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範文(精選13篇)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範文(精選13篇)

  做工作方案前可以透過案例分析、案例對比預想可能出現的問題。當公司將要做一個專案的時候,為了上級更好的決策,我們需要準備多份工作方案,開啟文件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寫什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範文(精選1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當前,全國多省份出現疫情,輸入型病例此消彼長,加之中秋、國慶節假日臨近,人員流動頻繁,“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為堅決阻斷疫情輸入風險,現就做好“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非必要不出康

  廣大居民要合理安排“兩節”假期出行,密切關注全國疫情形勢變化,非必要不離康,不得前往高、中風險地區和有本土疫情的地區。確需離康的,要嚴格履行報備制度,並全程做好個人防護,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黨員幹部職工外出的,要向單位報備,並經單位主要領導審批同意;其他居民群眾確需外出的,要向所在村(社群)負責人申請審批,並向屬地鄉鎮疫防辦報備。未經報批擅自外出,造成疫情傳播後果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二、非必要不來康

  廣大居民要透過打一個電話、發一條資訊等方式,引導縣外親朋好友非必要不來康,儘量就地過節。確因特殊情況來康的,須提前三天向目的地村(社群)或賓館酒店主動報備資訊,並按風險等級落實管控措施。對7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的來康返康人員,實行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7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的來康返康人員,實行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如不具備居家條件,實行集中隔離;對7天內有低風險區(高、中風險區所在縣級行政區的其他地區)和市外常態化防控區旅居史的來康返康人員,進行“落地採”後,3天內完成第2次核酸檢測並落實相應的管控措施,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三、嚴把交通卡口

  持續加強“兩站一場”、國省幹道和高速公路卡口等各類入康通道的查驗管控,繼續落實風險人群閉環管理措施。假期期間,各交通卡口責任鄉鎮要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逢車必查、逢異必報”,對所有來康返康人員要嚴格落實“一掃三查”“落地採”“分類管”等措施,尤其是對西藏、新疆、青海、海南、黑龍江、天津、廣東深圳、吉林長春、四川成都、陝西西安、寶雞等疫情嚴重地區來康返康人員要嚴格查驗,分類落實管控措施,堅決築牢“外防輸入”嚴密防線。

  四、嚴管重點場所

  各類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一掃三查”(掃場所碼、查健康碼、行程碼和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做好測溫、戴口罩、一米線、通風消毒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引導群眾有序排隊;旅遊景區要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引導遊客合理安排旅遊計劃,並做好個人防護;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假期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引導廣大師生非必要不離康,確需離康的,要嚴格落實報備審批制度;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含醫院、診所、藥店等)要嚴格落實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及風險排查等制度,充分發揮“哨點”作用。廣大居民進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景區景點、賓館酒店、圖書館、電影院、餐飲娛樂休閒等公共場所,以及乘坐公交車、計程車、班線客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要佩戴口罩,主動配合掃碼查驗、主動出示核酸證明。

  五、減少聚集聚餐

  “兩節”期間,要嚴控各類大型會議、展銷促銷、慶典慶祝等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提前向主管部門報備,並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繼續實行“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宴會不辦”,家庭私人聚餐聚會應儘量控制人數,提倡線上拜節、網路訪親,儘可能減少因走親訪友、家庭聚會引發的疫情傳播風險。

  六、堅持核酸檢測

  節日期間,廣大居民要繼續按照常態化核酸檢測及查驗實施方案要求,常態化做好6大項45類人群1天1次至1周1次的定期核酸檢測工作。對進出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聚集性場所和營業場所人員,必須持有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對進出居民小區的,必須持有7日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各職能部門要督促各類公共場所安排專人負責查驗。

  七、強化應急值守

  各鄉鎮、各部門單位要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繼續堅持疫情防控資訊“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落實各項應對處置措施,並將有關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縣疫防辦。同時,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人群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督辦整改。

  八、做好個人防護

  廣大居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要繼續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等良好生活習慣,積極主動完成全程免疫接種。如出現發熱、乾咳等不適症狀,應在做好個人防護基礎上就近前往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期間儘量避免接觸他人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診時應主動如實告知近期旅居史及類似症狀病例接觸史。

  月圓就是家圓,身安才能心安。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堅定信心,共同構築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最後,衷心祝願全縣廣大人民節日愉快、闔家幸福、健康如意!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為做好國慶節前後疫情防控工作,嚴防疫情傳播擴散,特就以下事項通告如下:

  一、倡導本地過節。儘量減少出XX市出行,提倡本地遊、周邊遊,自駕遊人員每到一地要主動進行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前往7日內有本土疫情發生的地級市,嚴格限制前往7日內有本土疫情發生的縣(市、區、旗)。黨政群機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及家屬非必要不離滄。

