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的讀後感
《中國書法》的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書法》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時候我就跟隨著爺爺學習書法,兒時的我並不懂得什麼是書法,它是用來做什麼的,我一無所知。我清晰的記得爺爺教我橫、撇、豎、捺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書寫;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偷懶塗鴉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今,在圖書館工作之餘拿起《中國書法》一書來閱讀感慨萬千!
首先說說遺憾。人的一生充滿遺憾,書沒寫成是遺憾,官沒當成也是遺憾,錢沒賺到更是遺憾……由於人為了避免遺憾,於是就拼命寫拼命爬拼命賺,前者是雅事,拼一下千古流芳,後者是俗事,但為了好好地和更好地活著,於是拼命地爬和撈,這情景有點像螞蟻爬樹和過江之鯽;我呢?沒有好好聽爺爺的教誨而遺憾,沒有認認真真跟隨著名書法家鄒永遠、許正波、康建勳老師學習書法而遺憾,沒有信心參加全國書法大賽錯失良機而遺憾。二十多歲的我,現在想想孔子的話很有道理,三十而立。什麼是而立?就是有成功的事業和完美的家庭。
崔健在歌裡面曾經唱到: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快,所以,我們要讓眼睛慢下來,細細的揣摩揣摩王羲之的傳本墨跡,聊聊章草大家王遽常的生平故事,聽聽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經驗之談,想想劉炳森先生對我們的啟示……加之弄風研墨,輕舟飛閣,並以疏花瘦竹,墨池中泛花香,竹重秋蔭訪蘭亭,所以,習書也是一種修行,只有懂得書法和人生的方圓變化,才能做到筆無常法出新機。這是何等快樂之事?其實,現在許多現代的東西都在尋求古代的營養,像周杰倫的歌要放進京劇的曲調,衣服要弄些唐裝穿穿,中國武術風靡世界,書法元素都放進張藝謀的電影等等,時代在變,那麼書法的活動方式的變化也就勢在必然,書法的隊伍壯大了,其成分也就變化了。
書法作品和文學作品一樣,與作者書寫時的心情有著密切的聯絡,它的藝術風格常隨作者的年齡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同一個書法家可以由於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情而寫出不盡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來,如顏真卿中期寫的《多寶塔碑》,是在和平環境的得意之中寫就的,字勢端重渾厚,清晰悅目,成為楷書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寫的《祭侄文稿》則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兒不幸身亡之中寫就的,悲憤之情奪腔而出,於是,出現了筆畫濃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塗塗改改的粗獷、瀟灑的風格,成為行書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評論和欣賞,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