了小女孩的話,他真是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2. 請同學們呢快速瀏覽課文第6自然段,讀一讀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對話,想一想這兩個人彷彿是什麼樣的關係啊?(朋友)
3. 一個嚴謹的科學家能和一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成為朋友,可見這位科學家非常的友善、有童心,同時也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喜愛。
過渡:就因為愛因斯坦保持著一顆童心,所以他們兩成了好朋友,這極大地引起了小姑娘的母親的好奇心,她不知道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和一個普通的小女孩有什麼共同話題。
五、總結延伸
1.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聊些啥呢?
出示:“她教我怎樣穿戴,怎麼樣放東西和佈置房間。我呢,什麼也幫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數學作業。”
提問:什麼是“只好”呢?就是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會做了。可愛因斯坦真的什麼都不會做了嗎?不是的,因為他非常的謙虛。
2. 小女孩的母親之所以好奇是因為把愛因斯坦看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學了這篇課文後,你覺得愛因斯坦偉大嗎?(自由發言,言之有理既可)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對,愛因斯坦是偉大的,但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而是因為他身上閃閃發光的品質,他愛思考、生活不拘小節;他謙遜誠懇、友善調皮,擁有一顆童心;他善於和小朋友相處,十分喜愛小朋友……這些品質讓他變得偉大。
3.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旨在透過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相處過程來體現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在我們平時的寫作中我們也可以學習作者的寫好,透過一些外貌、動作、語言描寫把人物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六、佈置作業
1. 完成《補充習題》
2. 課後多讀讀一些寫人的文章。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愛因斯坦謙虛、慈愛及小女孩率真、可愛的品質。
4、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1、在一言一行中體會人物的特點和品質。
2、想象、補充人物之間的故事細節。
3、走出故事,觀察、評判自己身邊相應的人和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回憶課文《大作家的小老師》,大作家學到了什麼?
2、今天看一位大科學家和他的小老師,出示課題。
3、質疑:愛因斯坦從小女孩的身上又學到了什麼?
二、感知
1、愛因斯坦的偉大,簡介。
2、兩人身份有如此大的差距,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
3、文中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相見了幾次?
三、細讀
1、相撞(第1-3自然段)。
⑴ 誰撞上了誰?撞上後各自的反應(如果你是愛因斯坦……如果你是小女孩……)。
⑵ 愛因斯坦抱歉:寬容、慈愛。
⑶ 愛因斯坦長什麼樣子?他的打扮和穿著如何?
⑷ “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小女孩的心裡會想到些什麼?
⑸ 小女孩回家後把碰到老人的事告訴了父親,簡單複述。
⑹ 父親肯定的判斷——要說出一個人的個性特點,寫話也要抓住人物典型,這樣才能一目瞭然,嘗試列舉。
⑺ 小女孩納悶的心理,她心目中“最偉大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⑻ 那個“糟老頭兒”,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
2、相遇(第4-5自然段)。
⑴ 第二次相見,那老頭兒變了嗎?(仍是……仍是……)
⑵ 愛因斯坦的話:謙虛。
⑶ 小女孩直率的反問,一般人聽後會有怎樣的反應?
⑷ 愛因斯坦的反應,體會其寬容、慈愛、慚愧、幽默、親切。(神態、動作、語言模仿)
⑸ 口語表達:小女孩“一口氣”說出穿戴要領。
⑹ 愛因斯坦說的“也許能”含義:改變自己有難度,但也要努力去改變。
⑺ 小結:小女孩的心中,愛因斯坦是不偉大的。
⑻ 過渡:愛因斯坦到底有沒有記住那些穿戴的要領呢?
3、相邀(第6-7自然段)。
⑴ 愛因斯坦的等待(有目的),他心裡在盤算著什麼?
