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精選20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精選2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常常會收穫不一樣的感想和體會,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不過,你知道怎樣記錄感悟會更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精選2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

  今天,我在電腦前靜靜地看完了《2012感動中國》。裡面有許多令上千萬人感動的人物,觀看時,我的情緒也在不停的變化,時不時的落淚。《感動中國》一共介紹了十位令人感動的人,其中有堅守藏區十二年支教的胡忠、謝曉君夫婦;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吳孟超;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無比鋼琴師——劉偉。

  劉偉十歲時就失去了雙臂,但這並沒有將他打垮——他在殘奧會上獲得了兩枚金牌。充滿希望的他似乎就快離夢想不遠了。可是,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場重病讓他不能在劇烈運動。希望又一次破滅,劉偉似乎快絕望了。但令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劉偉又重新站起來,開始學習鋼琴,20歲就能達到專業七級的水平!劉偉的事蹟震驚了世界,他向世人證明:中國人永遠志不殘!

  看到他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很高興,同時又想到了自己。我雖然不殘疾,但我也不能做到這樣。想起我因為自己一點小小的食物就放棄,想起我因為一句話就失望,就覺得這真不應該。既然我的身體無殘缺,又有什麼理由就可以這麼輕易放棄呢?

  當我感慨萬千時,耳邊響起了劉偉的頒獎詞:“當命運的繩索無情的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的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2

  在學校總是聽老師說感動中國的人物,最近我想起來,於是抽時間看了一遍。

  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都為祖國做出貢獻,都給我們創造了幸福的生活。

  1、盧永根:他是一位科學院的原始,但是他因患上癌症躺上了病床,患病前,他研究水稻曾擁有千萬元,患病後,他給祖國捐贈了880萬,當問他理由的時候,他說是黨培養了他,最後他要還給黨。他這樣的做法讓全人民為他驕傲。

  2、楊科璋:即使在和平年代,他還流血流汗,他是一位消防員,再一次火災營救中,他失去了蹤影,發現他時,他在一口井中,手中抱著一個小女孩,事實告訴我,他明明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可他為了以防萬一,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他說過,無悔身上衣,他從不後悔從事這個職業。

  感動中國的人物讓我佩服不已,令中華人民驕傲。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3

  “不曾長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談人生”——高秉涵

  在中央電視臺評選的“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評選名單裡,高秉涵是唯一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候選人。評選人物介紹裡這樣說:高秉涵,臺灣律師,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東菏澤。

  1949年,當時只有13歲的高秉涵流落臺灣,從此離開了自己生長的故土和深愛的母親。13歲的孩子在戰亂年代隻身一人的逃亡之路可謂九死一生:在瓜洲,一場急性腎炎讓高秉涵和死神擦肩而過;在安徽,他親眼目睹了自己一度搭乘的軍用卡車墜落谷底;在閩南,一位仁慈的奶奶在屠刀下挽救了他的性命……

  幾十年來,他每每想念母親和家鄉,都會嚎啕大哭,或者深夜啜泣。後來他考取了法官。十年法官生涯之後他辭掉職務,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成了臺灣著名的律師。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在兩岸開放之後,奔波於內地和臺灣之間,將百餘位孤苦老兵的骨灰送回家鄉,完成著他們的未完成的夙願

  “不曾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談人生。”高秉涵的這句感慨,被曾經採訪過他的央視記者柴靜引為部落格標題,也被很多網友借用為簽名檔,人們的高秉涵悲辛經歷深感同情,也對其偉大義舉更為感佩。

  “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推選委員會給予他的頒獎詞是這樣寫的:“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罈又一罈,都是滿滿的鄉愁。”

  其實,如今已年逾七旬的高秉涵老人完全可以不做這份工作,他完全可以與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可是他卻仍然堅持奮鬥在一個崗位上,這是什麼?我認為,這便是“責任”的最好解釋。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就像我們:作為學生,要好好學習;作為孩子,要懂得孝敬父母、長輩;作為公民,要愛護身邊的環境。可是,有時的我,雖然知道這件事有自己必須肩負的使命,可是卻還是不能完完全全地做好。

