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範文(精選5篇)
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範文(精選5篇)
工作方案是對專案進行周密的思考、預想。在計劃做某項工作時,通常我們需要先寫多份工作方案以便領導參考決策,你知道寫工作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1
一、充分認識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學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科學研究表明,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成功起著重要作用。應該說,我校學生具有眾多的優良個性品質,同時也確實存在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高的問題,個別人的心理問題甚或比較嚴重。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獨生子女群體,心理健康教育毋庸置疑地已然成為一個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
二、基本方略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初中生心理發展的規律而提出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素質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它是與學校心理輔導、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測量及心理諮詢等多門學科相融合的、以實踐和應用為主的教育活動。因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務必遵循科學的原則。這些原則主要包括:
1、目標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優良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生存、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潛能。
圍繞這些目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分解為: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人格培養、情緒情感訓練、意志力的培養、自我覺察與認識、生存訓練、潛能開發等。除此,還應包括與之相關的心理測驗、諮詢輔導、課程安排、活動訓練等各項工作。
2、現實性原則。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實際的教育能力、學生髮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校本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3、發展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確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自然應面向全體、注重發展,選擇具有普通意義和有代表性的主題內容,從而有效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預防、促進的功能。
4、差異性原則。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保證學校獲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應該進行分類指導。
5、活動性原則。根據實踐性與應用性的要求,突出以活動為主的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在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活動中,發揮活動的優勢,注重活動過程的教育作用。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中,應創造性地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話動,如角色扮演、繪畫、想像、辯論、演講、表演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參與中、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三、主要任務
1、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透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學生心理潛能和創造力開發。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時期是心理潛能開發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潛能的開發與創造力的培養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判斷、推理、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及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同時,還包括對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訓練等,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能動性。
3、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而開展的心理諮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育內容,多屬矯治範疇。要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諮詢和輔導。要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具體包括:學習適應問題,主要指圍繞學習活動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怖症、厭學等;情緒問題,主要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與健康成長的負性情緒問題,如抑鬱、恐懼、焦慮、緊張、憂慮等;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徵,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擾而形成的軀體症狀與反應,如神經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經性強迫症、癔病等。
4、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師根據各科教學的特點適時、適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除了運用相關課堂教育內容進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輔導。
4、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奠定學生心理安全的基礎。挖掘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提供心理自由環境。
5、重視教學情況反饋,運用不同形式進行心理疏導。
6、建立學校教育與家庭心理教育的溝通渠道,形成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環境。
四、具體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列入學校議事日程。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並特設專管網路。每學年開始即全面佈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期中檢查,每期末考核,一學年一次全面總結。
2、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培訓,培養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巧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努力建立一支能夠勝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藉以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的全面研究和實驗。
培訓辦法:集中短訓(每學期開學前一週)與自學提高(每月不少於1篇學習札記與量化考核及其待遇掛鉤)相結合。
3、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的核心是轉變全體教師的教育觀念,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4、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指導。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與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攻“心”的藝術。攻“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具體的“施工”中,教師要把系統的教育工程劃分為一個個子系統,使之成為日常性的心理啟迪與心靈塑造工作,猶如涓涓細流匯成大海,棵棵樹木連成密林,育人的長期功效在點滴的培養中完成。
5、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指導。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與其它教育方法相通相聯之外,也有獨立操作的方法:心理指導法、心理訓練法、心理激勵法、心理控制法、心靈陶冶法、面談諮詢法、電話諮詢法、反馬太效應法……
