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500字範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500字範文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雜文集,書中收錄了作者對涉及知識分子的處境及思考、社會道德倫理、文化爭論、國學與新儒家、民族主義等很多方面的一個分析和解讀,角度各異,文章裡既有文學上的優美,又帶給人們哲學上的沉思,還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史學論述。就像書中引述最多的羅素的那句話——參差多型乃是幸福的本源,作者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思想世界,並且照進作者生活過的許多現實狀況。不管是那段瘋狂心酸的經歷,還是現下生存的時代和空間,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沉默的大多數是作者以自己為典型而揭露的人群,這些人沒有語言上的障礙,但是很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很多時候都以“沉默”的姿態示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沉默是金”這句話的影響,反正我身邊有很大一群“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就是作者描述出來的樣子——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裡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性的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沉默是金”的名言可能是很多人保持沉默的原因,而這些沉默的人需要的是打破沉默,將自己的思考和所得告訴給身邊的人,否則他們也會變成“弱勢群體”,因為弱勢群體的典型特徵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群體,作者在書中如是說。

  “東西方精神的最大差別在於西方人沉迷於物慾,而東方人精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前者從征服中得到滿足,後者從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中汲取幸福。”,其實提到“物慾”,我們一定會想到許多文章,大到文學著作、各期刊雜誌的文章,小到一篇普通的學生作文,“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句話不知道被多少人引述,持著或褒或貶的態度。“物慾”是古代先賢批判的“外物所累”,是現在很多人叫囂著的“錢,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對物質的追求在我們看來都是需要被批判的,因為物質索取會讓精神變得不純潔,這是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中告訴我們的。而人性的追求,從來就不止精神和思想高尚,再賢明的人也離不開一日三餐,再高尚的人也難以脫離粗布蔽體,脫離物質而存在的精神,這是肯定不存在的。

  “從孔孟到如今,中國的哲學家從來不挑擔、不推車,所以他們的智慧從不考慮降低人體的痛苦,專門營造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理論”,如果你也曾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很有道理的話,你再想想其用以安撫那些辛勞的人們安心接受辛苦時的作用,也許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了。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說所有逆境都是為順境的來臨而預備,給人們這樣殷切的盼望卻沒有任何保障性的結果。或許是我曲解了,但是我覺得作者這一觀點仍然是值得我們細細分析的,我們可以去尋找更多的例證,證明其正確以及錯誤性。

  赫拉克利特說“善與惡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條路,不知道何為惡,焉知何為善”,就像那些標榜著“善”的人很有可能是“惡”的所在,事物的.兩面性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句話不僅是對善惡的解讀,也是盡力給人們啟發的意義。我們常說事物都有兩面,當看見華麗的正面,我們卻抹不掉陰暗的背面。每個人對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認識,有自己的處事方法,甚至有很多時候向好向懷的發展只是我們單純企盼,但是卻不能忽略其反面帶來的影響。抱著最好的期待做最壞的打算,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但是確確實實的踐行大概才是該做的。

  魯迅說:人是一種善於遺忘的動物。這實在是人性,人的本能中有一種讓自己快樂的動力。魯迅說了遺忘的壞處。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人是一種自己欺騙自己的動物。人的動物本能讓自己學會趨利避害,且絕無例外。這話說起來或者讓人聽了很難受,畢竟我們標榜著“大公無私”“不求私利”的大字標語讓人再熟悉不過,但是我們又真實的知道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人的利益選擇不是由於知識文化道德決定的,而就只是因為我們是動物,我們的本能就是自私。

  也許話語中有很多道理,但是沉默也許能給人更大的思考空間;也許沉默可以明哲保身,但是話語卻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還是需要我們好好使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