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

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1

  今年以來,市農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呂梁市和XX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有力保障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工作成效

  (一)上級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1、“發展“三品”產地面積7萬畝、發展“三品”養殖規模1萬頭、新認證“三品”產品5個”指標完成情況:

  今年,全市發展無公害雜糧5萬畝、綠色雜糧2萬畝,7萬畝雜糧已全部收穫,無公害產地申報9688畝、綠色產地申報3000畝;共發展無公害肉雞60萬隻、生豬1500頭;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27個,完成率540%。

  2、“年銷售收入500萬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增長5。4%”指標完成情況:

  我市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共有20戶,包括8戶省級、12戶地級,其中有5戶停產。正常生產的15戶企業前三季度銷售收入達1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

  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指標完成情況:

  截止9月底,我市農林牧漁總產值達101027。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6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5666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16%。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1、糧食生產情況

  今年,我市農作物播種面積33。4萬畝,其中:小麥2。13萬畝、玉米16。52萬畝、雜糧9。04萬畝、薯類2。48萬畝。因遭受旱災,糧食總產量0。68億公斤,佔正常年景產量的62。9%。

  2、蔬菜生產情況

  截止9月底,全市設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總產量為12706萬公斤,實現產值40803。4萬元。其中,設施蔬菜共1。6萬餘畝(西紅柿13430餘畝,總產量為10744萬公斤;黃瓜1260餘畝,總產量為882萬公斤;其餘豆角、西葫蘆、茄子、辣椒和菠菜、捲心菜等中小品種,總產量為720萬公斤);露地蔬菜共1800畝,總產量為360萬公斤。

  3、食用菌生產情況

  截止目前,全市生產食用菌349萬公斤,實現產值2786。6萬元。我市食用菌種類主要包括平菇、香菇、雙孢菇,其中:平菇、香菇累計入料生產220萬棒(袋),共生產鮮菇286萬公斤;雙孢菇投入生產4。2萬平米,共生產鮮菇63萬公斤。

  4、龍頭企業培育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新申報遞補省級龍頭企業5家、呂梁市級龍頭企業5家,全市現有一定帶動能力的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2家,其中:省級8家、呂梁市級12家。

  5、農民培訓情況

  今年,我們重點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組織各鄉鎮紮實開展冬春農民素質培訓,共培訓農民4。25萬人次;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330人,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53人;組織447名非貧困人口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幫助232名護工就業;與聯通公司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114人,指導農民完成手機APP下載1770餘人;組織143名退耕還林戶開展退耕還林能力提升培訓。

  6、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

  今年,我市在透過建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驗收工作的基礎上,鋪開了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立工作。重點推進“三品”認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0個、產品35個,其中新認證產地12個、產品18個,換證產地5個、產品8個,有效期內產地3個、產品9個;無公害農產品面積達15800餘畝,綠色農產品面積達5000畝。同時,加大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力度,共檢測樣品3002個,檢測合格率達99。8%。進一步推進了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共組織開展執法檢查86次,檢查農資經營單位38家次,豆芽菜加工坊12個次,農業生產基地36個次,出動執法人員258人次,下發整改書21份,查處違法案件3起,共收繳罰款4500元。

  二、主要措施

  (一)最佳化種植結構,確保糧食穩產增收。

  1、專案帶動生產,推動結構調整。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在穩定玉米、小麥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在非優勢產區適當調減籽粒玉米種植,玉米種植面積比去年減少4萬畝左右,加強了優質雜糧、薯類、經濟作物的推廣力度,實施了2萬畝綠色雜糧和5萬畝無公害雜糧種植專案,透過物化補貼的方法,為專案區示範戶補助生產作業地膜、肥料或種子,建成了10個以上千畝穀子、高粱或大豆集中連片種植基地。選擇基礎條件好的合作社,鋪開了20xx畝富硒穀子試驗示範,促進了我市功能農業的發展。同時,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我市糧食增產增收的關鍵,實施了滲水地膜穀子穴播技術推廣專案和小麥寬窄行探墒溝播專案,促進了我市農業經濟的高效持續發展。