  二、嚴格涉疫報備。由7日內發生本土疫情的地級市入滄人員、由陸地邊境口岸城市入滄人員、由境外入滄人員需提前48小時向目的地村(社群)、單位、賓館酒店報備。

  三、規範分類管理。對7日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入滄人員實行7天集中隔離;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實行7天居家隔離+核酸檢測七天三檢;涉疫縣(市、區)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實行3天健康監測+核酸檢測三天兩檢;對7日內有全域靜態管理涉疫縣(市、區)旅居史入滄人員,實行7天居家隔離+核酸檢測七天三檢。

  四、強化核酸查驗。乘坐飛機、高鐵、火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入滄和離滄人員,均需在交通場站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五、周密“落地雙檢”。所有入滄人員在第一落點,免費進行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抗原結果無異常方可離開;核酸檢測結果未報告前,嚴禁參加聚集性活動。

  六、加強景區防控。所有景區、景點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遊客數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最佳化遊覽路線,避免人員擁堵。

  特此通告!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國慶假期期間,出行、旅遊人員增多,疫情傳播風險隨之增大,為有效防範疫情輸入傳播,確保轄區居民度過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下高埝社群現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下:

  一、儘量減少外出。要密切關注疫情形勢變化,堅持“非必要不外出”,確需出行的,出行前請關注國內疫情動態及目的地實時疫情變化,自覺遵守並主動配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堅決不去疫情重點地區及周邊區域。倡導周邊遊,非必要不出市、不出省。

  二、加強個人防護。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防控措施,遵循“一米線”社交距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計程車、網約車等規範佩戴口罩,嚴格個人防護。

  三、減少聚集聚會。假期不提倡聚集聚會,特別是大規模聚集。提倡婚喪簡辦,宴會要儘量壓縮規模、減少人數。

  四、外省來銅返銅人員需提供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同時,建議該類人員抵銅後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就近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以排除路途疫情風險。

  五、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時,請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及時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途中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當前,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多地頻發態勢,擴散蔓延趨勢還未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尤其國慶假期及前後人員流動不斷增加,外防輸入風險壓力加大,為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和物流暢通,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提前主動申報

  近期有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永返永人員,須提前2天透過微信、支付寶登入“XX防疫碼”自主申報或撥打屬地鄉鎮(街道)防控辦電話、12345政務熱線申報,也可向所在單位、村居(社群)或入住酒店申報。酒店、賓館等場所要主動開展重點地區來永返永人員排查,對排查到的涉疫地區旅居史人員要向屬地鄉鎮(街道)報告。對沒有提前申報的來永返永人員隔離期間產生的費用需自行承擔。對存在故意隱瞞軌跡、逃避查驗等行為,如涉嫌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二、倡導就地過節

  請市民朋友國慶假期前後儘量減少離溫及跨省出行,建議選擇本地遊、周邊遊,如確需出行,請提前查詢目的地疫情風險狀態和疫情防控政策,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區。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旅客需持有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三、配合核酸檢測

  省外來永返永人員持48小時陰性核酸證明抵永,完成核酸落地檢後實行兩天兩檢,每次間隔24小時;省內市外來永返永人員實行落地檢,如有12小時核心酸取樣證明包括未顯示結果的,且來自非高中低風險區的,可不重複取樣,後續納入縣內3天一次常態化核酸檢測範疇。

  請市民朋友與其他在永人員配合落實72小時常態化核酸檢測,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按照相應頻次執行。

  四、主動掃碼驗碼

  請市民朋友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進入各類場所請配合主動掃“場所碼”、戴口罩、測體溫、查驗“XX防疫碼”。須核驗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進入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體育館、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各級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須核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方可進入KTV、網咖、足浴店、按摩店、艾灸館、麻將館、棋牌室、歌舞廳、桌遊室、酒吧、迪吧、劇本殺、密室逃脫、美容院等密閉場所。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執法力度,落實“三色管理”機制,在顯眼位置予以標識,對嚴重違反“場所碼”掃碼相關規定的場所,要按規定採取停業整頓、追究業主責任等處罰措施。

  五、嚴格活動管理

  1、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期間,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不線下”“誰舉辦、誰負責”原則,人員聚集性活動(包括會議、展會、培訓、文藝演出、體育賽事等)舉辦日期能緩則緩、活動規模能壓則壓、參加人數能減則減。原則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確需舉辦的,50人以上線下活動主辦方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一週以上報批,50-200人的聚集性活動由屬地鄉鎮(街道)審批備案後,再報縣防控辦備案;200人以上的活動報屬地鄉鎮(街道)初審、縣防控辦審批,再向市防控辦報備通過後方可舉辦。嚴格落實聚集性活動各項防控措施,參加活動人員需掃碼登記、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2、倡導從簡舉辦紅白喜事,在餐飲酒店等場所內舉辦10桌(含)以上的獨立空間(宴會廳、包廂等)承辦酒店或臨時搭建場所的主辦方須申請“場所碼”,酒店宴會廳等場所要申領“碼中碼”並嚴格落實進場掃碼,須核驗24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方可進入紅白喜事的重點場所。