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2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充套件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在這種情形下,開展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對傳統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質,培養高中生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指導思想
1、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訪談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3、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個別輔導為輔,配合班主任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滲入課堂,注重活動體驗和心靈感悟,追求“教學無痕”的最高意境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二、工作目標
繼續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為方針,以“發展學生個性特點,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為目標,構建“心理訪談室為主體、班級為主導、最佳化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為手段”的全方位、立體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學習心理。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思維訓練、潛能開發、心理調適、對學習環境的適應等,使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二)建立對他人積極的情感反應,適應各種人際環境,教給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給學生正確處理好師生、生生及親子關係等。
(三)自我調適。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幫助其樹立信心,獲得積極的自我認同感。要讓他們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讓學生了解青春期身心發展特徵、衛生常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培養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等。
(五)生活和社會適應。要培養學生具有主動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態和能力,在各種意外環境下學生能夠自我保護。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增強對預期生活方式或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開展多種多樣心理教育途徑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
這項教育工作應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1、心理健康活動課。包括心理訓練、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偏重於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全面培養。具體內容包括智慧訓練、學習心理指導、情感教育、人際關係指導、自我心理修養指導等內容。(根據學校情況針對性開展)
2、專題講座形式。由心理專家主講,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每學期分年級進行1-2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識,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目的在於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二)心理訪談
心理訪談是針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進行的心理訪談、心理訓練活動,它面向少數學生,立足於矯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制度,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立足本校實際,心理諮詢室全天對
外開放,透過電話、面談、書信等方式接待來訪學生。
1、個別訪談。邀約到心理諮詢室有針對性訪談,它著眼於少數問題學生、側重運用行為矯治和心理治療方法達到輔導疏通心結的作用。個別訪談的程式包括學生自訴、診斷分析、調適矯治和效果反饋四個環節。
2、電話訪談。開通心理訪談熱線,利用通話方式給予學生勸慰和指導。由於通話具有隱秘性,訪談的學生基本上都能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答案。
3、書信訪談。設立“申老師信箱”,其優點在於不受時間限制,學生可隨時透過信件訴說自己的苦惱或願望。那些不善言辭,或較為拘謹的學生常常選擇這種形式。
(三)特色活動
1、在教室一角設立“美麗心靈”專欄,傳播趣味心理知識,提高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同時製作心理報刊,每月一期,利用學校宣傳欄,張貼海報及報刊普及心理知識。
2、舉行心理手抄報或者黑板報評比、心理漫畫大賽、心靈故事徵集、心理劇的創作與表演、心理測試、心理趣味拓展、心理電影播放等活動,娛樂學生身心,增強對心理教育的接受度。
3、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學生的身體健康、飲食健康,還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4、心理閱覽室,在心理諮詢室陳列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閱讀,和心理老師溝通交流。
四、具體工作安排
以上是本學期心理訪談室制定的本學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計劃,疏漏和不合理之處,屆時將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領導老師的指導不斷完善,使計劃得到有效的落實。一切為了孩子,相信透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會愈辦愈好,更上一臺階。
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3
一、指導思想
我校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服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全的理念。根據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要求為指導。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地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體做法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我校心理諮詢教師一名,負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心理健康教育戰線,為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1)心理課輔導。本學期由心理健康教師不定期為各年級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同時,各班在班內進行心理健康主題的班隊會。
(2)心理諮詢室。開設“知心小屋”,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物件的諮詢。
(3)以“點”帶“面”,利用學校宣傳陣地在學生中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5)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簡單有效方法
A、學會放鬆。
B、與人談心。
C、學習寫日記或週記。
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明確本學期工作思路。
2、正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規工作(摸底排查,建立心理健康問題學生檔案)。
3、組織班主任學習有關心理輔導的知識、方法等。
4、做好校刊知心信箱的編輯工作。
5、利用家長學校向學生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6、對學生進行常規心理健康測查。
7、進行“今年我要壓歲言”活動動員。
8、心理健康教育學期工作總結。
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4
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檔案精神,進一步推進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背景與現狀