  2、落實惠農政策,拓展保險品種。為確保玉米、馬鈴薯保險政策落到實處,我們組織各鄉鎮(街道)、XX人壽、人保、中煤、太平洋4家保險公司以及部分種植大戶進行了農業保險工作安排。各保險公司共承保玉米9。925萬畝、薯類0。166萬畝、小雜糧0。38萬畝。同時,針對小雜糧、設施蔬菜未列入國家財政補貼範圍的情況,經過去年以來的多次協商、爭取,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呂梁市梧桐工業園支公司與我委共同確定了小雜糧、設施蔬菜商業保險方案。

  3、強化基礎設施,提高生產能力。為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大孝堡蘆南村實施1100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開展以土地平整、田間道路、農田林網等工程措施和增施精製有機肥、加厚耕作層等農藝措施為主的建設工程,目前專案所需的精製有機肥、硫酸亞鐵已購置完成;已投資100餘萬元開展專案水源、渠道建設工程,預計年底可全部完工。

  (二)強化設施農業,加快產業發展步伐。

  今年以來,我市繼續鼓勵經營主體擴大設施農業發展規模,新建成塑膠大棚160餘棟、日光溫室28棟,總面積300餘畝;建成食用菌棚30餘個。支援我市2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三新”試驗示範,引進亨得利192、迪達、美紅2號等蔬菜新品種30餘個,選取200棟日光溫室開展PO膜、PEA膜新型覆蓋材料示範,以及生物有機肥、生物農藥等新技術示範。在抓好生產的同時,積極爭取專案,扶持重點大戶新建、擴建食用菌基地,其中藝升合作社新建6000平米種植雙孢菇,東傑巖公司新建20畝大棚種植平菇和花菇,湧玉合作社上馬了烘乾、加工等裝置加工食用菌。

  (三)壯大龍頭企業,大力培育品牌農業。

  1、實行縣級龍頭企業動態監測管理辦法。為切實發揮好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我們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動態監測力度,對不符合龍頭企業標準的金綠禾、城興等5家公司實行退出機制。

  2、支援龍頭企業拓寬銷售渠道。組織羊羔酒業、九州香、華一寶等8家龍頭企業參加了山西紫晨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召開的全國經銷商大會,大會收穫訂單達23億元以上。在第五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上,我市招商引資和貿易簽約總額達20。128億元,位居呂梁第一。同時,鼓勵企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發展“網際網路+銷售”模式,組織13家企業進行了為期20天的'電商培訓,進一步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3、幫助企業打造農產品品牌。為提高我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薦符合條件的一果公司和九州香公司參與農產品品牌建立工作,建立品牌正在申報當中;著力打造“呂梁山特色大禮包”品牌產品,對接智寶康、九州香、天頤健康三家企業,組織由九州香豆腐乾、黃豆漿粉、智寶康棗圈組成的大禮包85份,藉助“呂梁山護工”就業渠道推向全國市,進一步提升我市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

  (四)發展休閒農業,推進產業新業態。

  按照“夯實基礎、突出特色、提升水平、規範發展”的思路,堅持科學規劃引領,聘請省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XX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規劃》(20xx—20xx年),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意見》,形成了支援和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政策體系。透過兩年的發展,我市於20xx年底被評為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森明採摘園、金世嘉生態園、麗錦山莊等7個莊園被確定為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研究制定了農家樂、休閒農莊、民俗村等管理制度和行業標準,評定了龍灣生態園、華一寶傳統豆腐製作體驗等7個縣級示範點,帶動引領我市休閒農業發展。先後舉辦了蘆南甜瓜節、森明草莓採摘節、金世嘉文化藝術節、鮮花節等系列農事“節慶”活動。目前,我市春德朝陽溝農場的梧桐草堂及麗錦山莊的溫泉、青少年拓展訓練基地也已投入運營,我市休閒農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五)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整合各類培訓資源,按照“因需施教”的原則,運用“選單式”、“分段式”、“幫帶式”培訓方式,開展種養殖實用技術、核桃管護等培訓活動,著力提高農民勞動就業技能,共培訓農民4。25萬人次,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xx餘人;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遴選100名技術指導員,針對性開展玉米、大豆等技術培訓與指導,帶動農民提高畝產、增加總產;和聯通公司聯合出臺《XX市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暨建設美麗鄉村活動實施方案》,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114人。同時,為加快推進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步伐,針對農民對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積極性不高、對認定工作認識不夠等問題,組織人員深入鄉村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宣傳,共出動12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9000餘份。

