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教育教學論文

關於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教育教學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教育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 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建設與改革,實施案例教學本土化,選用具有時代性、貼切性和典型性,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的案例,使學生從案例的閱讀、分析、討論、交流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進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效果益。

  關鍵詞:案例教學;聯絡實際;本土化

  在以往的思政課教學中存在著只顧理論、原理的講述,但是忽視聯絡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的問題,再加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普遍欠缺和對不良社會現象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致使思政課教學失去了應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要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理論聯絡實際是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在思政課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就是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很好體現,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思政教學內容有很大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做到教學案例本土化,更能拉近生活與教材的距離,使學生有親近感,多用本土化的案例,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學生感到“學習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與現實世界聯絡密切,對思政課產生興趣,從而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思政課教學要實現教學案例本土化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

  學生生活實際,是指學生的生活環境、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在日常生活中所爭議的問題。如講授思政理論知識時,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從學生了解、感興趣的事物中尋找最能說明問題的案例材料,由此開始分析,由淺入深,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理論和原理。因為思政理論和原理都是源於客觀存在、源於生活,但又不是客觀存在的直接呈現和生活的簡單描述,要講清抽象的思政理論和原理,就必須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透過掌握思政理論和原理的感性材料,從具體到抽象,加強對思政理論和原理的理解,而且能在生活實際中運用理論和原理。生活化的思政教學內容或生活化的思政教學案例的選擇,為學生不久將來的社會生活作了必要的準備,培養了學生在真正社會生活中需要具備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這些生活化的思政教學內容在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絡的基礎上,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講《基礎》課程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中國精神”時,讓學生觀看《大國崛起》影片資料,2015年9月3日的閱兵影片等;又如,在講《基礎》課程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時,圍繞“什麼是正確的消費觀”和學生展開討論,請學生列舉出身邊有哪些不適度消費的行為?生活中有哪些盲目攀比現象等?這些源自於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既貼切又很有說服力。

  二、思想政治教學案例本土化

  思政教學案例的本土化,主要是指蒐集整理學生身邊的事物和當地發生的事例作為思政教學案例,透過這些“本地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思政理論教學內容。思政教學案例的本地化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也符合思政課教學的時代性要求,有助於思政課堂教學取得生動活潑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思政教學中如果選用了一些脫離學生、脫離現實的教學案例,就會造成思政課教學沒有說服力,無法實現思政案例教學的實效性。相反,如果在思政教學中能夠選用和學生貼近的身邊案例、本地案例,學生就會印象深刻,感同身受,有助於對思政教學的理解和掌握。因為對於這些平時所見、所聞甚至所經歷的案例,學生對其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看法或觀點,當運用這些案例來解釋思政理論或原理時,就願意聽,感興趣,也能理解。例如,在講第七章第二節“大學生的擇業與就業”時,用圖片和文字展示了學校周邊的人才市場招聘情況、學校周邊其它校園招聘會的情況、並鼓勵學生親自去體驗,以及講授教師自身擇業與就業時的經驗教訓等,學生就聽得很入迷,教學效果很好。要使本地化案例的'列舉達到啟迪學生智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功效,案例的貼切性、典型性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能夠準確駕馭,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及時地收集相關案例。同時學生也要參與教學案例的收集、整理活動中。

  1、教師精選素材。透過廣播電視、電臺、報刊、網路等,全面瞭解本地新聞事件,積極分析本地重大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掌握本地各項政策的出臺背景,養成剪報、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為思政教學積累案例素材。這些案例素材和學生生活較貼近,自然更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學生集思廣益。“當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人們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毫無疑問,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是要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師在講授思政理論知識時,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教材內容,提前給學生布置收集各種資訊、事件資料、影片影像等,既可以作為思政教學參考,也可以用於學生開展思政課堂探究。

  例如,在講《基礎》課的法律部分時,讓學生課前蒐集“當代大學生違法犯罪的特點、原因”等材料,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展示所整理的資料時學生都很投入。在思政課教學中嘗試教學案例本土化,聯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思政課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可以讓學生在不斷參與中擴大知識面,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增強思政課實效性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令超、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

  [2]柏文湧、論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中的科學運用[J]、教育與職業,2008

  [3]劉良華、什麼是有效教學[J]、廣東教育,200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