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

關於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1

  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讀完了錢穆先生寫的,中國文化精神。讀完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自信,都應該把“應該”這個詞去掉。很多時候我們不自信,是我們對自己根的文化了解的太少,在當代社會發展的潮流中,我們少不了對物質的追求,但在物質追求中,不能忘了我們的精神文化。

  書中說到,中國文化就體現在中國人身上,就像英國文化也體現在英國人身上一樣。從中國人身上就能看到傳統的家文化,國文化,中國文化看中如何“做人”;西方文化看中如何“成物”。因此中國文化更重在“踐行人道”;而西方文化則更重在“追尋物理”。讓我想到大學老師說的,希臘哲人在愛琴海邊上思考著人與物的關係,印度哲人在恆河邊上思考著人與神的關係,而中國哲人則在黃河邊上思考著人與人的關係。

  可以看出來中國文化更注重的是精神,做人。這就是中國文化偉大的地方,做人得大家做,所以要無條件的做。我們今天,還能學做孔子,至少可做一不賢的孔子,復興中國文化的大道就在此。

  書中寫道,作者去日本,感受到日本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日本的本民族氛圍也很濃,他們能不忘本,日本人很以日本為榮,甚至還帶些傲慢,而在中國講中國,中國人則覺得中國的全要不得。我們就要學習西方的,我們急於前進,要變,使我們陷在一時常的病態下,我們知變而不知化。讓我想到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作戰方式都與蘇聯不同,蘇聯是從城市開始進攻,而根據我國實情,則是從農村包圍城市。所以在面對文化交流,學習中,我們首先想到的也應該是根據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加以瞭解判斷與吸收。

  在講到文化傳統中的衝突與調和時,我感受到了我們中國文化強大的調和性,想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有西方文化的帝國主義國家發起的,他們之間的衝突乃是西方文化內部自身的大沖突,西方文化中一面講“個人自由”,一面講“集體統治”,這本來不就是一大沖突嗎?看看我們中國文化,照中國人的想法,一男一女,配合在一個家庭之內而成為了一夫一婦。既同在一家之內,大可不必再各爭自由互論平等。在中國,就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路貫通下去。之所以說中國文化調和力量很大,是因為在中國文化中很有“分寸”。比如,佛教再中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傳入中國的,那時的中國人,一面信受了一個出家的宗教,而另一面又保留著一個大家庭傳統,其間卻沒有發生過沖突。不得不說,中國文化調和性,相容性都很大。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完整性,先要學“為人”。學為人,要“盡人道”。中國文化的完整性,寄託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每人可以影響其他人。窮則獨善其身,先影響我自己,其次可以影響到我家,影響到我朋友。達則兼濟天下,就從這裡達去。范仲淹為秀才時有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亭林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這些流傳下來的名句中,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一種士的理想與培養。我們現在提倡文化自信,我覺得首先就要弘揚我們傳統文化中計程車精神。

  都知道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中國人不看重外面事業,而看重在內面的性情上。看到這句話時,我首先想到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讀後感裡面的108位梁山好漢,個個都是性情中人啊,這就是中國文化。在家可以做好兒女,好丈夫,好妻子,對外可以做一個夠得上朋友的,或做一好下屬,好上司。這些從哪裡來,一切皆從“性情”來。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這是中國人一番極高深的道理,而在一種極平凡的人生中表現。

  看完這本書,才發現自己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竟瞭解的那麼少,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品讀一下《論語》《道德經》。

  中國文化精神讀後感2

  文化無疑是一個高頻率使用詞語。但究竟何為文化,少有人能說得清楚。再進一步講,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更是很難說清。張岱年先生與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國文化精神》一書,則試圖從中西比較的角度出發,將這些文化問題講個明白。

  文化定義的中西之辨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發生過一場文化(Culture)與文明(Civilization)的詞義之爭。英美學者在指稱文化時,常常用文明這個詞,但是德國學者則常常使用文化這個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爭論,實則體現了西方文化研究中兩種對立的傳統:即英美的實證社會學傳統和德國的歷史哲學傳統。在實證社會學傳統的研究者看來,文化就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而歷史哲學傳統的研究者認為,文化是一種以生命或生活為本位的活的東西,或者說是生活的樣態,他們認為文化的形態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著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著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觀點。

  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是“文治與教化”之意,西漢的劉向曰:“凡武之光,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說:“文化內輯,武功外悠。”不難看出,文化不僅是一種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礎上不斷創造的過程,而且是人不斷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的過程。通俗地講,文化是“文”與“化”的合稱,如果“文”不能影響、教化、感化人類的心靈,給人精神性的啟迪,那就不能成為“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沒有文化的,可文人對山進行讚美寫成優美的詩句,並給人帶來美的感受與啟迪,那麼自然中的這座山,就賦予了文化的意蘊。

  此書對文化如此定義:“文化是人類在處理人和世界關係中,所採取的精神生活與實踐活動的方式及其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活動方式與活動成果的辯證統一。”書中探討中國文化精神時,基本上也是在這個定義的基礎之上拓展開來。也許,並不是所有的學者都贊同這個定義,可是對此定義中提到的物質、精神等關鍵要素,想必不會提出強烈的質疑。

  文化精神的中西之異

  任何一種文化能持續發展,必然有著特定的精神作為支撐。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靈魂。何為中國文化精神?這又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此書中,張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歸納為四點。一是剛健有為,這涵蓋了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兩個方面。二是和與中,其思想主要是解決人與人的'關係,包括民族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倫關係。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決人自身的關係,即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四是天人協調,其精神是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如果對這四種基本精神進行重要性的排序,那麼天人協調的精神,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今天,唯有進行橫向比較,才能更清晰地認識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書中認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方面。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文化則強調征服自然、戰勝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

  中國傳統文化曾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自15世紀以後逐漸衰微,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嚴重阻礙了中國步入現代化的歷程。這種論調雖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是客觀存在的。至於最主要的缺陷,張岱年在書中認為:那就是缺乏實證科學的文化傳統。

  它具體表現在人們重整體輕分析、重直覺輕知解、重關係輕實體、重實用輕理論。這對於以分析、知解、實體和公理化體系為特點的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顯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國古代強調“天地一體”“變化日新”,其許多結論與支配近代自然科學的“理學自然觀”格格不入。

  這裡要指出,中國人缺少實證科學的傳統,並不意味著中國就沒有科學技術。比如,當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學的標準,認為中醫藥學不是科學,原因是中醫藥學不能把病理說清楚,中醫藥學中的“穴位”“脈象”“養氣”“食補”等學說,在西醫科學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沒有“科學”根據。然而,中醫藥學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缺少實證科學的文化傳統,就徹底否認了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盲從或者貶損中國傳統文化的兩種極端,必須引起警惕。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充分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將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為我所用,正可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與共。中國傳統文化之探索,是一條沒有止境的道路,無論世界變化的節奏有多快,作為中國人,永遠都可以從中汲取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