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教育變革的場域依賴論文
區域教育變革的場域依賴論文
[摘要]教育改革成功與否、順暢與否、代價幾何,從根本上講,不僅依靠革新,而且也依靠其對當下社會現實的適應性。區域教育變革的成功推進依賴於經濟社會制度、區域文化、教育領導等複雜性場域,需要從提防普遍主義危險、堅守本土主義路向、立足教育自身變革等理念適用性和實踐有效性維度超越場域依賴,尋求區域教育變革成功推進的實踐智慧。
[關鍵詞]區域教育變革;場域依賴;實踐智慧
區域教育改革是我國現階段教育發展的熱點問題,隨著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與教育改革實踐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決策者與科研工作者認識到區域教育改革的艱鉅性同教育改革處於其中的複雜而又特殊的場域有關。教育改革成功與否、順暢與否、代價幾何,從根本上講,成功或失敗不僅依靠革新,而且也依靠其對當下社會現實的適應性。因此基於區域教育變革的複雜性關懷,從區域教育發展場域的深層結構出發,探求在推進區域教育發展程序中“應然”和“實然”之間的“適然”,進而尋求教育改革複雜場域下有效推進區域變革的適應性路徑的實踐智慧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區域教育變革的複雜場域
教育變革是新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創生的過程。按照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定義,革新是“一種按照某種預期目標以改進實踐的有意義的嘗試”,其實質上是一種制度和實踐創新。作為社會改革活動,區域教育變革致力於尋求改變區域教育的基本結構,改變傳統組織執行方式,確立新的核心價值體系,包括新的目標、模式、制度安排和角色定位,透過影響教育發展的深層結構,重建教育組織的共同使命、遠景和追求,並同教育發展戰略、政策、制度體系、管理體系、行為標準結合在一起促使新型教育的轉型與重建。
教育的首要社會特性在於其社會規限。教育改革置身於現實的宏觀與微觀的各種互動關係網路所構成的社會空間這一複雜場域中。即布迪厄所指稱的各種客觀社會力量交織而成的具有相對自身自主性邏輯和必然性的社會小世界中的關係構型。儘管其最終影響的是區域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公共利益實現,然而必然面對區域制度環境、文化環境和區域主體等場域構成要素及其互動。教育變革,尤其是教育綜合性改革,不僅涉及制度變遷、體制改革、政策轉型,還涉及不同利益主體、利益格局與資源的調整和再分配,因此,必然直面不同利益訴求者或支援、合作,或觀望、消極拒斥。教育變革的實踐行動所引發的組織衝突、秩序重建、社會變遷,都是場域與變革主導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區域變革必須面對的實踐困境與應然願景之間的張力。
二、區域教育變革的場域依賴
區域教育場域既可能是支援系統和發展的根本內在力量,但同時也可能是教育改革實踐的困境所在。區域教育變革所呈現的複雜性特徵,形成區域教育變革的場域依賴。區域教育變革推進,需要應對並敞開這一紛繁複雜的真實情境與過程。
(一)經濟社會制度依賴
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但同時,區域教育發展存在著對經濟社會的極大依附性。區域教育發展的任何一種具體變革都會涉及整個經濟社會制度。教育發展必然依託和決定於相對封閉的區域社會。教育的社會背景總是複雜的,教育必須與社會問題,特別是社會的政治、經濟問題相聯絡。教育變革不可能就教育談教育,必須把教育發展問題置於整個社會發展程序中,用與政治、經濟相關的方式去考察。教育變革的所有理念、政策都必須經過實際政治和社會結構這架機器的打磨。否則,脫離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現實去談論教育發展問題,不可能全面理解教育發展程序中存在的問題。