⑵ 小女孩嚇了一跳,與第一次相見比較。
⑶ “你比昨天年輕了20歲”,話中包含的意思。(此時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先前印象中偉大的人物形象重合了)
⑷ 由穿戴到工作室的轉折。工作室裡是如何“一塌糊塗”的亂,推測看到“亂”的感受與反應。
⑸ 想象小女孩怎樣“手把手”地教愛因斯坦放東西和佈置房間。
⑹ 後來,小女孩每天又去工作室做什麼?
4、相識(第8自然段)。
⑴ 釋疑:兩人在一起談什麼(相互幫忙)。
⑵ “給”與“拿”的關係,這樣都是快樂的。
⑶ 現在小女孩還認為愛因斯坦不偉大嗎?(替小女孩說出她由衷的話語)
⑷ 補充閱讀並小結: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
四、總結
1、小老師都教給了大科學家一些什麼?小老師自己又有哪些收穫?
2、在不斷交往中越來越清晰地認識一個人,包括自己。
五、拓展
1、我們學過之後的收穫。
⑴ 要穿戴整齊,佈置整齊,參照《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師生自查自糾)
⑵ 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⑶ 樂於助人。
2、你的家長、老師、親戚和朋友有沒有一些不足,你要發現了會怎麼去對待?
3、希望你們既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又做一位了不起的小老師。
六、作業
1、小女孩的母親見過愛因斯坦之後回家,會和小女孩說些什麼?
2、如今,文中的“小女孩”已經84歲了,如果她來到我們校園,大家該怎麼歡迎她?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3
一、說教材。
本文是第八冊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為“親情依依”。本文記敘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並相處的生活片斷,表現了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天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按時間和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可分為四段,情節簡單,語言樸實,抓住典型的生活細節來刻畫人物。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是本文導讀的重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3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其中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的對話所包含的任務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品質,是本文教學的重點,領悟其中科學家的一顆童心和潛心於科學而忽略了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平凡的品格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精讀感悟。
1、首先讓學生總覽全文,然後從課文所寫的幾處相遇情節,切入“這幾次相遇可以看出愛因斯坦是怎樣的人?”
2、體會愛因斯坦內心世界和精神品質。
A讀悟第一次相遇。
抓住“衣衫不整”、“一頭蓬亂的灰白頭髮”和“納悶”、“仍是……仍是……”等詞句來感受科學家只知思考科學問題,而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平凡的品格。
抓住“撞上”時的一段對話朗讀,感受愛因斯坦平易、寬容、坦蕩的胸懷。
B讀悟第二次相遇。
抓住“我是……,但並不偉大”和小女孩的評價的朗讀感悟,體會愛因斯坦的謙遜。
抓住“溫柔的目光”、“鬼臉”這些動作、神態和一段有趣的“小老師”教“老學生”的對話,朗讀感悟愛因斯坦的愛心和一顆童心。
C讀悟第三次相遇。
抓住“到處”、“一塌糊塗”等詞語來感悟科學家工作的艱辛,加深對科學家的崇敬感受;同時抓住“小教授”煞有介事地手把手教科學家的一段對話朗讀感悟這人間的愛心和一顆真摯的童心。
D讀悟末節。
抓住和女孩父母的對話感受科學家已經把小女孩當成一個真正的朋友,感受科學的巨人在一個孩子面前是這樣的慈祥,平和。
三、課題練筆。
引導學生抓住幾次“相遇”的第一句話,感受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之間的越來越親密的關係,請你找一些表現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親密的句子讀一讀,看能讀出哪些新體會。你覺得愛因斯坦是個偉大的人嗎?理由呢?讀過後,請大家用幾句話,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並組織集體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向學生展示一組愛因斯坦和藹可親的照片,加深對科學家的崇敬和了解。
2、佈置學生課外蒐集愛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內交流。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體會愛因斯坦的偉大品格。
教學準備:
師生課前收集介紹愛因斯坦的資料,瞭解愛因斯坦是個什麼樣的人。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揭示研究主題
1、出示課後練習第5題:討論一下,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說說理由。
2、明確本課的研究主題是“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
3、自讀課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親、小女孩、愛因斯坦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讀懂人物語言。
[“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是一個提綱挈領的問題,以此研讀文字,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上課伊始揭示研究主題,能使學生目標明確,以最直接的方式進入文字研讀。]
(二)一議“最偉大的人”
1、議題:小女孩的父親認為“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嗎?
