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角活動中幼兒間互動學習四大型別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中幼兒間互動學習四大型別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涉及多種智慧領域的學習區域,並提供有深度的活動材料,幼兒自主自願地選擇學習區域,自己去發現材料的結構、結論和規律的個別化學習方式。作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能重視幼兒間互動學習的空間,充分發揮幼兒間互動學習的潛能,既可使幼兒各施其力、各獻其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也使教師從力不從心、分身無術的窘狀中解脫出來。以下是幾種客觀存在的互動學習的空間型別及其相應的指導策略。

  一、性別特徵的互動學習。

  男孩較喜歡汽車、飛機、機器人、等玩具及打仗、拼插遊戲,老師們會發現結構區、科學角常常是男孩們的天下;而女孩更喜歡娃娃、餐具、跳舞等,自理活動角、娃娃家、音樂角內則是女孩居多。這一自然而有趣的現象便形成了男孩與女孩間互動學習的廣闊空間。

  指導策略:

  1、在同一區角內吸引不同性別幼兒的參與興趣。首先,從玩具材料的投放中,注意滿足男女幼兒的性別角色需求,如可在娃娃家內提供男孩子喜歡的小推車、腳踏車,將科學角內提供的材料略加裝飾,使其更符合女孩子的審美傾向等;其次,有意識地引發出適合不同性別幼兒的活動線索,如請男孩為娃娃家修理傢俱、搬家,在結構區內建議和帶領幼兒拼插花籃、頭飾等女孩們感興趣的東西。

  2、由教師主導,促使幼兒組成性別不同的合作伙伴。首先,可在區角活動規則中控制同一區角內相同性別的人數,從而人為地將不同性別的幼兒分流到各個區角中,在實際的參與中,使幼兒由被動到自覺地與異性互動學習。其次,可在材料使用中形成與異性的合作行為,如將美工區裡的圖畫紙分成兩半,畫上不同的標誌,一半由男孩完成,另一半由女孩完成。

  3、通各種形式的評價吸引、鼓勵幼兒與異性互相欣賞、交流。如表揚某幾個男孩汽車拼得特別好,請女孩們幫他們把作品在結構區內陳列擺放好,又如將幼兒分成男孩組、女孩組,在表演角里舉行表演擂臺賽,請幼兒互相評判。

  二、性格特徵的互動學習:

  主動開朗型的幼兒更喜歡在可以自由表達、合作活動的區角內活動,如語言角、音樂角、表演角、體育活動區等,相對來說,這類幼兒具有較強的表現慾望和號召力,是區角活動中其他幼兒的"注意點",只要教師適當點撥,他們能成為區角中幼兒互動學習的"發動機";文靜內向型的幼兒在害羞、靦腆的表面下,往往卻是個"小精靈",他們更樂於在美工區、操作角、圖書角等"多動手、少動口"的角落裡發揮他們心靈手巧的一面,亦或幾個最投機、最要好的"死黨"聚到某個區角內悄悄演繹起他們自己的強項。有心的教師不難從這些孩子的不同性格表現中,尋找到引發孩子互動學習的"亮點"。

  指導策略:

  1、培養內向型幼兒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競爭"與"合作"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詞,卻能奇妙而協調地結合在孩子身上,孩子都喜歡與同伴一起活動,假如活動過程有一定的競爭性,則更能引起他們積極、踴躍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可用暗示或干預的方法幫助幼兒確定與同伴的競爭點,這競爭點應是這一群孩子經過努所能達到的目標。如在"自理角"內組織"穿衣比賽",在美術角內進行主題畫比賽,數學角里的"走迷宮比賽"等等,活動可個人進行,也可分小組合作進行。幼兒在競爭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有情緒發洩、相互關注等行為,而在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亦會相互激勵,相互協助,因此心理素質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積極的社會效能力逐步得到發展。

  2、利用和發揮外向型幼兒的“旗幟作用”。

  教師要充分利用外向型幼兒主動、善於交往、反應快的個性特徵,關注活動成效在他們身上的表現,及時透過他們調整教育策略,使他們成為區角活動中幼兒互動學習的.能動方。如任命他們當體育區的“教練”,帶領參加這一區角的幼兒進行活動,使氣氛更為活躍;由他們負責美工角的收拾整理工作,檢查督促其他幼兒遵守活動規則;提醒他們主動邀請信心不足的幼兒參加活動;透過他們將科學角內新投放的材料的“秘密”在,告訴或演示給別的幼兒當(有些幼兒探索不出來的時候看)等等。

