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通用5篇)

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通用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1

  xxx同學在學習上認真刻苦,各科成績都很優秀;在實踐中能夠勤於動手,敢於開拓創新;在班級工作中,能出色的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並多次受到表彰。他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是同學們的好榜樣。

  一、 閱讀美麗著她的天空。

  她的父母為了培養了她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從會拼音開始,她就儘量自己拼讀所能接觸到的各種圖書。隨著識字量的增加,理解能力的不斷增強,她對閱讀的興趣更是與日俱增。平時他踏實的課前預習、認真地課上聽講、專心地課後鞏固,不僅讓他每天都能輕鬆地理解新知,而且也為她贏得充足的讀書時間。睡前的一小時閱讀總是難以滿足他強烈地求知慾,常常都是在媽媽反覆地催促下才極不情願地合上書。她每年都會用自己的壓歲錢訂閱《絕妙小小說》《兒童文學》等期刊,只要期刊發到他的手上,她就如獲至寶手不釋卷。課間常會看到他靜坐桌前,手捧著書本,時而咬緊嘴唇、雙眉緊蹙;時而兩眼彎彎、忍俊不禁。她投入閱讀的樣子感染著身邊的同學,她們也會興味盎然地湊過去和他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她的閱讀面極廣,既有想象豐富的童話故事,也有懸念迭生的科幻小品;她不但有耐心閱讀語言生動、思想深刻的經典小說,而且也有足夠的好奇心去涉獵涵蓋面廣、思維縝密的百科全書。她不斷地從這些美妙的文字中汲取著精神的營養,她知識豐富了,視野開闊了,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逐漸增強了。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實踐豐富著他的體驗。

  她愛看書,但絕不讀死書,死讀書。而是勇於去實踐。一次班主任老師要選班幹部,她想到了“毛遂自薦”的故事,於是主動站起來推薦自己。說的有條理有思想有邏輯,同學們當即舉手透過。任職之後她本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原則,很快就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和支援。生活中也敢於嘗試,勇於創新,發現有什麼不足再想辦法彌補。正是這樣的活學活用,使他養成了樂於鑽研,勤於動手的好習慣。

  三、 興趣挖掘著他的潛能。

  她興趣廣泛,喜歡畫畫、朗誦、閱讀、手工製作、下棋、英語等等。比如說下棋,她平時雖然好動但對弈起來卻是穩如泰山,從容自如。在下棋的過程中,她學會了正視失敗、學會了慎重、更學會了全面周密地看問題。英語是她的最愛,平時她在生活中總會主動使用英語和同學、老師對話,還自己查找了一些英語歌曲、口語交際的音像材料,堅持每天聽十五分鐘,培養自己的語感。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她的英語成績一直是年組第一。她還把自己的學習經驗介紹給同學,他們效仿後也進步很大。開始的成功增強了

  她的自信,課外他還參加了英語提高班的學習,和九年級的同學在一起上課,他的成績依然是名列前茅。

  xxx同學就是這樣一個既能坐下來潛心閱讀,又能站起來躬身實踐;既興趣廣博又精益求精的好學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今後的學業之途中她將再接再厲,不斷進步,成為一顆名副其實的“德育之星”。

  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2

  xxx同學是三中八年八班的一名學生,她既是一名道德品質優秀的學生,也是一名樂於助人的共青團員,而且在德智體方面都積極上進,並且積極幫助班主任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工作認真負責。思想上,嚴格按照團章嚴格要求自己,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較強。

  一、 親情重於泰山

  每天上下學都和爸爸媽媽打招呼,回到家報聲平安後,認真地去完成作業,作業做完富餘的時間,她知道媽媽忙裡忙外非常辛苦,而且還上班,應當需要多休息,所以她還會經常幫助做家務,洗衣服,洗碗,掃地,整理房間。

  二、 勤奮學習需苦功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xxx同學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勤奮分學習,刻苦研究,因為有些科目底子薄,所以要比別人多下些功夫,因此,每次考試都有所收穫,並能往前提名次。學習中還能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養。

  三、 樂於助人利於己

  平時,她很自立,除了幹好份內的事情外,還經常幫助同學們完成本組的任務,時常幫助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受到學生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總之,xxx同學是一名思想上進,熱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助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道德向上的好學生,不愧是一名優秀的“道德之星”。

  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3

  李利脾氣好,性格溫和謙遜,對待老人孩子更是細心加耐心。家裡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幾位老人無論是健康問題還是情緒問題,她都悉心照顧、耐心勸慰。換季了,噓寒問暖;有新奇美味的食品,總是先送給老人嚐嚐。老人年紀大,難免病痛住院,無論多忙多累,下班後她都會精心做好適口的飯菜,趕去醫院照顧和陪伴,用親情溫暖老人的心,讓他們安心修養、早日康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利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2021年12月初,早年與李利家相識的兩位老人從市區坐公交車回石化社群時走散了,走丟的是位80多歲的老人,他沒帶手機,下午5點多還沒歸家。兒女們都在外地工作,家裡另一位老人焦急萬分,想起前幾天碰到過李利,便試著給她打了個電話。知道情況後,李利立即行動起來,一邊聯絡公交公司,一邊驅車沿5路車行駛路線找尋,逐個站點檢視。新橋頭是換乘車站,她更是來回跑著在馬路兩邊的公交站附近仔細搜尋,向周圍的商戶打聽,“會不會忘了換車?”她又沿著另一條路線尋找……晚上8點多老人平安到家了,李利才放心回家吃飯。事後,她又細心地為老人制作了寫有家屬電話和家庭住址的隨身小卡片,訂購了輕巧的矽膠防丟手環,老人感動地說:“真是貼心的孩子,我女兒都不一定能做到這樣。”

