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論文
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論文
內容提要 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是比經濟人更科學的人類行為的基本假設,這一模型存在的意義在於打破了經濟學只有建立在經濟人假設基礎上才能成為一門科學的神話,理論經濟學只有以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假設為基礎,才能構造出與經濟實踐相統一的理論體系,只有用這樣的理論體系指導中國的改革實踐,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關鍵詞 經濟人假設; 公益人;馬克思;
在人類行為的基本假設問題上,馬克思與西方學者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學者一般是把理論體系建立在經濟人這一不變的假設上面,而馬克思所採用的人類行為的基本假設卻是變化的,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預測未來的新制度時,採用的是不同的行為假設,我把馬克思使用的這種人類行為的基本假設稱為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我認為,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無論是構築理論體系而是指導經濟實踐,都比經濟人假設更科學。
一 馬克思與亞當、斯密關於經濟人假設的差異
我們從馬克思的《資本論》中可以看出,《資本論》在對人的行為假設上繼承了亞當、斯密的成果,認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同樣是理性的經濟人,這種人善於計算,目標明確,從來不自覺顧及公共利益。但除了這些共性以外,《資本論》對人的行為的基本假設與亞當、斯密的經濟人仍然有許多不同之處:
㈠ 亞當、斯密認為,自利是人的一種本能,是人類的自然屬性,人們在交易中的利益最大化動機只是人類固有的利己心在商品經濟中的具體表現,這樣,亞當、斯密的經濟人也就成了一個超階級、超時代的範疇。⑴而在《資本論》中,人的自利行為卻是由環境造成的,資產者追求利潤的動機受競爭規律的支配,無產者追求工資的行為是由於生存條件的約束,我們不能簡單地對這些行為進行好的或壞的價值判斷。⑵ 既然人的行為是受環境支配的,那麼,隨著人們所處環境的變化,人的行為也會或遲或早相應地發生變化。
㈡ 亞當、斯密認為,經濟人之間的交易行為會形成有利於交易雙方的客觀效果,交換導致合作,能提高社會福利,體現社會合譜。而馬克思認為,交換並不是平等的體現,一個社會平等與否,很難從交換中看出來,因為交換過程體現的是市場規則,至於平等與否卻是由生產過程決定的,一個在生產過程沒有平等的社會很難透過交換過程改變非平等狀況。
㈢ 亞當、斯密分析的經濟人,只是一種個體行為分析,缺少對群體行為特徵的描述,他所分析的市場行為主體和個體行為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用今天的概念表述就是這裡的市場行為主體沒有法人行為,而只有自然人在行動。但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不僅分析了個體行為,而且著重研究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群體行為,探討了群體間的合作,這種合作有時並不是建立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而是為了實現群體利益、集團利益的最大化。剩餘價值的生產理論主要揭示了資產者之間的競爭,而剩餘價值的分配則主要探討的是資產者之間的合作,在平均利潤率基礎上形成的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規律,是最大化資產者整體利益的規律,建立在這一規律基礎上的合作使資產者的利益能實現制度約束下的最最佳化。《資本論》的結論正是要告訴無產者合作的重要性,無產者的對手不是某一個資本家,而是整個資產階級,因此無產者也只有聯合起來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時才能實現自己的利益。
㈣ 亞當、斯密認為,競爭是經濟人的基本市場行為。以經濟人假設為依據的馬歇爾的《經濟學》,建立了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模型,該模型揭示的理論精髓是:競爭是最有效率的經濟機制,只要競爭能充分展開,就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但馬克思卻深刻地揭示出競爭的兩重性,他認為在一定條件下競爭能促進經濟效率的顯著提高,在另一條件下則會成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他分析的邏輯是:如果孤立地來看一個企業,這個企業不受外部的任何制約,那麼競爭是高效率的,但商品經濟中的企業恰恰是處於相互聯絡的鏈條上,不可能是孤立的,因而競爭的效率就打了折扣。他特別指出,社會化大生產客觀上有一個比例關係,因而需要各個企業的配合和協調,但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由於市場主體只顧及個人利益,市場成了囚徒困境,這種比例總是透過週期性的破壞,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才能實現。也就是說競爭的結果不是帕累托最優,而只能是納什均衡,
不難看出,亞當、斯密應用經濟人假設論證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永恆性,而馬克思認為,正因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經濟人行為支配一切才決定了這個制度的歷史暫時性。
