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17年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感動中國2017年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蹟透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

  感動中國2017年人物頒獎盛典一:

  秦玥飛2010年從耶魯大學畢業,懷著改變中國農村的熱望,他在2011年來到湖南成了名大學生村官,至今已經五年。

  秦玥飛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村外人,同時也是一個被寄望會用先進理念給農村帶來新變的城市青年、名校的大學生。這個崗位沒有規範和限制,只要關乎農民民生,千頭萬緒,無可不為。同時,作為村長助理,他不屬於體制,不屬於村幹部班子,沒有權力和隊友。

  秦玥飛就像是一顆螺絲釘,在體制機器外滾動,零敲碎打,有單槍匹馬的無力感,也有獨當一面、不受縛於體制的自在。他試圖改變環境,但環境也在雕琢這個年輕人,從打扮到言談,甚至到觀念。

  對基層的民眾和官員來說。秦玥飛是熱忱、有禮貌的年輕人,是半個“幹部”。人們對他既有招待遠客的淳樸熱情,也有對“當官的”一向有的冷眼揣度;既有對留洋高材生的好奇和卑怯,又有教他做人的架勢、對境外勢力的鄙薄。

  秦玥飛得到了體制的表彰。人們記住了一個青年奮力擊水的姿態,讚歎他所散發的正能量。但很少有人指出,環境改變甚少,秦玥飛仍然掙扎在缺乏權力、資源和隊友的困境裡。

  服務

  秦玥飛介紹自己總是兩件事,2010年從耶魯大學本科畢業,2011年到湖南農村當大學生村官。有的人會想起來,以前新聞裡是出過一個“耶魯村官”,中國的`榜樣青年。他現在三十歲了。

  五六年前,他們這撥中國同學在耶魯畢業,好幾個陸續都到北京來落腳工作,進了投行跟諮詢公司。秦玥飛不想去過朝九晚五、庸庸碌碌的白領生活。他希望能作出改變人們生活的貢獻。他本科修的政治學、經濟學兩個專業,他相信在中國的公共服務領域裡,總找得到屬於他的一個位置。

  最容易“找到組織”的做法,是去考公務員。秦玥飛不想去,怕去了就是做表格。

  要麼去找社會組織。比如在美國,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家庭事務、人權民權、生態環境,方方面面都有公益援助,社會組織佔了整個國家約5%的 GDP、10%的就業人口。但在同期的中國,社會組織的規模幾乎微不可見,約0.1%的 GDP、0.8%的就業人口。

  秦玥飛一面自己跟哈佛的朋友發起叫“陽光書屋”的公益組織,在甘肅農村發展教育,一面又聽說了另一種有組織性的做法:響應國家的“大學生村官”政策,去農村做村官。

  這個崗位允許他自發規劃工作,理論上可能直接作用於成百上千的農民,國家也保證會留出提拔人才的通道。秦玥飛覺得這份崗位完全符合他的理想,也有上升前景。很多人只看到農村條件苦,村官工資低,他覺得這些跟一個更遠大的願景相比都沒什麼。他報了名。

  2011年7月,火車正往甘肅去,秦玥飛在車上收到通知,選派了他去湖南衡山賀家山村做村書記助理。他在武威站下了車,掉頭又買張站票,回北京收拾行李。那裡幾個同學請他吃頓法國菜,作了別。

  火車到了衡山縣城。賀家鄉的副書記陳希軍等著秦玥飛,接了他的行李捆到摩托屁股上,又馱上他,就往村裡開。山地上顛顛頓頓,走了一個多鐘頭,進了賀家山村。

  村裡一千多畝大,六百多口人。當中一座二層高的老紅磚房,是賀家鄉政府。他們上二樓樓角,推門進了個暗黃的雜物間,八九平米大,破窗漏瓦,一口老木櫃,桌椅,木架床。床對過一堵牆,牆那頭放了兩口公用的尿桶。他今後三年住這。給他的月薪是一千四百五十元,沒有編制,沒有保險。

  秦玥飛第二天起來洗了澡。鄉政府的人都稀奇起來,怎麼早上洗澡。“這是一個 fucking PR disaster(要命的公關災難)。”他不瞭解農村,又聽不懂衡山話。他不在早上洗澡了。後來又把英文印花的T恤裡翻外地穿了,短靴也換成這裡的解放鞋。

  留守的老人孩子成天都看見他,走來串去,一臉笑,有禮貌。簡家奶奶叫了秦玥飛,你是大學生,可不可以告訴我的孫子奧數題。秦玥飛一說就來。簡奶奶感到一種光榮。她是群眾。“這個人他是很好的,不像有些人吶,看你們家條件這麼差,哼吃,教你的孫子。”她記得秦玥飛教完了又說,有事你就來找我。她想到就笑:“我去找他?他個性很好,很謙卑的。我,哈哈,我說你是個農村人,不曉得去找他子有用沒用,所以也沒找他。”她又拿了幾個橘柑給秦玥飛。“我以為他不會吃的。他吃啦,他不嫌吃農村的。”她反覆說這人好。