區域教育變革的複雜性在於它在根本上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與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相關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教育的許多根本問題諸如教育目的、教育體制、課程內容、教育經費等都不是教育本身所能決定的,也不是教育本身所能解決的。教育發展變革的推進與實現有賴於社會整體結構的發展。沒有社會各個層面如政治、經濟、文化的支援,教育發展目標的實現是不可能的。同時,區域教育能否得到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與其周圍環境是否成功地取得了聯絡,是否與它要為之服務的社會、就業市場和勞動市場以及與使用其“產品”的各集團成功地取得了聯絡。只有當教育成功地表現為它對地方和國家社會是有用的,能夠滿足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的時候,才能夠獲得廣泛認同、參與和持續性的發展。正如查爾斯·赫梅爾(C.E.Hummel)所指出的那樣,革新過程總是錯綜複雜,教育系統內發生和發展的改革必須與其他社會改革相一致,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革新背離了整個社會發展的基本思想或主要路線,它們就不能成功。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情況將決定明天的教育,正如它們決定著今天的教育一樣。
(二)區域文化依賴
區域文化作為一種區域共享的通則,是人們在無意識中受其制約而趨於特定的行為模式。就教育變革場域來看,區域教育變革的文化依賴實質反映了區域教育發展的文化倫理等非制度因素的至關重要作用。在區域教育變革歷程中,制度變遷存在著對區域文化的“路徑依賴”現象。那些表面看起來一致的政策和制度形式,在實際執行中卻有根本性的區別,這些區別對教育發展產生強有力的影響。這是因為區域教育變革中看似制度在發生作用,實際是文化在起支配作用。制度執行的可能性、可行性是由深層作用的文化所決定的。與文化合拍的制度往往執行的好,而與文化衝突的制度往往流於形式。文化決定著政策與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及廣度和深度。
區域推進教育變革,首先必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區域歷史和文化,始終關注教育改革在不同地區展開的文化差異程度,而不只是看到一般趨勢和共同因素。否則,一旦改革方略經過傳統習慣等文化因素的過濾和潛在安排,實踐結果可能大相徑庭。文化依賴強調社會傳統是區域教育變革發展的中介,這就意味著變革必須善於從現實傳統社會中發掘有利因素,從傳統場域中誘變支援的力量與社會變革共識,甚至變阻力為助力,使改革者成為大多數人,在社會急劇轉型中,尋求和諧發展的通道,從而推進深度變革。在這個意義上,新的教育變革制度執行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區域文化機制相適應的成功。
(三)教育領導依賴
教育改革是透過一系列政策槓桿實現的。教育變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一種複雜活動,政策執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現實來看,在教育發展政策、制度、機制執行中,政府、社會、學校都在發生作用。綜合來看,這是多種力量之間的彼此聯動。政策執行者在執行中採取怎樣的態度、方法和行動,對政策目標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和範圍起決定作用。 特別是在教育轉型與深度推進中,教育變革與教育領導休慼相關。教育領導是區域教育政策執行與變革措施能否科學順利且有效實施的關鍵要素。美國學者艾利森認為:“在達到政策目標的過程中,政策方案確定的功能只佔10%,而其餘的90%則取決於有效的執行。”這正說明區域教育變革中教育政策實踐的有效執行是解決區域教育發展問題的根本性環節。
