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精選10篇)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精選10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1

  為推進常州市教科院新版“中小學教學建議”(小學數學)的學習與實施細化,積極探索“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教育”的學科追求,不斷提高鄉村學校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及課程實施水平,促進鄉村數學學業綜合質量提升。近日,常州市小學數學鄉村骨幹教師教學研修暨“解決問題的策略”專題線上教研活動如期舉行。

  線上教學研修現場

  據介紹,本次雲教研受到了廣大一線數學教師的關注,百餘所學校教研組集中線上觀摩,近2000人圍繞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從“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本質”“策略如何內化”等,展開線上研討,以實踐智慧碰撞,探尋提升學生問題解決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科關鍵能力發展。活動由市教科院小數教研員蔣敏傑老師主持,市級學科中心組及學科教研員全程參與本次線上教研。活動共分課堂展示、互動評課、總結提升三個環節。

  活動首先進行線上課堂觀摩,三位來自鄉村的一線教師同題異構,以不同的思路展開不同時段的策略教學。新北區孟河實驗小學的陳雨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陳老師注重學生體驗,讓學生主動建構解決問題策略的一般步驟;常州經開區橫山橋中心小學蔣文老師執教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從問題想起)》,蔣老師充分預設,精編習題,重視對學生困難的指導,引發由問題架構條件的思路;溧陽市燕湖小學的彭琪老師執教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靈活選擇)》,彭老師注重學生不同思維路徑的引導,讓學生逐步掌握和接受策略。

  線上教學研修現場

  研討環節,三位鄉村教師結合課堂觀察,進行主題評課。新北區孟河中心小學的張思月老師以“釐清解題思路,促進思維提升”為主題,天寧區鄭陸實驗學校惲潔老師以“理解解題思路,促進思維提升”為主題,溧陽市河心小學的王佳玲老師以“經歷體驗,感悟提升”為題進行了互動評課,三位老師圍繞“策略”學習中兒童的學習心理及思維過程,以課堂教學組織的視角,闡述了對學與教,思維遷移內化的理解。

  其後,線上研討開啟互動環節,老師們針對每一節課的具體環節,展開了具體而準確的評析思考,不時還提出自己的疑問以供專家解答。從影片中可見了,有的學校年級備課組圍攏,有的則以學科組為單位,邊聽邊想、邊聽邊研、邊聽邊議,研討氛圍異常熱烈,研究效果非常好。

  江蘇省特級教師溧陽市教師發展中心蘇瑜老師上線交流。她指導大家思考以下問題,並給出了實施建議:如何理解這三節課在策略教學中的價值,如何幫助學生形成策略,如何依據教材特點建構解決問題的教學框架。她強調教師應重視“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體的問題解決”。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長圍繞解決問題的策略“教什麼,怎樣教”展開論述,他強調教師應重視策略教學的一般結構:“產生策略需求——明晰策略步驟——靈活運用策略——內化掌握策略”。同時,潘院長還對我們這次線上專題研討的模式提出表揚,他鼓勵常州市各小學創新教研模式,多加展開專題研討,形成自己的教研成果,為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數學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2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透過實踐過程獲得道德觀念與法制意識的提升。我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踐活動的過程,透過組織社會調查的方式來進行實現,讓學生們在調查的過程中,發展了知識素養,強化了自身能力,培養了公共參與意識。以下就根據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進行分別介紹。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的開展意義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以基本的道德準則與法制常識組成的重要思想課程。在學生學習道德與法制知識的過程中,如何加課本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關鍵。而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正是將道德與法治知識有效結合生活實踐的最佳路徑。

  首先,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能夠深化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人類學習任何知識的最終目的,都是需要在實踐中進行運用的,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基於實踐經驗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再次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以實踐為依託,能夠更加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其次,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能夠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具體的實踐措施來完成活動。在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鍛鍊,將書本的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力量,使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實踐經驗,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

  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

  我們在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本著發展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要求,從易開展、易提升、有意義的角度,組織學生進行以社會調查活動為主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調查中,獲取了道德觀念與法制意識的提升。社會調查可以使學生利用課本知識,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深入調查周圍居民,獲取第一手的調查資料。再經過資料的彙總和分析,師生共同總結出調查報告,揭示社會生活中人們的道德意識與法制觀念狀況,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效鍛鍊實踐操作能力。

