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公寓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論文

高校學生公寓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論文

  【摘 要】隨著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學生公寓的物業化管理,也隨之出現了有學校管理的、也有學生公寓的建設者——開發商管理、還有完全委託給社會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等多種多樣的服務管理模式和形式。本文主要根據這些特點,就展現學生公寓育人的作用。在明確了什麼是管理,什麼是服務,管理與服務的管理以及什麼是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概念的基礎上,重點探討怎樣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關鍵詞】管理服務育人

  一、管理與服務

  1.什麼是管理

  許多管理學家,針對各自所處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地域職位,在自己的理論體系中,站在自認為科學的、合理的角度上,對“管理”這個概念,都有過系統、詳實的論述和概括。在現實社會中,許多從事管理工作的廠長、總經理或經理,在自己的崗位上,也不乏取得成功經驗的管理理論、思想和方法。但賦予“管理”明確定義的,即:是什麼對(與)什麼的關係的,即便是在泰勒、法約爾和杜拉客這些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和大師”的魔筆下也沒有。或許是西方理論思想與東方理論思想差異的原因,亦或是管理本身是一個抽象、複雜、廣泛、類多、型異的因素。然而,他們卻對“管理是什麼”?給予了不同形式的說明。

  泰勒在他的《科學管理理論》中指出:“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都有的一種活動”,“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法約爾認為“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裡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泰勒和法約爾的觀點,只是說明了管理活動的過程,而並沒有回答其結果。隨著管理學發展的深入和管理理論在我國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國研究管理學的理論家,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對管理是什麼,給出了不同的結果。朱則榮在他的管理是什麼的一節中,是這樣說的:“管理是對一個活動過程進行組織,讓行動變得更有效、成本變得更低,並讓結果更加令人滿意”。這一定義,從其活動的過程和目標上理解,比較形象地對“管理”做出瞭解釋。但從內容上看,又似乎過於單純,而顯得不夠完美。學者王國鋒先生,把“管理”從字面上,站在社會學和哲學的角度上,進行了認真的解剖分析之後,對管理給出了一個比較科學的定義;他說:管理是指“客體透過主體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的一種活動”。這一定義,從表面上看,似乎顯得抽象了一些。但內容上,他卻比較深入和客觀地反映了“管理”這個廣泛的活動作用。管理在人類社會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2.什麼是服務

  “服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已經經常可以感受、感覺或享受得到了。這是因為,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要求和願望也越來越高、越來月多的因素,也是當今各行各業都在提倡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的因素。對於什麼是“服務”或“服務”是什麼,許多人都能從其形式上說出個一、二、三來。但要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卻沒有。許多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也在不斷地談及這個概念。因為在所有書山書海中都沒有找到。各種“管理”類的書比比皆是,而問及服務類的書卻沒有。這是因為,“服務”它不是單純的,它是與管理緊密相連的,它是管理的一種形式,是管理活動的衍生行為。

  在辭典裡,“服”,即“服從”、“聽從”;“務”,即“活動”、“勞動”、“勞作”。服務是指為了集體或別人的利益的工作。從詞義上看“集體”“利益”“工作”,這一解釋或定義是比較準確地反映了“服務”的意識的。但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產物,現代社會環境中,隨著大量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出現,“服務”已不在是“集體或他人的利益的反映了”。大到生產建設加工企業,小到小商小販的熱情招呼與上門等,這些已不是社會什麼特定的產物。而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必然要求。一個概念的出現或意識的反映,應該是社會某一現象的反映。根據這些基本特徵,服務實際就是“一種為了達到或滿足他人的需求或意願的行為活動”。

  3.管理與服務的關係

  管理是目標形式的活動要求,它的過程目的是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實施時,這個目標儘管有反覆的因素存在,但原則方向不會變。而服務是目的形式的活動要求,它的過程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管理的過程是組織、計劃、控制的過程,它可以有多個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是建立在制度的約束機制上的;因此,管理具有約束性。而服務只有一個目的,它是建立在自覺、自發、自願基礎上的,具有自覺性;其活動內容和形式,就是管理過程活動的反映。管理不僅要犧牲自己,還要犧牲他人;而服務只是犧牲自己。管理與服務是相輔相成的,是絕對統一的,他們不存在矛盾。服務的過程就是管理的過程。