  一個冬天,李利陪女兒在廣場騎車,一些孩子們在那兒玩耍,一個4、5歲的小女孩在攀爬嬉鬧中不慎掉進了廣場中央的噴泉池。雖然噴泉當時沒有開放,但池中還有不少水,孩子半身都浸在冰冷的水中。情急之下,李利一個箭步衝過去,用力把孩子拎出來,幫她脫掉溼透的外衣褲,迅速脫下自己的羽絨服,包住小女孩,緊緊抱在懷裡。接到電話後趕來的孩子父親連連道謝,她笑著說道:“不用謝,不用謝,每個孩子都是寶貝。太冷了,快帶孩子回家。” 

  予人玫瑰,細微之處蘊深情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日常生活中,遇到別人有困難,李利都會真誠幫助或捐錢捐物。近三年來,她捐款超過2000元。每年她都會整理女兒穿小了的衣物,挑選出質量好的,重新洗曬,仔細疊好,寄給物資缺乏的山區孩子。一位朋友在貧苦地區支教,李利主動向他提出讓女兒與當地的兩名中學生結對幫扶,定期寄去課外書、作業本、筆、橡皮擦、文具盒等學習用品,而且和女兒一起透過信件等方式給予學習指導和精神鼓舞。“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雅琴最棒,相信你一定能行!”“我們和你一起,在你左右”“知識改變未來,科技改變家鄉”“生活因愛和付出而絢麗,學習因習慣和方法而優異”……溫暖和愛心插翅飛到鄉村裡……

  關心帶來和諧,關愛創造美好。對待同事朋友、鄰里鄰居,李利總是儘量予以方便,需要幫忙的,盡己之力給予幫助。一次,李利發現小區新來的女保潔總是很晚下班,還隨時帶著個小男孩,後來瞭解到那位女的丈夫因故離世,她獨自帶著兒子,每天打兩份工,生活艱難,李利便常常邀請小男孩去自己家玩或休息,給女兒買零食時也時常多買一份,給小男孩送去。後來,女保潔在附近小店做生意,李利不僅自己在那兒買東西,還發動親朋好友照顧小店的生意。

  傾情付出,平凡崗位也精彩

  李利在發展計劃部造價中心從事預決算管理,工作專業性強、資料量大,業務繁雜,她始終任勞任怨,默默奉獻,認真細緻地對待每一個數據、每一項工作,力求盡善盡美。今年7月份,她因骨傷需住院治療,期間,她將膝上型電腦搬上床頭,遠端辦公,同事們稱她:“工作、休假兩不誤。”“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自我加壓,嚴格要求”已經是她的工作習慣。一次,在結算稽核過程中,因結算資料內容不詳盡,甲乙雙方對工程量的計算存在差異,各執己見,雖然外面下著雨,她斷然拒絕乙方提出的電話請別人幫忙檢視的建議,頂風冒雨趕到現場核實清楚才放心下班。透過細緻紮實的結算稽核及工程造價過程管理,每年為公司節約數百萬元。

  她還承擔了培訓管理、資訊化管理、降本減費等部門公共事務,即使是兼職業務,也沒有一絲一毫的馬虎,擠時間趕進度,加班加點,很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們的充分認可。她撰寫的培訓課題研究論文《專業技術人員培養模式探討》獲分公司一等獎並被選送參加集團公司職教評比,獲二等獎。2019年,公司選擇培訓管理專業組織全廠各單位進行業務競賽,李利代表發展計劃部參賽,獲全廠第一名。2021年培訓季啟動之初,李利和大家一起研究討論培訓計劃,除了按要求明確培訓內容、培訓人員、時間、地點、授課老師,還專門提出了培訓目標,培訓完成以後,針對每次培訓進行效果分析、總結評估,被有關部門作為模板。  人間真情,無處不在,流淌於工作生活之中,附著在日常瑣碎之間,而那兒,傳播著陣陣溫馨的氣息,散發著縷縷沁人的芳香。李利沒有什麼驚天動地,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卻用點滴小事和默默付出,讓周圍人感受了生活的溫暖和世間的芬芳。

  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4

  “一諾千金”,他用寬廣的胸懷,標定人間的溫暖,用信守承諾,展示著孝老愛親的道義。“善行無疆”,他用平凡的舉動,幫助孤寡的弱者,用赤子之心,讓愛與付出成為生命的主旋律。“恪盡職守”,他用高尚的情懷,感染身邊的同事,用黨員本色,將使命感化作堅守的動力。