  (六)推進標準化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今年,在透過建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驗收工作的基礎上,鋪開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立工作,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一是建設標準化基地。完善制定食用菌、雜糧等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採取以點帶面、典型示範的方法,在糧、菜、菌、果、核桃、畜牧等不同生產領域,建設9個標準化生產基地,引導周邊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擴大標準化生產覆蓋率。二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根據農業生產的不同情況,系統性開展農業標準化操作知識和技能培訓,共組織農技人員和農業生產者參加標準化生產知識培訓10期,聘請專家進行技術培訓20xx餘人次,免費發放標準化生產技術和宣傳材料2萬餘份。三是健全監管體系。堅持每週二、五抽檢,共抽檢農產品樣品1206個,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99。5%。建立了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質量追溯“三合一”監管平臺,將首批5個農資經營戶和8個生產基地納入實時監管,以投入品監管和農產品追溯為抓手,充分發揮平臺的作用,不斷提升監管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強化農資市場整治。組織各農資經營單位按種子、化肥、農藥分類進行備案登記;全面推進農資誠信經營建設,開展農資經營戶和農藥安全使用培訓3期,培訓人員90餘人次;與農資經營戶簽訂《農資誠信經營責任書》和《誠信經營承諾書》,進一步提高了農資經營單位遵紀守法自覺性;重點圍繞種子、農藥、肥料等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的行為。

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2

  一、堅持科學發展,狠抓造林綠化

  全縣春季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啟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的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穩步推進,進展有序,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各項造林任務圓滿完成

  截至目前,全縣完成造林綠化24761畝,任務完成率100%,其中兩山造林工程13161畝,兩林富民工程3600畝,兩區增綠工程8000畝;完成園林村建設26個。工程特點主要為:一是以通道、河流為主線,構建“兩網”綠色走廊。完成汾屯線南段、南XX縣道路綠化提檔30公里,沁河主幹流河道灘塗綠化 20公里,重點在交口鄉正中村、沁河鎮丁家灣村、中峪鄉龍頭村建設沁河灘速生豐產林2000畝;二是以縣城輻射鄉村,推進城鄉“兩山”綠化。實施縣城東西兩山綠化2000畝,人工喬木林4700畝,封山育林7000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薪炭林1461畝,礦區綠化4000畝,中央補貼造林2000畝;三是以核桃、紅棗乾果經濟林和連翹、沙棘等鄉土特色經濟林為重點,依託生態莊園,認真落實“一企綠一山、一企幫一村、一企辦一園”的煤炭反哺林業政策措施,加快“兩林”富民工程。分割槽域完成乾果經濟林和鄉土特色經濟林建設3600畝。僅沁新公司投資350萬元,扶持賢友村經濟林1000畝。四是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亮點,對交通沿線重點村莊實施全面增綠。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李元鎮馬森村、賢友村,沁河鎮四元村等生態示範村26個;五是以全民義務植樹為動力,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全縣建設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基地1900畝;六是以保障苗木供應為起點,積極發展規模化、鄉土化苗木產業。以沁河苑生態園、沁新綠澤苑和XX縣南石農林牧綜合發展有限公司為重點建設規模化苗木生產基地3個,全縣完成優質苗木基地5000畝。

