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通用10篇)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1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規定:對於金屬的化學性質,要求瞭解一些常見的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據此確定的三維目標是:
一、知識與技能。
透過實驗探究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進一步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並且能用金屬活動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課堂中,教師組織、引導和點撥,學生透過複習回顧、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其活動性順序,並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資訊,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組織加工,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細緻觀察實驗現象的良好行為習慣、從細微實驗現象差別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為了有效地落實課程目標,以構建主義思想為指導,尋找知識的最近生長點,注重對已有知識的呼叫與組合。本課題學習,我首先讓學生透過體會回顧生活經驗,感受到不同的金屬其活動性是不一樣的,結合化學實驗驗證自己觀點的科學性,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脈絡。本節課作為此課題的第二課時,我設計了六個問題,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複習閱讀、觀察實驗和討論交流中不斷學到新知,讓學生學習活動拾級而上,知識構建水到渠成,並從中體會化學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在實驗處理上,我將實驗順序作了一個小的變動,目的是為了解決同樣都是不能與酸反應的金屬如何透過實驗比較活動性的問題。為學生以後獨立解決相似問題提供一個示範。關於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我透過課後習題進一步鞏固,並特地設計一道選擇題,跟學生介紹,鐵在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只能生成+2價的鐵。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2
今天上完這節課,得到與會專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評。仔細回想這節課,自我感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亮點:
1、目標設定有根據有條理有層次,可達成程度較高。對於不同基礎的學生而言,學完本節課,都有相應的收穫。
2、教學過程流暢自然,精心設計的六個問題作為本節課教學的主線,逐層推進。學生在生活經驗和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觀察演示實驗和老師點撥,增長了化學知識,培養了觀察、思考和交流表達的能力。特別是師生共同歸納出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四種方式,層層深入,更是本節課的點睛之筆。
①能否反應;
②在什麼條件下會反應;
③在相同條件下,反應的劇烈程度;
④金屬置換。為此我特地將其增加為板書內容。縱觀全程,有渠成水自到之感。
3、課堂氣氛活躍,讓我和學生感受到,這堂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心靈的互動與交流,很有那麼幾次心有靈犀的感覺。我給學生的鼓勵、指點和幫助,得到了回應,體現新課程改革中“以生為本”的理念。
當然,這堂課也還有其不足之處。比方說,做演示實驗,我比平時要緊張,傾倒溶液時,手有點發抖,幸好有學生的支援和鼓勵,沒有造成溶液潑灑。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3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過程,所以學生具備一定的探究習慣。他們對化學現象、化學實驗興趣濃厚,有探求欲,表現欲和成就欲。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生的學習基礎上,本節內容以金屬知識的學習為線索,透過閱讀、查閱資料、討論和概括等,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及資訊加工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的.學習方法,以及透過比較歸納等,學生逐步掌握了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
同時,實驗探究在本節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活動,讓學生在廣泛參與並積極探求中一步步揭開金屬有關性質的面紗。不僅使重點變為學生主動探求的知識得以落實,並把難點透過實驗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做到了深入淺出。
總之,對幾種金屬採用橫向比較的教學內容設計是第一次嘗試,從實踐來看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編排方案。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4
在這節活動與探究課上,從教學設計上,能切實以學生髮展為本,利用本課以實驗為主的優勢,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斷建構和豐富自己的知識,讓學生敢於和善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
1、本課學生動腦又動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多、參與研究的機會多、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學習興趣濃厚。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對金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而且學習運用了對比法進行實驗探究,為下一步學習酸鹼鹽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
2、本節課學生活動多,為了讓學生充分思考、動手、動口,課堂時間顯得比較緊張。因此,課前一定要做好預習並做好檢查,給每組的學生分配好任務,讓其在實驗活動中體現出很好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3、鼓勵學生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大膽質疑:如鐵粉為什麼是黑色的?不同濃度的酸,金屬反應的現象有啥不同、鋁片與硫酸銅反應的現象不明顯等。