  一次,我意外地發現家裡的水仙花死了,幾片原本綠油油的葉子早已變成枯萎的黃色,耷拉下來;小小的白色花苞漸漸萎縮;水仙花浸著的自來水也呈現出一種淡淡的鐵鏽色。我不禁對此景象感到惋惜——這株水仙花是我自己親自切割再放入水中的,但之後就對它不聞不問,一直是爸爸在幫忙換水、養護。記得那時我還在心中獨自信誓旦旦地保證:要讓它開出美麗的花朵。但事後,我無法用其他的一切理由來掩蓋我的不負責任。

  而就在將它扔入垃圾桶的那一瞬間,我似乎猛然意識到:我對養育的水仙花不負責任,才一手造就了今天這樣的結果、局面;那如果將水仙花換做是人生呢?——後果將會是不堪設想的。

  責任,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 ——所以,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我們的生活就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4

  都知道他樸實勤勉,卻不知他曾戰功赫赫,他把獎章深藏在箱底,把對戰友的懷念深藏心底。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獻,於國於民,他是忠誠偉大計程車兵。

  戰場上硝煙瀰漫,炮聲響徹雲霄,他和他的兩個戰友身上綁著炸藥包,艱難地匍匐前進,悄悄地靠近敵人的碉堡,準備炸燬這幾座碉堡,但不幸的是,他們被敵人發現了,為了不讓任務失敗,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抓起炸藥包再往裡扔……雖炸掉了兩座碉堡,但他的兩名戰友犧牲了,他自己也九死一生。

  在一個貧困山區,一座低矮破舊的小房子裡的沙發上,坐著一位戰功顯赫的人民功臣——張富清老爺爺。這是位耄耋老人,他白髮蒼蒼,臉上佈滿歲月的痕跡,但他對著鏡頭說話時卻挺直了胸膛,頗有當年的風範。當他講到那些犧牲了的隊友時,眼睛裡閃爍著淚花······有人問道:“你是人民的英雄,為什麼不早點把這些軍功章拿出來呢?”他說:“我的戰友都犧牲了,我還有什麼資格把這些拿出來顯擺?這些榮譽是用他們的命換來的!”

  此時此刻,我想對他說:“張爺爺,您是人民的英雄,如果沒有您當初的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要覺得慚愧,您的戰友會為你感到驕傲的!”

  您刻意塵封功名,堅守使命初心,您感動著中國,激勵著我們!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5

  每年“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都會讓一個個好人好事家喻戶曉。是一種叫做感動的力量,讓他們的事蹟顯得偉大。感動過後,我們是否也應行動起來,把感動作為源頭,讓行動之流源源不絕。

  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在“感動中國”頒獎儀式面前,是這種感動讓人淚流滿面,今年我們為殲-15總指揮羅陽感動,為“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感動,去年我們為“最美媽媽”吳菊萍感動,明年,我們依然會為這樣一些人感動,感動過後,我們也應做點什麼吧!

  我們雖不能像羅陽那樣,用生命捍衛中國航天事業,但我們可以用同樣的精神,將學習和工作做到最好;我們雖然不能像何玥那樣捐獻器官,但我們可以儘自己所能幫助身邊的人;我們雖然不用“綁著”母親上學上班,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盡孝心;我們雖然不用像高秉涵一樣執著歸鄉,但我們至少應在祖國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像吳菊萍那樣挺身而出……這些,都是我們可以並且應該做的事,是感動過後我們應該發出的呼籲,這些事,雖然有些微不足道,但依然可以將生活塗畫得絢爛多彩,不要認為那些“感動中國”的人物離你遙不可及,他們或許有一天就出現在你的周圍,甚至,你也可以成為他們的一員。

  其實,並不是非要站上“感動中國”領獎臺你的行為才會被社會認可,2008年那年的“感動中國”頒獎現場,有一個獎是頒給全體中國人的,頒獎理由是為了中華兒女這一年中付出的淚水與奉獻,2008年奧運與地震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勇敢、勤勞與付出,每個中國人都因在2008年中的痛心、捐助、興奮、鼓舞而成為獲獎者。因此,那一刻,你的行動得到了社會充分的的肯定和認可。

  行動造就習慣,當你感動之後的行動成為習慣,當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習慣,“感動中國”的大獎將永遠屬於每個中國人。