我校地處城郊,服務的物件是農村和礦區的學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教育屬於放任式,不懂孩子心身發展的自然規律,就更談不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了,能夠滿足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已經很不錯了。再加上當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的衝擊,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化,升學的壓力,離異家庭的增多,獨生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等,使學生的心理問題比以往更為突出。諸如厭學、心理脆弱、性格孤僻、獨立能力差、親子衝突、沉迷網路等呈增加趨勢等,這些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將會嚴重影響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滿足同學們自身發展和適應社會性發展的需求,為了培養人格健康的未來人才,為了幫助同學們克服成長中的種種心理困惑及問題,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勢在必行。
二、目標與規劃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總目標是:最佳化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著重於全體同學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心理素質的教育,使學生不斷地正確認識自我。
2、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等方面常識。
3、增加學生的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4、能讓學生保持健全的人格,有現實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
5、努力讓學生的心理特點、行為方式符合年齡特徵,能與現實的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適應。
6、讓學生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狀態。
7、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與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
總體規劃:學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的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分佈於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
專門渠道是開展心理教育專業課,實施心理輔導、開展心理諮詢和實施心理治療;非專門性的渠道是在學科教學中、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還要逐步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群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路,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動與措施
(一)原則
1、目標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優良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生存、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潛能。圍繞這些目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人格培養、情緒情感訓練、意志力的培養、自我覺察與認識、生存訓練、潛能開發等。除此,還應包括與之相關的心理測驗、諮詢輔導、課程安排、活動訓練等各項工作。
2、現實性原則。由於目前我校缺乏專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因此,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選拔有相應資質的教師和心理學愛好者組成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根據學生髮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3、發展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確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應“面向全體、注重發展”,選擇具有普遍意義和有代表性的主題內容,從而有效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預防、促進”的功能。例如,中學應當把青春期教育作為核心內容來抓。
4、差異性原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僅有個體差異,還有年級差異。因此,確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時應當遵循差異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這是保證學校獲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如,進行同伴關係的心理健康教育時,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所講的知識內容、所舉的教育例項都應有所不同,所設計的教育活動、訓練內容及方式也應有所調整。同樣,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應該進行分類指導。如對離異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往往需要進行特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與活動。
5、活動性原則。根據實踐性與應用性的要求,在確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應突出以活動為主的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在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活動中,發揮活動的優勢,注重活動過程的教育作用。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中,應創造性地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心理劇、繪畫、沙盤遊戲、團體遊戲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參與中、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二)內容
1、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
①智慧訓練,即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並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而設計的不同訓練活動等;
②學習心理指導,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
③情感教育,即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宣洩自己的消極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並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如敏感性訓練、自我表達訓練、放鬆訓練等;
④人際關係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係,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係的本質,並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
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衝突解決、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援等交往原則;
⑤健全人格的培養,即關於個體面對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
⑥自我心理修養指導,即透過訓練和教導幫助學生科學的認識自己,並在自身的發展變化中,始終做到能較好地悅納自己,如悅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培養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⑦性心理教育,即關於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傳授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性別認同,指導學生認識和掌握與異性交往的知識及技巧,如異性同學交往指導、早戀心理調適等。
2、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而開展的心理諮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育內容,多屬矯治範疇。具體包括:
①學習適應問題,主要指圍繞學習活動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怖症、厭學等;②情緒問題,主要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與健康成長的負性情緒問題,如抑鬱、恐懼、焦慮、緊張、憂慮等;
③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徵,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
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擾而形成的軀體症狀與反應,如神經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經性強迫症、癔病等;
