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

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好長好長的名字》是大班早期閱讀繪本中的一個內容,主要角色是藍狐狸,裡面還有波波蛙、紅葉鼠、綠草蛇、桂花獾等故事角色,畫面清晰、情節簡單易懂,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能夠關注到繪本的主要內容,比如說:人物、主要事件、原因、結果;但如何讓幼兒能夠將繪本內容表達得完整、生動,特別是在雲朵樣的符號中出現的資訊,如何引導才能讓幼兒準確地掌握它所要傳達的資訊,自主地閱讀,如何在繪本閱讀中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是設計本次活動的主要意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有序閱讀繪本,關注並藉助“雲朵般符號”裡提供的畫面資訊,瞭解故事角色人物所想所說,理解藍狐狸好長好長名字的由來,知道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能大膽地閱讀想象、清楚地表達藍狐狸和動物間的對話與心理活動,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清楚表達藍狐狸和動物間的對話與心理活動,將繪本內容表達得完整、生動。

  難點:引導幼兒關注、準確掌握“雲朵般符號”裡提供的畫面資訊,自主地閱讀。

  活動準備

  繪本

  活動過程

  活動一:討論名字,引題激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書裡就發生了關於名字的有趣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題目)你看到了什麼?好長好長的名字,聽到這個故事名字有什麼想法?你想知道些什麼?(簡略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師:這個好長好長的名字到底會有多長?會是誰的呢?它怎麼會有這個好長好長的名字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師:如果你們有不明白地方等一會兒請你提出來。(提出閱讀要求:正確的閱讀姿勢;有序地翻閱,教師巡迴觀察。)

  活動二:師幼共讀,問題引領

  師:你看懂了哪幾頁?請你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根據幼兒意願,引導幼兒仔細閱讀畫面細節,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個別講述,其他幼兒作補充。)

  師: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明白?我們大家一起來說一說。(對於不能完全理解的圖片,教師問題引領,引導幼兒觀察細節,必要時請其他幼兒協助講述。)

  (1)圖1:藍狐狸聽到波波蛙的名字會怎麼想?為什麼它叫波波蛙?

  圖2:藍狐狸會怎麼對波波蛙說呢?從哪裡看出來的?藍狐狸得到名字後,心裡可能怎麼想的?

  畫面中猶如雲朵般的符號表示什麼?(代表角色人物說的、想的事或物。)

  請幼兒完整地說一說前面兩張圖。

  (2)圖3、4:誰來說說你看到的?想象一下它們的想法和對話。

  (3)圖5、6、7:請你和旁邊小朋友一起說說這幾張圖,要把畫面看仔細,把意思說清楚。

  (4)圖8:現在的藍狐狸叫什麼?它的名字怎麼樣?為什麼會有那麼長的名字?藍狐狸得到這麼多的名字,它的心情怎麼樣?你喜歡它的名字嗎?

  如果你是它的朋友,請你來邀請它來玩,你會怎麼叫它呢?感覺怎麼樣?

  (5)略讀圖9:藍狐狸的朋友也覺得好奇怪。

  (6)圖10、11:再來看看那些送掉名字的動物吧,它們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後果怎麼樣?還可能會發生哪些嚴重的事呢?

  (7)圖12、13藍狐狸明白這個道理嗎?(是不是所有美好的東西放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呢?)從哪兒看出來的?最後怎麼樣了?為什麼決定把名字還給大家了?

  請幼兒明白只有適合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活動三:再次閱讀,正確表述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元素,引導幼兒欣賞優秀文學作品,感受文學作品的豐富與優美,並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使幼兒能體驗閱讀活動的樂趣。優秀的繪本往往蘊含豐富的資訊,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只停留在對情節的大致瞭解,要做深層次地挖掘和準確地引導,那麼這樣的閱讀帶給孩子的發展是無限的。繪本教學中對幼兒的提問要精心設計突出邏輯思維的引導和創造思維的激發。教師的提問有效,能形成及時適當的應答,合作探究地互動,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繪本中出現了一些幼兒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閱讀符號(猶如雲朵般的符號:代表角色人物說的、想的事或物)用何種方式引起幼兒關注興趣並習得相關資訊。(從自由閱讀中實現“發現式學習”、從師幼共讀中實現“提升式學習”、從幼兒再次閱讀中實現“感受性學習”。)閱讀對於幼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閱讀活動中我讓幼兒去看看講講、再看看再講講,從看圖講述到幼兒繪製故事情節將語言遊戲化,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性,目的不僅在於讓幼兒知道這個故事很奇特,很幽默,還讓幼兒在脫離成人能夠自主獨立閱讀。大班的語言要求是能合理的組織並完整的表達一件事情。幼兒語言的發展在個體間的差異是巨大的,透過同伴分享、互相影響和學習的方式是幼兒所喜歡的,這樣有助於帶動語言發展相對比較弱的幼兒。從尊重幼兒的情感需要出發,鼓勵並支援幼兒自主閱讀,充分讓幼兒與圖書、與教師、與同伴對話和互動,創新活動形式,以此來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理解畫面內容,感受繪本中的“藍狐狸”名字越變越長的有趣過程。