  面對“感動中國”,你依然還是電視機前熱淚盈眶,過後無動於衷嗎?那你的感動是否真實,是否長遠?還是因為你的心已麻木,已對這社會失去希望?無論如何,有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做鼓舞,我們也應行動起來,為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6

  星期四,我在同學的推薦下觀看了《感動中國2010》人物頒獎盛典。

  獲獎的人物共有十個,他(她)們分別是:郭明義、劉麗、王茂華、譚良才、錢偉長、K165高鐵鐵車的警察以及志願者等共十人。在這十人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茂華和譚良才,他們捨身救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我邊看電視,邊掉眼淚。情到深處,不自禁的失聲痛哭。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他們感人的故事。

  2010年的某一天,在王茂華家附近的一所房子突然著火了,茫茫的火海幾乎要把整整一棟房子吞下它們的肚子中,這時房子裡隱隱約約的傳出孩子淒厲的喊叫聲,就在這時,王茂華和譚良才不顧一切地衝入了火海中,等到他們抱著四個小孩出來時,渾身上下全是黑漆漆的,身上的皮帶還在著火。火老虎面露猙獰面龐,還在肆意行兇,但王茂華和譚良才卻沒有絲毫退縮,再次義無反顧地衝進火海里又從死神的手中救出了兩個小孩。最後王茂華和譚良才雙雙被燒成重傷,送進了醫院,經過多日的搶救,王茂華光榮的犧牲了,譚良才的傷勢漸漸有了好轉。

  王茂華雖死猶榮,他卻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他和譚良才捨身救人的精神感動中國,感動世界。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7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家——劉盛蘭。

  劉盛蘭住在山東煙臺的一個村落,老爺爺每頓飯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幾乎沒嚐到過肉味。在貧苦交加的17年裡,他慷慨地將靠拾荒的所有錢捐給了各國各地的貧困學子。自己最大的花銷也是訂閱報紙的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瞭解哪些孩子能上學,但是沒有資金,需要幫助。

  他資助學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劉盛蘭老爺爺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當他把所有積蓄都捐出去後,原本就非常節儉的劉盛蘭只能從集市上撿別人丟棄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這一撿就是將近17年。“那些東西其實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丟了的鞋子,我就撿來縫縫再穿。”

  劉盛蘭對自己很“摳門”,但在給學生捐錢這方面,卻很大方。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微薄的工資也讓他在資助學生時力不從心。“300塊錢的工資沒辦法分給50個人,我只好這個月寄給這個,下個月寄給那個,一個個的輪著給。”而且,他為了多捐錢給學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養老院,因為這樣,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補貼,前不久,煙臺一家公司的老總瞭解到劉盛蘭的情況後,直接派人給他送了六千塊錢,“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條上按了手印,然後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劉盛蘭老人家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執著,感動著千千萬萬的人。我的內心同樣被深深打動了,看著電視畫面上老人家對自己的極度“吝嗇”,房子是破舊的,室內是極其簡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儉樸。可是他卻用自己從牙縫裡省出來的一分一分,彙集成一片大愛的海洋,他將自己樸素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那麼多素不相識的困難學子。多麼華麗的辭藻在劉盛蘭老人家的事蹟面前也顯得格外蒼白。劉盛蘭老人家那做好事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風燭殘年,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8

  在社會上我相信有許多社會敗類,但我也相信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許多顆"閃閃發光的星星",他們身上具備著令人感動的閃光品質。

  陳曉蘭就是中國上海的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她原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她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總過揭露的醫療器械達20種,有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在她與假劣醫療器械十年的鬥爭中,她曾冒著危險假扮病人,"以身試針"。在她的推動下,國家專門多次下發檔案,取締和查處了七種一度使用很廣的偽劣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曾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肯定和獎勵。現她已被上海食品藥品監管局的"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

  她,身上具有堅守醫德,無私無謂閃光品質的她。對社會做出了這樣巨大的貢獻,卻被那些昧著良心賺錢的同行視為"另類"。她在十年中經歷過許多艱難險阻,但她那時從沒想過要放棄。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每個醫生都要對生命負責,要懂得良心比技巧要重要很多很多,然而像陳曉蘭這樣的醫生真的很多嗎?我可以非常堅決的回答:"不,不是的!",我個人認為有很多醫生都以賺那些昧心錢為主,難道你們就不覺得自己很對不起身上的白大褂,和這個純潔的行業嗎?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錢財高於一切,因此違背職業道德,違背良心,這是一種自私自立的想法!

