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學期家長會家長代表發言稿範文

一年級上學期家長會家長代表發言稿範文

  尊敬的孫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張耀婷的媽媽,今天非常榮幸,感謝班主任孫老師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能夠讓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絕對談不上所謂經驗。

  教育孩子可能是最為複雜的一門學科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最重要的。愛是教育的靈魂,但如何施愛,是一個值得永遠共同探討學習的永恆話題。

  在此,我談談我們家對於家庭育兒的一些理念與策略:讓教育浸透在愛中,讓愛充滿藝術

  1、愛要無條件

  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就算孩子耍賴皮,就算孩子犯了錯,就算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對他們的愛都不會減少一分,這樣孩子才會心安。孩子們非常在意家長對他們的態度,尤其在犯錯之後,心裡惴惴不安,擔心失去爸爸媽媽的愛。尤其,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表現不優秀、不自信時,父母更要發自內心地愛孩子,並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和信任,這是幫助孩子走出困境的關鍵。

  記得佳佳在上中班時,有一段時間因學習障礙,數字不會,告訴我不想上學了,我聽後很意外,但立馬平靜地對她說:“現在你一個人在家沒人陪,還是去幼兒園吧,想聽課就聽,不想聽課就不聽,只要不影響別人就沒關係。”接著我又說:“無論你現在或將來表現好不好爸爸媽媽都是最愛你的人,哪怕全世界人都不喜歡你,我們也愛你,因為你是我們唯一的女兒。同時,爸爸媽媽更相信你慢慢長大了,一定會很棒的,而且現在學習好的人不一定將來走上社會一定就好,走向社會後會重新排隊……”後來沒過多久,佳佳自豪的跑到我面前考我簡單數字的加減,意思就是告訴我,我都會了!如今,三位數十五筆數字的加、減都能脫口而出。我們要對受到表揚取得成功的孩子表達我們的愛和喜悅,更要重視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跟他交流並理解他。

  2、愛要有原則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個性,將來是一個快樂、受人歡迎、有所成就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行為習慣方面堅持原則。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學習獨立、培養習慣、養成性格的過程。有一句話說的好:“行為已久成習慣,習慣已久成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

  家庭中任何一個人的心軟、不要求、不堅持,都會帶來教育的失敗,都有可能使我們在孩子成年後還要責怪孩子沒有他人能幹,使他體驗失敗和自卑。所以愛一定要有原則,不能因愛包辦和替代孩子成長,因為包辦和替代是溺愛。要做到:孩子能做的讓他自己做,孩子能想的讓他自己想……

  3、愛要有回報

  我們要讓孩子從幫助爸爸媽媽做事開始,平時做一些點滴的小事,培養孩子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的情懷,體會被人需要的快樂,提升他做人做事的信心。每天晚飯後回家順手幫外婆倒垃圾,每天早晨上學出門時幫媽媽順手倒個垃圾,是佳佳的最開心的勞動時間,每當這個時候,佳佳總能聽到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一大堆讚美。就像上個月,佳佳聽到爸爸回來說,他們單位聯合無錫新傳媒網攜手舉辦一個“情繫公益共享陽光”的活動,為四川美姑縣麻風病村的孩子們募集生活物資,佳佳也自告奮勇的捐出一本自己心愛的書,當她爸爸幫她拿回捐贈紀念證書時,她既興奮又激動。有這樣一句話:只要有一個人需要你,你就有活著的價值。愛是幫助、愛是信任,讓孩子在付出中體會快樂的感受,慢慢懂得生命的價值是付出而不是獲得。

  4、愛要給孩子自由

  由於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尚未確立,家長總擔心孩子受傷。特別像我們這些獨生子女的家長,保護意識更加強烈,孩子剛開始跑就喊小心摔到;剛揀片樹葉就說小心劃手或會弄髒手等等,讓孩子失去了許多學習和探索的機會。

  5、愛要有寬度

  在關愛孩子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愛家裡所有人。現在社會上不少家庭,特別是媽媽在孩子出生後,就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甚至一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對孩子高度關注,離開成人的視線就沒安全感,適應環境能力弱,自我中心或者缺乏安全意識和社會經驗等等。假如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因勢利導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就不會再害怕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了,其實孩子的生存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佳佳從小就是個比較膽怯的孩子,遇到困難第一反應就是哭。因此,對於她這個性格始終是我的一個心結,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總是有意識的要鍛鍊佳佳獨立勇敢的個性。記得2011年開春,大概3、4月份的時候,當時她4週歲不到,每週週六、週日不上幼兒園的日子,白天便是去外婆家。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叫佳佳獨自一人走到外婆家(也就是同一新村,不同幢,相隔大概50米的樣子,沿途小道會有車輛經過,在家裡的窗戶前遠眺的話,基本都能在視線範圍內),可是佳佳死活不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著喊著,她抽噎地告訴我,路上有汽車,很危險的,要死人的!當時被她這麼一說,我還真有點糾結,但是心裡答案告訴我必須走出這第一步,最終在哄騙無果的前提下,把她“趕”到門外,讓她自己獨立前行。我告訴她:“佳佳要勇敢,自己能行的,遇到汽車停下腳步,讓汽車開走了再走。”當時佳佳爸爸對我此舉並不太認同,認為我有些不負責任,覺得佳佳畢竟還小,這樣做似乎有些草率。經過那次經歷,佳佳真的“長大”了,在9月份上中班後,都是自己一個人從市實小大門口走進幼兒園班級的,每次遇到同班同學家長的稱讚時,回家總要得意一番!當時小傢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樣子,我至今歷歷在目。

  我覺得,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用心而不僅是用眼睛去關注孩子,同時,還要讓孩子和自己一起關心家裡的其他成員,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很愛我,我也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重要,不能我一發脾氣全家人都著急,要讓她明確地體會到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很重要,都要相互關心。節假日會讓佳佳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家裡有人生病時告訴佳佳讓她多體諒病人,做些端茶倒水的小事等等。

  5、愛要有理性

  當孩子之間發生糾紛時或者學校與家庭教育不一致時,我們家長首先要有理性。孩子們之間的事情儘量讓他們自己解決,如果家長參與,也一定要協商而不能命令;當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家長要聽孩子的訴說,但也要平和地與老師及時溝通,力求瞭解真實情況,與學校達成一致意見,實現家校共育。千萬不要認為他人傷了自己的孩子,就指責他人,使孩子學到了最不恰當的問題處理方式。

  另外,在平時家庭教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反思。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對自己的教育進行反思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重要的一種學習。家長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尤其是在與孩子產生矛盾和分歧的時候,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存在失誤和不當。一旦發現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失誤和不當,就要敢於在孩子面前認錯,並承諾改正和補救。家長勇於改錯的行為對孩子也是一種良好的示範。

  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博大的胸懷,成為一個健康快樂並對社會有用的人。讓愛使孩子獲得內心的和諧,只有大家和諧了,才能使整個社會和諧。

  總之,無論我們的孩子將來做什麼,但將孩子培養成樂觀、主動、熱情、幫助、真誠、尊重、理解的人,應是我們一直的追求!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