  六、加快接種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傳播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請18歲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種,滿6個月後儘快接種加強針,攜手共築全民免疫屏障。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5

  當前,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態勢,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加之國慶節假期即將到來,人員流動性增加,發生聚集性疫情和跨地區傳播的風險高。為嚴防疫情輸入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上級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現就做好國慶節假期及前後疫情防控工作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安全有序流動。倡導廣大群眾國慶假期在本地過節休假,儘量減少跨地市出行,確需離市的,不前往風險地區和有病例報告的地區,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如因特殊情況確需外出離市的,嚴格按規定請假報備。國慶期間倡導所有跨省跨地市出行人員返回後開展核酸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自駕車輛跨省(市)流動的,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市)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市)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出行時需持有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及時主動報備。動員勸導在省外的親朋好友,凡所在縣(區)有疫情發生的,近期非必要不來漢,確需來返漢的至少提前48小時透過“XX縣疫情防控資訊系統”報備,如實填寫相關資訊,或直接向目的地村(社群)、單位、賓館酒店報備,也可透過家人等代報,積極配合落實落地查、落地檢、落地管等措施。

  三、把好入漢關口。“兩站兩口”(汽車站、火車站、高速路出口)查驗點要嚴格掃碼查驗兩碼一證(即:陝西一碼通健康碼、通訊大資料行程卡、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對省外和省內有疫情地市來人落地提供一次免費核酸檢測,加強資訊推送,第一時間發現、報告、分流、轉運重點人員。

  四、精準排查管控。各鎮村(社群)要發揮“321”基層治理優勢,用好疫情防控資訊系統,對省外和省內有疫情地市旅居史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做好本轄區來返人員的摸排上報和重點人員管控,確保所有風險人員排查管控到位。要引導群眾主動參與聯防聯控,發現未按要求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及時向村(社群)報告。

  五、分類健康管理。主動參加轄區組織的全員核酸檢測。48類重點人群要按規定頻次做好“應檢盡檢”。省外和省內有疫情地市來人要進行三天兩檢,期間儘量不外出,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或參加聚集性活動,出行規範佩戴口罩。7日內有高中風險區或參照高中風險區管理地區旅居史的來漢返漢人員,需實行7天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7日內疫情發生地已實施大範圍社群管控措施的縣(市、區、旗)來漢返漢人員,參照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的防控要求採取相應健康管理措施。

  六、嚴管重點場所。各類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體溫、掃碼亮碼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遊景區等人流密集場所時,要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從外省(區、市)返回的建築工地人員要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廣大群眾要自覺樹立“掃碼亮碼、綠碼通行”意識,積極配合工作人員做好查驗工作。

  七、嚴控聚集活動。堅持“非必要不聚集”,倡導白事簡辦、紅事緩辦、宴會不辦,嚴格控制和減少非必要的人員聚集活動。原則上不得舉辦50人以上的線下會議、會展、聚餐等各類人員聚集活動,確需舉辦的,必須向屬地鎮(村)報告,嚴格落實舉辦方、承辦方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參加活動人員需掃碼登記、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八、做好個人防護。廣大群眾要保持良好的習慣和個人防護意識,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室內常通風、一米線等個人防護措施,不舉辦、不參與聚集性活動。一旦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不適症狀時,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五類藥品”人員,要嚴格落實實名登記、資訊上報、健康監測等措施。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6

  當前,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多地頻發態勢,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慶假期臨近,人員流動、聚集活動急劇增加,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為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自覺主動如實申報。近期有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龍返龍人員,務必提前2天透過“XX防疫碼”自主申報或撥打屬地街道防控辦電話、12345政務熱線申報,抵龍後請第一時間做好核酸“落地檢”,並配合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對未提前申報的來龍返龍人員隔離期間產生的相關費用需自行承擔。

  二、倡導就地過節。倡導國慶假期及前後儘量減少離溫及跨省出行,建議選擇本地遊、周邊遊,如確需出行,請提前查詢目的地疫情風險狀態和疫情防控政策,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實施臨時性靜態管理區域或有本土疫情發生城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三、配合核酸檢測。省外來龍返龍人員須持48小時陰性核酸證明,抵溫完成核酸落地檢後實行2天2檢;省內XX市外來龍返龍人員完成核酸落地檢後,在抵溫第3天再檢一次(間隔24小時以上)。提倡來龍返龍後3天內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不參加聚會聚餐。