4、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某些細節的處理上做得不到位。如酸的濃度的配置使鐵釘的反應現象不明顯。
5、學生有些操作不規範,動手能力差。基本的實驗技能有待提高。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5
對於金屬化學性質的學習,知識點繁、雜、多,系統性也相對較強。但通過幾次教學發現有以下不足:
1. 第二節課前知識回顧時間較長,原因是由於學生課後的掌握及學習成果不高,及每個班的課程相對比較分散。因此課時的完成量不好,而且有部分知識點遺漏。所以以後要更加註意課後作業的佈置和提高對學生課後學習的要求,同時課上知識回顧是對學生的學習的一個系統的總結,可由學生嘗試著來總結,鍛鍊學生的能力並及時的補充。
2. 對於課堂的演示實驗,雖然可以使課堂更活躍,但是由於學生對於實驗效果關注較多,並未仔細去觀察現象,從而未達到對他們觀察能力的培養目標。並且在做演示實驗時,並未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試試分組實驗,既可以鍛鍊小組合作,又可以體驗小組競爭。
3. 透過高二,高三跨年級聽課,學習小組合作的應用方法和備課思路的學習。初步在班級中以及教學設計中應用。但成效不大,還需進一步改進。比如
(1)由每位同學依次輪流回答可以回答的問題,並且由同學在黑板上根據自己的思路講解,但大部分同學還很羞澀,而且,趨於回答較好的同學還並未有形成很好的評價
(2)同學給同學糾錯,比如同桌給同桌糾錯,黑板糾錯,但應用不多。
(3)小組合作:由前桌給後桌講題或後桌給前桌講題的形式來促進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但在這之前老師應當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之後還要注意知識點的補充及總結。目前還未應用於教學過程當中,以後應當進行嘗試。
(4)教學設計:流程更加的流暢,設計例子問題更加明確和合適,語言更加精煉,PPT的製作應更加的細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6
王會老師的課以實驗影片播放為主要教學手段。在導課時選取了南海一號沉船打撈事件,讓學生觀看隨船鐵鍋、金飾等古物的鏽蝕情況,極大地激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並且巧妙地引入鏽蝕情況和金屬的化學性質有關。接著回顧並出示金屬和氧氣反應的圖片,一起觀看不同金屬和酸反應的實驗影片。在教學設計上,透過生活常識創設情境,如“不宜用鋼刷擦洗鋁製品”、“真金不怕火煉”、“如何鑑別真假黃金”、等例項貫穿於金屬的化學性質的學習,體現化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理念。在教學方法上,重視引導、歸納,根據金屬與氧氣,酸的反應快慢,得到金屬活動性順序;重視課堂細節,如化學方程式的規範書寫。王老師教學風格沉穩從容,語言精練,條理清晰,教學內容層層推進,專業水平很高。整節課脈絡清晰,基本知識落實很到位。
代麗君老師教學語言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教學設計新穎,教學思路完整清晰,創新實驗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極大的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上,與生活連結,如用新聞“車廠爆炸事件”匯入新課,展示“鐵鍋炒菜”、“汽車受酸雨腐蝕”的圖片來說明金屬與酸之間的反應,都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在實驗設計方面,先由老師演示實驗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再以分組實驗展開,引導全員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思維與興趣點,體現教與學方式轉變的新理念。在情感態度方面,結課時前後呼應,點明“學好化學更能保護自己”,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整節課從三維目標的達成上,學生的收穫較為全面。
美中不足的是王老師播放圖片影片偏多,學生動手機會較少。提問方式以教師的一問一答為主,不利於學生的操作能力的培養;應儘量多給機會,讓學生有自己發現思考的機會,有意外的表現。代老師在學生探究實驗階段,指令不夠明確,應該指導學生先制定實驗方案再進行實驗。
透過這次同課異構,我發現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教師非常重要,王老師的語言邏輯性要非常嚴密,推導流暢,過度自然,讓人聽起來非常舒服,而代老師語言充滿了熱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整個課堂。
課後各位老師的評課也很中肯:處理教材,要儘量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新課不能一步到位,要讓學生能夠跟得上你的教學思路層層推進學習。這一次活動也讓我深深感受到要學習王老師紮實的專業基本功,學習代老師樂於思考創新的精神。同時,也讓我感到,每一節優秀的課都有值得借鑑和進一步完善的空間,能夠與大家齊聚一堂,分享交流心得,共同進步,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7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是一邊學知識,一邊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在總結得出結論後,插入生活實踐問題,讓學生邊學邊用,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還利用多媒體模擬微觀反應的實質,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的理解置換反應的定義,加深印象,同時在學生探究實驗結束後,再利用微機進行分析總結,效果顯著。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既學習了知識,又觀看了動畫,還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材的難點和重點。
本節課既有學生探究活動,又有動畫模擬,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還穿插著問題的解決,使得本節課的課堂容量有些過大,有一些知識完成的比較倉促,不透徹。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嘗試將其分成兩節課來完成,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學生在探究活動時,課堂的秩序顯得有些亂,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學生活動探究實驗時的課堂秩序。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8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研討上,不只僅是為了獲得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同學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在這個活動與探究中,結論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以和對實驗現象的正確對比和分析,是探究活動獲得可靠結論的重要保證。為此我將同學的探究分三步進行:
(1)從金屬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是否有氫氣生成,可以把金屬分為兩類,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強,不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弱。
(2)從一種金屬能否把另一種金屬從它的鹽城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比較出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能置換出來的,則這種金屬比另一種金屬活潑。
(3)最後打出科學家們經過了很多類似實驗的探究過程,而總結出來的結論—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本節課的教學,我設計一邊學知識,一邊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在總結得出結論後,插入生活實踐問題,讓同學邊學邊用,使同學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同學在輕鬆的氛圍中,突破了教材的難點和重點。
本節課既有實驗探究活動,又有重點知識展示,還交叉著問題的解決,但實驗用的時間較多,再加上有些現象不是特別明顯,使得本節課的課堂容量有些過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時刻關注同學知識掌握程度,隨時調整講課進度,爭取更好效果。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9
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兩個考點:
1、比較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
2、以金屬為主線的工業流程圖。這兩個考點運用的知識都是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及課後的思考,獲得反思如下:
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學生透過思考、討論、分析、歸納、總結等過程,即掌握和鞏固了考點的知識,又提升了學習的能力。
2、透過先練習考題再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學生從點到面的學習過程中,學會整合知識,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3、透過自己思考、歸納總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透徹。反饋在學生作業[課後提升]中,大部分學生的做題思路清晰,答案准確率高。
4、課堂上請學生講解思路、歸納和總結知識的次數比較多。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由於長期的積累,所以大部分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都較好。
5、在思考、討論、歸納、總結等環節活動彙報成果時,沒有采用學習小組長彙報成果,而是採用點名彙報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面更廣,避免有學生沒有有效參與到自主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這對教學中的全體性很有必要。
二、不足之處
1、進行堂上練習,這對及時反饋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非常有必要,而本節課的堂上練習較少,大部分在[課後提升]中完成。這是本人在以後的課堂教學和課堂設計中應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2、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化學的教學中應結合生活實際,把知識運用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本課在以金屬為主線的工業流程圖的學習中有進行有關生活、生產中問題解決的教育教學。但本課總體與生活的聯絡較少,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中有待改進的地方。
總體上,本人認為這是一節較成功的實效複習課。雖然沒有引人入勝的引入,也沒有流連忘返的結尾,但課堂氣氛融洽,師生的情感交流真摯;雖然不足之處很多,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但學生和老師都得到了成長,收穫了過程,也收穫了結果!
九年級化學《金屬化學性質》評課稿 篇10
從初中教師到高中教師的跨越不只是一個校門的差別,知識的難度變大,學生的心理成熟,再加上以前知識的構架比起高中遠遠不夠,等等難題,擺在面前,而慶幸的是,開學第一天,便感受到了這個學校制度的規範與成熟,辦公室同事的熱情與友好,無一不感慨,或許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
開學初第一節課,並未有適應的時間,便開始著手準備新任教師彙報課,上班三年,駕馭課堂的能力已經練就,但知識的把握卻已成為最大的問題,幸好辦公室老師的傾囊相助,上課較為成功。總結反思如下:
1、繼續保持集體備課:由於教研組所有老師的幫組,本次上得還算馬馬虎虎,因此最大的感慨為必須及時向老教師學習。雖然只有半天的準備時間,但教研組老師幫忙給課件,給自學稿,指導重難點,列印東西,指導實驗等等本該自己艱難突破的事情,都在教研組老師無私的幫助下順利完成,因此,如果這節課成功了,那將歸功於所有老師。
2、加強重難點把握:雖然以前帶過三年九年級學生,但到高中之後知識拓展面的增加不是一星半點兒,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因此一定要快速的找到每節課的重難點,以最快的速度突破重難點。
3、為學生構建知識引橋:九年級學生在化學知識上的掌握還尚在特別淺顯的地步,第一要教會他們從現在開始開啟學習化學的視野,第二要結合以前九年級知識的優勢,提前告知學生現在必須另外掌握的知識。尤為重要的是,學生很多知識在初中並沒有學習過,而在高中並不細講,就要求掌握,如水的微弱電離,個人認為,如果有條件,必須增強初高中老師的交流與合作,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引橋。因此,3年的初中化學教學或許更好的教會我了要適時沉積,學會沉澱自己。
4、鈉與水反應實驗的反思:必須把鈉上邊的煤油擦乾淨,否則有可能會引起小爆炸。
5、知識構架上缺少分類和比較法的學習:由於時間問題,重點放在觀察和實驗法,並得出本節課的重點鈉與水、氧氣的反應,對分類和比較鈉與鐵的性質並未涉及。但在第二課時已就鈉與鐵的性質比較,包括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性質的比較進行了詳細講解。
知識的大門已向我敞開,勇敢無畏的向前走才是我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