  只要你是地球的一員,那就應該要為人民服務,不做自私自立的事。如果這個地球的居民,個個都為別人著想,為人民服務,那麼這個地球的居民就會變得更加和睦相處,從此就不會再出現嫋嫋硝煙的戰場。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極渺小的,但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團結一致,這件事對我們來說豈不是易如反掌?所以地球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要參加到這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動中,把我們的力量聚集到一起,一同構建一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衝啊!讓我們一起努力,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衝去吧!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9

  感動的力量,有的時候來自瞬間的壯舉;有的時候也會來自於經年累月,一生只為一事來。在今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我為她感動。 ——題記

  今天,我在家中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儀式。其中,一位紮根在大山裡的教師,用自己36年的青春,都花費在大山孩子的身上,她就是支月英老師。

  《感動中國》委員會給她的頒獎致辭是這樣的;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這位老師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大山裡的孩子。讓一個從牙牙學語的孩子到慢慢識字,到知道懂禮貌,有學問,一直到飛出大山,支月英為他們付出了許多。本來可以走出大山的支月英,卻選擇留在大山裡。有的人說支月英是傻子,她特傻,她是這樣回答的;“大山裡需要我這樣的傻子。”2006年的一天,支月英的一隻眼睛已經看不見了。她的女兒長大對她說“媽媽,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不是我的好媽媽。”支月英長期在學校裡陪著大山裡的孩子,給了她們像母愛一樣的愛,但對自己的兩個女兒卻充滿了虧欠。

  支月英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自己的信念。1980年,支月英來到偏僻的白洋村小學,每天跋山涉水,來到這裡。家人曾想讓支月英回家,她也動過心,如果人人都想著走出大山,大山裡的孩子誰來教育?支月英用自己三十六年的青春,教育出兩代人。從“支姐姐”變成“支媽媽”。支月英的這種精神,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堅定,什麼是操守。

  看了這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內心感動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有一次,我看見家門口有好多小朋友都騎著腳踏車,輕鬆自如,隨心所欲,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於是,便央求媽媽給我買一輛腳踏車。買回來後,我發現,原來騎腳踏車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先開始,一隻大大的“攔路虎”擋在我面前,上不了車。媽媽告訴我,首先,推著腳踏車,等腳踏車的速度越來越快時,在座上去。我按照媽媽說的做,腳踏車越來越快,我還沒坐上去,就摔了個眼冒金星。慢慢的,我嘗試著坐上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我成功了。可我又發現另一隻“攔路虎”正在前方等著我。下不了車。腳踏車開始搖搖晃晃了,我想跳下來,可不知從何入手。只聽“砰”的一聲,我和腳踏車一起摔倒在地,摔得我頭昏眼花,眼冒金星。我再也受不了這種疼痛了,決定再也不學腳踏車了。

  想到紮根大山36年的支月英的故事,一股力量使我上進,我在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再一次的拿出腳踏車,這一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起初,我還是害怕之前摔得眼冒金星,頭昏眼花的事情再一次的發生。但在想想,如果不摔跤,怎能學會走路。有一就話不是這樣的嗎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不失敗哪兒來的成功?我鼓勵自己前進,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我變得越來越強大,慢慢的,我學會了騎腳踏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支月英用實際行動,註釋了這句話的含義。也讓我明白,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

  支月英的力量無比強大,為我照亮前方的路。今後,我要向支月英學習,學習她那種有信念,堅持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0

  楊利偉那一刻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他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徵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傑出代表,他的名字註定要被歷史銘記。成就這光彩人生的,是他訓練中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後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將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

  鍾南山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他冷靜、無畏,他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應對災難。他說"在我們這個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表現出他的人生準則和職業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學術勇氣、高尚的醫德和深入的科學探索給予了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

  陳忠和他帶領女排贏得了久違的勝利,而他的貢獻不僅僅在於一座闊別了17年的獎盃,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對人生不幸坎坷的生活態度融入到體育事業中,他不僅在教女排姑娘們怎樣打球,更在引導女排如何面對人生榮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麼是體育的魅力,他使女排和他一樣,無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總能面帶微笑。這種微笑出自內心,也因此更加動人。