  四、加強重點場所管理。請市民朋友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進入各類場所主動配合掃“場所碼”、戴口罩、測體溫、查驗“XX防疫碼”。進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圖書館、體育館、電影院等各類公共場所、各級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要核驗72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進入麻將館、棋牌室、檯球廳、網咖、KTV、酒吧、電子遊戲遊藝廳、劇本殺、密室逃脫、足浴店、美容院、汗蒸館、艾灸館等各類密閉場所要核驗48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執法力度,落實“三色管理”機制,在顯眼位置予以標識,對嚴重違反“場所碼”掃碼相關規定的場所,要按規定採取停業整頓、追究業主責任等處罰措施。

  五、嚴格活動管理。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期間,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不線下”原則,嚴控各類會議、展會、培訓、演出、賽事的活動數量和參會人員規模。嚴控50人以上的活動,原則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確需舉辦的,50人以上的線下活動主辦方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一週以上報批,50-200人的聚集性活動由屬地街道審批備案後,再報區防控辦備案;200人以上的活動報屬地街道初審、區防控辦審批,報市防控辦報備通過後方可舉辦,原則上不邀請涉疫地市人員參加。嚴格落實聚集性活動各項防控措施,參加活動人員需掃碼登記,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倡導從簡舉辦婚喪嫁娶,超過50人以上的須向屬地社群(村)居委會備案,在餐飲酒店、紅白喜事等場所內舉辦含十桌以上的獨立空間(宴會廳、包廂等)承辦酒店或臨時搭建場所的主辦方須申請“場所碼”,酒店宴會廳等場所要申領“碼中碼”並嚴格落實進場掃碼,核驗24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無法提供24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者須取樣後方可進入。

  六、切實加強個人防護。請廣大市民主動落實“測溫、亮XX防疫碼、戴口罩、掃場所碼”等防疫措施,主動接種新冠疫苗,科學處理境外包裹和進口冷鏈食品。同時,做好個人和家庭成員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時,請務必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到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規範就診,就醫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7

  為切實做好國慶假期前後疫情防控工作,嚴防疫情輸入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疫情的底線,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結合我市實際,自9月14日24時至10月31日24時,實施以下防控措施:

  一、倡導國慶假期前後在本地過節,儘量減少跨地市及跨省出行,提倡本地遊、周邊遊。非必要不前往7日內有本土疫情發生的地市。

  二、有7日內發生本土疫情的地級市旅居史來張返張人員,要提前48小時進行遠端報備,登記行程資訊。按照“誰邀請誰負責”、“誰接待誰負責”的原則,有接待單位的,由接待單位督促其提前報備;無接待單位的,由其預約的賓館、酒店、旅遊景區等督促其報備;探親訪友的,由其親屬、朋友督促其報備。

  三、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和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的來張返張人員,自陸地邊境口岸城市的來張返張人員,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省外入張人員在第一落點進行核酸檢測取樣和抗原檢測,抗原檢測結果無異常的方可離開,核酸檢測結果未報告前,不要參加聚集性活動。

  四、有7日內發生疫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的抵張人員,嚴格報備管控。來自高風險區的,實行7天集中隔離;來自中風險區的,實行7天居家隔離;來自低風險區的落實健康監測“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以上),若疫情發生地已實施大範圍社群管控措施,對相關低風險區流入人員參照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的防控要求採取相應措施。

  五、進入賓館、酒店和旅遊景區等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嚴格執行掃“場所碼”制度,配合查驗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六、與正式公佈的病例活動軌跡有交集人員、接到各地疾控中心電話告知為密切接觸者等風險人員,要立即主動向社群、單位、酒店等報告,相關單位要立即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人員原地等待,並配合做好防控措施。

  七、隨時關注自己和共同居住人員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覺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應全程規範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到藥店購買“一退兩抗一咳”藥品人員主動配合藥店進行實名登記,並進行抗原自測,抗原結果異常的,馬上向社群(村)報告。

  八、不信謠、不傳謠,日常生活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公筷制、“一米線”、清潔消毒等良好衛生習慣,儘量減少聚集、聚餐,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風險。積極配合屬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完成每週一次或每週兩次的全員免費核酸檢測,重點人員要按照規定頻次進行核酸檢測,共同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8

  當前,國慶假期將至,人流物流激增,國內局地持續發生聚集性疫情和散發病例,疫情傳播擴散風險進一步加大。為切實做好國慶假期及前後疫情防控工作,請全市廣大市民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好安全、祥和、有序的社會環境。現通告如下:

  一、倡導就地過節。堅持非必要不出市,減少跨區域出行,避免人群大範圍流動引發的疫情傳播風險。確需出行的,要密切關注目的地疫情動態,非必要不前往有本土疫情發生的地市,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全程做好自我防護。

  二、落實提前報備。所有省外地市和省內7天內有本土疫情市入返棗人員請提前7天透過“入返棗人員報備平臺”(透過微信搜尋“健康XX雲”公眾號,疫情防控-入返棗人員報備)向目的地社群(村居)、住宿賓館、入駐單位等報備。

