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傳承研究的報告

民族文化傳承研究的報告

  在民族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大致經過了選擇、挖掘、傳承、創新這四個階段。民族文化傳承階段作為發展過程中承上啟下的一環,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積澱過程更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的基礎。因此,實現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意義重大。為了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找尋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良好契合點,文章主要從民族文化傳承的現狀、歸因分析、機制構建這四個方面來淺析當今民族文化傳承機制。

  民族文化;傳承;機制研究

  文化是人類適應生存環境的社會成果,為人的社會群體所共享,包括人類在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並形成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領域創造的文化。所以,文化與民族密不可分,其表現具有民族性。什麼是文化傳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認識。從定義學的角度來看,文化傳承最核心的問題應該是文化的民族性。所謂“民族文化傳承”,即文化與主體的有機結合,透過主體間的符號傳遞與認同縱向交接的過程。民族文化傳承機制是指民族文化在縱向交接與傳播的過程中受到群體生存環境與文化背景差異的制約而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強制性的特點的文化傳承機制,這種傳承機制是確保人

  類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具有穩定性、完整性、延續性等特徵的關鍵。本文研究的民族文化傳承機制包括民族文化傳承的主體、內容、方法、形式因素間的互動結構及其影響。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民族文化傳承現狀

  貴州作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傳統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有苗族花鼓、蘆笙、刺繡;布依族的竹竿舞;仡佬族的蹦蹦鼓;水族的水書等。然而在經濟全球化和現代文化發展的衝擊下,這些璀璨的民族傳統文化漸漸被侵蝕和邊緣化,逐步走向衰弱,甚至消弭。

  80年代中期以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紛紛倡導與關注少數民族文化,不少學者呼籲並身體力行的加入到搶救、保護貴州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行動,以求儘量避免傳統文化丟失和工業文化急速進入所造成的文化斷裂局面,積極尋找與傳統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生長點。

  (一)從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容來看

  黔南、黔東南州擁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民族文化,是貴州省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大州,這裡有第一批國家級的非物資遺產專案15項19個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40項,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地區。因此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容在該地區顯得更加多樣化,不僅包含民族歌舞、民族文字語言如蘆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文、水書等,還包括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民族手工藝等具有觀賞價值的遊戲活動。如苗族的花鼓、侗族的打陀螺、騎高腳馬、等這些傳統的體育專案,既有一定的娛樂觀賞價值,鍛鍊了學生的身體,又使得一些傳統的具有文化價值的活動得以保護與弘揚。

  然而,在多樣民族文化面前,學校教育傳承內容比較淺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還是以國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檔案為主,民族文化教育內容尚且沒有形成固定的教育體系。

  (二)從民族文化傳承的主體來看

  民族文化的傳承應以傳承人才的保護入手可惜,由於種種原因,民族文化的傳承人才越來越少,要拯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拯救人才,保護傳承人才,充分發揮傳承人才的作用。丹寨民族高階中學,為了傳承吹蘆笙技藝,請民間藝人到學校任教,給入事業人員編制,教學校有興趣的教師吹奏蘆笙,學校學生可以選修蘆笙課。這些做法都讓我們看到民族文化傳承的美好前景。

  但就傳承的主體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民間藝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學經驗,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也不理想;二是,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學校教師大都不能勝任這項教學工作,勉強可以的教師因為教師職稱與精力問題大都不願意花太多心血在此項工作中;三是,但對學生本身來說,其大部分學習精力還是花在基礎課程上,因此真正瞭解民族文化深層次內涵的學生並不多,這影響到在學生群體間民族文化自信心與民族自覺的樹立,不利於民族文化傳承的長遠性發展。

  (三)從民族文化傳承的方法來看

  民族文化傳承的方法主要課程開發、課程教學、實踐活動這三種。從學校內部看,這三種方法是相輔相成,共同傳承民族文化的。

  凱里市第三小學自主開發了以“家鄉――我成長的搖籃”為主題的校本課程,該教材圖文並茂,在內容和形式上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和心理需求,並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爭做小小接班人”的活動。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的民族情操。三都鵬程希望學校自編了水語教材,以日常生活用語為主,使水語走進課堂。平塘縣把牙周陶藝編製成鄉土教材引入課堂教學,有效地傳承民間藝術,培養後繼接班人。瑤山民族中學舉行每年一次的陀螺競賽,並代表學校、次參加省、州、縣的比賽獲得好的名次。

  這些地區自編教材內容上單一、流傳不廣、編寫內容欠規範並且實踐活動主要是以課外活動為主,這有著很大的侷限性。如牙周中學的牙周陶是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瑤山民族中學的陀螺競技也是在每週一節的體育課上進行。這些活動大多是以課外的形式開展,時間有一定限制,因而學生參與活動連續性與目的性不強,沒有形成文化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課程沒有納入考核內容,學生的活動積極性波動比較大。

  (四)從民族文化傳承的形式來看

  學校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場所。地區各校都積極宣傳,大力營造濃厚民族文化氛圍。在校園設計和規劃上有意識地吸收當地民族文化特色,如建造民族牆、文化長廊展示民間傳統習俗和民族體育藝術等。學校的校歌、校訓、校服的設計,校門、樓道、教室、辦公室、 宣傳櫥窗等的佈置和裝飾都體現了苗族特色,具有苗族文化風格,展現著苗族風情,營造出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讓每個學生在校園的每個地方都能感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這些都對學生們培養民族文化情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但學校並不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唯一途徑,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僅靠學校這一傳承途徑是遠遠不夠的,據調查,民族地區家庭父母大都在外地,家庭民族教育非常缺乏,且家長多關注於孩子學業成績,對民族文化傳承方面認知不到。 二、民族文化傳承機制問題歸因分析

