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通用5篇)

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通用5篇)

  在當下社會,倡議書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倡議書是為倡議、發起某項活動而寫的號召性的公開提議性的專用書信。那麼,怎麼去寫倡議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前,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數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在我們的身邊,對糧食的浪費比比皆是。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們每年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餐桌禮貌是人類禮貌的縮影,小餐桌,承載的不僅僅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人類自古以來禮貌有禮、節儉惜福、珍愛糧食的優良傳統。“光碟”是一種節約,是一種素質,是一種美德。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向全校師生髮出如下倡議:

  堅持身先示範,用心倡導新風。在自身厲行節約的同時,也倡導大家做勤儉節約的實踐者、宣傳者、監督者,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勤儉節約的良好氛圍。

  從身邊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珍惜資源,理性消費,做一個光榮的“光碟一族”,共同為建設禮貌、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倡議人:

  日期:

  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2

  為倡導節約用餐、文明用餐,提升市民文明素質,遷安市文明辦、市場監管局倡議在全市開展“文明餐桌活動”,在全市餐飲單位倡導“光碟行動”活動。讓“光碟行動”這一高頻詞彙刷爆了朋友圈,不論校園還是社會,不論酒店賓館還是自家餐桌,節儉的理念、剩菜打包的習慣都已經根植於廣大老百姓的深入心中和根植日常生活當中。

  節儉用餐——不剩飯剩菜,吃多少點多少;安全用餐——不用地溝油,不用變質食品;衛生用餐——使用公筷公勺……近段時間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餐飲單位倡導“光碟行動”,得到了一致認可。在飯店、酒店、學校等公共場所,“光碟行動”這樣的提示牌、提示語,成為了餐桌上獨到的風景線。隨時提醒著食客吃多少點多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在學校食堂中,還看到專門設立了文明監督崗,監督學生有序購餐杜絕浪費。

  消費者:光碟行動,從我開始。

  “服務員,幫我看一下,點的這些飯菜夠我們吃沒,不要點多浪費了!”“服務員,幫我拿幾個餐盒,我們要打包”……如今,不管你在城市賓館、酒店,還是景區農家院,這樣的話語已普遍存在,廣大食客紛紛扮演著“光碟行動,從我開始”的主人。

  節儉是福。遷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全市餐飲服務單位發出“光碟行動”倡議書、張貼節儉養德宣傳圖畫後,就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響應。“不論在學校還是家裡,吃飯時老師家長都會提醒我們要愛惜糧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古至今節儉都是我們傳統的美德。今年就讀某小學五年級的王東平說,父母都是很好的榜樣,我也會繼續將這種美德繼續傳承下去,我也會告訴其他同學,要愛惜糧食。

  光彩幼兒園蔡老師說:“孩子們都會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父母、老師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在學校一定要讓孩子在生活學習的點滴中學會愛惜糧食,拒絕浪費,尊重別人的辛苦付出,相信就能從小在他們的內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隨機調查中,大家紛紛表示,“光碟行動”在提倡節約的同時,也為提升各餐飲服務單位服務水平提供了契機,廣大“食客”將與餐飲服務單位達成一定默契,以“光碟行動”為抓手,使全社會節約變成一種風尚、一種習慣。

  餐飲單位:點餐提示分量,打包成常態。

  “先生您好,一共六個客人,這些菜應該夠了,還有就是有兩個菜菜量偏大,稍後不夠可以再點”……在市區某大型飯店,服務員及時向消費者反饋著飯菜資訊。其實在我市,不僅在大型飯店,就是在一些普通小飯店,這樣的溫馨提示也早已深入消費者心

  “創文明城市,從用餐開始”“今天不剩飯,從我做起”的醒目宣傳標語在各賓館、飯店隨處事見。在酒店包房、餐桌上,還有著不同的提示牌。“為了讓顧客愉快用餐,吃飽吃好又不浪費,我們會要求服務員看人點菜,如果用餐的兒童、老人多就提醒減幾個菜。”透過服務員在向顧客推薦特色菜的同時,把菜品的分量告訴顧客的方法,提示客人不要點太多,而且時刻提醒消費者餐後打包。隨時、隨事、隨人拒絕了不必要的浪費。

  吃飯的人多了,泔水量沒增。在建成區內各餐飲大廳、包房以及每個餐桌上都放著“文明用餐、光碟行動”等宣傳貼畫,從事近10年的餐廳保潔員趙雪說,好一直負責收拾餐廳的碗盤,感覺吃飯的人數明顯增多了,但是泔水沒有明顯增加。