二 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
從亞當、斯密到現代的主流經濟學,經濟學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唯一沒有變的是經濟學對人類行為的基本假設,經濟人假設是經濟學亙古不變的信條。而馬克思卻認為,人類行為是可變的,因而作為人類行為抽象成果的理論假設也就不應該固定不變。馬克思的全部經濟理論,就隱含著一個動態的人類行為的基本假設模型。這就是: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主體假設為損人利己的經濟人,把生活在共產主義低階階段中的人假設為有限經濟人(這裡的有限不是指理性有限,還是指自利行為本身受到了約束,其中主要是主體的自覺約束),把共產主義高階階段中的人假設為自覺考慮社會利益的公益人。相應地,人類的行為也就有一個從經濟人向公益人的轉化過程,而這種轉化與生產關係以及由這種關係所決定的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上層建築的變革保持同向性。共產主義低階階段,是一個生產資料共同佔有,消費資料和勞動力個人所有的社會,這種社會條件決定人的行為雖然是自利的,但這種自利被限制在爭取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較滿意的工作條件上,而不是無限地佔有社會財富。也就是說,這樣的經濟人是有限的經濟人。在共產主義高階階段,由於物質財富的豐裕和消費資料的按需分配,人們也就沒有必要再把勞動力做為私有財產。在這樣的社會里,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們自覺地為社會工作,而個人利益卻是自發地實現的,不再需要人們去謀劃自己的個人利益,因而生活在共產主義高階階段中的人是公益人。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未來的新制度及其形成時寫道:
“@在共產主義社會高階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份湧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⑶
從以上引文我們不難看出馬克思論述的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必要條件:
第一,生產力“增長起來,”“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湧流之後。”這是人類行為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物質基礎。根據馬克思的經濟思想,社會財富的增長決定於兩大因素,即:勞動者創造價值或創造則富的特性,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而勞動者的創造能力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潛力就人類的本性來說都是無限的、不可窮盡的,只要具備了適合其發展的制度環境,“集體財富”的“充分湧流”就不僅僅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是一種具有現實可行性的前景。
第二,存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這是人類行為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制度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或前提,人們利己的範圍就受到了很大的侷限,就是存在利己行為,其目標也只是為了獲取消費資料,而喪失了積累財富的條件和動機。
第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伴隨“
社會文化的發展。”人們的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存在無償地佔有他人財富的動機,也不存有無休止地積累個人財富的願望,而勞動卻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這是人類行為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道德基礎。
馬克思認為,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物質基礎、制度基礎和道德基礎是相互聯絡的有機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部分,都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公益人。但在這個有機體中,物質基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物質財富豐裕,勞動不再成為謀生的手段時,公益人行為才能成為人類行為的普遍的基本的形式。同時,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三個條件有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人類來說具有不可逆轉性,與此相適應,人們的公益行為也存在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樣具有不可逆轉性。
現在我們可以對公益人假設下一個基本定義:由於個人的消費資料由社會供給,社會不存在個人積累財富的條件,個人沒有佔有財富的願望,人們盡其所能為社會盡責,這種以最大化公共利益為目標的理性人就是公益人。
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給出:
公式一 U = W(1-P) ( 1 > P > 0)