  (一)單一的教育評價體系

  為了避免在單一教育評價體系的不足,需要推行新型教育評價體系,在對考試課程進行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對民族文化特色課目的考核。在現當代學校教育中由於對基礎課程的應試教育化,導致對民族文化傳承的忽視,在傳承內容上就顯得簡單與隨意化,沒有形成統一的教育體系,教育內容與少數民族生活相疏離,忽略了民族文化傳承的環境適應性。

  (二)“民族文化傳承”支援系統的不完善。

  “民族文化傳承”的支援系統包括經費支援、智力支援、師資支援、課程資源支援等子系統,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缺乏來自政府部門的專項經費支援,各地區自行其事,零敲碎打,未能形成統一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體系,缺乏一以貫之的激勵政策,也缺乏系統完整的理論指導。在一線從事民族文化教育的老師未經過相關培訓,許多學校都是其他任課教師(主要是音體美教師)兼任民族文化傳承課,各學校各自為戰,沒有連貫性,沒有共同的理念和協作措施,校領導重視就開展一陣,更換了領導或者形勢發生變化,民族文化課程就停開了,老師也習慣於按常規完成教學任務,不願意費心開發民族文化教育資源。

  (三)對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乏

  文化主體的文化心態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內在因素,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態對族群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是族群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內在動力;而對族群文化自信的缺失是族群文化傳承發展的主要內在阻力。因此,文化主體對本族群文化的自信還是自卑的文化心態,關係到族群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當前調查情況表明,當地很多年輕人雖然在自己的族群社群穿本族群服裝、說本族群語言,一旦出了社群卻不願意穿自己的族群服裝、說自己的族群語言,有的甚至不願意對外人說自己是少數民族。這是由於對本族文化和審美觀念的信心缺,造成盲目的不自信。

  (四)學校內部要素配合不夠,校際間溝通待加強

  學校內部要素間理論與實踐的脫離,關於如何處理好民族文化傳承與現代教育之間的關係問題,已經有許多相關理論研究作指導,但在現實中學校在開展民族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並沒有很好的以這些理論為指導,而是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態摸索前進。另一方面,以學校為單位的內部要素“各自為政”。學校民族文化課程與實踐活動等的開展各自是在某個活動或幾個學校有“特色”的體現出來,零碎分散,沒有形成體系。

  二、民族文化傳承校內外互動機制構建

  (一)建立“多元化”評價標準,豐富民族文化傳承內容

  建立符合少數民族教育內容與標準的考核體系。把民族文化課程相關內容納入考核中。改革學校的教學制度及方法,探索發現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特點的教學方式,積極發揮教師與民族文化傳承人的積極互動學習作用。在學校教師評估方面,採取績效評價與民族文化教育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民族地區教師對民族文化教育的積極性。對民族地區進行教育改革,適當降低民族地區民族特長生入學門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的支撐體系

  關注多元文化形態中個體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等特點,將培養不同民族創新精神和內源性發展動力視為己任的多元文化教師,與多民族社會基本要素的密切配合與交流互動,為個體發展而且為族群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民族地區多元文化課程建設提供了汲取活的教育資源的途徑。教育行政部門和民族宗教委員會等民族工作主管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監督評價,做好分工與合作,從總體規劃到日常管理給予保障,還可以邀請民族文化研究專家參與民族教育師資的培訓,共同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元素,突出鄉土性、民族性、實踐性,將學校教育與民族文化教育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以文化主題為基礎推動民族文化傳承

  實現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必須選擇適合學校教育的傳承方式,即培養文化主體的創新精神,找到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契合點。在丹寨民族高階中學的教育中,蠟染藝術教學不可能取代教育,也不可能改變現代教育體系中以班級授課製為主體的授課方式,但可以採取第二課堂的形式,讓民族文化作為現代知識的必要補充,在第二課堂上,學生真正在生活中學習,培養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積極性,這樣接受民族文化會更有意義。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網路等現代媒介為學生展示與蠟染藝術相關的資料,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傳統傳承方式與現代教育手段密切配合,也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四)建立校內外因素互動機制

  學校可以在辦學理念中融入當地民族文化特色,在突出學校教育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發揮本民族文化的優勢。採取多種學校教育形式,例如:建立民族文化特色學科、開設民族文化學習班、豐富民族傳統文化選修課程等。在突出學校民族文化傳承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注重家庭和社群對民族文化教育的輔助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和社群教育互相結合,可以使民族文化具體化,在日常生活中對民族文化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效果,這就很好的彌補了學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抽象性。另一方面,學校教育又以系統性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觀念彌補了家庭和社群教育的不足。故,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群教育作為校內外教育民族文化傳承的網路,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相互支撐,共同促進地區民族文化傳承。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也可以採取相應措施鼓勵地區民族文化活動的開展,例如:在就業競聘中適當納入對民族文化的考量,特殊崗位對民族地區實施優惠政策,從而促進教育行政部門、

  學校教育對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視,提高民族地區群眾對民族文化傳承的積極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