2、自讀課文,找出小女孩的父親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的句子。
3、交流句子:“孩子,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是愛因斯坦!”
4、說說小女孩的父親為什麼認為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師生交流利用課前蒐集的愛因斯坦的資料來說明。
5、讀好小女孩父親的話。
[課前收集資料是這一學期重點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師生資料的交流,能很好地補充文字對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這方面介紹的不足,使學生對愛因斯坦有個比較全面地瞭解。]
(三)二議“最偉大的人”
1、議題:小女孩認為“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嗎?
2、找句子:“女孩直納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我說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3、讀句子,理解句意,從文中找寫愛因斯坦衣衫不整的句子。
4、議議:“衣衫不整”說明什麼?愛因斯坦注意的是什麼?
5、讀句子: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6、補充介紹相關小故事,感受愛因斯坦醉心科學研究的精神。
[小女孩看的是表面,學生對小女孩同齡,也許會贊同小女孩的看法。因此,要引導學生透過表面去感悟愛因斯坦不注意生活小節背後醉心科學研究的精神,資料的補充,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到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的`精神品質。]
(四)三議“最偉大的人”
1、議題:愛因斯坦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人嗎?
2、找句子:“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
3、讀句子,說說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愛因斯坦很謙遜)
4、分角色朗讀小女孩與父親、愛因斯坦的話。
[讀議感悟了愛因斯坦的品質,讓學生把感悟到的透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是對文字語言的反芻和又一次的解讀,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感悟更深刻了。]
(五)四議“最偉大的人”
1、議題:同學們,你們認為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嗎?
2、發表看法,不同看法辯論。
3、找文中描寫愛因斯坦神情、語言、動作的句子,體會愛因斯坦的平易近人、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特點,感受其人格的偉大。
4、小結:愛因斯坦在科學研究方面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忽略生活小節,是為了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但他卻很謙遜,關愛孩子,樂於與小孩交往。他熱愛和平,反對戰爭。(補充介紹有關資料)所有這些贏得了全世界人的尊敬。愛因斯坦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值得我們永遠懷念與敬仰。
[前“三議”是理解文中人物對“最偉大的人”的看法。這第四議是引導學生從文字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受文中人物的影響,學生對“最偉大的人”的看法會有些分歧,透過辯一辯的形式,讓學生思想碰撞,在辯的過程中交流對文字語言的理解與感悟,在進一步感受人物思想品質的同時,確立正確的價值觀。]
(六)佈置作業,主題延伸
1、課外借閱介紹中外偉大科學家方面的書籍,瞭解更多的偉人。
2、收集愛因斯坦的名言,把最受啟發的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古今中外,像愛因斯坦一樣的偉人有許多,透過閱讀有關書籍,讓學生了解偉人的精神品質,使其思想與靈魂受到洗禮。愛因斯坦在治學、做人方面有許多名言,讓學生收集有關名言,可以使學生從中受到啟迪。]
第一學時預設:
第一教時
重點:
讀通順課文,初步感知人物愛因斯坦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說說你心目中的愛因斯坦。(板書:愛因斯坦)
2、師述:就是這麼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有人卻當了他這位大學教授的老師,是誰?(板書:小女孩)(小女孩叫蘇菲)
老師在這兒要說的是,蘇菲就是一位上帝,至少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們會這麼認為。請看例子:
愛因斯坦對自己的衣著也是不注意的,長年披著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襪子,不結領帶,褲子有時既沒有綁皮帶,也沒有吊帶,他和人在黑板前討論問題時,一面寫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下滑的褲子用手拉住,這種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頭髮卻留得長長的,不加修飾。這對當年“貴族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來說是驚異的事,難怪他們要希望上帝叫他把頭髮剪掉。
大學生們的希望,小女孩卻做到了。(也可聯絡書上句子,句子見下:
①“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小女孩這麼想。
②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
3、師:所以老師說小女孩是上帝!你們同意嗎?
