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學生“親情觀”社會調查報告
在校大學生“親情觀”社會調查報告
以下是一篇關於在校大學生“親情觀”社會調查報告範文,其實不僅是大學生,還有外出工作者,是否也漸漸地和父母之間溝通越來越少,一年難得見上幾次呢?這篇有關“親情觀”的調查報告,獻給所有不在父母身邊的遊子們!
一、前言:
面對當代大學生對親情的冷漠,對父母的疏忽這個問題,我們進行此次“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是很有必要的。透過這次親情觀調查,來號召在校大學生學會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溝通,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親情觀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親情觀有利於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大學生開展親情觀教育, 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也是培養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優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希望我們的此次調查能夠為我校的親情教育出謀劃策,提高我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
二、研究方法 :
問卷調查法 :
本調查小組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針對親情觀的相關內容,編制出《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問卷》。該問卷旨在瞭解在大學生的親情觀的濃厚程度及其對親情的看法。問卷採用ABCD等幾個選項中選擇及問答的形式進行,採用匿名記票。
問卷內容 :
【1】被調查者的個人資料:包括性別、年級。(第1-2小題)
【2】被調查者對親情的看法。(第3、18題)
【3】被調查者對親情的渴望程度。(4、5、9題)
【4】被調查者與家人的聯絡頻度、聯絡方式、聯絡的原因及談論的話題。(第6、7、8、16題)
【5】在被調查者心目中的父母。(第10、11、15、17題)
【6】被調查者對家人的基本資訊的瞭解及自己的實際行動。(第12、13、14題)
抽樣調查:
我們調查分析的總體是欽州學院所有在校大學生。本次調查透過抽樣問卷調查,採取自願填寫的形式。為了真實瞭解我校在校大學生的親情觀,我們本次調查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採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問卷調查。樣本容量為600,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調查時注意將男女比例大體控制在2:3的情況下進行。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91份,有效問卷588份。
對獲得的有效樣本,課題小組採用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其中調查物件情況如下:
年級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所佔比例 |
男 |
58 |
60 |
59 |
59 |
40% |
女 |
115 |
88 |
89 |
60 |
60% |
所佔比例 |
30% |
25% |
25% |
2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