實踐效能是教育政策的直接目標,需要有效能的教育領導。教育發展問題的複雜性,要求教育領導者在決策與執行的可能性之間求得平衡,對實現改革方略的最佳方式作出合理設計、科學決策,並以強烈的責任去推行改革。教育變革實踐證明,教育變革的先行者在教育組織中所佔的比例越大、所處地位越高,教育發展的道路越平坦,成效也更加顯著。他們也越可能具備各種資源,將擁有的新的教育思想、改革願景,有效地轉化並實現為教育共同體的共識行動。同時,教育領導能力與改革的可持續性直接相關。從最基本的層次上可以說,成功的教育領導者在維護社會的傳統價值形式和適應嶄新的變化之間保持了微妙的平衡,並在傳統中尋求到支援變革的力量,引導人們投身變革,推動教育程序和諧有效發展。
三、區域教育變革的場域超越
場域依賴是區域教育變革具有普遍意義的“特殊邏輯”。區域教育發展差距和發展潛力既敞開並提供了區域教育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同時,區域社會歷史現實條件和經濟基礎制約也構成了區域推進教育變革的路徑限制。改革倡導者和參與者需要以實踐智慧超越發展困境並獲得有利於發展的資源,在場域互動中,實現區域教育重建的創生過程。
(一)提防普遍主義模式的危險
區域教育變革需要建構相應的教育發展模式,即實現區域教育發展目標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系統理念、戰略、政策和實踐策略等。區域教育變革比較通行的是確立區域教育發展標杆、學習先行地區模式等。毫無疑問,教育發展模式包含著一般意義的普適性,然而這只是理論意義上對教育發展歷程的一種簡單概括和方便假設,實際教育的發生發展複雜得多。由於各個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不盡相同,經濟發展水平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不可能設想有一個適用於所有區域的共同教育發展模式。無論何種概括,都不足以確切說明不同區域發展歷程的真相。普遍主義模式所構建的行為邏輯與行動策略,往往遮蔽了不同主體的立場和特殊利益要求。任何既定發展模式都不能忽視不同區域實際存在的不同發展水平以及千差萬別的教育發展條件。尤其是“在一個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國度裡,也完全有可能出現不同地區的教育實際上各自主要承擔著某一種社會職能(或社會防範和調適、或社會除錯、或社會更新)的現象”,這就決定了教育發展變革模式必然存在差異。無論是發達還是欠發達地區,發展模式都不可能與其他區域相同。因此,先行地區教育發展模式只具備作為“一般的”理論和實踐參照意義,並不能“具體地”作為實踐“樣板”。
提防普遍主義模式的意義在於矯正區域教育變革中照搬先進地區模式,而忽視立足點的特殊性的現象。借鑑其他先進地區的成功教育發展模式,必須將參照體系置於區域教育發展模式演進的特定時空,立足於自身發展階段予以歷史性關照。在重視教育發展一般規律的同時,必須注重不同發展時期欠發達區域教育發展的特殊規律,對區域教育發展基於普遍化的思維定勢作出簡單庸俗的隨意類比、膚淺遷移絕不可取。先進地區的教育發展視野儘管可以使我們更全面精細地思考教育實踐的發展大趨勢,但必須警惕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空,相同的教育現象可能產生於根本不同的矛盾關係,我們必須從區域出發來考慮和整合自身教育發展模式。
教育發展模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一個廣大的區域可以同時存在幾種不同模式,諸種模式均有其優勢也有其弱勢,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和適用條件。尤其是對處於跨越發展階段的欠發達區域的教育發展,其當下的發展差距和潛在的巨大發展可能,都使得區域教育發展不應單一地採取某一種特定的模式,而應根據不同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狀況,形成多樣並存、多元互補、多元整合的格局。同時,教育發展模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某種教育發展模式執行一個時期後,可從實際出發加以修正,或者實踐新的發展模式,以開放綜合精神適應不斷髮展的新變化,否則就不具備可操作的實踐意義。
(二)堅守本土主義路向
教育在本質上是本土的,它深深植根於一定的區域經濟社會文化背景之中。教育的本土性意味著教育發展必須立足於自身發展階段。教育的目的、功能、教育資源的組織和教育實踐策略與本土社會須臾不可分離。教育不僅決定於區域社會,其歸宿也應效力於區域建設與發展。