  三、能力差異的互動學習。

  不管是"聰明"或"遲鈍"的幼兒總會在語言能力、藝術表現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等的某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某個在許多人眼裡機靈乖巧的孩子或許在操作角里偏偏就顯得笨手笨腳,而一個平時不惹人注意的孩子一到結構區裡卻會有突出的表現,是其他孩子敬佩的榜樣。因此每個孩子在不同能力方面的差異更是形成了孩子互動學習的挖掘不盡的資源。

  指導策略:

  1、設立榜樣,提供給幼兒多層次、多角度展示自己優勢的條件;

  集中活動與區角活動相互融合,利用集中教育活動的講解、演示介紹並提供榜樣,引發幼兒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如美工角的樣品,圖畫;又如組織"說第一"活動,讓每位孩子說說自己哪方面是最棒的,為幼兒在區角的自覺活動提供參照。教師可有意識地在每個區角開設一小處成果展示臺、小舞臺或記錄表,隨時讓孩子擺放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絕技",一方面能讓作為主體的幼兒體驗成功感受,另一方面又成為其他幼兒學習的榜樣。

  2、學習為師,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指教的能力。

  培養幼兒樂於展示自己才能、耐心指導同伴的品質,多問孩子"你學到了什麼新本領?向誰學的?"或以遊戲的形式(在幼兒自願的前提下),每天安排幼兒輪流當區角里的"小老師",幫助"小老師"們提前準備好值日時要教小朋友們的知識或技能,又如開展區角內的“手拉手”活動,鼓勵幼兒互相指教,體驗同伴間互動學習的樂趣,同時孩子們的責任意識、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興趣趨向的互動學習:

  以上都是指利用幼兒間差異形成的互動空間,而利用孩子共同特徵也能形成幼兒互動學習的空間。孩子間只要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幼兒之間便會產生“共同的語言→提出質疑→互相爭辨→尋找最佳答案”這一互動過程,從而形成激發他們探索學習的動力。孩子由於傳播媒介、生活環境、父母教育等因素,尤其是同伴關注指向影響下,興趣趨向會不斷髮生轉向,即所謂的“三分鐘熱度”,幼兒這一心理發展不成熟的表現,只要教師善於抓住時機,積極引導,便能讓孩子在不同興趣驅動的學習過程中,關注與接觸到更多的同伴、遊戲、工具、玩具中,學到更多方面的東西。

  指導策略:

  1、努力激發幼兒多維的學習興趣。性別特徵、興趣趨向等方面表現明顯、典型的幼兒,常常會在固有的、常去的區角內活動,而"忽略"了其他區角的存在,這不利於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教師應注意從“新、奇、趣”入手,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如經常更新區角內的材料、啟發幼兒對同一種材料不斷變化出新玩法、活動前有意識地介紹某一幼兒較"冷落"的區角等,以期引起幼兒的關注。

  2、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指向並提供相關材料。教師要學會從幼兒之間的談論主題、自由活動時的“流行時尚”、選擇玩具時的“搶手貨”等等細節中,發現幼兒正在關注的事物,發動幼兒收集各種相關的資訊、材料充實到各區角中。如發現近階段幼兒中正“流行”“天線寶寶”,便可在操作角內投放各種布料、海棉、針線或半成品等,讓幼兒自制各種“天線寶寶”,在圖書角內張貼由幼兒、家長帶來的有關天線寶寶的圖片資料,觀看“天線寶寶”電視節目,並在表演角里表演等。

  3、支援幼兒興趣的持久程度。根據活動的進展,經常提出“兩難”(即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意見,引起幼兒不斷地思考和驗證,引導幼兒深入探究。同時,對幼兒的得出的答案要舉一反三,啟發幼兒的發散思維:首先,教師要與幼兒一起驗證孩子中不同想法所產生不同的後果,比較它們的優缺點。其次,要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聯想的作用,從同伴身上引發多種想法,尋求更多答案,不僅直接地從同伴身上得到答案,更要學習從這些現成的答案中聯想到其他的可能。

  在教學實踐中,以上幾種的幼兒互動型別及指導策略不可能是獨立存在的,需要教師深入觀察、細心揣摩,整合各種指導方法,使幼兒間的互動行為發揮最大的作用,使區角活動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