  二、什麼是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古典管理科學家泰勒說“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都有的一種活動”。從這個意義上告訴我們:管理活動是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以來就已經存在了的。我們知道,在文明社會以前的人類,基本是以群落、部族乃至於家族為生存單位的,這個時候沒有國家、沒有工業企業,自然也就沒有經營管理。這個時代的人類生活是以頭領為組織和分工的,這個頭帶領的這個群體,不僅是要管理好這個群體,更主要的是要為這個群體服務的。這個以頭領為組織的生活形式,就是一種服務管理形式,這種服務管理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目標,卻具有某種目的性。這種目的性的所有過程活動,就是一種機械性的“育人”形式,這個育人很簡單,就是“服從”或“聽從”。人類社會經過上千年演變和發展過程之後,進入今天這個高度發達和文明的時代,“管理”已經是一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十分重要的活動形式了。大到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小到城市、集體單位、家庭等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次。一個領域、一方領土的安穩與否,就反映了這方領導的管理思想和服務意識;一個集體、一個單位、一個家庭的平安與和諧,就反映了這個單位、集體和家庭的人文意識。這些都是“無形”的“育人”形式的催化劑。

  1985年,我在“談士兵的管理”時,就提出和認為:“管理是一們科學,管理是一們藝術”。科學理論的形成,實際上就是透過自己對事物現象的發現和領悟而產生的。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藝術?在其他領域早有學者專家定論。但在管理科學裡面我們認為就是:在領導或管理者大腦裡執行並製作的組織、計劃、方案,透過實施後達到了預期目的的就是科學。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或實施者都十分踴躍和樂意並取得良好效果的就是藝術。一個底層軍官,要使手下100多個士兵服從、聽從很容易;要使100多個士兵個個都遵從、信服,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從某種意義上說,軍隊就是一部高階機器,它集中了人類製造的最尖端電子科技內容。要想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和效果,作為使用(管理)者,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和精心地維護他。士兵是人,人是任何高階機器所不能取代的。一個人一個思維,一個人一個思想。當每一個士兵都能緊緊圍繞在一個軍官身邊,感覺需要你、離不開你、甚至於絕大多數認為沒有你不行,就是管理科學和藝術在這個軍官身上的體現。返回來,一個管理者將自己各次工作計劃方案通報和安排給下屬,每次都得了到絕大多數員工愉快執行並取得了理想效果,且皆大歡喜的歡欣鼓舞之時,就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表面看起來,這個過程似乎很簡單。但他在考慮這件事情的同時,必定首先考慮了人的因素,然後才是質量目標和效果。正如赫胥黎所說:“只要我們具有能夠改善事物的能力,我們的首要職責就是利用它並訓練我們的全部智慧和能力,來為我們人類至高無上的事業服務”。

  三、怎樣才能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大學生進入大學後,便進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時期。他們以為在大學,除了離開父母以外,還會像中學一樣,有班主任老師的直接管理、認真指導、親切關懷和照顧;殊不知,一切問題和矛盾都需要自己來處理和解決。他們還會以為,在大學裡跟中學一樣有飽滿的課程和作業時間,殊不知,大多數時間都由自己安排和控制。面對這一問題,他們不知道怎麼辦?

  大學,不僅是科學技術的發源地,同時,也是社會文明與發展的發源地。而大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並不多,所學的知識只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數時間都滯留在學生公寓(宿舍)或在公寓——校舍——食堂的.時空裡。我們都清楚,教書育人是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而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作為大學校園管理的一個部門——學生公寓服務管理中心,怎樣才能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呢?

  1.領導要重視

  學生宿舍的服務管理,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和社會責任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業等壓力也越來越大。近年來,高校學生公寓中,出現偷盜、人身傷害、火災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屢見不鮮,服務管理形式並不樂觀。但讓人欣慰的是,這些問題已經不斷引起了各高校領導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應該說,現在重視還不晚還來得及。但光是學校領導重視還不夠,更主要的是其他相關部門的領導都要重視,要把學生宿舍的服務管理當著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宿舍也是思想素質、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育人場所,不要讓這些基本的教育內容出現空白。因此,領導要重視,要關心學生宿舍的軟體建設和硬體建設;領導重視,要關心學生宿舍服務管理部門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效果。

  與此同時,學生宿舍管理部門的負責人更要重視,要把握好相應的政策,要認真領會學校領導、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領導的意圖。不僅在思想上要重視,在行動上、行為方法上都要重視。要抓好員工隊伍建設;要深入實際,注意監督、檢查,要把握好重點;要把做好學生宿舍服務管理工作,當作一項教育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