  2、能仔細觀察畫面,關注並藉助“雲朵般符號”裡提供的畫面資訊,推測畫面中的內容和情節發展。

  3、知道名字是用來區別自己和他人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動準備:

  1、波波蛙、紅葉鼠、桂花獾、藍狐狸的'動物圖片以及繪本中出現的代表動物名字的標記圖片。

  2、故事ppt

  3、經驗準備:事先了解自己名字的由來和意義

  活動過程:

  一、聊一聊“我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幼兒交流自己名字。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知道你的名字有什麼意義嗎?為什麼你的爸爸媽媽們要給你起這個名字呢?(請幼兒交流)

  師:恩,剛剛你們介紹了自己的名字,你們的名字都很好聽也很獨特,那現在有一些小動物也想要來介紹一下他們的名字,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二、猜一猜“我叫什麼名字”,為幼兒自主閱讀畫面作經驗準備。

  1、出示圖片“波波蛙”

  師以波波蛙的口吻:嗨,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我嗎?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能猜出來嗎?請你仔細看看這個雲朵標記裡的圖畫,是什麼?

  師介紹:我叫波波蛙,因為我住在河邊,我喜歡河裡的水波,水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好看極了,所以我給自己取名叫波波蛙。

  2、出示圖片“紅葉鼠”

  師:誰來了?(小松鼠)你們能猜出我叫什麼名字嗎?(引導幼兒你關注標記裡的紅葉標記)

  師:我叫紅葉鼠,你知道為什麼我叫紅葉鼠嗎?

  3、出示圖片“桂花獾”

  師:夷~這是誰呀?(介紹動物獾)我叫什麼名字呢?看看這是什麼?(標記裡的桂花)恩,那我的名字叫…(桂花獾)

  4、出示圖片“藍狐狸”

  師:嗨,大家好,你們認識我嗎?瞧我身上是什麼顏色的?那你們能猜到我叫什麼名字嗎?(藍狐狸)

  三、閱讀繪本《好長好長的名字》,鼓勵幼兒自主觀察閱讀畫面。

  1、師:小朋友真聰明,那除了這幾種小動物,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擁有好聽的名字,藏在一個好聽的故事裡,這是一個關於名字的故事,故事中的藍狐狸總是喜歡別人的名字,一起來看一看吧!

  2、教師逐頁出示ppt,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觀察)

  3、交流討論,梳理畫面內容。

  師:你覺得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教師逐頁出示畫面,引導幼兒講出畫面內容)

  師:藍狐狸遇到了誰?他們在說什麼呢?藍狐狸會怎樣呢?波波蛙把名字給了藍狐狸,藍狐狸現在的名字變成什麼了?又遇到了誰?又會發生什麼呢?(教師邊引導邊出示藍狐狸名字變長的標記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4、小結:藍狐狸一共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呀?它的名字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你能叫出它的長名字嗎?藍狐狸後來的名字又怎麼了?

  師:這是一個關於藍狐狸名字越變越長的故事,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好長好長的名字》。

  四、完整閱讀繪本

  師:現在我們看著這些畫面和圖片,再來完整的講講這個故事吧!

  五、明白“名字是用來區別自己和他人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師:故事裡的小動物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你們覺得他們的名字好聽嗎?可是藍狐狸把其他小動物的名字都要了過來,變成了自己的名字,你們覺得那麼長的名字好聽嗎?師:我們每個小朋友也有一個獨特的名字,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那如果把其他人的好名字變成你的名字,你覺得會好聽嗎?所以,名字是用來區別自己和他人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們覺得對嗎?