  (二)重點工程(作)順利透過檢查驗收

  一是於5月中旬,國家林業局華東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核查驗收組重點對我縣2004年度退耕地生態林進行了階段核查驗收,對我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二是於6月上旬,省林業廳林權制度改革驗收小組一行四人,對我縣林改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驗收。在對我縣三個鄉鎮,九個行政村進行緊張的外業復勘,資料查閱,系統驗收後,驗收組對我縣的林改工作進行了打分、評級,我縣以總分98分,等級為“優”的成績通過了此次驗收;三是於6月中旬,省林業廳設計院對我縣林地資源保護工作進行了初步驗收,驗收組對我縣提前保質保量完成村地邊界落實、林地保護等級劃分及方案編制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修改意見。

  二、立足依法治林,發揮職能作用

  林業局作為縣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不僅擔負著植樹造林的重任,而且還肩負著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檢疫防治和監測工作以及森林資源管理等多種業務職能。今春以來,我們在狠抓造林綠化的同時,抓緊抓好森林防火、防蟲、防盜工作,重拳出擊,強化管理。

  (一)強化防火舉措,確保森林安全

  去冬今春,防火形勢異常嚴峻,林業局超前謀劃,提前準備,強化宣傳教育,深入排查隱患,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和日常值班,確保了全縣前半年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

  一是高位推動,落實責任。從3月27日至4月 10日,縣委、縣政府組織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為期2周的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活動,嚴格落實了行政首長負責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隱患排查週期間,要求縣直各包鄉包村單位堅持吃住在一線,鄉村督查組全天進行督查; “兩辦”和組織紀檢監察部門抽調專人組成督查組,對縣直各包保單位、森林防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鄉鎮、各行政村、各自然村進行明察暗訪,對包村駐點應付差事、隱患整改敷衍塞責、防火制度執行不力等行為,進行了及時通報,不留情面。

  二是擴大宣傳,營造氛圍。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重點與全面相結合、多角度、全方位開展護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進入防火特險期,全縣共印發帶有防火虎威威標識的森林防火宣傳材料4000份、防火彩旗3000面、防火圍裙20000個、防火撲克20000副;在每個重點林區村重新整理護林防火宣傳標語1000餘條;宣傳車經常深入山莊窩鋪宣傳防火要求,簽定防火公約;沁源電視臺頻繁播放森林防火標語,使森林防火知識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同時,紮實開展森林防火大督查,四大班子領導親自帶隊督查,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分鄉包片督查,縣防火辦成員劃分森林防火督查責任區,透過三種督查形式,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路,在全縣形成了人人關心森林防火、人人參與森林防火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嚴查重罰,杜絕火源。清明、五一期間,面對嚴峻的防火形式,全縣各森林防火檢查站、瞭望臺工作人員全員上崗,24小時值班,嚴查野外違法用火行為的發生;縣防火辦堅持傳送防火簡訊,及時釋出火險等級預報,組織全縣各級各部門加強領導,高度戒備,狠抓防範,並逐鄉逐村落實了幹部包村聯絡督察制度,嚴防死守;落實了對重點高危人群的防範監控。對全縣1500名牛羊工統一發放了統一服裝;同時對野外火源管理不力的鄉鎮啟動了事前責任追究機制,有效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生。對特險期間因上墳燒紙引發火情的、野外用火造成險患的及時處理,先後共行政拘留14人,做到懲處一個,警示一片,穩定一方。

  四是抓好隊伍,加大投入。縣林業局積極申請縣財政投入充實森林消防專業隊裝備建設,併為各鄉鎮及時更換對講機,為鄉鎮、村級半專業隊伍發放鐵鍬等工具,為專職護林員發放巡查服,切實把專業力量與社會力量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了群防群治的森防目的。

