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貧困地區捐款的倡議書範文

給貧困地區捐款的倡議書範文

  生活在城市裡,衣食無憂的我們,也許並不特別瞭解貧困山區孩子的生存狀況。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給貧困地區捐款的倡議書範文,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給貧困地區捐款倡議書範文_第1篇

尊敬的社會各界朋友:

  黨的“十六大”為我們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面建設“富裕西湖、活力西湖、休閒西湖、生態西湖、文化西湖、和諧西湖”,為我們西湖人民展現美好的發展藍圖,為此,我們歡欣鼓舞,豪情滿懷。但大家可曾知道,我們的身邊還有不少困難群眾,他們有的是殘疾人,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孤兒棄嬰,有的是因病致貧、下崗致貧的困難群體——他們急需社會各界的鼎力援助,幫助他們早日擺脫貧困,和我們一起共同奔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它體現了人類最高尚的品質、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也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誌。第五次“春風行動”正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開展起來的,以“獻一個崗位、幫一人就業、送一份溫暖、解一家困難”為主題,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真正把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實到實處。

  為此,我們在這裡向社會各界的朋友發出倡議:請積極響應“春風行動”的號召,行動起來!張開您溫馨的懷抱,伸出您溫暖的雙手,奉獻您無限的愛意,送去您有力的支援,以實際行動幫助困難群眾走出困境,共享幸福。

  朋友,您捐出的每一份款物,將如春風一般能為困難群眾的生活送去一縷冬日裡最溫暖的陽光;您的愛心和真情,將像星星之火可以點燃人們心中希望的曙光,會帶動更多有愛心的人們加入到“春風行動”中來。

  困難的家庭需要您的愛心,和諧的社會需要您的支援。讓我們共同努力,春風常駐人間。

  給貧困地區捐款倡議書範文_第2篇

尊敬的各位老師、小朋友們: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因此,祖國的未來,寄託在千千萬萬的青少年身上。

  生活在城市裡,衣食無憂的我們,也許並不特別瞭解貧困山區孩子的生存狀況。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彩筆,從來沒有過像樣的玩具,從來沒有見過電腦,每天步行幾公里或者十幾公里上學,中午不吃午飯,在四處透風的“教室”內上課,那些在刺骨寒風中凍紅的面龐,乾裂的唇角,長滿凍瘡的手腳,是我們心靈最深處的觸動……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也許無力去徹底改變他們的處境,無法去消除他們的貧窮,但是,我們都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哪怕只是一點一滴。

  為了幫助貧困山區幼兒,春華幼兒園向各位愛心人士發出倡議:獻一份愛心,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一份特別的六一禮物。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為貧困山區幼兒捐贈急需的`衣物、圖書、玩具等。您的舉手之勞,就會成就我們國家的棟樑。不僅會給他們送去物質上的幫助,更能給他們帶去精神上的關愛和鼓勵,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也許我們與他們素不相識,但愛心是沒有界限的!希望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幫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吧!扶危濟困,樂於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伸出您溫暖的雙手,獻出您真摯的愛心,加入到我們捐贈愛心活動中來。為貧困地區的學生獻出愛心,努力用我們的愛心去溫暖他們的心靈,照耀他們暗淡的生活!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真情呼喚,真愛永駐。

  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為貧困山區的幼兒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給貧困地區捐款倡議書範文_第3篇

  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您,是否在為自己不停的添置新衣?您,是否在為自己過時的舊衣苦惱?然而,在我國四川、青海、甘肅、新疆、西藏等貧困地區,由於受歷史、自然、地理等客觀條件的制約,生產條件依然艱苦、生活還很艱辛,不少家庭還不能穿上暖和的衣服過冬。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讓貧困地區的家庭享受愛的溫暖,感悟冬日的陽光。我們向您發出衣物捐贈的倡議,讓您家中閒置的舊衣物繼續發揮它的光和熱,溫暖貧困地區的困難家庭。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能力去消除他們的貧窮,但是,我們可以將微薄之力匯聚起來,給予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望著那一雙雙質樸的眼神,一雙雙渴望溫暖的身影,您是否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點時間,收拾一下自己的衣櫥,把您家中閒置的冬衣、冬鞋,手套,被服,書籍,文具等捐贈給我們。一起送給最需要的人,讓他們今年的冬天不再寒冷。讓我們凝聚更多的愛心力量,把幸福和溫暖傳遞,讓貧困家庭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

  生命中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但,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地和父母。貧窮是一種無奈和傷痛,當貧窮還僅僅是一種生存狀態的時候,它更需要善良的人們用無私的愛去治癒。

  我們也許沒有很高的收入,我們也許沒有多餘的存款,我們也許捐不起一座希望小學,但我們可以把我們不需要的舊物轉給那些需要它們的人,這隻需要我們的愛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