  三、推行“落地檢”。所有省外地市和省內7天內有本土疫情市入返棗人員,須持有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入返棗後,立即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條件不具備的,請在4小時內完成一次核酸檢測,後續按規定完成“5天3檢”,每次檢測間隔24小時。

  四、安全有序出行。旅客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遊景區等人流密集場所時,需配合做好掃場所碼,核驗健康碼、行程碼以及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等。從外省(區、市)和省內7天內有本土疫情市返回的建築工地人員要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五、減少不必要聚集性活動。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切實減少人員數量。自行舉辦5桌及以上宴會等聚集性活動的個人(單位)須向屬地社群(村居)報備。非必要不舉辦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各類大型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須經市、區(市)領導小組(指揮部)批准,並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參加活動人員需掃場所碼登記、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六、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常測溫、少聚集”等個人防護措施,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立即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祝全市人民度過一個安全、平穩、祥和的國慶假期!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9

  當前,國際疫情仍處於高位執行,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局地暴發態勢,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國慶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性增加,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為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輸入傳播風險,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自治區、來賓市關於國慶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強化個人責任,減少跨區域流動

  請全縣居民牢固樹立自己是個人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繼續做好個人日常衛生防護,規範佩戴符合標準的口罩,繼續維持勤洗手、常通風、保持1米線社交距離等良好生活習慣,積極配合各類場所和單位測溫、掃(亮)碼、核酸檢測查驗等相關防控要求。倡議廣大居民朋友們國慶假期以及假期前後,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離桂,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區和已有本土社會面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報告地區;確需出行的,必須提前向所在單位或社群(村、屯)報告,並提前48小時向目的地社群(村、屯)報備,要密切關注目的地和途經地疫情形勢、政策並做好個人防護。外省(區、市)返武來武人員,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綠碼,在抵縣後12小時內向目的地社群(村、屯)報備,嚴格落實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要求。對刻意隱瞞行程、拒絕接受核酸檢測、不配合防控,造成疫情發生、蔓延擴散的,將依法追究責任。

  二、強化交通出行防控,確保安全有序出行

  嚴格落實進站測溫、亮碼、查行程、戴口罩、非“綠碼”人員不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防控要求。旅客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報告乘坐飛機、高鐵、列車、長途客運汽車、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司乘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定期做好車輛消殺工作。

  三、強化預警監測,嚴格落實“落地檢”

  從嚴落實核酸檢測,充分發揮預警作用,按照“自願免費即採即走,不限制流動”的原則,我縣在三個高速路口(XX東、XX南、XX北)設定有24小時核酸取樣點,請外省(含我區邊境八縣)返回人員、有省外旅居史人員抵達後積極配合完成“落地檢”。請未能落實落地檢的來(返)武人員,在抵達XX後12小時內自行就近到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保院或者12個鄉鎮衛生院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並按要求落實具體的管控要求。

  四、強化監管,嚴格落實重點場所查驗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縣衛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公安局、縣教育和體育局、縣交通局、縣經貿局、縣民宗局等要加大對隔離場所、定點醫院、冷鏈企業、監所、學校、車站、碼頭、公共交通工具、物流園區、核酸檢測點,農貿市場、賓館、商場超市、健身娛樂場所、理髮洗浴場所、影劇院、體育場館、圖書館、棋牌室、月子中心,商品展銷與售後服務場所、宗教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空間密閉,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場所的監管排查。自通告之日起全縣娛樂場所、遊戲遊藝場所、影劇院、健身房、游泳館、酒吧、足浴按摩店、棋牌室、網咖、賓館、酒店、民宿等封閉式場所入口處必須安排專人負責測溫、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進入A級景區景點、鄉村旅遊示範點(農家樂),須持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行業主管部門要壓實從業人員的主體責任,從嚴落實核驗核酸檢測證明要求。

  五、強化大型聚集性活動管理,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

  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不線下”的原則,嚴格控制人員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舉辦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按程式審批備案並落實防控措施,參加活動人員需掃碼登記、檢測體溫及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報告。堅持“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儘量減少人員聚集。鄉鎮、社群(村)要對管轄區域內舉辦的聚集性聚會、聚餐活動進行登記備案,履行屬地鄉鎮和主管部門報批手續,按“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六、強化風險管控,從嚴落實風險職業人員和重點場所機構人員核酸檢測措施

  進口冷鏈食品儲存加工企業一線、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快遞、外賣、酒店服務、交通運輸、商場超市和農(集)貿市場工作人員等風險人群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九版)》要求開展規定頻次的核酸檢測工作,未完成規定頻次核酸檢測的人員,賦健康碼黃碼。

