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街道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2005年教育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以區域推進為重點,優先解決好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力爭在更大範圍內逐步推進。以下是關於街道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僅供參考!

  街道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於《深入推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黔教基發〔XX〕453號)、《政府關於實施教育“9+3”計劃的意見》(黔府發〔XX〕1號)、《政府教育督導室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基發〔XX〕99號)等檔案精神,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努力縮小區域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夯實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基礎,積極營造“人人知曉均衡發展,人人關注均衡發展,人人支援均衡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進一步推進我街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結合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及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教師素質、規範辦學行為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投入的長效機制為保障,以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目標,著力縮小城鄉學校之間的差距,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和諧、健康的發展。

  二、工作目標

  每一所學校符合省定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師配置更加合理,教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努力爭取縮小或消除“大班額”現象。學校佈局科學合理。XX年,全街道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實現義務教育初步均衡。

  三、工作重點

  (一)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

  (二)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裝備現代化程序。

  (三)科學合理安排校際間、區域間、城鄉間教師交流互動。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度化、常態化,均衡配置教師資源,縮小義務教育階段師資水平差距。

  (四)進一步完善招生制度,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得到有效保障。

  (五)調整教育佈局,合理科學配置辦學資源,推動優質資源共享。

  (六)規範辦學行為,深入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質量評價體系。

  四、具體措施

  (一)認真組織學習省、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檔案精神和指標要求,深刻領會其內涵,尋找差距,狠抓落實。

  (二)加強領導,玉水街道辦事處成立以辦事處主任為組長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領導小組。玉水街道辦事處各工作部門、村(社群)、學校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制定實施方案,認真抓好落實,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學校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過程管理,認真做好資料建設工作,確保我街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推進。

  (三)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保障教育均衡發展。

  1.進一步健全教育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保證財政對教育撥款達到“三個增長”,教育支出佔財政一般預算支出比重達到要求,城市教育附加費全額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對學校教育經費的開支管理和監督,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2.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工作,新增教育經費向城郊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

  3.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捐資辦學,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四)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1.合理調整學校佈局,配合縣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認真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力爭在XX年初把德江縣第七小學按照“縮小城區大校額大班額學校”工程上報到德江縣政府立項,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最佳化、美化育人環境。

  3.提升中小學現代資訊化裝備水平,進一步推進““寬頻網路校校通”建設,實現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系統“班班通”。

  4.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校與校對口幫扶制度,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整體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把每所學校辦成人民群眾認可的好學校。

  (五)加強管理,最佳化配置,確保師資水平均衡發展。

  1.加強中小學緊缺學科教師的配置,積極配合縣政府和縣教育主管局採取選調或招考形式增加新教師並優先用於補充薄弱學校和城郊學校;加快教師的轉崗培訓以緩解當前緊缺學科矛盾,確保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課程。

  2.實行全街道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制度。

  3.落實教師培訓制度,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4.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

  (六)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保障教育公平。

  1.完善招生制度,確保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當地學生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權利。

  2.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服務與管理,積極實施教育關愛工程。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教育網路,形成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整體合力。

  3.全面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在鞏固殘疾兒童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不斷擴大隨班就讀規模,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的資助力度,提高三類殘疾兒少的入學率。

  4.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幫助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困難等原因而失學。

  (七)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是以轄區內優質校為龍頭帶動周邊一般校,實行“師資互動、資源共享、考核捆綁”的管理模式,帶動提升一般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有效解決區域辦學均衡。二是深化課程改革,全面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開足開齊省頒課程和地方校本課程;加強校本研訓,建立、完善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教學質量監測、評估和反饋指導體系;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加強校際間的教研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質量的均衡提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奮力推進。建立機制,建立健全切實有效的管理機制。奮力推進,各部門思想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將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二)明確職責,共同推進。加強部門之間聯動,共同做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

  1.財政分局: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保障職能,依法保障教育經費投入穩步增長,確保教育經費達到“三個增長”,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足額預算,及時撥付。

  2.教辦:負責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實施工作,大力開展社會宣傳,營造氛圍,形成社會共識;督促指導轄區內各類學校認真履行教育工作職責。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確保XX年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對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項指標,認真貫徹實施,並切實抓好自評、總結等工作。

  3.派出所:切實保障師生安全,維護學校師生正當權益,加大力度整治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為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4.規劃建設辦、國土資源所:做好各類教育基建專案的立項、審批工作,會同教育、財政等部門搞好中小學的規劃佈局調整。做好教育基建、新建、改造審批工作;積極協助為中小學提供危房鑑定,加快危房改造工作;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專案施工的安全質量監督;做好學校房屋所有權證發放工作。

  5.殘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認真做好適齡殘疾人口普查、醫學鑑定、辦證等工作。

  6.團委、婦聯:指導和協助學校搞好德育工作,積極推進“希望工程”,建立幫困助學機制,做好幫困助學工作,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維護青少年合法權利,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

  7.效能辦:負責全街道義務教育均衡工作的開展自查自評工作,按照省市縣要求,對全街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工作進行指導與督查,對推進工作不力、進度緩慢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

  街道黨建綜合部辦公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