  例如我們在以“公民的憲法意識”為主題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中,根據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憲法內容與主要知識點,製作了“公民的憲法意識”調查問卷。問卷共分為10個選擇題,每個選擇題有四個不定向的選項,透過這10道問題可以反映出被調查者具有怎樣程度的憲法意識。如第一題“你知道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嗎?”選項為“a.知道b.不知道c.不清楚d.不關心”學生們在以小組為單位,深入到社群進行問卷調查之後,5組學生共發放了xx0份調查問卷,回收到了158份。其中第一題選a的有98人;選b的有13人;選c的有23人;選d的有24人。表明62%以上的被調查群眾,知道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這樣的調查形式既鍛鍊了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又讓學生結合現實資料獲得了知識提升,十分適合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進行開展。

  三、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開展成效

  我們除了組織“公民的憲法意識”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之外,還組織過“公民的誠信意識”、“公民的網路道德意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公民的愛國意識”等一系列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在這些調查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積極參與活動的開展,使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均取得了較大提升。

  具體來說,透過實踐活動,首先使得學生們的公共參與意識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學生們透過社會調查的方法,為社會的道德發展狀況以及法制觀念狀況進行實地調查,凸顯了學生在服務於公共事業中的熱心,讓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公共參與意識。

  其次,透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們更加樂於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了。學生透過社會調查蒐集到第一手的調查資料,使他們深切認識到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意義與實踐意義,讓他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同時,有效激發了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熱情,從活動中獲得了知識與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踐活動作為教學的重要支撐,可以使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們真正學會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們透過以社會調查為主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效培養了公共參與意識,使學生們能夠利用自身的知識與能力,服務於公共事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道德觀念與法制意識。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3

  依據《鎮賚縣20xx年“網際網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培訓將採取集中培訓(即全縣教學大檢查、大學區研修活動)和教師工作坊研修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為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和學科素養,開展好本學科領域教育教學知識的培訓,特制定鎮賚縣初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

  透過學習使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全面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的根本任務,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引領教師在專題講座、主題研討、觀課議課等活動中瞭解和掌握本學科教育教學發展新動向和新知識,解決教育教學熱點問題,即重點理解部編版教材的編寫理念、教材結構、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二、研修物件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

  三、 研修內容

  1.專題講座:

  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講話,充分認識教材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

  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和整體框架介紹、教學指導及實施建議等

  2.觀課議課:選擇本學科優秀教師的課程資源研討

  《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錄一段微課題目自選

  3.主題研討:從本學科教師實際需求和問題出發,設計教師感興趣的的話題或者亟待解決的教育教學問題。

  怎樣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更貼近?

  如何開展集體備課?

  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4.集體備課:

  根據教學進度確定《少年有夢》、《認識自己》、《家的意味》、《守護生命》

  四、研修方式

  觀課議課、主題研討、專題講座、集體備課等。

  五、研修時間

  20xx年8月——12月

  六、研修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為了使坊內工作順利開展,成立研修組織。

  1.成立工作坊研修組織

  坊 主:徐傑

  管理員:吳鳳芝 崔新蓮

  2.組建道德與法治QQ群

  建立道德與法治QQ群,加強群內溝通交流,使教師儘快入坊,瞭解工作坊的具體模組內容以及學習研討的操作步驟,領會如何發帖、上傳日誌、參加研修活動等等。

  3.加強工作坊過程管理

  坊主、坊管理員要負起責任,按時組織和發起研修活動,教師按照工作坊考核方案的各項內容要求,保質保量參加評論、上傳日誌與教學資源。加強教師線上、線下學習指導與監督,並依據考核方案對坊成員研修績效進行考核評估。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4

  為應對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的實際需求,服務和保障教師線上教學,為園長們及教師排憂解難,提高全縣幼兒園園長的管理水平與領導魅力及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依據《幼兒園專業標準》特此制定幼兒園園長領導力提升及基於“分層分類”幼兒園教師專業科目專案實施方案。

  幼兒園園長領導力網路研修(總共90學時,選學60學時)

  一培訓目標

  總目標:提升園長個人魅力,提高園長領導力。

  1、價值領導力:凝練園長辦園思想,提高規範辦園、科學管理能力;掌握幼兒園文化建設的知識與方法,走向文化立園之路。

  2、保教領導力:掌握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以及園本課程開發實施的路徑,提高課程領導力;引領教師發展,建設良好的師風師德。

  3、組織領導力:透過培訓,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機制的建設;把握新時期背景下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家園共育的若干對策,為園所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二培訓週期