  七、強化培訓和實戰演練,做好應急值班值守

  各鄉鎮、縣直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在國慶節前組織本鄉鎮、本部門進行一次系統的疫情防控業務培訓和應急處置演練(桌面推演),確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上級有關檔案、會議精神傳達培訓到有關工作人員和各村網格員,不斷提升疫情防控的業務能力、應急處置水平。國慶節前後繼續堅持認真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做好應急處置、實戰備勤,確保疫情防控指揮體系處於啟用狀態,做到“人員到位、裝置到位、指揮到位”。

  八、強化宣傳,營造安全祥和的節日氛圍

  宣傳組加強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和衛生安全的宣傳,提升廣大居民個人健康防護意識,自覺遵守各項防疫要求,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防疫氛圍,築牢全民抗疫防線。

  九、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工作到位

  強化縣、鄉(鎮)、社群(村)三級責任體系,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確保責任到人、任務到崗、措施到位,確保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有人抓有人管。縣綜合查訪組堅持開展明查暗訪,督促各鄉鎮、各部門落實上級關於國慶假期前後有關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對履職不到位、監管不到位、失職失責導致疫情發生或者失控的單位和個人將依紀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以上防控措施自通告印發之日起開始執行,執行時間至2022年10月31日。後續將根據疫情形勢,進一步最佳化完善相關措施。

  特此通告。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0

  當前,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多地頻發態勢,擴散蔓延趨勢還未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尤其國慶假期及前後人員流動不斷增加,外防輸入風險壓力加大,為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和物流暢通,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提前主動申報。

  近期有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瑞返瑞人員,請提前2天透過微信、支付寶登入“溫州防疫碼”自主申報或撥打屬地鄉鎮(街道)防控辦電話、12345政務熱線申報,也可向所在單位、村居(社群)或入住酒店申報。酒店、賓館等場所要主動開展重點地區來瑞返瑞人員排查,對排查到的涉疫地區旅居史人員要向屬地鎮街報告。對沒有提前申報的來瑞返瑞人員隔離期間產生的費用需自行承擔。對存在故意隱瞞軌跡、逃避查驗等行為,如涉嫌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二、倡導就地過節。

  請市民朋友國慶假期前後儘量減少離溫及跨省出行,建議選擇本地遊、周邊遊,如確需出行,請提前查詢目的地疫情風險狀態和疫情防控政策,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區。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旅客需持有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三、配合核酸檢測。

  省外來瑞返瑞人員持48小時陰性核酸證明抵瑞,完成核酸落地檢後實行兩天兩檢,每次間隔24小時;省內溫州市外來瑞返瑞人員實行落地檢,如有12小時核心酸取樣證明包括未顯示結果的,且來自非高中低風險區的,可不重複取樣,後續納入市內3天一次常態化核酸檢測範疇。

  請市民朋友與其他在瑞人員配合落實72小時常態化核酸檢測,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按照相應頻次執行。

  四、主動掃碼驗碼。

  請市民朋友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進入各類場所請配合主動掃“場所碼”、戴口罩、測體溫、查驗“溫州防疫碼”。進入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體育館、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各級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含市政服務中心等辦事場所)須核驗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進入KTV、網咖、足浴店、按摩店、艾灸館、麻將館、棋牌室、歌舞廳、桌遊室、酒吧、迪吧、劇本殺、密室逃脫、美容院等密閉場所須核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執法力度,落實“三色管理”機制,在顯眼位置予以標識,對嚴重違反“場所碼”掃碼相關規定的場所,要按規定採取停業整頓、追究業主責任等處罰措施。

  五、嚴格活動管理。

  1、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期間,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不線下”原則,人員聚集性活動(包括會議、展會、培訓、文藝演出、體育賽事等)舉辦日期能緩則緩、活動規模能壓則壓、參加人數能減則減。原則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確需舉辦的,50人以上線下活動主辦方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一週以上報批,50-200人的聚集性活動由屬地鄉鎮(街道)防控辦審批後,再報市防控辦備案;200人以上的活動報屬地鄉鎮(街道)初審、市防控辦審批,再向溫州市防控辦報備通過後方可舉辦。嚴格落實聚集性活動各項防控措施,參加活動人員需掃碼登記、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2、倡導從簡舉辦婚喪嫁娶,在餐飲酒店、紅白喜事等場所內舉辦含十桌以上的獨立空間(宴會廳、包廂等)承辦酒店或臨時搭建場所的主辦方須申請“場所碼”,酒店宴會廳等場所要申領“碼中碼”並嚴格落實進場掃碼,舉辦紅白喜事的重點場所須核驗24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

  六、加快接種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傳播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請18歲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種滿6個月後儘快接種加強針,攜手共築全民免疫屏障。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1