  苦痛似刺,那堅定的神情是風景

  2021年9月,敖曉剛在上海居住的叔叔突然間病情惡化,醫院向家屬下達病危通知書。“叔叔身邊沒人照顧,我得過去看看。”敖曉剛在向執行部請假時神情落寞,“他向來對我好,我要去送送他。”就在當晚,他義無反顧地踏上駛滬列車。

  等到了病床前,看著病重的叔叔,敖曉剛的內心卻又尋回了一絲堅定。他不分白天黑夜的照顧叔叔的起居並陪同治療,看著在病痛的折磨下無法入眠的叔叔,敖曉剛常常在一旁安慰,幫他按摩聊天緩解病痛。他對待叔叔如自己的父親一樣無微不至,直至叔叔過世,他的“義務”卻沒有就此結束,他又主動承擔起叔叔的`後事,真正做到了最初的承諾,為叔叔送別最後一程。

  談起長達40余天的照料,敖曉剛直言身體很累,內心卻很滿足。孝心是源自內心的感恩,源自內心的一抹溫暖,他無微不至照顧叔叔的點點滴滴,用赤誠感動著周圍的所有人。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展示了他孝老愛親的高尚品德。他的良好家風,重情重義的精神也被執行部廣為稱讚。

  溫暖像歌,那樸實的善心是風景

  作為第二黨小組組長,除組織日常學習活動外,敖曉剛每年自發組織黨小組成員前往新港鎮敬老院開展慰問。“他向來以身作則,每次都主動組織、帶頭捐款。”二組黨員張澤南如是說道。“副班學習結束後,我們就出發。”由於班組黨員聚齊的時間有效,敖曉剛就利用下課後的中午,組織大家帶著籌款購買的米、油、牛奶等慰問品,到敬老院開展社會服務。談及每年至少一次的慰問,敖曉剛笑著說道:“肯定比不上組織層面的活動,但無論多少,都是我們的心意。”

  自擔任黨小組長以來,組織開展敬老院慰問4次,個人花費數千元,展現著國企的社會服務職能和黨員的服務群眾意識。在此期間,他與敬老院更是結下深厚的情誼,經常利用下班後的時間獨自前往敬老院,幫助整理後院的菜地和果園,陪著老人聊天,用實際行動幫助和關愛孤寡老人。

  隨著網路平臺的發展,越來越多需要幫助的人利用網路“水滴”平臺進行籌集。敖曉剛也經常在“水滴籌”上瀏覽,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到他人,有時二十元、有時五十元、有時百元,2021年累計捐助達19次,已逾千元。

  光陰如梭,那不變的堅持是風景

  提早上班一直是他堅持的好習慣,坐在操作檯前,他或伏案思考著工況,或在檢查著頁面,或埋頭記錄著引數。作為公司優秀黨員代表,他曾多次站在支部主題黨日講臺上分享入黨故事和學習體會,“堅持”成為他講述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人要有想法、有信念才能堅持下來,才能走得遠。”

  談起“師帶徒”,敖曉剛一定是化工部徒弟最多的師傅。從工藝員、副班長到主操,只要是他教過的徒弟,總是能成為執行部的骨幹力量,在各個崗位為裝置保駕護航。連續三年的培訓季,除了執行部發的筆記本,敖曉剛還得自己備上一本,“只有我不斷進步,教徒弟才能問心無愧。”敖曉剛說道。

  回首過往,敖曉剛初心不變、本色猶在,用忠誠和敬業發揮著自己的力量,他用一份獨有的執著和責任感,堅守崗位、鑽研技術。作為技師班長,培訓季中他耐心講解,親自示範,如一根富有韌性的絲線,幫大家把各種知識、經驗、方法串在一起。而作為黨員師傅,他透過言傳身教傳承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在思想上鼓勵、行動上支援,用心帶好每一名徒弟,“春雨潤物細無聲”的為黨組織培養優秀人才。

  道德之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5

  黃丹,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寧濱湖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崗。

  2015年9月,國海證券選派黃丹同志擔任百色市右江區陽圩鎮六豐村第一書記。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黃丹同志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貧困戶脫貧摘帽思路,透過“大戶+貧困戶+金融扶貧貸款”產業模式,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籌資186萬元發展網箱養殖,為該村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

  她動員群眾芒果林下套種辣椒,“以短養長”產業間種方式為群眾增收。致力扶智脫貧根,積極爭取右江區教育局190萬元資金建設六豐小學宿舍樓、修繕舊教學樓,開展為六豐小學“班班有個圖書角”捐書、捐物活動,引入國海扶貧助學專案“愛心驛站”,助學13名困難學生。

  透過產業創新、扶貧方式創新,六豐村於2017年底順利脫貧,黃丹同志先後獲得 “右江區群眾滿意的第一書記”“百色市群眾滿意的第一書記”“百色市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2016-2018年度自治區國資委黨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