  2.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服務管理執行機制

  現在的高校學生公寓管理部門,有的歸屬於學生系統、有的歸屬於後勤系統;而有的學校則乾脆把學生公寓,交由地方物業管理機構來管理。學生宿舍服務管理部門,不論歸屬於哪個系統,都是為學生服務,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服務。關鍵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執行管理機制。這套機制,首先是要完善學生宿舍的服務管理制度,以作為學生宿舍服務管理的基本依據。在建立和完善各類制度時,不能單純的考慮在控制、約束和限制的意識上。學校畢竟是一個單位,而不是一個國家。所有制度的建立,必須考慮人性化的原則,即教育、引導、說明的原則。以充分體現育人的思想。其次,要有一套好的協調機制;學生宿舍的服務管理,不單是學生宿舍服務管理部門的事情。學校相關部門都有權利和義務,都應給予積極的支援與配合。一旦出現問題,凡是相關部門都不應該推卸,都要有主人翁的思想和意識。三是要有一套好的資訊溝通機制(這裡的資訊不單是通訊),要對各類資訊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不能只聽信單方面的意識或意見,要保持縱向和橫向的聯絡,確保資訊的準確無誤和可心度。四是要堅持教育和處分想結合。對違犯原則或造成影響較壞的,給予處分時,要掌握好處分的形式和效果。對於處分物件,要給予跟蹤查返,以達到處分是為了教育的目的。該批評教育的,要及時地批評教育。(對於大學生宿舍交由地方物業管理的形式,這裡不加評說)。

  3.要培養一支有素質的服務管理隊伍

  員工隊伍的思想政策素質和品行素質,是學生宿舍服務管理的關鍵。現在各高校在學生宿舍中從事服務管理工作的,基本上或絕大多數是社會聘用員工。這些員工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對很多問題和矛盾不能從多方面去理解和分析。因此,要加強對他(她)們的培養教育和疏導。一是學校和相關部門要儘量或最大限度地給這些員工創造學習、培養和鍛鍊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政策意識、思維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學生宿舍管理部門自身,要加強教育和引導,要充分利用一切機會講授一些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告訴他(她)們要敢於承受來自學生當中的各種壓力、阻力和抵制力。三是員工隊伍要自身加強學習,要關心國家尤其是有關大學教育管理方面的指導思想和政策意識。要善於觀察分析事物的本質和現象。要多問多請教。四是要樹立良好的品性行為;在執行上級指示和落實規章制度上,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語言、行為方面要以身示教。要事事處處表現出,我們既是服務員、也是監督員,還是老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度。

  4.要牢固樹立集體意識和國家意識

  集體主義思想,是人們工作事業的一個基本條件和首要前提。集體利益高於一切。從事學生宿舍服務管理工作的每一個人,都要牢固樹立集體思想、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學生宿舍的工作,決不是監督、約束的問題,它的責任重於泰山。學生宿舍的每一項工作,都必須以學校的意識為基準點,以學校的穩定與發展為出發點。站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上,紮紮實實地開展每一項工作。從上到下都不能也不應該有過度意識、短暫意識和臨時意識。要深刻認識到學生宿舍的安穩,關係到學校的安穩,關係到一個區域的安穩。

  5.要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

  工作作風是指一個人在執行上級指示,完成工作任務的效率。員工的工作作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這裡的作風不僅僅是時間觀念問題,而主要是工作方法、工作態度和行為方式的問題。在工作過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風貌。要做到:檢查督促及時到位;發現問題及時準確;反映問題及時可靠;解決問題及時有效。在個體形式上,著裝形象要得體;語言行為要文明;在服務管理的整個工作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團結、緊張、嚴肅、活撥”的氛圍,要讓學生感覺到,在學生宿舍生活期間,就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

  6.要關心理解學生

  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同形式的問題和困難,我們在開展工作時,也難免不會遇到學生這樣、那樣的情緒。一個人一個思想,一個人一個觀念。我們的管理員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開展服務工作。對待問題要熱心、對待困難要關心、對待意見要用心、對待情緒要細心、對待病人要有愛心。要把學生當著自己的親人來看待,要把學生當著自己的孩子來對待。蘇霍姆林斯基說:“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識;就把為社會服務看作一個人最主要的美德。”

  育人是一個十分複雜、煩瑣、具體的過程,它不象搞科學研究那麼單純,不行可以重來。而育人不行,沒有重複的機會。管理是一們科學,是一個活動,是一種思想;而服務是一們藝術、一種意識、一種精神、一種智慧。如果說一個企業的管理與服務是為了促經濟、促效益;那麼,學生宿舍的管理和服務,就是為了促穩定、促人的健康成長。管理和服務就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只有將科學和藝術融合在一起,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泰勒著,韓放編譯.科學管理原理.

  [2]法約爾著,李永先編譯.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

  [3]王國鋒.什麼是管理.

  [4]林昊.不要相信管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