  (二)強化檢疫監測,推行生物預防

  森林病蟲害是無煙的火災,我們歷來重視,局森防站測報中心和三個測報點堅持常年監測記錄,發現蟲情及時防治。為了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我們還將森防工作同天保工作結合起來,要求託管戶把觀察病蟲害也列入了託管戶的巡山內容,做到“三防”即“防火、防盜、防蟲”一旦發現蟲情,及時報告,基本上形成了縣、鄉、村一線;站、點、人一體的群防群治格局,為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奠定了牢固的組織力量基礎。同時,在重點預防區出入口、重點工程領域和大型工程建設工地,加強對木製品及各類苗木的調運檢疫、複檢,確保半年沒有發生大的森防疫情。

  (三)強化資源管理,加大保護力度

  一是重視林地資源保護工作,半年來,全縣林地落實村地邊界、林地保護等級劃分及方案編制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目前林改檔案整理全部結束,完成12個鄉鎮的林權證列印登記工作。同時在省林改辦的技術支援下,已完成全縣圖斑新資料即二類資料修復,宗地資料正在進行修復;三是完成了建立“山西省林業生態縣”的籌備及上報工作,目前已進入驗收階段;四是結合全縣私挖濫採和排非治危工作,林業局作為主要職能單位,積極配合經信局、國土局、安監局、環保局等部門對全縣9 個非煤礦山企業進行了復產前的驗收,並提出了整改意見;五是積極對農民自用材採伐進行了監管、審批,涉及9各鄉鎮,14個行政村,共904立方米,確保了自用材真正用於農民自用,維護了林區秩序。

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3

  今年以來重點工作完成環境

  20××年,我縣農業農村子工作環抱鄉村子振興的總體要求,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子增綠為目標,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構建今世農業財產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進革新立異,加快佈局調劑,農村子經濟湧現出穩中向優的優越態勢。農委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造詣,編制的國家農業可持續成長試驗示範區、農業綠色成長先行先試區工作透過國家級專家評審透過,承辦了全市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民增收工作現場會、全省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工作現場推進會。榮獲全市今世農業考評先進單位(並列一等獎)。標緻鄉村子扶植稽核20××年度全省第五、全市第一;20××年度標緻鄉村子第一次全市稽核綜合造詣全市第一。全年食糧生產預計達120萬噸,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80億元,農村子常住居民人均可佈置收入預計增長15%。

  (一)縱深推進佈局調劑,今世農業綜合實力明顯加強

  一是推進綠色增產示範行動,食糧產量穩中有進。全縣食糧總產預計120萬噸,午季小麥播種153萬畝,單產429公斤,總產穩定在65.6噸,與客歲持平。秋糧中水稻67.5萬畝,預計單產520公斤,總產35.1萬噸。玉米50萬畝,預計單產342公斤,總產17.1萬噸。

  二是成長適應性農業,深度開拓“三水”。容身實際,變水患為水利,成長適應性農業,重點有八里河等水中名特優水產養殖;王崗、賽澗的水上特色水禽養殖;半崗、劉集、夏橋等水生生態蔬菜。

  三是成長高效優質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和設施農業。依託良好的地輿地位、精良的生態情況和富厚的果蔬種植經驗,先後建成三十鋪蘆筍、建潁巴巴蘆筍、江口木子李蘆筍種植的瓜果蔬菜綜合園區;夏橋食用菌深加工和御蓮源蓮藕加工的高效農業,已建成綠色食品基地14。3萬畝。

  四是成長稻田綜合種養。已成長稻田綜合種養(稻蝦、稻鰍、稻鱉)9.6萬畝,此中小龍養殖4萬畝。

  五是做好“兩區”劃定工作。推進高標準農田扶植,鼎力實施主幹溝河疏浚整治工程。完成主幹溝河管理28條,總長218公里,鼎力實施高標準農田管理和節水澆灌工程,全縣旱澇保收田已達110萬畝。

  (二)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農業財產化成長程序加快

  一是龍頭企業實力顯著加強。全縣擁有省級農業財產化龍頭企業6家,市級農業財產化龍頭企業85家,此中年販賣收入億元的龍頭企業26家。15億元以上的2家,建立各種農業財產化聯合體27個。