  培訓週期2個月,3月23日—5月23日(待定)。

  三培訓學時

  60學時。總共提供90學時,要求選學60學時,記60學分。詳見培訓方案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5

  盛建武初中數學名師教師工作坊研修,基於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為主題,以學習需求為導向,透過:線上研修與線下研修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個人研修與小組互助相結合;專家引領與自我研修相結合;專業考核與自我展示相結合等方式,集中解決數學課程教學關鍵問題,促進學員加強師德修養、更新教學理觀念、提高文字解讀水平,為數學教師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為全省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援。

  一、研修主題

  基於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深度學習。主要研究: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生髮展;基於深度學習的初中數學教學;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案例研究等。

  二、研修需求分析

  1、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學目標“笮化”,重知識輕能力、重解題輕思想方法、重結論輕過程。二是理論與實踐脫離,會說的不少,但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的不多。三是教學方式陳舊,輕教學重訓練,刷題仍是目前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

  2、當前,教育部要求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省、市、區都有“雙減”檔案與措施),教師迫切需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負提質是關鍵)。

  3、很多教師有自己發展的要求,需要透過一定的培訓學習提高自己,教師也有展示自己的要求,透過展示與同行同研共享,共同成長。

  三、研修物件與時間

  盛建武初中數學名師教師工作坊包括線上研修線下集中研修兩部分,其中線上研修教師200人,根據線上研修考評情況選擇100人參加線下集中研修。

  工作坊線上研修時間:20xx年8月20日至11月20日。集中線下研修時間: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3天):20xx年10月29日至31日,報到時間:20xx年10月28日14:00—18:00。

  第二階段(2天):20xx年11月1日至15日,分組進行自我研修與展示,按地域分5個組進行。

  四、研修目標與任務

  1、引導參培教師認真學習、領會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數學課程內容的整合方法,開發主題式教學內容,改變教師教數學教材的行為習慣,提高數學課程教學效率。

  2、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主題式學習,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內容呈現方式和學習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展思維,體驗積極的情感態度,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3、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一是改變教師的評價觀念,促進學生髮展;二是突破搶進度,提難度提高教學質量的瓶頸,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

  4、培訓培養一批青年骨幹教師,從而帶動各地方的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的開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6

  一、參與範圍

  學校全體具備專業技術職稱的在編教師。

  二、研修時間

  20XX年7月1日—————20XX年5月30日

  三、學時限額

  總80學時(72學時合格)

  四、考核內容及學時分配

  本年度校本研修總學時的設計為80學時,其中閱讀40學時,主題研修30學時,教育電影10學時。以學期為單位,分兩次進行考核,每學期40學時。

  1、閱讀(每學年40學時,每學期20學時)

  本學年的閱讀分為教育教學理論專著類的“專業類閱讀”和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的“人文類閱讀”兩方面。

  (1)專業類閱讀(每學年20學時,每學期10學時):

  本學年閱讀書目為《靜悄悄的革命》。要求每位教師在“濟源名師成長工作室”下“《靜悄悄的革命》閱讀交流平臺”上,註明單位、姓名進行跟帖交流。每次交流內容不少於500字,計1學時。每學期至少跟帖10次。

  (2)人文類閱讀(20學時,每學期10學時):

  為了有序、有效的引導教師閱讀活動,本年度的人文類相關閱讀內容由教師在“濟源名師成長工作室”中的推薦書目中自由選定。讀後在“濟源名師成長工作室”的“某某作品閱讀分享平臺”上,註明單位,姓名進行跟帖,發表不低於500字的閱讀感悟,每次記2學時,每學期至少跟帖5次。

  2、主題研修(每學年30學時,每學期15學時)

  主題研修是教師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我校主要包括:

  (1)聽課活動,保證每週至少聽一節課。完成任務者,一學期計10學時。

  (2)每學期開展2次以師德為主題的研修學習,參加一次記5學時,遲到扣1學時,未到扣5學時,一學期計10學時。

  (3)學校每學期開學辦班,認真參與按5學時計入考核。遲到一次扣0.5學時,曠會一次扣1學時。

  (4)如果上述有不足的可以透過參與課題研究、外出聽課學習等活動進行彌補,但是必須提交相應的材料。

  3、教育電影(每學年10學時,每學期5學時)

