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下文是一個大學生假期旅遊做的一個實踐調查。這個調查將透過分析平遙縣旅遊產業發展情況,提出相關意見或建議,以社會實踐報告的形式展示實踐調查的結果。閒話不敘,先一睹為快吧!

  平遙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全縣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9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4處,市級4處,縣級76處。1998年,平遙古城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整座古城和古城外的雙林寺、鎮國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99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27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在2.25平方公里的平遙古城內,古城牆、古民居、古街巷、古店鋪、古廟宇等各類建築儲存完好,風貌猶存;以市樓為中心,以南大街為軸線,對稱地分佈著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院的這種古代左文右武的封建禮制格局;古城內主要街道兩側,完好地儲存了220多家古店鋪;古城內擁有3798處具有保護價值的古民居,其中儲存完整的有448處。平遙古城的所有這些特徵,為人們展示了一幅中國歷史發展中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

  面對這一豐厚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責任非常重大,同時,如何利用好先輩留下的珍貴財富發展好旅遊業,也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在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援下,平遙古城的保護和旅遊業的發展走過了一個從自發到自覺、逐漸理性的過程。從1997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之後,國家、省、市各級對平遙古城保護和旅遊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20xx年,全省調整產業結構“1311”專案中,將平遙古城列入全省旅遊業發展的十大旅遊景區。20xx年全省旅遊產業工作會議上,將平遙古城作為全省旅遊產業重點支援發展的兩大龍頭之一。

  20xx年晉中市開始實施雙百專案,平遙古城旅遊業專案和平遙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案連續兩年被列入全市雙百專案,主要內容有:平遙古城旅遊綜合開發專案,包括8大類46項工程,總投資為4.58億元;城市集中供熱供氣專案,總投資2.27億元;康寧街拓寬及商業開發專案,總投資15000萬元;汙水處理廠專案,總投資4300萬元;平遙古城旅聯實業公司文廟開發專案,總投資3200萬元;平遙中學新校建設專案,總投資1.3億元;麗澤苑大酒店新建專案,總投資3100萬元。從1997年之後,國家、省、市三級計劃部門加大了對平遙發展旅遊業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援力度,共給予投資8150萬元,其中國家4850萬元,省2820萬元,市480萬元。所有這些支援,都對平遙這樣一個基礎薄弱、財力緊張的地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平遙歷屆縣委、政府充分審視分析和深刻認識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護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點的多樣性、古城內部的混合性”這樣一些基本特徵,積極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政觀念和經營城市的發展理念,從解決發展過程中體制、機制、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著手,走出了一條保護與開發並舉、建設與管理並重的路子,最終實現了文物保護、旅遊發展、城市建設共贏的目標。在短短的幾年間,平遙古城以其豐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觀,成為國內外遊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旅遊產業有力地拉動了縣域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的平遙古城,已經成為展示中國漢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館,成為我縣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的拉動力,成為全省的旅遊龍頭。2004年,平遙古城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3萬人,門票收入4800萬元,旅遊及相關產業綜合收入4.3億元,分別是1998年的20倍、25倍和18倍。

  分析平遙古城旅遊業的發展,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堅持保護為主的原則,全面夯實旅遊發展的基礎。

  平遙縣在發展旅遊產業的過程,始終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始終遵循保護文物就是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的思想,始終遵循保護文物就是發展旅遊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強文物保護工作。

  一是實施依法保護。

  在省、市的高度重視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頒發了《平遙古城保護條例》,這是全國第一個針對歷史文化名城和遺產保護的省級立法,這一條例成為平遙縣保護古城的法律依據,成為制定縣城建設規劃、古城保護規劃、旅遊發展規劃和古城保護管理制度的大綱。根據《平遙古城保護條例》,經山西省政府批准,平遙先後出臺了《平遙縣縣城總體規劃》和《平遙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xx年縣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傳統建築和歷史街區保護的若干規定》和《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集中管理辦法》;針對古城內消防設施失天不足的問題,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加強文物單位、古城區消防安全管理的規定》和《古城內電氣線路改造的方案》。特別是最近以來,以市政府檔案上報省政府《平遙古城消防安全隱患問題整改和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張寶順省長親自做出批示,梁濱副省長組織召開了專門協調會予以研究解決。所有這些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方案的出臺,使文物保護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體化,促進了文物保護法制化程序。近幾年來,根據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和規定,堅持“修舊如舊、以存其真”的方針,平遙縣先後對古城內主要街道兩側的房屋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施了維修,拆除了不協調建築,有效制止了亂拆亂建和破壞性建設,保護了古城完整的風貌。

  二是實施古城內單位和人口搬遷工程。

  1998年以前,古城內有近5萬常駐人口,多數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聚集在古城內,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幾倍,超負荷的`人口密度對保護古城、管理城市及發展旅遊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減輕古城人口承載壓力,平遙縣把古城內單位和人口搬遷作為有效保護古城的重要舉措,做為市政建設的重點,持續予以推進。1997年底,縣委、政府、人大、政協率先遷出了古城,至20xx年共帶動80餘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搬出古城,累計投資2億多元,直接或間接帶動古城內2萬多人口外遷,古城內人口減少到現在的2.7萬人,為保護古城、發展旅遊創造了寬鬆的條件。

  二、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並重的原則,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