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發展評估方案

幼兒發展評估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發展評估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發展評估方案1

  在二期課改精神的引領下,為了更好的促進每個幼兒健康、和諧、快樂的發展,實現我園的健康教育理念。本學期想透過對大班階段幼兒進行調研,能夠比較真實、有效的反映整體幼兒能力、思想方面的實際情況。對我園幼兒的特長以及存在的薄弱之處進行分析,幫助幼兒園為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創設良好條件,提供改進依據,以全面提高幼兒素質和辦園質量。

  一、調研目的

  1、透過調研,分析大班階段幼兒在生活、運動、學習、遊戲方面的發展能力情況。

  2、按期完成幼兒園教育教學常規工作任務。

  3、能體現幼兒園整體教育情況,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幼兒全面和諧、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調研專案

  生活方面:

  1、自理能力:例如:能獨立、迅速、有序地穿脫衣褲鞋襪,分清左右,會繫鞋帶,整理床鋪;保護視力,坐、立、行、看書、繪畫姿勢正確等。

  2、適應集體:例如:能和同伴友好交往,學用禮貌用語;能自覺的、主動的和幼兒園同伴及老師打招呼;能與同伴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等。

  運動方面:

  1、常規訓練:例如:學習聽訊號立正、稍息、向前靠攏走等常規動作。

  2、運動能力:例如:半分鐘連續跳繩、幼兒做操時,精神飽滿,動作整齊有力,動作協調等。

  學習方面:

  1、語言表達:例如:會朗誦兒歌、講述故事。能看圖編故事,並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等。

  2、數形時空:例如:認識左右、認識圓形的變化;能按物體兩種以上特徵分類、推理、排序、並表述分類結果等。

  3、藝術表現:2—3任合作主題畫,並進行繪畫內容介紹。

  遊戲方面:

  1、操作探索:例如:繼續開展區域活動,讓幼兒在區域中自由探索和發現,感受遊戲的樂趣等。

  2、交往合作:例如:在角色遊戲中,嘗試討論遊戲情節,使情節豐富等。

  3、規則意識:例如:能物歸原處等。

  三、調研人員

  組長:陶星

  組員:張莉莉、張芳、姚雅芳

  四、調研活動過程

  時間:20xx年6月25日上午9點

  地點:娃娃“餐廳”

  1、每個班級隨機抽取10名幼兒,男女均等,每個專案由3名幼兒參加。

  2、調研分析:

  調研結束後由調研人員根據所測試專案的相關資料及具體情況,分析大班3個班級幼兒各個方面的能力情況。對大班教研組全體教師進行總結反饋,由組長撰寫書面彙報資料

幼兒發展評估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本評估活動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雙向成長”為宗旨,以提升集團保教工作質量、完善教師教學行為為根本目的。

  二、評估目的

  透過評估,瞭解幼兒能力發展的基本狀況及教育教學實際工作狀態,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有效發展、完善教師的教學行為,為下學期教育教學工作佈署提供支援。

  三、評估內容:

  本學期主要開展幼兒語言理解力能力、運動能力、自理能力三項能力評估。

  四、評估標準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以已擬定的採三幼幼兒能力發展標準為主要參考依據。

  五、評估物件

  本園小班兩個班的全體幼兒。

  六、評估方式

  本次評估以園評估、年級組互評與班級教師自評三層次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其中,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由園抽調力量集中評估,幼兒語言理解能力園把控、年級組評估,幼兒自理能力以園方把控、教師自查自評為主的方式開展。

  七、評估具體安排

  (一)評估組領導成員

  組長:孔雅

  副組長:吳捷阮苗瑩

  (二)人員分工

  1、幼兒運動能力發展評估

  小一班:吳捷、阮苗瑩、支麗虹

  小二班:吳捷、阮苗瑩、徐俊芳

  2、幼兒幼兒語言理解能力發展評估

  以班級間教師互評,開展對平行班幼兒能力發展評估工作。具體如下:

  小一班評估組:鄭曉萍、支麗虹

  小二班評估組:丁婷、徐俊芳

  3、幼兒自理能力發展評估

  以班級為單位,以具體班主任為主要評估人,開展班級幼兒能力發展評估工作。

  負責人: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

  (三)內容選擇

  1、幼兒語言理解力發展:

  本學期幼兒園語言理解力評估以幼兒對兒歌意境及相關詞語的理解力為主要內容,具體為:

  小班:兒歌《小老鼠上燈臺》達標標準:能較有表情、完整地念兒歌,並用簡單的動作表達對兒歌的理解(可模仿教師教的動作)。

  2、幼兒運動能力發展:

  1)單手拍球(拍28公分直徑的球),瞭解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手指運動的靈活性。