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猜猜中瞭解藍狐狸長長名字的由來,感受故事的有趣。

  2、藉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義,並對名字的由來有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課件、動物的名字元號卡片。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瞭解自己名字的由來。

  【活動過程】

  一、由藍狐狸引出故事

  1)師:瞧!這是誰?這隻狐狸長得很特別哦!

  2)小結:長著一身藍藍的毛就是這隻狐狸特別的地方,所以狐狸媽媽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藍狐狸”。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

  1、教師講故事——藍狐狸遇見波波蛙和紅葉鼠。

  1)教師邊講故事邊在操作板上出現符號“波波+藍狐狸”、“紅葉+波波+藍狐狸”。

  2)師:現在藍狐狸的名字叫什麼?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2、教師繼續講故事——藍狐狸遇見綠草蛇。

  1)師:瞧,這次藍狐狸來到了什麼地方遇到了誰?猜一猜,小蛇會有什麼好聽的名字呢?(幼兒回答,並聽小蛇說話的錄音)

  2)現在藍狐狸的名字長了嗎?

  3、幼兒為藍狐狸添名字。

  1)師:藍狐狸後來還碰到了許多動物,瞧!它先遇到了誰,再遇到誰,最後遇到誰?

  2)師:這些動物也都有好聽的名字,我們來猜一猜。

  3)幼兒商量,幫藍狐狸添名字。

  4、教師繼續講故事——結尾。幼兒幫藍狐狸還名字。

  三、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

  評價:

  1、教師注重教學環節中的情景性——始終在有趣而連貫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動一氣呵成,前後呼應。讓孩子們和聽課老師在自然的情景中學有所得。

  2、教師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性——來自於生活的活動是幼兒所喜歡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運用到活動中去。

  評價

  1.活動能從幼兒喜歡的圖書著手,選擇的內容是每個幼兒都有經驗的,能充分引起幼兒的共鳴。

  2.能利用各種途徑引導幼兒瞭解名字的由來,尤其是圖文夾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

  3.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與良好的師生互動使得每個幼兒能大膽想象,敢於表現,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每個幼兒的關注。

  【活動思考】

  在“幼兒幫藍狐狸還名字”這一教學環節,教師提要求時“還”的順序沒有強調,因此幼兒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動前教師能否明確要求,二是在很長很長名字形成過程中將“+”改成箭頭的圖示,由下至上形成疊加,在“還”的時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幫助幼兒理解正向與逆向的名字還法。

  一、有效性體現

  1、充滿了情趣性,讓孩子在濃濃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藍狐狸名字不斷變長的過程與趣味性。

  2、透過教具的有效使用讓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在語言活動中同樣都得到了展現。

  3、在孩子學習、理解和思維的過程,讓教學的公平性也得到了體現。

  二、再思考

  1、教學目標中知道名字的含義,對自己名字由來進一步探索只在教學活動最後一個環節提及,整個教學的中心體現在加名字和還名字的過程,是否可以進行目標的修改,使其更為適切。

  目標中讓幼兒“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對自己名字由來有探索興趣”,但在活動中名字環節的匯入有一些牽強。由於時間的限制,“名字”一環節的文章沒有做透,有意有未盡的遺憾。

  2、教師注重活動環節的精緻性。

  3、教師注重幼兒學習的層次性——兩節活動教師注重教學的層層推進,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達到活動預期目標。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元素,引導幼兒欣賞優秀文學作品,感受文學作品的豐富與優美,並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使幼兒能體驗閱讀活動的樂趣。優秀的繪本往往蘊含豐富的資訊,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只停留在對情節的大致瞭解,要做深層次地挖掘和準確地引導,那麼這樣的閱讀帶給孩子的發展是無限的。繪本教學中對幼兒的提問要精心設計突出邏輯思維的引導和創造思維的激發。教師的提問有效,能形成及時適當的應答,合作探究地互動,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繪本中出現了一些幼兒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閱讀符號(猶如雲朵般的符號:代表角色人物說的、想的事或物)用何種方式引起幼兒關注興趣並習得相關資訊。(從自由閱讀中實現“發現式學習”、從師幼共讀中實現“提升式學習”、從幼兒再次閱讀中實現“感受性學習”。)閱讀對於幼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閱讀活動中我讓幼兒去看看講講、再看看再講講,從看圖講述到幼兒繪製故事情節將語言遊戲化,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性,目的不僅在於讓幼兒知道這個故事很奇特,很幽默,還讓幼兒在脫離成人能夠自主獨立閱讀。大班的語言要求是能合理的組織並完整的表達一件事情。幼兒語言的發展在個體間的差異是巨大的,透過同伴分享、互相影響和學習的方式是幼兒所喜歡的,這樣有助於帶動語言發展相對比較弱的幼兒。從尊重幼兒的情感需要出發,鼓勵並支援幼兒自主閱讀,充分讓幼兒與圖書、與教師、與同伴對話和互動,創新活動形式,以此來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好長好長的名字大班教案4