  市場監管局:常抓不懈,讓節約節節深入人心。

  “光碟行動”有利於傳承中華民族愛物知恩、尊重勞動、勤儉節約、珍惜幸福的傳統美德,也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希望更多人參與到行動中來。不僅在餐飲服務單位消費者踴躍參與“光碟行動”,校園裡面節約也早已變成一種風尚、一種習慣。

  當前遷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精心策劃主題活動,堅持示範帶動和部門聯動相結合、宣傳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讓我們透過大力倡導積極向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文明有禮、誠信經營、節儉惜福、愛糧節糧”的傳統美德,促進形成文明、科學、健康的餐飲消費新風尚。

倡議人:

  日期:

  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如今,食物以各種姿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選擇。不管是麵食還是飲品,都像是一朵朵鮮花,以各種姿態綻放。但在綻放的同時,也有一些事情在悄悄的發生,那就是浪費。在我們的日常餐飲中,固然是要浪費一些的,比如說有時候買了一杯大型的飲品,喝不完就直接丟掉了,在聚會上為了所謂的面子點了一大桌子的菜,結果卻因為吃不完導致全部丟掉了。雖然有時候大家會選擇打包,但是有一部分的人也會因為面子問題而不選擇打包,反而是選擇直接丟掉。

  大家要知道的是,在這個世界上,仍有一部分人是處於一種吃不飽穿不暖的`階段。還記得有一個新聞報道了一個地區的人因為沒有食物,所以做了“泥巴餅”,為的就是飽肚子。有些人為了吃飽肚子可以吃不能吃的東西,而有些人卻因為一些無所謂的東西肆意浪費,這樣的極端的確是我們需要改變的。世界在發展,但我們人的思想也應該同步前進。浪費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一時魯莽而選擇錯誤的行為。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改正過來的。

  拒絕浪費,從光碟行動開始。不管我們以後出去和親友吃飯,還是應酬,都應該以節約為主題。一個企業的核心固然也是有節約這一項的,艱苦奮鬥是發展的基礎,不管是作為人還是作為一個企業,都是應該遵循的原則。到了大學的我們,固然也是要明白這一些的。同學們,今後希望大家能夠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多去珍惜糧食,做好光碟行動,從每一餐飯開始,從腳下開始。

  那麼光碟行動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始呢?首先如若在家裡或者是在外出吃飯時,點適量的份就行了,不要過度的消費,也不要過度浪費。能吃多少吃多少,把光碟行動做起來,再去管其他的事情。其次,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正過來,節約是一項美德,珍惜糧食是一項需要弘揚的精神。

  我們需要樹立一個好的目標,帶著更多的人往前走,在節約糧食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維護社會風氣,建立屬於自己的行為規範。飯桌上從光碟行動開始做起,思想上多去發揚這種精神,號召更多的人加入我們,和我們一起去做好光碟行動!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日期:

  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4

各位朋友:

  有關資料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x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目前,全國各地興起了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碟行動”。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帶頭在校園內開展此項行動,並號召全校師生文明就餐,加入到“光碟行動”中來。

  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做“光碟行動”的發起者。牢記勤儉節約,改變鋪張浪費的飲食習慣,反對過度消費。

  我們倡議:弘揚文明之風,傳播節儉之種,做“光碟行動”的推廣者。透過簡訊、微博等傳統或網路媒介宣傳“光碟行動”,讓更多的人瞭解“光碟行動”、踴躍加入“光碟行動”,讓節儉之風吹遍浙江省乃至全國的高校校園。

  我們倡議: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做“光碟行動”的實踐者。爭做“光碟”達人,適當點餐,拒絕攀比,以“光碟”為榮,以“剩餐”為恥,實在吃不了的,也要“兜著走”。

  “光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是一種厲行節約、倡導珍惜的生活態度;“光碟”不僅僅是形式,也是一種保護資源、健康時尚的生活習慣。讓我們從今天起,文明就餐,珍惜糧食,愛護資源,做一個光榮的“光碟一族”吧!

倡議人:

  日期:

  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倡議書5

  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近幾年糧食均增產,但是我國人口已超過12、5億,每年的淨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在今年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糧食的供需仍將在緊張中度過,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現實絕對不容樂觀,在我們扔掉糧食的時候,不僅扔掉了農民伯伯賦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災區人民一份樸實而熱切的渴望,是中國未來一份微小卻珍貴的資源!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綜合整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此,我們向全體師生提出倡議:

  1、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飯。

  2、在餐廳吃飯時點菜要適量,不要亂點一氣。

  3、吃飯儘量吃完,不浪費。

  老師們,同學們,所有的食物都是上天賜予的最好的禮物,節約糧食,從你我做起。讓我們一起自覺地節約糧食吧,讓節約糧食成為我們的習慣,並且保持這樣良好的習慣。

倡議人:

  日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