  二是財產湊集度顯著進步。鼎力推進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扶植,培育了食糧加工、粉絲加工、林木加工等8個財產化叢集,農業財產化集聚區實現販賣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7.5%。

  三是農產品品牌建立工作順利開展。全縣實施農業品牌成長戰略,環抱農產品加工財產升級成長需求,建立了一批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培育安徽省著名商標14個,XX市著名商標18個,市級名牌農產品6個,“三品一標”認證企業21家,綠色食品認證12家。強化農業品牌的營銷謀劃和鼓吹推介。

  四是一村子一品特色財產示範村子迅速增長。全縣現擁有一村子一品特色財產示範村子77個,此中省級一村子一品特色財產示範村子6個,市級一村子一品特色財產示範村子43個,同比增長19.4%。

  五是農民專業互助社增速明顯。目前總數達到3092家,比客歲新增加773家,此中國家級示範互助社1家,省級示範互助社8家,比客歲增加2家,市級示範社46家;家庭農場成長迅速,全縣已經成長2125個家庭農場,比客歲增加971家,省級7家、市級20家。

  (三)鼎力推進綠色成長,農產品質量平安明顯增強

  一是鼎力推進生態迴圈農業。建立化肥減量增效示範點26個、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交融示範基地30個;紮實推進“兩減兩應用”,化肥使用量繼續多年實現負增長,農藥使用量率先在全省實現“零增長”。

  二是抓好秸稈綜合應用。做好江店、古城、五十鋪秸稈還田示範區扶植,秸稈直接破碎摧毀還田達133萬畝;秸稈打捆養殖收儲,進行過腹還田面積可達15萬畝。秸稈收儲工作,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應用率已達到95%以上,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抓好農產品綠色品牌扶植。加快農產品質量平安追溯體系扶植,實施“綠色”品牌培育計劃,依託農業財產化龍頭企業和農業財產化聯合體,環抱優勢特色財產,培“綠色”農產品品牌。做好“三品一標”農產品認定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認定。樹立農業生產信用檔案。

  四是加大農業執法,嚴格節制農業生產投入品。應用農委資訊網、橫幅標語、新型農民培訓、印發材料以及文藝演出等方法在全縣組織不合形式的鼓吹運動2次,印發“農產品質量平安法”、“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平安條例”“農藥使用明白紙”、“禁限用農業目錄”等各類鼓吹資料30000餘份。出動執法人員450人次對轄區內30餘家農資經營店(種子、化肥、農藥)、6個蔬菜基地、100餘家互助社及家庭農場進行蔬菜檢測2680多個,合格率99.8%。同時我縣今年省、市抽檢的農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四)著力農業科技立異,農技示範推廣力度全面加大

  一是民生工程提前完成任務,20××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650人,此中,生產經營型350人、專業技能型50人、專業辦事型250人。

  二是賡續完善農技推廣網路,支配291名下層農技推廣人員與全縣291個村子(居)樹立對接聯絡,每名農技人員包1個村子、聯絡5個科技示範戶、2個貧困戶或農民專業互助組織,開展技巧培訓3次以上,指導農民專業互助組織、農業企業5次以上,指導辦事每個科技示範戶10次以上,輻射帶動100個輻射戶。

  三是樹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遴選惠潁農牧專業互助社為XX縣生態養殖暨種養一體試驗示範基地、八里河劉則錄家庭農場XX縣水產養殖試驗示範基地、慶豐農牧成長有限公司為XX縣生豬養殖試驗示範基地、十八里鋪棲溪花卉苗木公司為XX縣花卉苗木種植試驗示範基地等四大示範基地,重點就花卉栽培、水產高效養殖和滋生等方面開展試驗示範。