公式二 W= U/(1-P)
其中:U 表示公益偏好程度
W 個人需要的消費資料總量
P 消費資料中按勞分配的比重
三 馬克思人類行為動態模型的基本特徵
與現代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比較,馬克思人類行為假設的動態模型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 現代主流經濟學認為,經濟學只有建立在經濟人假設基礎上才
能成為一門科學,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的不斷創新,在內容上的不斷充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經濟人假設奠定的基礎。但馬克思的人類行為動態模型卻打破了經濟人“拜物教”神話,經濟學沒有必要建立一個一成不變的行為假設,否則就封閉了經濟學進一步發展的大門。⑷經濟學究竟採取何種假設,不存在一個先驗的模式,而只能根據客觀經濟現實,根據經濟研究的特定任務進行科學的抽象,透過這種抽象形成的假設與實際越接近,建立在這種假設基礎上的理論才有較強的解釋力。
(二) 在應用經濟人假設分析社會現實問題時必然得出的結論是,社
會越向前發展,人們的經濟人行為傾向就越嚴重,當代經濟學家筆下人經濟人比起亞當、斯密論述的經濟人有更強的自利傾向,而且這種傾向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馬克思的人類行為動態模型卻說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人的經濟人傾向不是在強化,還是因受到各種約束在遞減,而人的社會性與公益性傾向卻在不斷增強。
(三) 現代主流經濟學認為經濟人的行為目標就是最大化個人利益,而自覺關心社會利益的行為從經濟人假設的角度看是不現實的。雖然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覺察到了道德、習慣等因素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但這些因素最多隻是構成了對人類行為的一種約束條件,而不是人類的一種自覺的需求。與此相反,在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裡,個人利益並不是人類的唯一動機,自覺地遵循道德規範、為他人為社會主動做出奉獻也能成為人的行為目標,這種行為絕不是現代某些經濟理論所說的只是一種特殊的謀利手段。特別是在馬克思所設想的未來社會,為公共利益服務將是人類社會最普遍的行為目標。
(四) 很明顯,馬克思人類行為的動態模型比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更貼近現實。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個人人力資本的積累,人們用於謀生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在不斷減少,特別是一些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勞動者他們的勞動可以主要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業,這是現代勞動者可以把為公共謀利益作為個人行為目標的物質前提;由於各國政府對公共事業、社會福利事業的重視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個人需要的一部分已經由社會提供,因而使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奪取他人利益的行為有所減少;由於法制的健全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增強,加大了損人利己的成本,而創造出了更能體現社會公平的制度環境。總之,人類社會行為發展的軌跡與馬克思所揭示的人類行為的動態發展模式是一致的。
有的讀者可能會提一個這樣的問題,本文提到的公益人與經濟人假設比較更不現實。的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里,純粹的公益人比純粹的經濟人要少得多,因而要建立以公益人假設為基礎的經濟學還為時過早。但這種狀況並不能否定馬克思人類行為動態模型的現實意義,因為這個模型強調的是人類行為從經濟人向公益人轉化的趨勢,我們都明白帕累托最優也沒有多少現實性,但卻沒有人否定這個標準作為參照系的重要理論價值。同理,公益人假設儘管沒有多少現實性,但這一假設的意義在於它啟迪我們形成這樣的認識,一個人只有自利行為是不完整的,只有同時具備利他行為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也只有這樣假設,人類的利他動機才能與利己動機一樣進入經濟學家的視野,經濟學才能擺脫作為單純的謀利工具的現狀,進而推動經濟學在增進人類文明方面作出獨特的貢獻。
當然,由於歷史條件的侷限和個人自然生命的有限,馬克思沒有來得及建立一個從經濟人到公益人假設為基礎的完整的經濟學體系,但建立這樣一個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這一點對於我國正在建立和逐漸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具有現實意義,因為我國目前的市場化改革是朝著張揚經濟人行為的方向發展的,對於謀取私利同時又損害公利和他人利益的行為社會給予了很大的寬容,這與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與人類行為的公益傾向的發展,特別是與我國實行的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制度很不相適應,因而創立一種全新的經濟學替代以經濟人假設為基礎的經濟學,這是歷史賦予我國新一代經濟學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