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人生不殘缺》讀後感800字

《弟弟的人生不殘缺》讀後感800字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弟弟的人生不殘缺》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身殘志堅的故事總是那麼感人!在假期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閱讀新幹線》中的《弟弟的人生不殘缺》一文,我難捺胸中的熱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文中的弟弟上初二時就患了骨髓炎,由於家中貧窮,沒有接受好的治療,變成了一名殘疾人——一條腿短了6釐米。但是弟弟沒有氣餒,在只能呆在床上的那些日子裡,他自學了初中的課程,3年後重新步入課堂,當年升入中專。

  畢業以後,弟弟來到了本科生、碩士生遍地的深圳,開始尋找工作。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攢了幾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臺電腦。他每天到要到深夜兩點才睡覺,除了工作,其它的時間都用在了自學上。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就了事業,成了一家網路公司的專案經理。

  文中的弟弟憑著頑強的毅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說實在的,不是苦難造就了他,而是他自己造就了自己。弟弟的成功,說明了人生只要堅持,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用弟弟的話說,那就是:“既然我的身體已經無法改變,那就用書來改變自己吧!”

  從文中的弟弟,我不禁想到了同樣也是殘疾的'——海倫·凱勒,她用自己的奮鬥歷程告訴我們:只要你還熱愛生活,那你的世界就一樣會變得精彩起來。海倫·凱勒是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但她憑著對生命的熱愛,憑著對知識的渴求,憑著超人的毅力,最終學會了寫字,學會了說話,學會了寫作,還和正常人一樣讀完了大學,最後成為一名著名的女學者。可以說,海倫·凱勒的一生就是奮鬥的一生,是不懈追求的一生。她的成功就在於自強不息,永遠不向命運低頭!

  古今中外,像這樣“身殘志不殘”的人不勝列舉:保爾·柯察金、張海迪、霍金、吳運鐸……這些名字無不閃爍著眩目的光輝。他們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訴人們:挫折和磨難就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試金石。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心中有一股氣——志氣,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運,那麼任何磨難都不能令我們退縮,每一個人都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讓我們抬起自己高貴的頭顱,直麵人生的坎坷,把好生命的航程,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