  國內本土疫情仍呈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2022年國慶假期臨近,人員流動性增加,加大了疫情傳播風險,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為做好外防輸入工作,現就加強國慶假期前後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嚴格個人主動報備。所有從外省來(回)益人員應提前1天主動報備,可以在湖南省居民健康碼的“入湘報備”進行“入(返)湘人員報備登記”;可以透過登陸“XX疾控”微信公眾號,點選“防新冠”,進行“入益登記”;也可以電話聯絡目的地所在社群(村)報備。近10天內有境外或港澳臺旅居史人員,近7天有高、中、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健康碼紅碼或黃碼人員,務必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鄉鎮(街道)、村(社群)、工作單位或居住賓館報告,主動告知相關旅居史,積極配合做好資訊登記、核酸檢測、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

  行程報備、查詢社群(村)報備電話和核酸檢測點電話,請在“XX疾控”公眾號進入“防新冠”欄目點選相應專案。

  二、嚴格安全有序出行。倡導廣大市民朋友國慶假期在本地過節,儘量減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範圍流動引發疫情傳播的風險。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必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三、嚴格落實“落地檢”。外省來(回)益人員必須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按照“自願、免費、即採即走,不限制流動”的原則,外省來(回)益人員抵益後,積極配合當地完成“落地檢”,實行3天2檢,即落地檢測1次,第3天檢測1次。在第2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出來前,不參加聚集性活動,不前往公共場所,確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嚴格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遊景區等人流密集場所時,須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從外省返回的建築工地人員須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五、嚴格規範減少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舉辦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實行“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參加聚集性活動人員需掃場所碼、查健康碼、行程卡、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提倡群眾從簡舉辦婚喪嫁娶,儘量減少參加人員,同時要按照“一事一碼”原則申領、張貼場所碼,所有參加人員必須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和行程卡。

  六、嚴格區域核酸檢測。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全市所有城區每週開展1次區域核酸檢測。請廣大市民朋友攜帶本人身份證或智慧手機,戴好口罩,提前準備好健康碼、行程碼,做好個人防護,在指定的時間內到取樣點,主動配合做好區域核酸檢測,在規定時間內應檢盡檢。區域核酸檢測期間社會面不封控、不靜默,核酸檢測取樣完畢隨檢隨走。

  七、嚴格落實掃“場所碼”。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廣大市民朋友進入公共場所配合主動掃“場所碼”,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資料支撐,實現精準防控。

  八、嚴格落實疫苗接種工作。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符合接種條件的群眾,儘早主動到附近的疫苗接種點完成疫苗接種,特別是60歲以上老人要積極主動配合做好疫苗接種工作,早日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以上防控措施執行至10月底,後續將根據疫情形勢,進一步最佳化完善相關措施。對不遵守本通告要求、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單位和個人,可能引發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2

  為切實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確保全縣城鄉居民度過一個健康平安、歡樂祥和的國慶假期,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減少非必要的流動。倡導國慶期間就地過節,儘量避免或減少出行,確須出行的,主動關注XX釋出釋出的風險等級提示,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公職人員要帶頭在本地過節,如因特殊情況確須出行的,要嚴格履行報備制度。

  二、切實做到主動報備。所有市域外抵(返)明人員要在返回前,主動透過“綏疫通”小程式或透過撥打電話方式向所在鄉鎮、街道報備,並配合落實相應管控措施。

  三、積極參加核酸檢測。廣大居民要提高主動核酸檢測意識,積極參加常態化核酸檢測和28類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凡不按規定參加核酸檢測的人員,將對其“龍江健康碼”賦黃碼,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所在鄉鎮、街道解碼通行。

  四、實行落地核酸檢測。客運站、入明口全部設立免費落地核酸檢測點,按照“自願免費即採即走,不限制流動”的原則,所有市域外抵(返)人員進入XX後,第一時間開展免費落地核酸檢測,並將核酸檢測結果及時納入“龍江健康碼”,方便群眾查詢檢測結果。

  五、全面築牢疫情防線。針對省內外疫情重點地區抵返人員、自駕遊人員,相關行程碼查驗點加大現場核查力度。對7天內有省內外涉疫城市旅居史的抵返人員需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報告。乘坐列車、跨省或市長途客運汽車等交通工具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六、加強場所機構防控。建築工地等人員密集型單位加強員工工作和食宿場所“點對點”管理。商場超市、農貿(集貿)市場、建材市場、休閒娛樂、餐飲服務等人員密集型場所要落實通風消毒、佩戴口罩、掃碼登記等措施。賓館、酒店住宿和進入旅遊景區要查驗雙碼和72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七、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堅持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的不線下。近期原則上不安排大型會議、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要從嚴審批,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儘量縮小規模,落實防控措施,參加活動人員需掃碼登記、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倡導群眾從簡舉辦婚喪嫁娶,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數量。