  2)雙腳並跳了解幼兒能雙腳併攏一起向上、向前跳躍,動作正確、協調。

  3)手腳交替爬瞭解幼兒手腳協調能力,身體爬行的靈活性。

  3、幼兒自理能力發展:各班級教師在一日生活幼兒學習的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內容中選擇三項作為本次評估內容,評估幼兒觀察力的發展狀況。主要範疇:生活自理能力

  (四)評估開展

  1、自我評估:由班主任確定班級幼兒自理能力發展評估的具體內容,組織本班教師對幼兒的自理能力進行評估,做好評估總結與反思,形成班級幼兒發展評估小結。

  2、相互評估:班級間教師互相對鄰班級幼兒語言理解能力進行評估,由組長撰寫評估報告交幼兒園保教處備案。

  3、集中評估:由園方確定幼兒運動理解力評估內容,以園領導為主要負責人、中層、教師代表共同參與評估,集中安排下開展幼兒運動能力評估,由二個組組員負責彙總段總體評估情況並撰寫評估報告,就評估進行總結與反饋。

幼兒發展評估方案3

  目的:

  1、透過幼兒發展評估標準的研討交流,統一三個分園使用測評工具的標準,使發展評估更加科學規範。

  2、透過抽測活動,加強分園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增進了解,進一步引發老師們對本班保教質量的關注。

  分組評估時間安排:

  分散評估20xx年6月13——17日人員:各班主任

  集中抽測20xx.6.21人員:副園長、各分園助理、教研組長、年級組長

  評估形式:

  1、統一幼兒園幼兒發展評估標準。

  形式:副園長、各分園助理、教研組長、年級組長進行集體研討,統一幼兒發展評估標準,統一檢測遊戲、學具,方法,形成統一文字,於6月9日下發至各分園。

  2、分散評估。

  形式:各班根據標準進行本班幼兒發展評估。

  3、抽測評估。

  形式:抽測人員分成三組進入各分園,根據每班評估結果進行相關專案的抽測,對教師的發展測評狀況進行評價或建議。

  抽測人員具體安排:

  東海園區域班監測人員:★忻文奕、費明玉、王雯雯

  東海園蒙氏班監測人員:★徐俠、王巧萍、小英、徐海瓊

  曙光園監測人員:★程鶯、閻紅、林衛萍、陳夏

  藝術園監測人員:★陳航萌、包松盛、大英、徐雙妹

  備註:打★者為組長,具體抽測內容會在下週一前下發。

幼兒發展評估方案4

  幼兒的發展是整體的、全面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目標就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同時,我們需要定期對幼兒進行發展水平測評,以調整教育內容、最佳化教育行為,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發展。

  定期對幼兒進行整體性評估,為幼兒建立客觀、豐富的個體發展檔案,是幼兒園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園把“幼兒發展程序”作為幼兒發展水平的評價標準,定期地對幼兒的身體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交往及情緒情感等方面的現實發展水平進行測評。

  具體實施的原則及要求:

  一、明確評價目的,全面瞭解幼兒的發展狀況

  我們應明確幼兒發展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要重視全面、客觀瞭解和評估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及其特點,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關注幼兒在解決問題時觀察、思考、假設、試誤、選擇、推理等動態過程;關注幼兒概括能力、學習遷移能力的展現以及幼兒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興趣、注意力和能力程度。在幼兒階段,瞭解孩子如何獲得答案或解決問題比判別孩子的答案或是行為結果是否正確更為重要,這樣的評價可從一定程度上明確幼兒活動、學習過程中的動機、習慣、情緒情感、創造能力等發展狀況。而這些恰恰是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方面。

  二、觀察、評價幼兒宜在自然的情境下進行。

  教師應在幼兒生活的真實世界中去觀察、發現,在遊戲過程中評價正是評價迴歸孩子自然生活的反映。可以在幼兒遊戲過程中隨時進行形成性評價。在真實的遊戲活動情景中,熟悉的材料和玩伴有利於幼兒心情輕鬆、愉悅,將被測內容發揮到最高水平。在自然生活狀態中評價,能夠防止專門性評價引起幼兒的緊張心理,以保證評價的信度和效度。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認識到個人力量的單薄性和有限性,許多活動需要多名小組人員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小組合作活動形式應成為幼兒園教學活動、遊戲活動中正常部分;小組合作完成任務情況以及個人在小組活動中的作用和貢獻應該成為現代評價的權重之一。

  三、發展評價應強調多元價值取向。

  1、答案或問題解決方法的多元化。應允許幼兒有獨特的、合理的回答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切勿死扣所謂的“標準答案”。在評價過程中,應與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一樣,鼓勵幼兒尋找不同的、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表達形式的多元化。素質教育精神倡導現代教育要培養有創造意識、情感和相應能力的人。現代評價體系理應遵循這一核心精神,允許和提倡幼兒在把所學的內容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後,能自主選擇一種適宜的方式展現或表達。