⑤性行為問題,主要指由於性心理障礙而產生的各種性變態行為,這一問題在中小學生中出現的比例較少。
3、學生心理潛能和創造力開發。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時期是心理潛能開發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潛能的開發與創造力的培養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判斷、推理、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及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同時,還包括對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訓練等,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能動性。
(三)方法
講授:講授包括講述和講解,這種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也適用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或專題報告是由團體諮詢演變而來,通常由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或教師面對全班或全校的全體學生進行指導。為了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提高他們的自我調適能力,要讓學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為使指導具有針對性,在指導中也常引用一些典型案例,並對個案做出分析,通常採用的就是講述與講解的方法;另外在個別輔導中,幫助學生分析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澄清不合理的認識,同樣需要講解,所以,講授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活動為基礎展開,講授法的運用必須恰當,不能以教師的講授取代學生的感受與體驗。
討論:這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常用的方法。傳統的注入式的授課方式很難保證教育效果,而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討論則有利於學生的感受與體驗。討論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論題要集中,應是學生關心的並且是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或某種傾向;氣氛要熱烈,要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抒發自己的感受;組織要有序,教師要作積極的正面引導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學生透過討論能有所得。
角色活動:創設某種模擬情境,學生扮演一定角色去體驗感受,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一種活動方式。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正確處理親子關係,可以創設一個模擬家庭,並設定一些家庭生活的矛盾與衝突,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在矛盾與衝突中去感受與體驗,從而獲得正確認識。學生參與角色活動的積極性一般都比較高,活動氣氛也很熱烈,因此活動後的總結提高很有必要。總結提高的具體方式可以多樣,或由教師透過歸納而作進一步指導,或組織學生討論敘述自己的感受。
談話:這是心理諮詢的基本方法。心理諮詢是面向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它以談話的方式進行。學生向教師傾訴自己內心的困惑,教師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的成因,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辦法,透過會談幫助學生澄清問題、解除障礙,使他們以良好的心態學習、生活。談話是雙向進行的活動,談話能否取得效果,取決於
新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5
為進一步加強我鎮中小學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師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師生健康發展,預防和減少師生心理危機事的發生,經研究,特就進一步加強全鎮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領導小組
成立xx鎮中心學校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賀xx任組長,xx任副組長,xx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朱安陽同志兼任主任,朱瓊麗同志任全鎮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統籌人,xx、各片校小學教務處主任、各本部政教處主任任成員。該辦公室全面負責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
二、目的意義
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幸福人生的首要條,是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石。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對中小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的緊迫任務,更是當前教育的重點所在。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學生與教師雙主體的充分發展,為學生成長營造和諧寬鬆的環境。
三、目標內容
(一)總體目標
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對少數有心理問題和心境障礙的學生,給予專業的心理諮詢和輔導,幫助學生悅納自我、調節自我、健康發展。
(二)分學段教育內容
小學低段(1—年級):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新的學習生活,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管理自我;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小學中高段(4—6年級):幫助學生調整學習心態,培養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初中: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提升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瞭解自己,正確認識、勇敢面對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及情感需求,學會調節、控制情緒,抑制衝動行為;客觀評價自己,學會與同學、老師和家長有效溝通;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教師:讓教師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視改善教師人際關係,加強教師心理健康調節能力。
四、工作要求
1.最佳化工作網路。各校校長、幼兒園園長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期開展兩次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研究。大單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常務副校長分管,政教處主任、小學片教務處主任主管,另配備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全體教職員工,特別是班主任均要系統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強師資培訓。中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辦公室每期集中組織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業技能培訓,並下校開展教職員工全員參加的心理知識專題培訓。其中,20xx年上學期的下校培訓,分兩批實施,第一批在各校本部,4月中旬完成;第二批在各小學,月中旬完成。
3.保障工作經費。各校要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場地保障,確保此項得到貫徹落實。建設好中小學心理諮詢(輔導)室,配備好心理諮詢記錄卡、心理測量工具等。
4做好常規工作。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開設心理健康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建立本學校心理幫扶學生庫,主要幫扶學生為性格孤僻、家庭離異、家庭關係長期不和睦、身體有殘疾、家庭經濟困難、厭學、有異常舉動等學生。
5.開展個別輔導。對於心理有嚴重問題的學生,專業心理諮詢師(或工作者)要跟蹤諮詢、輔導,定期進行心理評估。對於心理有一般問題的學生,各校要及時有效、自行輔導,並預約心理諮詢工作者訪談。20xx年4月底之前,中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辦公室對所中學所有的初三學生,進行一次團體心理輔導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做好工作考評。中心學校將對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專項督查,並將檢查結果納入學校績效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