  秦玥飛的媽媽重視教育。他兩歲就教他說英語,到了小學又從重慶帶他上北京借讀,天沒亮就把他送到教室外面等開門,她自己再看著招貼去找工作。一切就為他有最好的教育質量。

  按一套傳統的成功故事,他在高中拿到耶魯全額獎學金,他在大學得到一份華爾街上的工作,故事就到頭了。像同學關樂說的,“把孩子供出來,考一個功名,光宗耀祖”,多數人把移民、大企業當做重大的成就,激勵人心的結局。秦玥飛說,能再回到出身之地,幫助一個群體,那才是激勵人心的結局。

  他在村裡一會又給人搭手提個籃子,一會又修熱水器,百分之九十九的工夫都在做“好人好事”。青蛙跑迷了路,他也找罐頭裝起來,帶到水邊去放生。雛鳥從窩裡掉下來,他也把它送回去。他給小花貓取名叫保爾、冬妮婭,想像它們正守著空空的糧食罐頭,保衛著某座年久失修的穀倉。

  他覺得一切都很好,接地氣。他輾轉過四個城市長大,大學又出國,到哪兒都是個新來的,像加繆小說的名字,“L'Étranger”,異鄉人。他在農村反而安心了。他跟所有人都關係著,他幫助所有人,所有人都喜歡他。他有時從人家門前早已經走過去了,人家還把他喊回來,給他個桃子拿去吃。

  鄉政府裡有個公務員叫湯飛龍,跟秦玥飛一樣大,輪到夜班就來找秦玥飛長見聞。秦玥飛撓著兩腿蚊子塊,跟他講美國的政治體制,講奧巴馬大學畢業後做的社群服務。秦玥飛過去修的政治學跟經濟學是耶魯最主流的兩個專業,配給本科的師資也頂尖。卸任的墨西哥總統教全球化。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教金融市場。羅納德·里根的高階顧問教大戰略、雄辯術。秦玥飛對國際關係感興趣,又相應學了俄語、法語。

  湯飛龍也想不到,他們這地方能要到這麼牛逼的人。兩個人吃過晚飯就坐在一起,談七說八,能說到半夜一兩點。湯飛龍以為他們是最密切的。

  秦玥飛清楚他在農村不可能有“soulmate”,哪怕和大家處得多和樂。有空總是跟老同學通個電話解解悶。

  鄉政府隔壁開米店的人家裡,母狗下了只小狗。秦玥飛去看她們。狗媽媽一臉愁容。他給她取名叫普寧教授——納博科夫小說的主人公,一個俄羅斯人,孤零零在美國教書。狗媽媽很快病死了,小狗樂樂成了孤兒。秦玥飛每早起來就在陽臺上喊它來,在鄉政府的院子裡給它喂牛奶,逗它,給它拍照。其他人進出,慣拿腳去趕開狗。就秦玥飛要護著樂樂。

  湯飛龍在樓裡聽領導招來喚去,忙著通知大家來開會,又抓緊影印會議資料。陳希軍想到秦玥飛,特許了他也能進來旁聽學習。會上談著什麼思想什麼方針,套路化好猜,秦玥飛慢慢從這裡面聽會了衡山話。會上人員派好工作散了。湯飛龍留下來收拾會議室,掃地上的菸頭。沒有要秦玥飛做的事。

  湖南省委要“量化測評”村官的工作,定了三十多個名目,都是些理想信念、廉潔紀律、和農民群眾感情。有輿論管村官制度叫“新知青下鄉”。大學生們待著沒事做,以後是個什麼出路也說不準,有的就趁早回去另外找工作,要麼準備公務員。以前賀家就有個村官,鄉政府安排住村裡人家裡,平常不大碰見,過一陣就不聲不響,回家去了。

  同學關樂催著秦玥飛去報考 LSAT(法學院入學考試),回美國讀個法律博士,出來重新找工作。

  秦玥飛報了考,過一陣又取消了。

  “對我重要的是,我在那樣的地方生活了那麼久,而且我過得很快樂,很充實。”他後來說,“(農民)拉著我的手,坐在他面前。這個就是我們跟這些老百姓之間的距離,這個就是意義。”

  像 H.L.孟肯說的,理想主義這種人,聞到玫瑰比捲心菜更香,就會得出結論,玫瑰也更有營養。

  感動中國2017年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二:

  昨晚如約開啟電視機,準時收看《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目。

  與往年一樣的結果,在這個不平凡的“末日年”裡面,又有很多已經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動著中國。他們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蹟感動著這個麻木而又世俗的國度。

  我看這個節目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催淚彈”,其威力堪比北朝鮮當局剛剛施行的那枚核彈,使人在剛剛過去這個喜慶的春節假期裡,還獲得有一個感受悲情的時刻。每一個獲此殊榮的“英雄”其實都表演了一場悲劇,他們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的是永遠的痛。一貫擅長煽情的央視就不能厚道點呀,能不能不這樣矯情呢?在節目進行中,我一邊觀看一邊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16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動過呢?由於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還想到了“最美司機”吳彬,還有更多創造了許多“國之第一”紀錄的人,儘管我這一票並不能有什麼作用,並不能算數!

  感動之餘,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後了太多太多,以至於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