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的數字邏輯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教學模式的數字邏輯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針對目前“數字邏輯”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分析“數字邏輯”課程的特點、教學現狀和PBL教學模式內涵的基礎上,文章提出將PBL教學方法應用於“數字邏輯”教學過程中的觀點,並提出“2+2”教學方案。教學實踐表明,將PBL教學模式應用於數字邏輯課程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數字邏輯的原理、知識、概念的理解,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論文關鍵詞:數字邏輯 PBL教學 教學研究
“數字邏輯”課程是理工類專業的技術基礎課,從計算機的層次結構上講,“數字邏輯”是深入瞭解計算機“核心”的一門最關鍵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1]。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數字邏輯與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對主要的邏輯部件進行分析和設計,學會使用標準的積體電路和高密度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掌握數字系統的基本設計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各種超大規模數字積體電路的系統設計打下基礎。
PBL全稱為Problem—BasedLearning,被翻譯成“基於問題學習”或“問題式學習”。其基本思路是以問題為基礎來展開學習和教學過程[2]。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形式,在老師的參與和指導下,圍繞某一具體問題開展研究和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3]。如今PBL教學已經成為美國教育中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教學方法。
1研究背景
1.1數字邏輯課程的內容及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數字邏輯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數字邏輯基礎和數位電路兩個部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把握好這兩條貫穿整個課程的主線。數字邏輯基礎是研究數位電路的數學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使學生明確數位電路中邏輯變數的概念,掌握邏輯代數(布林代數)的基本運算公式、定理,能夠熟練對邏輯函式進行化簡。數位電路是解決邏輯問題的硬體電路,包括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兩種基本形式。對於每一種電路形式,教師應指導學生從基本單元電路入手,熟悉其常用中規模積體電路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數位電路(組合和時序電路)的分析和設計方法,並瞭解數字系統的現代設計方法。
我們根據教學內容,總結數字邏輯課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數字邏輯課程是一門既抽象又具體的課程。在邏輯問題的提取和描述方面是抽象的,而在邏輯問題的實現上是具體的。因此,學習中既要務虛,又要務實。
2)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該課程各部分知識與實際應用直接相關,學習中必須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絡起來,真正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邏輯設計方法靈活。許多問題的處理沒有固定的方法和步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作者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知識廣度和深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換而言之,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具有較大的彈性和可塑性。
基金專案:黑龍江省智慧教育與資訊工程重點實驗室專案;黑龍江省計算機應用技術重點學科(081203);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專案(11551125)。
筆者發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在教學方式上,很多教師仍然在以“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為主,整堂課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將書本上現成的內容、公式、定理、結論講授給學生,這使學生不能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索,只能機械地記憶若干公式定理結論,長期下去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2)在實驗實踐環節上,一些教師側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實驗實踐環節,致使學生在面對具體應用問題時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在實驗方案的選擇上,一些教師以傳統實驗為主,擴充套件性不足,使學生無法與實際工程專案接軌,不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1.2PBL教學的內涵
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習慣於把知識的獲得和應用看成是教學中兩個獨立的階段。實際上,知識的應用並不是知識的套用,在應用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者常常需要針對當前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建構出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案。因此,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樣是一個建構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者需要對問題背後所隱含的基本關係、基本規律做思考、分析、考察,從而建構起相應的知識。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是基於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於問題中;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定到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透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習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今的建構主義者越來越重視問題在學習中的作用,以問題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讓學生透過解決問題來學習,透過高水平的思維來學習,這是當今教學改革的重要思路。
2PBL教學模式在數字邏輯課程中的應用
2.1教材選擇
針對PBL教學法,根據計算機工程專業的特點,筆者選擇由歐陽星明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數字邏輯》(第四版)作為基礎教材,由歐陽星明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數位電路邏輯設計》作為參考教材。選擇教材的目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每本教材各有其側重點。
2.2PBL教學法的教學設計
在“基於問題學習”模式的課堂中,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它要求學生要會主動地去尋找學習中的問題,然後帶著問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概括和應用知識,運用各種已有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其教學目標立足於培養學生靈活的知識基礎,發展高層次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基於問題學習體現在課堂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從而去努力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並能逐漸把所學知識整合,最終達到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目的。
作者在多年教學經驗基礎上,針對PBL教學模式,提出“2+2”教學方案,包括4個教學環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方案討論→總結評價。
在上述4個環節中,教師主要參與提出問題環節和總結評價環節,學生主要參與解決問題環節和方案討論環節。下面具體說明各個環節的設定。 1)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環節是教學方案中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教師參與的第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該根據所講課程內容的不同設計出不同的問題,好的問題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關鍵。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筆者講到組合邏輯電路設計時,提出的問題是設計一個全加器,用硬體描述語言VHDL進行描述並在試驗箱上進行實現,同時還給出一個已經設計好的參考例程,共學生參考學習;在講到時序邏輯電路設計時,提出的問題是設計一個汽車尾燈控制器,並對選用的邏輯閘器件進行了要求。
這個環節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2)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環節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環節,是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在這個環節中,老師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以5~7個人為一組。學生接受任務後學習興趣提高,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採取各種方法來完成任務。每個小組共同學習,學習好的同學帶動大家一起學習,互相幫助,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地思考和探索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將面臨一些困難,如邏輯器件的選擇上、語言的描述上、具體問題的實現上,等等。
透過這一環節,教師也感受到同學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等都是非常強的。
3)方案討論。
在方案討論這個環節中,學生根據學習到的知識對自己所設計的方案進行討論,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說明自己的理由。教師根據學生們的發言,指出其合理的地方,對其不足的地方進行指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如在全加器的設計問題中,有的小組採用的是多種邏輯閘電路進行設計,有的小組基於經濟問題考慮,只採用與非閘電路來進行設計,每個小組都詳細闡明自己的觀點,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論證。
在這個環節,老師應強調放開思路,開拓創新,
鼓勵學生進行多途徑思考,全方位構思。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們學習自覺性、開創性,又培養學生更多地進行綜合思考,得到更多的鍛鍊,提高分析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4)總結評價。
小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設計開發任務。各個小組分別展示各自成果,其他小組學生提出問題進行互動並相互評價,老師給出點評並比較各自設計的優缺點,最後老師進行總結評價。這個環節中,教師作為主要參與者,一方面要對知識進行系統性的總結歸納,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具有條理性,另一方面還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擴充套件,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廣,同時對一些難點重點再次進行強調,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結語
數字邏輯是一門理論聯絡實踐比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採用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PBL教學可以使得數字邏輯課程目標更好的實現,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實際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季偉東,張軍.數字邏輯課程的探究性教學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10):76-78.
[2]付森.PBL教學法在資料庫原理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0(10):91-93.
[3]賴維瑋.網路環境下PBL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資訊化,2009(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