  為了讓我校教師更好地認識和思考“教育是什麼”的本源性問題,為了拓展教師培訓的途徑,本學年,我校將組織教師觀看“濟源名師成長工作室”中推薦的《地球上的星星》、《放牛班的春天》、《三傻大鬧寶萊塢》、《熱血教師》、《橫空出世》五部反應教育題材的優秀影片。要求教師每次觀看後寫出觀後感受,上傳到“濟源名師成長工作室”中建立的“教育電影觀感交流平臺”上,每發表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觀影感悟,記2學時。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7

  校本研修是新課改以來一直所倡導的一個十分利於教師成長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實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為了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特制定個人校本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1、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原則。

  2、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3、建立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4、積極探索適合學生髮展、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5、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二、工作目標

  1、建立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2、認真進行備課、上課及課後教學反思,形成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3、在原有業務水平的基礎繼續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每學期至少總結出兩種具有實用價值的教學方法。

  4、在校本教研中積極汲取更多的教育教學常識。

  5、每月讀一本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書籍。利用網際網路檢索與教育教育有關的資訊若干條。

  三、具體實施方案

  1、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紮實與提升。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每一次聽課後記錄。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行為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開課後,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2、善於總結具有實用價值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嘗試多種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把好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繼承下去,同時在教學中發現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透過教學筆記的形式作以詳細記錄,包括方法的具體實施情況以及教學效果等。

  3、認真參加參與各校教研活動與“小組學習研討”活動,將培訓學習所得,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爭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4、樹立現代學生觀,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相信學生的巨大潛能,並努力去探索發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線上研討。

  我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澱,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把個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8

  一、研修指導思想

  閱讀對於傳播積累,發展人類文化知識,對於促進人類智慧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在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閱讀內容不斷更新,社會對人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角度來說,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發展學生說話能力,寫作能力最堅實的基礎,是啟迪學生思維,陶冶情操,培育智慧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研修培養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默讀課文並具有初步的速讀能力。

  3、能分清課文的層次和條理。

  4、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5、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具有初步的鑑賞能力。

  6、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

  7、懂得一般閱讀的方法,會做讀書筆記。

  8、能靈活運用從閱讀中獲得的資料說話作文。

  三、研修內容及形式

  1、瞭解性閱讀

  (1)選擇故事性強,富有兒童情趣,插圖精美的`課文引起小學生閱讀的興趣。

  (2)挑選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報,培養閱讀的穩定性。

  (3)讓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或者背誦課文,培養學生敏銳的感知和良好的記憶。

  2、理解性閱讀

  (1)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並讓學生較為自覺地運用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去理解課文,比較熟練地運用工具書和參考書掃除閱讀中的障礙,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對課外讀物進行分析、思考,把了解內容和理解意義結合起來。

  (2)給學生提供表訴自己閱讀收穫、體會的機會,鼓勵他們堅持寫讀書筆記,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進行發展性、延伸性閱讀,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廣泛遷移。

  3、品評性閱讀

  (1)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獨立思考,讓學生認真預習課文,課堂上給他們發議論的時間,給他們提供課外閱讀的機會,組織一些書評影評活動。

  (2)請家長配合選擇讀物。

  4、創造性閱讀

  (1)教學中給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促使知識遷移的機會,教給他們選擇圖書和觀察的方法,鼓勵他們用創造性的方法解答問題。

  (2)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引導學生逐步擴大閱讀面,幫助他們選擇讀物,準備詞典一類工具書,為進一步閱讀架設好橋樑。

  四、研修方法

  1、從閱讀客體(即閱讀內容)的角度。

  2、從閱讀的主體(學生的閱讀特點、心理過程、內在規律等)角度。

  五、研修效果

  1、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課堂教學中培養閱讀能力,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循序漸進。

  2、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各階段都有訓練重點,課堂教學中要突出重點,分清主次。

  3、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內容的、方法的、心理的),安排訓練內容,設計練習時要兼顧這些特點。

  4、培養閱讀能力,僅憑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要給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在閱讀實驗中學會閱讀。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9

  參加本次華師大培訓後,我對個人校本研修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它是一個十分有利於個人教師成長的方式,省教育廳這種動態研修模式的制定和實施更加符合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師本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也對學科組和全校的教研起到一個引領、示範、輻射的作用,必將大大的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和學習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了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走專業發展之路,結合自身教學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個人校本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於《河南省教育廳農村高中骨幹教師省級集中培訓》的要求,從我校的實際出發,依託我校自身的資源,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改善教學方法為突破口,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基本點,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質量為落腳點,紮紮實實的做好個人校本研修工作;還要善於運用校本研修活動這個平臺,開展同伴互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用自己的積極行動感染所在學校的老師,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把教師隊伍的素養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二、研修目標

