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瑤族自治縣生態文明建設調查報告

金秀瑤族自治縣生態文明建設調查報告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八大的重要戰略部署,不但關係到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福祉。金秀瑤族自治縣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珠江流域防護林源頭示範縣、中國八角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廣西最大的國家級水源林區,如何落實中央精神和自治區黨委、來賓市委的要求,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程序中,充分發揮良好資源優勢,以生態文明建設為載體,走出一條獨具金秀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是當前亟須思考的課題。

  走生態文明之路是金秀的必然選擇

  (一)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金秀地處廣西中部偏東的大瑤山主體山脈上,全縣總面積2518平方公里,縣內生態公益林面積超過181萬畝,森林面積達3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98%,排在廣西第一位。林區內有大量的動植物,已知的動物有1225種、植物2350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瑤山鱷蜥、金斑喙鳳蝶、銀杉、桫欏等珍稀動植物36種,是僅次於西雙版納的全國第二大物種基因庫,被專家譽為“萬寶山”和“碳庫、水庫、氧庫、物種基因庫”四庫資源大縣。

  (二)瑤族文化底蘊濃厚。金秀有盤瑤、茶山瑤、花藍瑤、山子瑤和坳瑤5個支系,是世界瑤族支系最多的縣份和瑤族主要聚居縣之一,瑤族文化、民族風情儲存完好。著名的人類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說:“世界瑤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國、中國瑤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先後被文化部評為“瑤族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被自治區評為“特色文化產業示範縣”“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三)保護生態已成為全縣上下共識。近年來,金秀提出並實施“綠色金秀”“生態瑤都”的發展理念,堅持“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強化生態環境保障和生態文化支撐,謀求率先做大做強生態經濟,建設生態金秀。全縣上下已形成“綠水青山也是政績,不以GDP論英雄”的共識。

  (四)三次產業發展協調。金秀堅持按照“生態立縣、旅遊強縣、農業穩縣、工業富縣、交通活縣、依法治縣”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29.9∶29.7∶40.4調整為30.1∶25.2∶44.7,生態經濟發展比重上升,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實施“生態立縣”戰略面臨的主要困難與差距

  (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沒能更好地實現保護生態與科學發展的雙贏。金秀是全國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10個鄉鎮中就有7個在大瑤山內,許多區域被劃為生態保護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同時受“線路少、里程短、等級低”等交通瓶頸制約,企業應對市場能力弱,全縣缺乏完整的工業體系。現有的工業企業以小水電、糧食加工為主,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沒有一家企業直接與生態建設、旅遊開發產業相聯絡。

  (二)生態保護與林農發展矛盾日益突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金秀大瑤山森林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為1.16億元,社會生態效益為49.8億元,但與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巨大的生態效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水源林保護區的林農產業發展專案選擇越來越少,大多數林農生活仍較為困難。經統計,金秀全部公益林面積為181.88萬畝,涉及1.37萬戶農(林)戶,其中擁有生態公益林的貧困戶有2852戶;而目前的生態補償明顯偏低,2015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5969元,比全區的9467元低3498元。“十三五”時期,全縣共有貧困村28個、貧困戶8688戶、貧困人口3.23萬人。這些貧困人口多數分佈在水源林保護區周邊地區,自然基礎條件差,發展空間小,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仍十分突出。

  (三)稅源不足,既要保護生態、又要改善民生,面臨雙重壓力。受經濟基礎薄弱、交通設施落後影響,特別是受列入生態保護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影響,金秀財源單一,收入總量較小,增長乏力,區域經濟發展緩慢。地方財政支出基本靠中央財政專項投入和轉移支付,在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民生專案上的投入明顯不足。

  對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決策的思考和建議

  (一)科學規劃,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緊緊圍繞建成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這一目標和“十三五”提出的“二區(廣西生態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先行先試區、世界瑤族文化展示體驗區)、一縣(廣西旅遊扶貧示範縣)、一勝地(中國南方養生避暑勝地)、一基地(廣西旅遊商品生產基地)”旅遊業發展定位,深入實施生態優先戰略,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鞏固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促進金秀生態文明升級。一是堅持主體功能區定位。控制開發強度,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形成以生態旅遊業為龍頭、生態工業為重點、生態農業為特色的生態產業體系。確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80%以上,林地保有量達到20.52萬公頃。二是加大生態保護和環境改善力度。重點加大森林資源保護、汙染治理和旅遊資源保護的力度,保持森林覆蓋率85%以上,全縣林木採伐限額控制在160萬立方米以內。重點推進金秀珠江源頭水土保持專案,加強水、空氣、土壤的環境治理,大力發展“豬-沼-果”、“汙-沼-茶”等迴圈農業模式,合理開發利用各類風景旅遊資源,控制好接待規模。

  (二)增強內生動力,實現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良性互動。一是加快特色農業產業化步伐。深入實施以拓展特色農林資源為主的農業突破工程,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做好優質水果產業帶、野生茶葉產業帶、生態林業產業帶和高階食品品牌的“三帶一品”建設,確保山外水果帶、山內茶葉帶健康發展,努力打造廣西最大的'野生茶生產基地。同時依託金秀作為廣西藥用植物庫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草藥、靈香草、絞股藍等林下經濟,努力培育全國重要的瑤藥生產基地。鼓勵適度規模特色種養,加快電子商務在“三農”服務中的應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是做大做強山下山外的文章,加快特色工業發展。以迴圈經濟為主攻方向,依託“一區兩園(三江口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桐木和頭排的工業園)”,提升現有農產品深加工、木材加工和樹脂生產等產業的科技含量,加快製藥、旅遊商品、健康食品及清潔能源等產業建設開發,打造環大瑤山現代產業示範帶,逐漸發展形成以瑤族醫藥、健康食品、旅遊商品、新能源為主的生態工業體系。三是提升旅遊產業競爭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實施“旅遊突破”戰略,圍繞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目標,以推進旅遊精品化建設為主線,強化旅遊扶貧功能,打造自然生態、瑤族文化、養生健康三大旅遊品牌,努力建設廣西生態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先行先試區,爭取列為全區第四個重點推進建設的國際旅遊度假區,實現5A級景區的零突破。積極推進金秀世界瑤都生態養生服務基地建設,力爭建成廣西旅遊扶貧示範縣、中國南方養生避暑勝地。四是深挖瑤族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大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發揚民族文化,將極具金秀特色的民間藝術與旅遊業緊密結合,繼續打造一批具有濃郁瑤族文化特色和藝術魅力的演藝精品,力爭建成世界瑤族文化展示體驗區。 (三)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從目前金秀的生態補償情況來看,主要是透過財政支付轉移,但補償標準明顯偏低,缺少稅收、受益者付費和接受國際援助等多種渠道和辦法。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物價上漲,特別是進行林權制度改革後,林農需求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給公益林管護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出現了“守住金山秀水而生活貧困”的現象。因此,建議上級主管部門以中央財政出資為主,提高重點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補償標準,由目前的每年15元/畝提高到每年50元/畝以上;以珠江流域地方財政和相關收益企業共同出資為輔,加快水資源稅費改革;申請先行先試發行水源林生態保護彩票,以更廣泛地籌集社會資金用於生態保護,對水源林地區群眾給予生產生活補償,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