  3、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評價一般可運用日常觀察(自然觀察法、情境觀察法)、遊戲測評、訪談、家長問卷、作品分析、幼兒自評等多種方式。鼓勵評價者有所創新。

  四、幼兒發展的評價應結合描述性評價

  教師可以以個案觀察記錄、事件觀察記錄、期末評定記錄等多種形式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進行非統一標準的描述性評價。以便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反映幼兒的個性、特質。

  幼兒發展評價要求在日常觀察記錄的.基礎上,每學年對幼兒進行一~兩次的終結性評價。主要是對日常蒐集的評價資訊進行彙總,並對日常難以觀察到的專案進行專門性的觀察或測查,最後將有關資訊進行分析、綜合,形成價值判斷。目的是使班內教師更全面、真切地瞭解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以便制訂切實可行的教育目標、策略,及時調整環境和材料的適宜性,更有效地引導幼兒發展。為實現這一目的,無需瞭解每個幼兒在總體中的位置。幼兒的發展受許多具體因素的影響,在某一年齡階段,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一個群體中的幼兒,往往呈現出多種發展特點,而在每一種發展的背後,都存在著獨特的原因和不同的發展態勢。評價的目的正是診斷現狀,尋找原因。因此,在幼兒之間進行橫向比較,根據評價結果給幼兒排隊,對於促進幼兒個體發展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對每一個處於生命早期的幼兒,無論在“隊伍”中處於何種位置,都不能決定他未來的可能發展。我們提供的評價標準是對某一年齡幼兒所應達到程度的要求,它提供給教師的資訊是:哪些幼兒在哪些方面還沒有達到一般標準,需要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

  具體措施:

  1、建立幼兒個體成長檔案。

  2、教師在日常生活和各項活動中善於觀察,及時捕捉幼兒的發展點,結合圖片、活動資料等並對幼兒的發展進行描述性的評價,做好相關的觀察記錄。收集、整理幼兒的各項發展性資料,進一步完善、豐富幼兒的個體成長檔案。

  3、對新入園的幼兒先要進行發展情況調查,以瞭解幼兒的現有水平。

  4、每學年定期的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行為習慣、語言及藝術發展、情緒情感及社會性發展水平進行評估測評和統計分析,促進幼兒的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綜合發展。

  5、各班每學期末對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綜合性測評,為每一位孩子撰寫評語,填寫素質報告書。

  6、各班每學年對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一次整體性評價,填好《幼兒在園實際水平分析表》。

  7、為幼兒定期的開展專項活動,以考察幼兒的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活動能力,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幼兒發展評估方案5

  一、評估目的:

  為了全面瞭解幼兒的發展狀況和班級的教學狀況;為了尋求幼兒教育的發展規律,以便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每個幼兒在集體中的發展,幼兒園特制定“幼兒發展評估方案”。透過測評,形成幼兒發展評價報告,為下學期開展教學工作提供教學依據。

  二、評估物件:

  松滋市機關幼兒園全體幼兒

  三、測評方式:

  班級每位幼兒測評和幼兒園抽測相結合

  四、測評具體安排:

  1、班級測評由班級教師根據現場測評和平時觀察相結合,對每位幼兒進行全面測評,形成班級幼兒發展評估小結。負責人:各班主班

  2、幼兒園抽測:由分片領導和年級組長組成測評小組,對每一年級組每個班隨機抽取六位幼兒(優、良、中各兩位)。根據幼兒園測評標準進行,最終形成年級組幼兒發展評估報告。負責人:各年級組長

  (1)年級組長為測評小組組長,全面負責本組的幼兒發展測評工作。

  (2)測評小組具體分工:

  大班年級測評人員:李園長馮主任張(李)主任

  小班年級組長和小班年級主班

  中班年級測評人員:劉園長劉主任羅主任

  大班年級組長和大班年級主班

  小班年級測評人員:周園長龍主席盧主任李主任

  中班年級組長和中班年級主班

  (3)測評時間:20xx年元月26日——元月27日

  3、測評說明:

  1、幼兒發展評估是每學期的常規工作,希望每位教師能夠認真做好評估工作,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為下學期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依據。

  2、測評小組要採用客觀公正的態度進行測評,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全面分析幼兒的發展狀況,給班級的發展情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

  3、幼兒發展狀況評價過程採用自然觀察、情景觀察、談話、作品分析、問答測試、查閱資料等方式,全面考察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情況,以更好地為幼兒教育、幼兒發展服務。

  4、各年級組形成幼兒發展評價報告。

  5、幼兒發展水平測評資料歸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