各個區域教育發展模式都有自身的歷史邏輯和現實立場,既包含著對教育發展總趨勢的追隨,更有基於自身發展條件和特點所作出的超越和應答。成功的區域教育發展模式,都是基於自身發展需要進行主動探求的創新發展結果,在本質上是能夠實現有效發展的本地化發展策略,是結合了區域人、區域文化、區域資源、區域創造力而形成的一種區域教育發展的理論和行動。在區域教育變革中,我們應依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和需要,遵循區域發展規律,獲得更具地域性的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互動發展的理念與實踐體系。
堅守本土主義的意義在於區域教育發展必須立足於複雜的區域歷史現實程序。不同區域的發展歷程和文化傳統,決定了任何—個區域的教育發展都具有獨特的發展歷程。正如本傑明·萊文(BenjaminLevin)所認為的那樣,儘管全球化的同質化效應影響遍及各方,但是全球化對政策的影響被人們誇大了,其關鍵性動力仍然主要是本國的和地方性的。政策幾乎在每一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一特殊情形下的歷史、政治、傳統和制度結構。尤其是欠發達區域教育發展問題往往盤根錯節,教育發展的觀念、制度、文化、經濟社會體制、發展水平等構成區域教育發展內在系統結構和場域互動的“欠發達”特質,必須給予立足的本土關懷。因為即如管理而言,區域教育變革的判斷依據是,離實際操作最近的人,最瞭解在其中的場域下什麼方式最可行,什麼策略能最佳化配置現有資源、啟用和培育潛在資源、整合和吸納外部資源,並從有限資源中獲得最大效能。本土主義路向既是區域教育的特殊發展邏輯,也是區域教育變革從“適然”實踐通向“應然”價值的通道所在。
(三)立足教育自身變革
區域教育變革需要立足內涵式發展的教育自身變革。儘管教育發展需要建構廣闊的發展思維,但最終必須關注內涵發展,回到教育自身變革這一立足點。內涵式發展強調從數量增長、規模擴大、適應外部需求轉向主要透過結構最佳化、質量提高等內部深入改革,實現實質性的跨越式發展,從而反映區域教育發展的本質。
正如本傑明·萊文所言:“我們需要集中精力關注那些我們知道將會真正帶來變化的事情。除非我們關注了這些因素,否則就別指望我們的改革能帶來更好的教育成果。”如果不能將一切改革集中於改善學習結果,改革的努力將不能從根本上產生效果。因為實際上,一切教育改革的效能最終是否有效決定於課堂教學環節中的具體教育實踐,而一般的情形往往是,教育改革與現實的學校教學聯絡並不十分緊密,也因此出現教育理念與實踐無法真實結合、空泛理念與落後的教育實踐並存的滯後性超前的尷尬局面。也就是說,在適應區域經濟社會制度文化等發展條件的同時,要警惕“有增長無發展”,更加關注到能促進學校、學生、教師、課堂模式等發展主體與要素根本性變化的有效變革,注重區域自身內在需求並使之受益與發展,才可能獲得可持續的變革支援環境和發展動力。
(四)注重實踐智慧
實踐智慧特指在實踐領域起作用的智慧,強調過程性、實踐性與經驗性,是在確定與達成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根據長期實踐經驗的豐富積累對發展過程作出合理判斷與策略選擇,其中包括對規律性的把握,對創造性的駕御,對於促進過程發展和目標有效完成的預見、控制和行動能力,化解矛盾與避免衝突的應對和適應能力,並在一定意義上體現為一種區域教育的領導智慧。
在區域教育變革中,那些具有強大慣性的潛在文化習慣,常常成為先進發展模式選擇的阻力,致使改革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去實施改革計劃,而是首先有能力設計和實行最適當的解決發展問題的觀念。除了政策的權威性之外,還要有誘導、輿論動員,特別是具有打破傳統路徑鎖定的實踐能力。這種能力在於設法使制度變遷進入有利於教育發展的良性迴圈,使改革方略成為共識。
實踐智慧的實質在於適應並超越區域固有的制度文化的路徑依賴,在變革中特別注重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實條件,始終考慮如何與當地文化融合乃至以引領而非衝突的方式尋求教育改革的發展支援與實現空間,既堅持創新,又注重適應,在區域教育發展的應然和實然之間,尋求一種“適然”,努力尋找制度過渡到實踐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