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土壤汙染調查報告

河北土壤汙染調查報告

  近日,河北省釋出2015年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攻堅戰工作推進方案,要求以“一遏制兩減少三基本”(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汙染得到遏制,化肥、農藥施用總量減少,地膜、秸稈、畜禽糞便基本資源化利用)為目標,以保護農業資源環境、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修復農業生態為手段,切實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確保資源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

  土壤汙染及修復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儘管土壤汙染防治法則已列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但與大氣汙染、水汙染防治相比,作為環保“三大戰役”之一的土壤汙染防治,人們知道的還不多,防治任務卻更為艱鉅。

  河北省土壤環境主要是化肥農藥施用強度大,地力下降等問題

  所謂土壤汙染,是指工業和城市廢物、化肥、農藥、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和有害微生物等物質進入土壤,超過土壤自淨能力,引起土壤組成結構及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土壤生態平衡受到破壞,土壤質量下降,影響作物正常發育和產品質量的情況。汙染物透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透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危害人體健康,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

  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2014年《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透露,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總的來說,南方土壤汙染重於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割槽域土壤汙染問題更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範圍較大。

  2011年國土資源部和河北省級政府合作專案《河北省農業地質調查報告》顯示,河北省土壤綜合環境質量良好。平原農田、城市土壤環境質量96.8%的區域滿足國家一二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但也存在區域性土壤養分缺乏、表層土壤重金屬元素富集、區域性土壤重金屬汙染嚴重等問題。

  據有關部門調查,河北省氮、磷、鉀肥當季平均利用率分別為26%、15.7%和41.6%,均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化肥中剩餘養分透過徑流、淋溶、吸附等進入環境,增加了土壤中硝態氮、銨態氮含量,造成土壤酸化、板結,有機質減少和地力下降,尤其是設施農業,化肥農藥施用強度更大,個別蔬菜產區土壤板結問題突出。

  河北省是地膜應用大省,地膜回收利用嚴重滯後。據調查監測,河北省農田地膜年殘留率達19.7%,每年地膜殘留量新增達1.24萬噸,嚴重影響土壤結構,降低耕地質量。

  土壤汙染隱蔽性和滯後性強,汙染後十年八年才能直觀顯現

  土壤汙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無機汙染物主要包括酸、鹼、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汙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以及由城市汙水、汙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

  與大氣和水體汙染相比,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和滯後性,往往要透過有代表性的土壤樣品經系統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其性質,因此專家稱:土地被汙染後,要用十年八年才能直觀地感受到。同時,由於土壤汙染物更難遷移、擴散和稀釋,所以在土壤中將不斷積累,具有長期的隱蔽性、潛伏性。

  專家介紹,土壤汙染不僅不易被發現,治理起來還很難,被某些重金屬汙染的土地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修復,有的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完全逆轉的過程,另外土壤中的許多有機汙染物也需要透過科學治理,用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

  隨著城市化程序和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城市原有土地利用功能轉變,大量工業用地改為商業用地或生活用地,加上產業結構的調整,原有高汙染高耗能產品企業轉產,遺留了大量、複雜的汙染場地,對這些汙染場地的修復和再開發已成為首要問題。從國內土壤修復產業化的趨勢來看,未來土壤修復的`重點領域將集中在城市汙染開發及汙染農田兩大板塊。

  土壤修復手段各顯神通,在河北省推行還需要強大科技支撐

  目前,我國城市汙染土地土壤修復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農田汙染土壤修復在國內還幾乎是空白。

  據瞭解,汙染土壤修復技術研究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在過去的30多年間,美、日等紛紛制定了土壤修復計劃,鉅額投資研究土壤修復技術與裝置,土壤修復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現有的土壤修復技術包括換土法、化學修復、生物修復、電修復和熱修復等。

  換土法是用新鮮未受汙染的土壤替換或部分替換原汙染土壤,以稀釋原汙染物濃度,增加土壤環境容量。換土法又可分為翻土、換土和客土三種方法。

  化學修復是藉助能促進土壤環境中汙染物溶解或遷移的化學溶劑,在重力作用下或透過水頭壓力推動淋洗液注入到被汙染的土層中,然後再把含有汙染物的溶液從土壤中抽提出來,進行分離和汙水處理的技術。

  電修復是一種在20世紀90年代後才得到重視和發展的新興土壤修復技術,基本原理是在被汙染土壤兩端加上低壓直流電場,利用電場的遷移力,將汙染物遷移到一端電極室(一般為陰極室),從而使汙染物得到分離。電修復適合於治理滲透係數低的密質土壤。

  熱修復是利用汙染物的熱揮發性,採用加熱的方法將汞或蒸汽壓大的有機物從土壤中解析出來的一種方法。例如,在南京棲霞燕子磯“小南化”(原南京化工廠等)地區的“病土”修復中,曾從美國引進GTR修復技術,首先在土壤適當深處埋入管道,然後進行加熱至100℃以上,經一定時間後,使土壤中的苯、汞、二英等有害物質蒸發出來並配有真空抽離設施,將逸出的有害氣體物質收集起來,進行再處理。

  生物修復技術包括微生物修復、動物修復、植物修復等,其中微生物修復是治理汙染土壤較為有效的方法。

  2013年開始,上海市創造了“表土剝離-存放-利用”表土剝離修復技術。表土剝離是指採取工程手段將建設佔用耕地(包括臨時性或永久性佔用)所涉及的適合耕種的表層土壤進行剝離,並用於原地或異地土地復墾、土壤改良、造地及其他用途的剝離、存放、搬運、耕層構造與檢測等一系列相關技術的總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