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戰略論文

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戰略論文

  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深度傳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這一戰略任務的部署需要依靠地方工作的落實支撐,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從國家層面逐漸向地方重點推進。農業是對氣候變化事實較為敏感的領域,科技創新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撐工具。開展典型省市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提出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發展工作的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服務於地方農業生產與民生保障,是貫徹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的體現。

  1氣候變化對安徽省農業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安徽省農業的影響表現為利弊兩方面且弊大於利。有利的一面,氣候變暖改變了農業生產的熱量條件,農作物生育期縮短,複種指數提高,沿淮稻穀種植面積擴大,作物凍害機率減少。不利的一面,氣候變化導致暴雨洪澇、旱災、冰雹等極端氣候事件增加,極端氣候事件的增多導致作物產量波動增大,農業生產的氣候不穩定性增加。暖溼天氣也導致安徽省病蟲草害加劇,發生區域不斷擴大。氣候變暖易使水質變化,導致巢湖等湖泊藻類爆發頻次和規模加大,影響飲用水水質安全和漁業生產。相關學者進行了未來安徽省氣候變化的模擬趨勢研究,結果表明:未來二十年,全省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皖北地區稍明顯。降水變化的不確定性較大,高排放情景下,全省降水逐步減少。此外,農業生產既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亦是“肇事者”,農業生產過程中釋放出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據測算,安徽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集中於能源、建材、農業和鋼鐵等領域,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佔排放總量的20%左右[2]。

  2氣候變化對安徽省農業科技發展的挑戰

  安徽省作為全國十三個糧食主產省區之一,氣候變化對安徽省農業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突出體現在:一是由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農業生產難度加大,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能力整體不足。二是應對氣候變化技術的邊界問題仍不明確,存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環境概念交叉錯位的問題,現有技術對於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有效性缺乏科學評估。三是在省級主體功能區劃的框架下,解決區域突出問題的技術措施聚焦不夠,區域共性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研究仍不夠系統深入。四是應對氣候變化多領域交叉研究開展較少,農業生產與水資源、土地資源等關係密切,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同技術研究開展較少。五是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重點集中於工業節能減碳領域,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投入相對不足,農業生產減碳潛力仍待發揮。

  3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戰略

  3.1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戰略定位

  一是在經濟新常態環境下,農業生產發展基礎性地位仍需強化。糧食安全問題是農業生產的核心事關國家發展戰略,發展農業適應和減緩技術的前提是保障農業糧食生產的穩定。二是應對氣候變化技術的實施將進一步增加農業的生產成本,由於中國生態脆弱區與貧困地區在地理空間上的高度耦合性,生態脆弱區內的農民更易由於氣候變化影響造成貧困,應制定政策實現農民和農村發展的公平性[4]。三是依靠農業科技創新,透過佈局一批重大農業科技專案突破一批適應與減緩關鍵技術。四是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成果推廣服務體系,將抗逆性強的優良動植物品種、節能型農業機械裝備、清潔能源利用技術等知識培訓傳授給廣大農民群體[5]。

  3.2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目標

  加強農業領域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在抗逆品種選育、糧食豐產技術、農業灌溉節水、農業汙染防治等領域實施農業適應能力提升示範工程。減緩氣候變化方面,在農林廢棄物利用、增加農林碳匯、新型環保肥料施用等領域實施低碳農業科技推廣工程。到2020年,農業領域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逐步減少,農業可持續性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量化指標包括:到202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5%,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0,肥料、農藥等資源利用率分別提高3個百分點,節糧型畜牧業比重提高至30%。

  3.3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重點任務

  3.3.1穩定糧食生產、加強特色農產品選育繼續加強糧食豐產栽培技術研究,推廣高產低耗抗災型耕作技術。繼續加強安徽省具有產量潛力大、品質好、綜合抗性突出和適應性廣的優良動植物新品種選育,穩定糧食生產,壯大農業支柱產業。重點支援耐熱、抗蟲、抗病毒、抗倒伏、高產等高抗性小麥、水稻、玉米、薯類等糧食作物,棉花、油菜、番茄、辣椒、茶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及畜禽類農產品選育技術發展。

  3.3.2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節水型農業根據水資源的分佈與利用方式,建立區域性農業節水技術體系。在江淮丘陵地區推廣水稻節灌溉技術,在渠灌區重點發展渠道防滲技術,在淮北平原地區推廣大溝蓄水水資源調控技術,在城市周邊郊區推廣大棚蔬菜微灌、輸配水自動量測控制技術,在皖西、皖南山區推廣自壓噴灌技術,在缺水地區推廣低壓管道輸水、微噴灌技術。

  3.3.3控制農業溫室氣體排放、推廣低碳迴圈生產方式重點推廣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新型控失肥、緩釋肥及水肥一體化技術,構建大宗作物、經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積極推廣生物質能、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技術等,加快太陽能綜合利用技術在農村的`使用。

  3.3.4加強農業災害監測預測研究、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研究農業減輕自然災害綜合技術,結合暴雨、洪水、乾旱等重大自然災害的預測、監測、預警技術,開展農業災後應急處置、綜合減災等技術研究。研究農業減輕生物災害綜合技術,開展病蟲害監測預警、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研究,建立農業定量化氣候影響評估模型。

  4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關鍵技術框架

  透過充分收集和總結現有文獻,重點調研本地區具有優勢水平的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結合技術實現的研發基礎、技術應用的產業基礎、技術應用的經濟成本、技術實現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目標的貢獻程度等評估指標,構建了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農業關鍵技術框架。

  5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技術實現途徑

  5.1制定適應與減緩技術清單

  農業領域溫室氣體減排潛力巨大,結合本省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發展需求,凝練本省技術與專案資源,評估並優選現有成熟技術,吸收領域內最新研發趨勢,制定本省農業領域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技術清單,加快工程示範性好的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重點技術成果的轉化運用與推廣,引導地方行業內企業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

  5.2強化基礎性科學研究工作

  以豐富的資料支撐開展農業定量化氣候影響評估模型,建設氣候變化與農業發展監測系統,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尤其是負面影響的系統評估,明確氣候變化與農業發展的關係,是進行頂層設計辨別技術需求開展各項研究工作科學決策的前提條件。

  5.3廣泛爭取資源協同創新

  透過爭取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資源,協同氣象、農委、環保行業等專項支援,儘可能爭取本級財政支援以及對外科技合作等資源的支援,在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省市創投基金、政策性金融機構等金融工具的支援下,引導並扶持本地農業企業開展適應技術與低碳技術研發與生產。

  5.4建立區低碳農業示範園區

  低碳農業示範園區是集科技攻關、示範推廣、規模生產、協同創新為一體化的產學研組織形式。安徽省在節水灌溉、糧食豐產、農業物聯網等領域已佈局一批示範工程,可進一步將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關鍵技術向示範園區內集中整合形成綜合配套技術,建立一整套包括排碳減量化、廢物再利用及能量再迴圈的低碳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解決地方農業發展所面臨的氣候變化問題。

  5.5開展農業科普宣傳活動

  農業領域內適應和減緩技術的應用必須考慮受眾主體農民的接受程度,宣傳示範作用對於提高農民接受新型農業科技有著很強的典型示範作用。建議利用專項培訓班、科普大篷車、科普宣傳手冊、田間教室、現場觀摩等形式向廣大農民宣講低碳農業科技知識。

  6結語

  以安徽省農業領域為例,探索了典型區域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系統性地提出了安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關鍵技術框架及實現關鍵技術的保障措施,研究結論是對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理論研究的探索和完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