  八、嚴格履行個人責任。外出活動時,規範做好個人防護。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及時前往醫院發熱門診規範就診,途中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請符合新冠疫苗接種條件居民,特別是60週歲以上的老年居民,儘早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共同築牢免疫屏障。

  全縣廣大人民群眾要積極響應號召,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群防群控,讓我們共同護佑我們的家鄉,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請市民朋友自覺遵守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等公民基本防疫行為準則。讓我們用行動共同築起我縣的抗疫長城,堅決守住全縣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3

  為切實做好國慶假期及前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1、加強人員外出管理。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鎮(社群)、社會組織、市場主體要加強國慶假期及前後本單位職工和轄區居民出行管理,儘量減少跨地市出行,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則,引導職工、居民就地過節,確需外出的,按照“誰管轄、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履行單位或社群(村)的審批或備案手續,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或實施臨時性靜態管理區域。高風險崗位人員應當儘量避免出行,確需出行的須脫離工作崗位7天以上。堅持從嚴審批,未經報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疫情傳播後果的,要追究相關責任。

  2、減少外來人員流入。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鎮(社群)、社會組織、市場主體要採取“打一個電話、發一條資訊”的措施,引導擬返回外地人員留在當地過節。確因特殊情況需要返回的,須提前三天向目的地社群(村)、酒店報備,並按風險等級落實集中隔離、居家隔離、臨時留觀、“3+2”等措施。嚴格限制中高風險區或實施臨時性靜態管理區域的人員來嘉。對滯留在疫情高發省份的人員,勸導暫不返嘉。

  3、嚴防旅遊輸入風險。暫停與疫情嚴重省份、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和直轄市區縣(市、區、旗)的組團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暫停與疫情嚴重地區的跨省自駕遊、自由行等旅遊活動。各景區及文體遊樂場所要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嚴格落實從業人員“一週2檢”要求,對進入人員做好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

  4、強化交通場站和旅途防控。“兩站一場”和交通查驗點要嚴把外防輸入第一道關口,嚴格詢查旅居史,嚴格落實落地採、落地控、分類管、閉環運、“3+2”等措施,確保一人不落,管控到位。根據客流需求及時增加開放進站和安檢通道,嚴格落實實名制售檢票、查碼驗證、體溫監測、資訊登記和旅居史問詢等措施。強化站內客流組織,有序引導乘客分散候車、分散出站,規範設定留觀點,加強異常情況處置。增加口罩、消毒液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方便旅客購買使用,增加交通運輸站和交通工具通風、消毒等頻次。嚴格控制高鐵、列車、長途客運汽車等交通工具載客率,減少交通工具內人員聚集和走動,提醒旅客做好個人防護,對所有乘客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造成交叉感染的,要倒查運輸企業管理責任。

  5、嚴格限制聚集性活動。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格限制在國慶假期及前後舉辦大型會議、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堅持“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宴會不辦,辦事報備、人人檢測”的原則,確需舉辦30人以上聚集性活動的,按照“誰主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由行業主管部門請示分管市級領導審批同意後向市疫防辦報備,參加人員須持24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提倡線上拜節、網路訪親,儘可能減少因走親訪友、家庭聚會引發的疫情傳播風險。

  6、加強重點機構和場所疫情防控。交通運輸、教育、文化和旅遊、市場監管、商務、公安、民政、住建、國資等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行業監管和指導責任,全面加強本行業本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做好本系統重點機構、場所、部位的國慶假期及前後的防控和應急處置。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監管場所、建築工地、大型企業等重點機構、場所要加強出入管理,實施定期核酸檢測,實行封閉管理。商場超市、賓館酒店、文體娛樂、景區景點、農貿(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要限定最大接待量,嚴格落實“一掃三查”和詢查旅居史,對所有出入人員一律查驗72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對排查出的異常人員,立即移交市疫防辦管控。因不履行排查、移交責任,造成後果的,依法倒查責任。

  7、嚴格核酸檢測查驗。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行業類別核酸檢測頻次要求,確保工作人員和從業人員按要求落實核酸檢測次數。

  8、按照“凡門必查,凡人必驗”要求,各單位(含經營主體)要在醒目位置張貼場所碼,對進入本單位人員嚴格執行“一測一掃三查”(測體溫,掃場所碼,查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措施。雄關街道辦事處、鋼城街道辦事處、郊區工作辦公室要督促社群、村組加強人員管理,看好門,管好人,對進入小區、村組的所有人員要嚴格查驗1周核酸陰性證明,並核查7天行程碼,做到不漏一人,不失管一人。對未嚴格落實相應防控措施,造成疫情傳播的,將倒追相關責任。

  對隱瞞行程和疫情有關接觸史、不履行報備手續或不按規定配合落實防疫措施引起疫情傳播或造成傳播風險的,將嚴肅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後續我們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防控政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