  (五)壯大農業新業態,“一二三財產”交融加倍慎密

  一是積極成長多種形式的農家樂,晉升治理程度和辦事質量。實施“網際網路+今世農業”行動,推進今世資訊技巧利用於農業生產、經營、治理和辦事,成長智慧農業,融入省市大資料、雲盤算平臺,改進監測統計、闡發預警、資訊宣佈等手段,健全農業資訊監測預警體系,匆匆進農業“一二三”財產交融。

農業委員會工作總結4

  市農委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要求,以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為首要任務,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目標,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主攻方向,圍繞設施蔬菜、高效養殖、乾鮮果、農產品加工、休閒觀光五大主導產業,突出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特色,強化政策、機制、科技和人才支撐,實施“十強百村千戶萬畝”工程,即做強做大10個農業龍頭、建成100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培養1000戶科技示範戶、建設一批萬畝產業基地,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礎保證和有力支撐。

  一、糧食生產

  全市小麥播種面積6.5萬畝,受春季乾旱及四月份低溫凍害的影響,預計總產減少近30%。為減少損失,我委正積極組織科技人員開展“一噴三防”工作。春播工作面對旱情嚴重的情況,我們組織科技人員開展品種、種植技術的培訓,督促農戶及時開展田間整地、搶墒下種,今年全市玉米播種面積達23萬畝。

  二、設施蔬菜的生產

  今年我市任務為一萬畝,按照“一手抓鞏固、一手抓新建”的思路,上半年規劃和開工建設凌雲現代農業園區、孔家堡農業園區兩個千畝園區;張蘭孫村五百畝園區;鄉、三佳鄉等百畝園區。特別是4月26日——28日在我市成功召開了全省設施蔬菜流動現場會,全省各市、縣領導近七十多人參觀了豐益、興海、鐵鞏三個農業園區,我市做了典型經驗介紹,極大地推動了全市設施蔬菜的發展。

  三、“一村一品”工作

  此項工作做為今年的主抓手,按照我市出臺的《發展規劃》、《實施意見》,在去年建成60個專業村,一個專業鄉鎮(鎮)的基礎上,要新發展40個專業村,鎮蔬菜專業鄉鎮。上半年市農委組織發改、紀檢、財政等部門對全市34個村開展了“一村一品”專業村的驗收。並已上報省級18個“一村一品”專業村,晉中市20個“一村一品”專業村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以來,我市農產品安全工作圍繞“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標,堅持一手抓執法監管、一手抓標準化生產,深化農產品安全專項整治,夯實工作基礎,提升監管能力。全市54個農資經營主體建立了農資進銷臺帳,索證索票制度,農資保管和陳列制度、備案制度,高劇毒農藥定點經營(2個)和實名購藥制度等多項農資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初步建成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1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中心、2個示範園區自建產品檢測中心相結合的農產品檢驗監測體系。特別是結合春播生產,在全市開展了以農資經營門店,農業示範園區,“三品一標”基地等為重點單位,以農藥、種子、肥料為重點產品,以六個方面為重點內容(查農資經營單位主體資格;查農資質量和備案情況;查農資經營臺帳建立情況;查銷售、使用不合格農資和禁限用高毒農藥行為;查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查部門檢查履職情況)的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共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480人次,車輛36車次,檢查農資經營門店54個,設施蔬菜園區22個。因違反農資經營經營許可規定暫扣農資經營資格證6戶。發現違法案件線索7個。

  五、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按照全力構建市、鄉、村、戶四級農技推廣網路體系的任務目標,在去年完成鄉鎮農技站長的任命、遴選80名技術員、800名科技示範戶的基礎上,按照體系建設專案的要求,80名技術人員分別赴長治、臨汾、山西農大、果樹所、省畜牧學校進行了培訓,並圍繞四大產業開展田間地頭的指導服務。建成興海育苗、忠平核桃加工、上嶺後紅薯、西狐村小麥、西段屯玉米等五個試驗示範基地。目前鄉鎮農技推廣站條件建設專案的儀器裝置經全省統一採購於本月底將發到各鄉鎮農技站,正積極組織鄉鎮站的改擴建專案的實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