  尾山宏一位70歲的日本老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時間對日本政府侵華戰爭的罪行進行著不懈的追問。在他身上,人們看到了跨越國家和民族的正義力量,這力量啟示著人們,在捍衛正義的道路上,人們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義響在心中的聲音。

  梁雨潤他視百姓為衣食父母,他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利益。他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始終不渝地追求著為老百姓辦事的政治理想,而這種追求需要莫大的正氣和勇氣。這樣的為官生涯,架起了執政黨和百姓之間的橋樑,完整地體現出一個執政黨的執政原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而這正是百姓和國家的希望所在。

  巴金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鉅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裡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於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高耀潔這是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但她在實現"但願人皆健,何妨握獨貧"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卻邁著堅定的腳步。她以淵博的知識、理性的思考驅散著人們的偏見和恐懼,她以母親的慈愛、無私的熱情溫暖著弱者的無助冰冷。她儘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動著人類防治艾滋病這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為一縷縷陽光,希望能照進艾滋病患者的心間,照亮他們的未來。

  達吾提。阿西木他隱藏起最深重的悲痛,他緊握心靈的傷口,在他那顆流血傷痛的心裡還裝著更多的村民。他以一個共產黨員對群眾樸素的感情,在百姓中傳播著溫暖;他以捨我其誰的氣魄,在危難的時候擔當起百姓的精神支柱;他在廢墟中挺起脊樑,他的堅強和無私為剛剛經歷了噩夢的村民們撐起重建家園的希望。

  成龍作為演員,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演繹了精彩的藝術人生,在國際影壇展現出中國影人的形象,為世界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文化的視窗;作為公眾人物,他對國家的情感和對社會的愛心影響著他人,在最需要的時候鼓舞著人們的信心,傳遞著人與之間的溫情。

  衡陽武警消防兵他們以火一樣的激情投身火場,他們懷揣群眾利益走向危險,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他人的生命,捍衛了武警消防兵這個崇高的職業。那壯烈的一幕將永存史冊,他們勇往直前、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更將長留在人們心裡,那將是對什麼是敬業精神的最好詮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1

  佛說:一葉一菩薩,一花一世界。——題記

  很早就讀過李密的《陳情表》,裡面的許多佳句至今記憶清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 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讀這些肺腑之語,總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因孝義而感天動地的故事數不勝數,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枕溫衾,孟宇哭竹生筍,無 不閃爍著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孝,這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自己的身體做出了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田世國, 用身體傳遞著愛心,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穫到了慰藉。

  一句不經意的承諾,讓他成為170多個小孩的父親。為了讓山區那些群貧困的孩子能準 時收到學費,他總是一拿到演出費就跑到郵局。有時候都沒有顧得上清點。12年時間裡,他把自己所賺的300多萬元都給了他的貧困孩子。一開始,大家並不能 完全理解他,但跟他去過一次山區,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大家徹底理解了他並開始盡力支援他,這個人便是叢飛。是愛的源泉讓他這麼做,是心的顫 抖讓他成為孩子們的父親。將自己的生命化作愛的清泉,傳遞到了孩子們心中。

  母親棄家而走,父親精神失常,弟弟不辭而別,而他卻用稚嫩的 肩膀與無私的愛心扛起了一個破碎的家,還收養了一個毫無親緣關係的妹妹。一間面積約十平方米的房間,是他和小妹妹臨時的家。每天一早,六點準時起床,為妹 妹“小不點”做早餐。七點,妹妹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小學上學。送走妹妹後,他才開始一天的學習和工作。為了掙得兄妹倆的生活費,他在課餘時間要推銷商品。他 說:“只要你信心不倒,什麼都不能打倒你;只要你心中充滿愛,也將更加精彩。”是愛和堅強,讓他的人生熠熠生輝,他就是洪戰輝。是啊,他也許很平凡,他卻 用自己的愛心,感動著家人,感動著社會!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2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恆------”這歌詞多麼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溫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溫暖他人心,也在感動著——中國。

  實現社會主義化,科學技術是關鍵。有這樣一個事例:

  梁萬俊是一名試飛員。一次,一架新型戰鬥機誕生,梁萬俊接受這個任務。

  半路上,戰鬥機突然發生狀況,飛機失控!飛機帽出黑煙這時梁萬俊完全可以開啟降落傘跳機,但這樣話,人是保住可飛機卻會墜毀。梁萬俊心裡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這個科學家們辛辛苦苦製作出來新型飛機就會墜毀,將會成為一堆廢鐵。為保全飛機,為保全國家財產,梁萬軍毅然決定迫降。但這樣很容易機毀人亡——雖然梁萬俊心裡知道這一點,但他依然沒有動搖這個決心。總部以為迫降做好準備,梁萬俊小心翼翼駕駛著飛機著陸,飛機在停機場上劃好久才停下來。算算看話,這驚心動魄一幕,就用八分鐘!這緊緊握著一條火熱生命八分鐘啊!你又孕育一顆生命種子。

  公共財物是國家財產,這是由許許多多人創造出來。梁萬俊把戰鬥機從“死亡”邊緣拉回來,他不顧一切,感動總部,感動全中國人民,同時,也感動——中國。

  像梁萬俊這樣人還有許多,像孝敬父母田世國;像熱愛生命貴希恩;像精忠報國任長霞;像不畏艱苦徐本禹——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竟爭社會,祖國是中華兒女成長沃土,個人成長離不開祖國。五千年曆史、壯麗山河、燦爛文化,輝煌成就、崇高忠貞民族氣節、不屈不撓堅強性格、可歌可泣英雄壯舉——對!也需要充滿愛心。人人獻出一絲愛心,世界將變得更美好,燦爛陽光灑滿大地,芳香鮮花開滿人間。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3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英雄,一支能打勝仗的不能沒有英雄。

  生死之界,一念之間--國為重,己為輕。海軍殲-15艦載機飛行員張超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8月24日,距離張超犧牲100多天,人們在人民大會堂和他的戰友、家人等代表一起分享這位英雄的故事。

  這是一位平凡英雄。愛笑,顧家,會愛,感恩,有情義,愛追夢......品味他的平凡,我們愈加感受到英雄就在你我身邊。

  這是一位真心英雄。真心愛國,真心愛家,真心愛戰友......感受他那顆赤子之心,我們愈加感受到這位英雄的偉大與堅強。

  這是一群無名英雄。作為中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張超和他的戰友們每天氣勢如虹的飛行,父母未曾看過,妻兒未曾看過,親朋也未曾看過。他們震撼海天的"演出",只有唯一的"觀眾"--祖國。

  8月中旬,祖國見證了他們傳來的捷報。張超同批戰友帶著他未竟的夢想,駕駛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取得了航母上艦資格認證。

  英雄壯志,永照海天。今天,我們分享這位英雄的故事,實則是在聆聽來自海天之間的祖國"心跳"和強軍"脈動"。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4

  作為航母戰鬥力的刀鋒,我們這支邊組建、邊試驗、邊訓練,闖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飛行訓練之路,自主培養出我國第一批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要奮鬥就會有犧牲。2016年4月27日,是一個無比悲痛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我國年輕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張超同志,因突發飛機電傳故障,倒在了實現航母飛行夢想的最後一刻,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張超是我親手挑選的飛行員,他陽光自信、熱愛飛行,血氣方剛、勇於擔當,是這批飛行員中的佼佼者。

  至今,我仍清晰記得2015年初,我帶隊到張超所在遴選飛行員時的情景。當時,他跑到我的住處,自報家門說:"我特別想成為你們飛鯊戰隊的一員。"我問:"你知道這裡面的風險嗎?"他回答得斬釘截鐵:"知道,但我就是想來!要幹就幹最難的,要飛就飛艦載機。"

  加入"飛鯊"戰隊,直面全新的武器裝備、全新的訓練模式、全新的操縱習慣,一切都得從零開始。作為超常規培養的"插班生",張超不斷自我加壓,加班加點,補訓苦訓。

  戰友們都說,張超真是人如其名,他始終以趕超的姿態在奮力前行,以超多的汗水、超強的毅力收穫了超常的成績。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者"。有人分析,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是一般戰鬥機飛行員的20倍。

