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站工作彙報

環境監測站工作彙報

  第一、工作完成情況

  (一)積極開展環境監測,全面完成工作任務。

  1、城市環境質量綜合考核(以下簡稱“城考”)環境監測工作。

  按照上級考核要求,我市設市國土局、市水產有限公司、家、旅遊景區等四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每季度監測一次,每次連續監測五天。監測專案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執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即二氧化硫小時平均濃度≤0.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小時平均濃度≤0.2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日平均濃度≤0.15毫克/立方米。

  我市綿江河設機場、塔下寺、清水等三個監測斷面,監測專案為p值、高錳酸鹽指數、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執行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水質標準,即p值為6~9、高錳酸鹽指數≤6毫克/升、溶解氧≥5毫克/升、氨氮≤1.0毫克/升、五日生化需氧量≤4毫克/升,逢單月監測,每年監測6次。

  城市區域噪聲105個點位,交通噪聲17個點位,執行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每年監測1次。

  監測結果表明:自2011年以來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綿江河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水質標準,聲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各聲環境功能區劃標準。

  2、酸雨監測工作。我市為省控酸雨監測點位,按照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要求,我站逢雨必測並每月及時向市站報送酸雨監測結果。

  2011年以來,我站共監測酸雨223次,酸雨p的監測結果為4.13~6.35,平均值為5.56。

  3、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我市南華飲用水源水質每月一次委託市環境監測站監測,監測p值、高錳酸鹽指數、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銅、鉛、鋅、鉻等29個專案。按照上級要求,自2013年起,每季度一次委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葉綠素、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異丙苯、滴滴涕(DDT)、鉬、鈷、鎳、鋇、釩等34個專案。

  監測結果表明:2011年以來我市南華飲用水源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Ⅱ類水質標準。

  4、各種委託性監測和重點企業監督性監測工作。

  2011年以來,我站共完成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監測25家(次),完成建設專案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19家,完成10個生態鄉(鎮)、7個生態村環境現狀監測,完成企業排汙現狀監測43次。對30家重點企業進行了監督性監測,為環境管理和汙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5、積極配合局信訪辦進行案件調查處理工作,為環境信訪案件提供真實、準確、科學的監測資料。我站自2011年以來共受理環境汙染糾紛監測17次。

  6、進行市環境統計季報及年報工作,配合總量辦做好各年度的汙染物減排臺帳以及協助環境監察大隊做好排汙申報核定工作。

  (二)監測能力建設

  1、加強人員的培訓,提高綜合業務素質。以基礎理論學習和掌握專業技能為重點,狠抓業務培訓。

  2011年以來,我站共派出15人(次)參加省及市環境監測站組織的質量管理和環境監測技術培訓,另外派出7人(次)參加省技術監督局實驗室資質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組織的質量負責人和內審員培訓班。透過學習和交流,我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普遍得到提高。

  2、完成實驗室資質的複評審。我站按照實驗室質量管理的19個要素,對2010到2012三年的監測業務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逐一核查,於2012年底順利通過了省實驗室資質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組織的實驗室複評審。

  3、加強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購置新儀器,提高監測能力。完成對新環保大樓監測站實驗室的設計、規劃和裝修。

  第二、存在問題和建議

  (一)存在問題

  1、由於人員極度缺乏並且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實驗場所差、實驗裝置匱乏,我站一些常規專案都無法開展。目前,我站仍然租用場所辦公,人員、儀器裝置等都遠未達到三級站標準化的要求,同周邊鄰近縣市監測站差距越來越大。

  2、對古城河流至黃沙河跨省過境斷面水質缺乏實時、長效性監管。

  (二)建議

  1、加強我市環境監測人員及裝置的配置。建議市政府增加環境監測人員編制,下撥專項資金用於購買專業儀器裝置,加強對重金屬、有機汙染物等專案的監測。

  2、加強對古城河流至黃沙河過境斷面水質的監測。建議市政府下撥專項監測經費,在黃沙河過境斷面安裝水質自動監測裝置,對古城河流至黃沙河過境斷面水質進行實時全程監管。

  以上是環境監測工作站的工作彙報,如果不妥,請批評指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