  在研修中要努力做到:一箇中心,兩個轉變,三個提高,四個結合。

  一箇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三個提高: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四個結合:上公開課與聽評課學習相結合,個人學習與小組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教育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三、研修任務

  (一)個人讀書

  爭取每月精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並把讀後感寫下來,發表在部落格上。

  (二)觀課議課

  主要以本校教師為觀課議課物件,並積極參加小組開展的觀課議課活動及教育局安排的市內調教觀課議課,同時參加學區及託管校十一中的老師的觀課議課活動,並及時認真填寫《聽評課記錄表》。

  (三)公開課

  每學期一節公開課,課前精心認真備課,課後及時把教學設計、案例、反思寫下來,並精選2篇教案發放到本人的部落格上並存檔。

  (四)小組集中研修

  積極參與主持每月一次的小組研修活動,力爭作為主講人,開展好遠端課堂教學交流、主題研討等活動,並及時作好記錄。

  (五)繼續書寫個人部落格

  每月上傳原創文章4篇以上,積極瀏覽教育部落格,學習借鑑學好的學習與教學經驗,並積極寫評論。

  (六)撰寫教學論文

  根據自己在崗研修的實際情況,獨立完成一篇2000字以上的教學論文,並及時發放到部落格上。

  (七)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圍繞小組申報的科研課題,積極開展研討、交流、實踐活動,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四、研修安排及措施

  11月――道德課堂之先學流程研究

  12月――道德課堂之展示流程研究

  1月――觀課議課工具研究專題活動

  怎樣進行作業建設活動主持人

  3月――怎樣編制課程綱要活動

  4月――怎樣編制導學案活動

  4月――怎樣書寫教學設計活動

  5月――課標解讀活動

  6月――語文課有效教學專題活動

  7月――怎樣做課題研究講座

  教研組資訊科技應用專題研修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培訓指導意見》,結合二期課改精神,以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為主要內容,增強教師將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整合於學科教學的能力、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提高教師資訊化素養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校系統的開展了計算機操作學習,基本辦公軟體學習,簡單的課件製作培訓,隨著校園網路的建設,又開展了網路操作與網路資源利用的培訓。現在,全校的教師都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網路操作、課件製作及計算機備課等技能,並全面應用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同時,學校開設了完善資訊科技課程,學生透過系統的學習,普遍掌握了較好的操作技能,促進了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中的開展。

  由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技術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隨著教師意識的提高,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在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方面開展學習、研究和實踐。

  三、研修目標:

  在教師現有的技術基礎上,透過培訓,使我校教師樹立科學應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學改革發展的意識,建立基於資訊科技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提高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能力,能有效的應用資訊資源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資訊科技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將透過教師全員性、主動性的參與,實現以下的資訊科技校本研修目標:

  (1)學習新的計算機技術,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的能力,促進資訊科技與課堂整合的深入。

  (2)透過理論學習、交流互動、觀摩借鑑、實踐研究等活動,積極推進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整合的實效。

  四、主要內容:

  研修模式:結合教師的自身情況和研修的目標,我們將以技能學習、理論學習、實踐研究、交流觀摩四個環節開展研修。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瞭解,在實踐中提高,在交流中促進。

  (1)進一步學習網路資源的獲取與應用,提高教師資訊資源的獲取能力。透過學習網路資源搜尋的技巧、網路資源下載的技巧提高教師的資源獲取能力。

  (2)學習課件製作新技術,提高教師資訊資源的應用與整合能力。在教師普遍掌握基本課件製作的基礎上,學習新版PowerPoint、Flash的新功能的操作與使用,提高教師資訊科技能力。

  (3)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意識。聯合教科室,定期開展有關二期課改及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相關理論的學習,使教師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

  (4)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教學實踐。結合課改及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相關理論,讓教師利用日常教學活動,推進理論在課堂教學實踐。

  (5)透過互觀課交流,促進教師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交流與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整合能力,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

  (6)透過組織教師開展對外校的優秀教師和本校的各級骨幹教師教學的觀摩,為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平臺。透過學習優秀的整合例項,提高自身的認識,提升教學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