4、過渡: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從中又可以看出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文中找找答案吧!(板書:與)請大家認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並把它們放到課文中去,讀通讀順課文。
二、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讀文(按上面要求)
A老師在讀的時候,都不自覺地要讀錯,大家讀這些時要注意:
善意的提醒:
撮zǔo衝chòng女孩一笑趿tā拉撞著zháo
踱duó步教jiāo我談些啥shá你得dě學會
B檢查讀文,評價。(誰願意讀給大家聽?願意讀哪部分就讀哪部分?說說為什麼喜歡這一部分?其他同學當評委。)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大家可自由發表觀點。
三、初步理清條理
提示:按時間來劃分。(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四、作業
1、抄詞(學生之間善意提醒怎樣寫對寫美)。
2、朗讀課文。
第二學時預設(為第二稿):
第二教時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建立起豐滿而又立體的愛因斯坦這一人物形象!
2、認識他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童心(認識愛因斯坦的平凡)。(雖然放入教學重點,但未想出好的方法。)
教學措施:緊扣課文,自讀探究,適當拓展,角色體驗,經過五種渠道來建立:
1、學生(作為讀者)讀文時初步建立的印象;
2、小女孩父親心目中的愛因斯坦形象;
3、小女孩心目中的愛因斯坦形象;
4、愛因斯坦對自己的評價;
5、小女孩母親心目中的愛因斯坦形象。
一、談話匯入,揭示目標:
上節課,我們知道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由到,再到,最後。這其中文章著重寫了他們之間的三次交往。
今天這節課,老師想帶大家一起去學習課文,去走進愛因斯坦,全面地認識愛因斯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過渡:先請大家讀課文,讀寫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交往的段落,請你邊讀邊思考,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能不能讀出些體會。
二、全方位、立體式地走進愛因斯坦,建立其形象
(一)作為讀者,感受愛因斯坦形象
1、讀文(三次交往中的一次),寫體會;
2、對話交流,相機感情朗讀
咱們來交流一下讀後的體會吧!
①第一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點:寬容、坦蕩的情懷,有禮貌、不拘小節等)
注意點: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②第二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欣慰、天真、平易近人、幽默、有禮貌、謙虛、不恥下問、誠實等)
注意點:“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但願你肯教我。”
A、你認為愛因斯坦他會對付的是什麼?
他怎麼對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來讀一讀嗎?
B、你還能找出有關事例來說明嗎?
(出示材料:
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有一次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溼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麼?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C、師:是啊,愛因斯坦就是這麼一個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所以他有這麼一句名言(出示):
D、一個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顛倒,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這的確幸運。——愛因斯坦
③第三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點:知錯就改、虛心、熱情、忘我工作、平易近人、不恥下問等)
④小結:愛因斯坦這一人物特點。
⑤課文寫到了哪幾種人物?
下面我們隨著他們的目光,去認識他們心中的愛因斯坦。
(二)作為小女孩的爸爸,感受愛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孩子,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是愛因斯坦!”
2、指讀,讀出父親的興奮。
3、齊讀。(板書:最偉大)
4、議議:小女孩的父親為什麼興奮?小女孩父親心中的“偉大”是什麼?
(三)作為小女孩,感受愛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
(板書:有趣,童話中的人物)
2、出示句子: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a、讀句b、換個說法c、讀好反問語氣(板書:不可能偉大)
3、句子:我說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a、讀句b、換個說法c、讀好反問語氣(板書:談不上偉大)
4、小女孩心目中的“偉大”的標準又是什麼?
