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建築設計調查報告

幼兒園建築設計調查報告

  一、設計概述

  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是造就人一生的基礎,而幼兒園正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兒園是為3-5歲的幼兒提供教育的場所,而幼兒與成人在生理與心理的發展過程所呈現出來的特徵是有很大差別的。 因此,幼兒園設計不同於其他建築。它首先要求建築師必須站在兒童的角度,運用兒童行為科學、心理學的理論特點來研究設計幼兒園建築,充分表達“兒童化”、“綠化”、“淨化”、“ 美化”的要求。只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幼兒園,才能真正成為被幼兒所接受並喜愛的場所,繼而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等諸方面健康、活潑地成長。

  我們此次課程設計的課題是六班幼兒園設計。為了能夠設計出真正符合幼兒生理與心理,且能夠被幼兒接受的建築,我們班分小組對洛陽市的幼兒園進行了實地調研!透過調研,來了解幼兒園的功能佈局,造型特點,傢俱擺放以及幼兒行為特點等,以期對此次課程設計有所幫助!

  二、經典案例分析

  (一)名稱:聚福園幼兒園

  地點: 南京市

  (二)整體概述

  該幼兒園處於南京市某區,周圍是林立的高層住宅,用地較為緊張.雖地理位置優越,但由於處在高層的夾縫中,故對幼兒園的通風和採光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三)基地分析

  該幼兒園辦園規模為六班。除主體位於西北方的教學樓建築外,還設有器械活動場地(位於主體建築南側)、集體活動場地(東側)、跑道(位於集體活動場地東側)、小動物房舍(主體建築東南側)等!

  (四)建築功能分析

  由於該幼兒園處於高層住宅夾縫中,採光和通風會受到不利影響,為了保證幼兒寢室能夠接受良好的採光和增加活動單元的`趣味性,同時也為了節約用地,設計者將幼兒園主體建為兩層,每層設三個活動單元。在每個活動單元中,下部為衣帽間、室內活動場所、和衛生間;在室內活動場所上部設一個夾層,作為幼兒的寢室,既節約了用地,也增加了活動單元的趣味性!成為該建築的一個閃光點!

  1、大門設在左側,與基地主幹道臨近,便於出入;

  2、值班室、晨檢室、辦公室等服務用房靠近入口處,符合幼兒入園後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①早晨來上學後,進入晨檢室,如果身體沒有異常,可以直接去教室;

  ②如果有異常,可送去醫務室,經診斷患病後可進入隔離室!這些房間設在入口處,且相隔較近,避免了生病幼兒將病菌帶入園區,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3、後勤用房位於東北部,且在東北部設有一個雜物院,使後勤用房既相對獨立,又與主體保持著一定的聯絡,使動靜分明、合理!

  4、活動單元位於主體建築南側。進入活動單元有個小門廳,再往裡走就進入了室內活動場地。在活動單元內,衣帽間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區域,我認為這多少會給幼兒的生活和老師的管理帶來不便!

  (五)造型、色彩分析

  因用地較為緊張,且為了留有專門的室外活動場地,故建築主體佔地面積較小。有些幼兒園在建築內部設有中庭,可以種植一些觀賞性植物,既為後排低層建築的採光創造了條件,也增加了建築的趣味性。但設計者考慮到此基地的實際情況,採用了較小的體量,但並未削減建築應有的功能,這點值得我去學習。

  因為主體建築頂部為室外分班活動場地,所以採用平屋頂,這樣雖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使得建築有點呆板。建築在平面上採用圓與方的組合,在立面上可以看到三個突出的半圓柱體。圓柱體頂部為錐狀屋頂,這種圓與方的結合,頓時打破了那種呆板,為裡面增色不少。

  在色彩上,主要運用了紅、黃、白,這三種顏色在一塊,顯得十分乾淨。同時,也是幼兒所喜愛的顏色!達到了“兒童化”、 “淨化”、“ 美化”的要求。

  三、調查小結

  1、該幼兒園處於高層住宅夾縫中,為儘量擴大室外場地面積,建築採用集中式佈局,並利用平屋頂作為活動平臺,緩解了用地緊張的矛盾。

  2、在技術上利用太陽能集中供熱,門窗採用阻斷型鋁合金中空玻璃窗,維護系統護結構採用外牆保溫系統。

  3、臥室置於夾層之上,既豐富了室內空間,又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增添了空間的趣味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