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海寧市近年來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模板參考
有關海寧市近年來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模板參考
摘 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海寧依託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各方面取得了迅猛的發展。20**年12月20日,中共海寧市委十二屆十四次全體會議透過海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描繪海寧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宏偉藍圖的重要規劃,海寧將迎來又一次騰飛。
關鍵詞: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文化發展
一、經濟發展
20**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國內外經濟形勢極其複雜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加快三市建設,實現兩個率先”的總體目標,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開展“發展提速年”和“環境提升年”活動,積極應對戰、主動破解難題,全市經濟執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初步測算,20**年,全市生產總值為531.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0%,連續十二年保持了兩位數的較快增長,高於全省平均2.0個百分點,高於嘉興平均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88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19.65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186.74億元,增長13.0%。
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比為4.68:60.17:35.15。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為80286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為12430美元),增長10.3%。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3%。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商品,呈現全面上漲的格局。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3.7%,居住類價格上漲3.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2.3%,衣著價格上1.5%,家庭裝置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上1.0%,交通和通訊價格上漲0.9%,菸酒及用品價格上0.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0.6%。在農業上,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37.04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9.78千公頃。全年生豬飼養量64.94萬頭,增長1.6%,家禽飼養量2129.06萬隻,增長7.4%。全年肉類總產量5.50萬噸,增長6.2%;水產品總產量4.06萬噸,增長4.6%。
在工業和建築業上,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81.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1.5。在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上,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8.97億元,比年增長14.1%,其中工業生產性投資131.63億元,增長11.4%。在國內貿易上,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64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在對外經濟上,全年我市完成自營進出口總額52.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2%。在交通運輸、郵電和旅遊業上,全年交通運輸郵電業增加值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在財政、金融和保險上,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71.79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全年財政支出39.87,增長22.5%。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760.7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3.59億元,增長15.6%。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6.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保險機構保險賠款支出1.00億元。在教育和科學技術上,年末全市擁有小學41所,普通中學27所,中職類學校5所,幼兒園68所。20**年末,我市有嘉興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01家,科技活動的企業892家。在文化、衛生和體育上,全市共有文化館(站)13個,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年末全市共有醫院、衛生院22所,加快體育設施建設程序,新增建了10個居民健身苑(點)。
二、政治發展
20**年,潮鄉人民迎來了建黨90週年,海寧全市人民在“敬業奉獻、猛進如潮”的海寧精神的引領下,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寫下濃墨重彩、光輝不朽的一筆:在過去的數十年裡,海寧經濟一直領跑嘉興。“十一五”,海寧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3%,人均生產總值均增長12.9%,綜合實力持續保持興首位。今年海寧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1至5月,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38.48億元,增長38.2%。 勇立潮頭,加快發展,關鍵在黨,要素在人!“抓好黨建是海寧黨委、政府的首要任務!”海寧市委書記沈利農的話鏗鏘有力:“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不稱職!”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海寧市委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創新黨建模式,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首創“一表式”考核反饋的領導幹部績效考核新機制,兩次獲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的批示,中組部還專門派調研組調研,並要求在一定範圍內推廣。——首創崗位廉政風險防範機制,獲省委書記趙洪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澤民等領導的批示,趙洪祝要求海寧“繼續紮實做好這項工作!”這一創新舉措也被《人民日報》做了大篇幅深度報道。20**年省紀委還在全省推廣這一經驗。 ——領導幹部任前“考廉”,海寧是中央紀委“考廉”工作的4個試點單位之一,這項2008年從海寧起步的創新舉措已在全國推廣。 ——海寧結合實際推出的“黨委建在產業上、黨建融入產業中”的非公黨建模式,也受到全國關注,去年全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創新成果交流研討會在海寧召開。......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團結人民群眾、推進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戰鬥堡壘。 如何把握基層黨建工作與海寧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契合點,探索保持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實踐載體?海寧的答案是: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加快構建城鄉統籌的黨建新格局;借鑑現代管理方法,充分發揮企業、產業黨組織及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建鏈與產業鏈並長。
海寧全面實行了鎮(街道)、村(社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制度。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需要經費的保障,海寧把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落實基層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財政補助。前不久,許村鎮永福村現場募集關愛黨員基金206萬元,成為嘉興市首個總額超300萬元的村級基金。海寧透過大力推進黨員關愛專項資金(基金)建設,實現市、鎮(街道)、村(社群)三級全覆蓋。
三、文化發展
海寧是一座孕育了王國維、徐志摩、金庸等一大批大師級人物的江南名城,一個以“觀潮勝地”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休閒之地。歷來被賦予人文底蘊深厚、文化源遠流長的'美名,以“潮文化、燈文化、名人文化”三大文化享譽海內外。 文化是一根文脈、一根城脈、一根人脈,也文是一根創造力之脈。文化的主線在時空中穿越、延續、昇華,成為一座城市最具生命力、最具本色的東西。文化是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和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地區生存發展的內在動力。海寧潮文化、燈文化、名人文化作為一種區域性文化,獨具個性,是海寧地經濟和社會久盛不衰的精神源泉。多年來,海寧的發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豐厚的海寧文化積澱,得益於海寧文化的精神動力。只有對海寧這種精神動力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自覺發展海寧文化。 海寧的皮影戲歷史悠久,是我國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戲,法國史學家喬治·薩杜爾稱它為“世界電影的始祖”。今年,皮影戲申世遺成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亟待加強。一是要加快文化重點工程的建設,讓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地方成列。二是要加大傳承與保護的力度,抓緊時間搶救,讓老一輩的工藝、手藝不失傳。三是要加大非遺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瞭解海寧的非遺文化。近年來,海寧的農村文化開展得紅紅火火。下一步,要繼續堅持農村文化建設的方針與方向,在今年“農村文化交流年”的基礎上,擴大文化交流的範圍,把海寧的農村文化送到外面去。相對於農村文化建設而言,海寧城市社群的文化建設是接下來需要特別抓的。城市社群受到土地的制約,文化設施都不是很健全。要規劃好展示平臺,建設群眾廣場、市民廣場,讓城市居民有文化活動的場所。此外,企業文化也是未來幾年需要大力發展的。海寧的新居民越來越多,他們的文化權益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一些上規模企業,可以考慮在廠區內建設文體活動中心、流動的圖書室等,豐富新居民的業餘生活。今後五年,農村文化發展的重要一點就是進一步提升文藝隊伍的水平。
四、總結
經濟是基礎,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推動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只有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推動社會發展,相信百姓的生活會更加豐富,海寧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王師道.十七日觀潮[m]
[2]朱敏乾&王超英&陳杰.今後五年海寧發展:唱好文化發展繁榮“大戲”[n].海寧日報,20**
[3]海寧創新黨建引領科學發展 濃墨重彩映黨旗[j],20**
[4]何健斌. 文化是海寧競爭力的核心元素[j],2008
[5]20**年海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
[6]關於海寧文化——皮影戲的產生與發展[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