她能這麼說,又反映她是個怎樣的人?
她能這麼做,又能說明什麼?(板書:天真直率樂於助人)
(四)作為愛因斯坦,感受他自己心中的形象
1、出示句子: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
(板書:並不偉大)
1、引用拓展材料(愛因斯坦自評):
我完全知道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興趣、專一、頑強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評使我達到我想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愛因斯坦
我自己不過是自然的一個極微小的部分。
——愛因斯坦
討論:在愛因斯坦心目中,什麼才是真正的“偉大”?
3、師:偉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斷地創造不平凡的業績,或許偉大就是另一種平凡。
(五)作為小女孩的母親,感受愛因斯坦形象
出示句子:愛因斯坦教授,我女兒跟您在一起時,你們都談些啥?
(板書:令人尊敬)
三、齊讀全文
四、小結本課
這節課,通過當五種角色,我們認識感受了愛因斯坦,他……
下節課我們將進行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並說說你的理由。
板書(主):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平易近人直率
誠實謙虛樂於助人
童心平等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5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認識8個生字,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愛因斯坦平易近人、謙和慈祥、虛心好學的品質。
重、難點:感受生活中的愛因斯坦平易近人、謙和慈祥、虛心好學的品質。
教法:讀中感悟,自讀自悟。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資料
流程:
一、談話引入,讀讀交流
自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愛因斯坦的一件什麼事?
二、自讀體會:
1.生活中的愛因斯坦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找出課文中描寫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交往時的語言、外貿、神情的句子,體會到了什麼?
三、課文:引導學生交流,從生活中的愛因斯坦身上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發?
四、積累內化:認識課文中的8個生字,自選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實踐活動:
課外蒐集一些愛因斯坦在科學研究發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魚肚有關科學家的書籍。
板書:
相撞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兒相遇偉大
相邀執著追求
誇小孩兒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6
一、複習舊知
1、讀詞語。
裹 蓬亂 納悶 踱步 冷不丁 衣衫不整 一撮鬍子
蓄 溫柔 穿戴 埋頭 手把手 一塌糊塗 一張被單
2、說說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設問導讀
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在不同人的眼中,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呢?用不同的線條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
三、展示點評
(一)、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
1、(童話故事裡的走出來的人)
(童話故事中的人是虛構的,一般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小女孩為什麼會覺得愛因斯坦是童話故事中走出來的呢?(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
讀一讀,這句話寫出了愛因斯坦的什麼?(衣著)
他的衣著有什麼特點呢?(不整齊,邋遢)
2、(不會整理房間)
你覺得可以用哪個詞語來概括愛因斯坦的工作室?(一塌糊塗)
一塌糊塗的意思是什麼?(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愛因斯坦的工作室亂得一塌糊塗,可以看出他……(不會整理房間)
愛因斯坦衣著不整齊,而且一點也不會整理房間,所以小女孩覺得他(不是最偉大的人)
(一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那小女孩認為最偉大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呢?(至少穿衣服得整齊,在她的眼裡,最偉大的人應該在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好。)
(二)、愛因斯坦眼中的自己
(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
愛因斯坦一直以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樣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來,或許偉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斷地創造不平凡的業績,或許偉大就是另一種平凡。連愛因斯坦都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偉大的人,難道他真的不是一個偉大的人?
有人認為他是嗎?(父親)
(三)、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
(父親聽後興奮的說:“孩子,你今天碰到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指名讀好父親的話,問:從他地朗讀中,你感覺父親的心情如何?他為什麼會這麼興奮呢?