  以身許國,何懼生死?張超曾對妻子說:"如果有一天我犧牲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這種無懼無畏的英雄氣概,始終砥礪著張超的戰鬥激情。海上超低空飛行,是殲-15艦載機戰術訓練中的難點。課目越難他越想飛,任務越險他越敢上。張超一再請戰,最早完成了這個飛行課目。

  最令人痛心的是張超的最後一次飛行,面對突發故障,他第一反應是挽救飛機。飛引數據顯示,那種情況下,他的操縱近乎完美,壯舉令人震撼。生死一瞬足以見證,他是當之無愧的'"飛鯊"勇士!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5

  4月27日,晴朗的天空高遠透亮。對於飛行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當天,張超共有兩個架次的飛行任務。第一架次是超低空掠海突防飛行,他的戰術動作銜接流暢,非常好地完成了規定課目。

  中午12點半左右,張超開始第二架次的飛行。按照訓練計劃,他需要在與遼寧艦甲板1∶1的著艦區,連續完成6次陸基模擬著艦。

  "飛鯊"圍繞模擬著艦區盤旋著,對中俯衝,後輪觸地,前輪觸地,拉昇復飛......張超飛得很棒,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他叫好。

  很快,他開始進行第6次陸基模擬著艦,這也是整個團隊全天的最後一次著艦。張超的整個下滑過程精準穩定,自然流暢,近乎完美。12時59分10秒,飛機沿著標準下滑線從我眼前呼嘯而過,後輪在理想的"落點"率先觸地。我和指揮助理不約而同喊了聲"漂亮",在記錄板上打出本場次的最高分。

  然而,就在這本該"落地為安"的瞬間,無線電耳麥突然傳來急促的語音告警:電傳故障......隨即,飛機像一匹正在狂奔的烈馬被勒緊韁繩一樣,前輪猛地彈起,機頭急促上仰。

  按照特情處置規定,遭遇這樣的故障,可以立即跳傘。然而,張超沒有這麼做。他第一時間將操縱桿猛推到底,牢牢把定,試圖把上仰的機頭強壓下去,挽救這架造價數億、朝夕相伴的戰機。可是,飛機沒有絲毫響應!

  兄弟啊,真的不能再管了!我和塔臺指揮員同時對著話筒大喊:"跳傘!跳傘!跳傘!"

  12時59分16秒,機頭還在上仰,飛機驟然離地20多米。無奈之下,張超終於拉動彈射手柄,"砰"的一聲,連同座椅彈射出來。但是,高度太低,彈射角度太差,救生傘沒來得及張開,就重重地摔向了地面......

  救護車呼嘯疾馳,我們不停地對他呼喊:"兄弟,堅持住,堅持住啊!"一路上,張超斷斷續續地說:"我是不是再也飛不了了......"隻言片語,流露出他對飛行事業的無限眷戀。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6

  我和張超相識相愛6年,有一個寶貝女兒,有一個幸福而溫馨的家,我們對未來的日子做過很多美好的規劃。然而,他突然走了,帶走了對我們的全部承諾,沒有留下一句囑託。

  與張超相處這些年,我感覺他這個人,愛飛行真是愛到骨子裡。因為愛他所愛,所以追求他所追求。在張超的影響下,2012年6月,我下定決心,辭去令人羨慕的航空乘務員工作,特招入伍到張超所在的,和他成了肩並肩的戰友。

  2015年初,海軍選拔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知道訊息後第一個報名。當時,我們剛把家安頓好,女兒還不滿一歲,但我知道飛艦載機是他的夢想,我不能拖後腿。

  張超調到艦載機後,我們又開始兩地分居。我一直想去看看,他總說訓練太忙,不讓我過去。今年4月,我和他終於約好去過五一。我早早買好4月27日的火車票,收拾了一箱子漂亮衣服,還做了他喜歡的髮型。上車那天,我特意穿上他最喜歡的那套連衣裙。一路上,我憧憬著見面時的情景:他帶著我最喜歡的百合花,抱著我轉圈,一遍一遍地叫我小名......

