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及其教育救國論閱讀材料及答案

嚴復及其教育救國論閱讀材料及答案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甲午戰敗猶如一記悶棍,把中國打懵了,徹底打掉了中國人的希望、自信,更打掉了中國人透過洋務運動“自強”“求富”的幻想。在譚嗣同悲愴地吟著“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時,有一位福建侯官人也在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的後院“中夜起而大哭”。

  甲午戰爭改變了嚴復的人生軌跡,如果不是這場戰爭,“海歸”嚴復也許會在待了15年的北洋水師學堂繼續待下去,會將他落第了四次的科舉考試進行到底。但沒有那麼多也許,對於頹敗腐朽的滿清王朝來說,甲午戰爭是一個歷史的必然,因此有著天縱之才、又飽讀西方學說的嚴復走上歷史前臺也是一個必然。他註定不是一生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嚴復走向啟蒙思想家的聖殿,從1895年在天津《直報》上發表一系列論文開始,《論世變之亟》《原強》《闢韓》《救亡決論》四篇論文是他吹響維新變法思潮的第一波號角。嚴復分析當時的局勢,認為中國面臨著自古以來未有之變局,亡國亡種之危近在旦夕,要救亡圖存,只能維新變法。救亡圖存、維新變法是當時整個時代的大主題,時局就擺在眼前,再糊塗保守的人也不能不改弦易轍,故而滿清皇室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採取支援態度。嚴復對此一大主題的闡述,最為關鍵的兩點:一是用達爾文進化論和赫胥黎庸俗進化論來分析中國面臨的危機,這些新穎深刻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念更是無異於天外驚雷,產生特別發聾振聵的效果;二者,嚴復鼓吹維新變法之具體內容最為有特色,他認為要救亡先得啟蒙,因為中國之最為可悲的不是缺少救亡之法,這些“法”中國文化本身中有,西方文化中更是有很多可以學習,最為可悲的是“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與民氣之已困耳”。

  “民”是組成社會、形成國家最為基礎的個體,這些個體的強弱優劣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國家的強弱優劣,如果不先從國民素質上下手,再好的政治制度、科學技術也無法讓中國強大起來,因為根本無法貫徹落實下去,西方再好的東西到中國也會有“淮橘為枳之嘆”。他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認為西方之所以富強是能講民主、自由,中國積貧積弱是千年的專制毒害所致,因此要以“自由為體,民主為用”進行革新,然而“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聽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亂。顧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誠優者也。”於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救國論,希望塑造優秀的國民,形成新的道德規範和社會秩序,掃除中國人偽飾、自私、懈惰的德性。透過啟蒙國民以達到救亡的目的,在當時的維新思潮中的確是非常獨特的一道亮色,也貫穿嚴復思想始終。

  教育救國歸根結底還是要用西方的文化制度、科學技術來教育啟蒙人民,而要真正認識和了解西方,就必須精通外語和翻譯。嚴復不僅著文鼓吹學習西語的重要性,一生中還屢次籌辦編譯培訓所,就職於編譯局。而究其大半生精力翻譯的《天演論》《原富》《法意》《穆勒名學》諸書更是把西方一整套先進文化都介紹到中國來,作為啟蒙的資糧,對中國幾代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嚴復不僅是坐而論道的思想家,也是起而能行的教育實踐家。1906年4月,嚴復就任安徽高等學堂監督(校長)之職。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對學校進行改革,首先制定規章,明確辦學方向和教學內容。他把學生分為兩部分,師範生和預備生,前者主要為培養中小學師資;後者寄希望於以後能繼續深造,成為專門人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專業。關於教學內容,自然以西學為主,特別重視西語、數物化質等自然科學的學習。嚴復在皖期間,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安徽高等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摘編自吳新苗《一個偉大啟蒙思想家的剪影》)

  (1)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使中國認識到了嚴重的後果,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都為了富國強民而對維新變法採取支援的態度。

  B.嚴復的教育救國論力主透過啟蒙國民達到救亡的目的,他翻譯的介紹西方先進文化的著作,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C.嚴復引用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是想告訴民眾要順應天道、適應自然。

  D.嚴復認為要更好地向西方學習,就必須精通外語並瞭解西方的科學技術,因此在其執掌安徽高等學堂時,教學內容自然以西語、數物化質為主。

  E.傳記透過對嚴復教育救國論及辦學實踐的論述,表現了嚴復作為啟蒙思想家的獨特深刻,也反映了近代中國的歷史現狀。

  (2)請簡要概括嚴復教育救國論的思想內涵,並加以闡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嚴復沒有成為“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成為“著名的思想家”,原因是什麼?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讀了這篇傳記,嚴復的人生經歷及其思想對你有怎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參考答案:

  9.(1)(5分)【BE】B3分,E2分,D1分。A滿清皇室是為了自身利益才對維新變法採取支援態度;C是想告訴民眾只有強民強國才能不受欺侮,立身於世界;D關於教學內容,自然以西學為主,特別重視西語、數物化質等自然科學的學習。

  (2)(6分)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培養國民健全的體格、充沛的精力及其昂揚向上的精神;開民智就是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新民德就是把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同愛國主義結合起來,讓人民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形成新的生產自救規範和社會秩序。(每一條2分,必須有概括與分析,若無概括只有陳述至多給5分)

  (3)(4分)甲午戰敗,中國積貧積弱,危在旦夕,要救亡圖存,只能維新變法,這是朝代的大主題;嚴復有天縱之才,又飽讀西方學說,於是向西方尋找真理,啟蒙國民,救亡圖存。(每一條2分)

  (4)(6分)觀點一:嚴復為國為民的獻身精神值得學習。(1)面對控中國積貧積弱的現狀,嚴復沒有隻考慮自身的官位與發展,而是關注國家的命運,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前途結合在一起,致力於探索救亡之路。(2)嚴復為啟蒙國民,嘔心瀝血,窮盡在半生精力翻譯了許多介紹西方先進文化的著作。觀點二:嚴復教育救國論的思想新穎、先進而深刻,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觀點三:嚴復不僅坐而論道,也起而能行。觀點四:嚴復所提出的教育救國論思想也有不當之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