(在父親看來,愛因斯坦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能夠遇上這位偉人是一件十分榮幸的事情。看來父親十分地崇拜愛因斯坦。)(偉大)
那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人嗎?拿起書本,抓住關鍵的字、詞、句,細細地讀讀課文,你一定能從字裡行間得到啟示。
(四)、“我”(作者)眼中的愛因斯坦
(課文第四自然段對話)
請兩位學生讀一讀,其它同學想一想,從他們倆的對話中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愛因斯坦和一個什麼樣的小女孩?(謙遜誠懇 天真直率)
指名透過朗讀表現出人物中的性格。
男女生分角色讀。
(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裡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衝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你肯教我。
童心未泯 樂於助人
(“呵,小教授,請你再教教我。) 虛心受教
四、難點突破【出示圖片】
愛因斯坦是不是個偉大的人呢?結合文中的話語以及你收集到的資料說說,要說明理由。
【愛因斯坦是德裔美國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猶太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係”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五、小結全課
1、學了《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篇課文,你認識了( )的愛因斯坦和( )的小女孩。
2、教師小結:
縱觀愛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說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一個有強烈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六、拓展延伸
課外蒐集愛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內交流。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情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
教學重點:在品詞、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讀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匯入。
1、(板書:愛因斯坦)你認識愛因斯坦嗎?簡介愛因斯坦。
(板書:小女孩)為什麼要在“女孩”前加“小”字?
2、想想課文可能寫什麼?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檢查自學,學習生字詞。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五、理清課文分段。
六、書寫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參賽課時)
課時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透過聯絡上下文、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句子,品讀人物對話,領會課文內容。
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2、設定懸念匯入:父親告訴女孩愛因斯坦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女孩納悶什麼?為什麼納悶?讓我們來細細地讀讀課文吧!
二、學習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找出有關女孩納悶的句子。
2、多媒體展示句子,提問:納悶是什麼意思?這個句子的意思?為什麼納悶?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認為愛因斯坦並不偉大。
3、多媒體展示有關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請生填填。運用文中的寫法仿寫自己喜歡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期坦是怎樣的?
過渡:還有什麼令小女孩納悶呢?聯絡上文找出父親說的話。
5、指導朗讀,讀出父親高興、激動、崇拜的心情。
6、提問: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是怎樣?
7、播放小博士的介紹,父親為什麼說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嗎?
8、師小結。
三、精讀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體創設情境,範讀。
2、提問:你認為老師朗讀的怎樣?為什麼要這樣讀?
3、相機出示句子:“我說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怎麼談得上偉大?”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裡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但願你肯教我。”同桌練讀,指導朗讀,抓住“溫柔的目光”兩手一攤肩膀一聳,衝小女孩做個鬼臉“但願你肯教我”,從品讀人物神態動作、語言感悟愛因斯坦的愛心、童心、虛心。
5、提問:愛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隨機出示句子“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指導朗讀,聯絡上下文體會“噢”的讀法,感悟愛因斯坦的平易、謙遜。
6、分角色朗讀,師小結。
四、學習第6—8自然段。
過渡: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這是怎麼回事?
1、默讀、提問:“嚇了一跳”怎麼理解?為什麼?
2、想象一下,愛因斯坦變成了什麼樣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對變了一個人的愛因斯坦,你心情會怎麼樣?指導朗讀,師生接讀“愛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輕了20歲”。
3、愛因斯坦為什麼會變?
4、小女孩使愛因斯坦的什麼發生變化?師描述生想象房間“一塌糊塗”請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愛因斯坦收拾好房間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詞語來說說?
5、師小結。
五、延伸明理。
1、提問:為什麼愛因斯坦房間凌亂,穿著不整?愛因斯坦的時間和精力都用於什麼?
2、引導:正因為愛因斯坦潛心研究科學,所以無暇顧及生活小節,甚至連走路都在埋頭思考問題。同學們,從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愛因斯坦?
3、提問:你認為愛因斯坦偉大不偉大?
4、作者是怎樣塑造愛因斯坦的偉大?體會寫法選用平凡的生活,透過刻畫愛因斯坦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來塑造人物的偉大,這是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5、師小結。
6、師生共賞愛因斯坦名言。
六、佈置作業:小練筆《偉大與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