  然而,我剛到北京,就意外地被的人接下車。我一看那麼多人,嚇壞了。我哭著不停地問,張超到底怎麼了?他在哪裡,我必須見到他!我一直相信,張超不會離開我。

  到了殯儀館,看到他靜靜地躺在那裡,我的天塌了!遺體告別那天,看到靈堂上爸爸的照片,女兒突然哭了:"爸爸,我要找爸爸。"我把女兒抱到張超的遺體旁,對她說:"含含不哭,爸爸飛行太累了,不要打擾爸爸睡覺。"

  張超走後,有段時間,女兒只要看到我閉眼睡覺,就使勁拍打我的臉:"爸爸睡覺了,媽媽別睡!含含怕,媽媽你起來。"

  張超走了,他的愛永遠伴隨著我和女兒。如果有一天,祖國需要我上戰場,我也會像他一樣勇敢地衝鋒陷陣!

  超,你知道嗎,你的同班戰友們在航母上勝利著艦了!按照當初的約定,當你駕駛飛鯊在遼寧艦著艦後,我和女兒要捧著鮮花迎接你的凱旋!今天,我帶著鮮花來了,來和你一起感受這份榮光!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7

  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位感動了全中國的小女孩——何玥。

  何玥是廣西桂林人12歲。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治療。9月初,何玥病情突然惡化,二次入院,腫瘤以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11月17日何玥腦死亡,她的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看到這個故事,我心中充滿了敬佩。我佩服這位12歲何玥能如此有愛心。我佩服這位12歲的何玥能有如此大的決心。我想,她在天國一定會生活得幸福快樂的。

  從何玥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她雖然沒有何玥那麼偉大,但是她也在關心著社會上的人她就是我們小區的梁奶奶。每次發生了什麼大事,比如說哪裡發生了地震,還有新聞裡嘗說的關注留守兒童等等。她總會伸出援助之手,去社群捐款,我們小區也常搞這些活動,梁奶奶對我說。她捐得最多的一次把她一個月的退休工資都捐了出去,這讓我很感動,她的善舉,不僅僅只有我能看到,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看見。

  我要學習何玥及梁奶奶。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8

  《感動中國》裡有一位老人,平凡而偉大;有一位老人,和藹而嚴肅;有一位老人……他令我敬佩,他,令我感動。還記得那震撼人心的頒獎詞: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張紀清。

  張紀清老人是大地震的志願者,每個月收入不高,但也堅持給那些失學的兒童,供他們上學,供他們吃,供他們穿,但他們卻不知道張紀清老人的真名,因為張紀清老人給孩子們捐款從來不留真名用的都是化名炎黃。

  張紀清只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透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幫助了許多失學兒童,老人都可以自己省吃儉用給失學兒童共上學,我們呢?我們卻不知道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只知道大手大腳的花錢。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爸爸媽媽們用血用汗換來的。

  以後,我們就應該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這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我應該節約用錢,在一定要買才可以買,可買可不買的就儘量不買。認真學習,學習習慣好,每一門功課都要認證對待,學習張紀清老人的奉獻精神,樂於助人,互相幫助。

  讓張紀清老人成為我們的榜樣吧!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19

  觀看了感動中國,我為之震撼,為之動容。他們不愧為我們國人的道德模範,是我們工作的楷模,是我們踏上奮進道路上的航標。

  劉偉——一個無臂男孩,他那堅韌不拔的毅力時時激勵我。他這樣說過:“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從他的身上我看到沒有摸不到的巔峰。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點困難,我有時都想退縮,現在看來,其實世界上並沒有什麼難事,只是自己懶惰、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胡忠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後,動了支教的念頭,來到交通不便的四川藏區教學,3年後,謝曉君帶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不是不孝順,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長大了,能更好的回報社會、孝敬父母!

  他們的事蹟都是普通的,積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希望在平民之中發現感動,發現人物,發現人才,而“草根”情結應該是我們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給全社會帶來的一種示範卻是影響深遠的!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啟迪感悟20

  看完感動事蹟,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強烈的地震撼著我的心靈,衝擊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每一份頒獎詞都是那樣的振奮人心,每一個人後面都承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它們深深的震撼我的心靈,刺激著我的神經。在觀看的過程中,有多次流淚,他們當中的有些事蹟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無法想象的,但是他們做到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超強的能力,而是他們有一顆堅強和執著的心!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那樣的普通,但他們用平凡的雙手,高尚的心靈,成就了偉大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我們。

  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電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時的我們雖不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但一定是個讓中國人感動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