  設計思路:

  這個故事構思很特別,它借用了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兒階段的一個典型心理,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會羨慕他人擁有的東西,如同故事裡的小狐狸一樣,但是並非所有的東西都是多而全才是最好的,故事的結尾正是告訴了我們:不要求多求全,要學會欣賞自己,接納獨特。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能夠關注到繪本的主要內容,比如說:人物、主要事件、原因、結果;但如何讓幼兒能夠將繪本內容表達得完整、生動,特別是在雲朵樣的符號中出現的資訊,如何引導才能讓幼兒準確地掌握它所要傳達的資訊,自主地閱讀,如何在繪本閱讀中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是設計本次活動的主要意圖。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閱讀想象、清楚地表達藍狐狸和動物間的對話與心理活動,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

  2、關注並藉助“雲記號”裡提供的畫面資訊,瞭解動物們名字的由來,並知道名字是區別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知道自己名字的意義。

  活動過程:

  一、討論名字,引題激趣。

  師:看看這些字你們認識嗎?能不能很快地找出你的名字在哪兒?並告訴我們,它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簡略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小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特殊的含義,代表你是獨一無二的。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關於名字的有趣故事和你們分享。(出示題目)你看到了什麼?好長好長的名字,聽到這個故事名字,請你猜猜,這個故事可能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二、理解故事,感受動物們的心理活動。

  1、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猜猜叫什麼?(藍狐狸)他為什麼叫藍狐狸?

  小結:原來它有一身漂亮的藍色的狐狸毛,是其他狐狸沒有的,所以他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藍狐狸”,是一個代表他的、獨一無二的名字。

  2、第一幅圖:

  (1)師:藍狐狸到河邊去玩,碰到了一隻青蛙。他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波波蛙。(出示放大的雲朵標記)他的名字為什麼叫波波蛙呢?

  青蛙說:“我的名字叫波波蛙,因為我喜歡河裡的水波。”

  教師小結:水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像有一千片碎銀子落在上面,好看極了。所以他給自己取名叫波波蛙。那我們知道這個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2)師:藍狐狸聽了這麼好聽的名字,很羨慕波波蛙,他會怎麼說?

  小結:“你的名字真好聽,我希望有一個和你一樣好聽的名字。”

  (3)師:聽了藍狐狸的話,波波蛙會怎麼說?怎麼做?

  小結:波波蛙大方地說:“如果你喜歡,我把波波的名字送給你吧。”(讓幼兒重複對話)

  (4)出示標記(讓幼兒理解標記的含義),藍狐狸很高興,他會說什麼呢?(讓幼兒自己根據標記說一說)說:“太好了,我就叫波波藍狐狸。”

  3、第二至五副圖: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PPT說說他們的名字,感受其中的幽默。

  4、第五副圖:

  師:現在,他的朋友見了藍狐狸叫他什麼名字啊?(波波紅葉綠草桂花高山白雲長空……藍狐狸。)

  師:現在藍狐狸的名字變得怎麼樣了?(好長好長)

  小結:大家都覺得藍狐狸的名字特別奇怪,特別不好聽。

  師:小動物們沒有了自己的名字,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小結:名字是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符號,沒有符號會分不清。

  師:那藍狐狸應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來聽一聽發故事裡的藍狐狸是不是這樣做的。

  三、完整欣賞故事

  師:最後藍狐狸的名字又變得怎麼樣了?(變短了)

  為什麼會變短?(輔助提問:最後藍狐狸為什麼決定把名字還給大家了呢?)

  小結:每一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名字,都代表了與眾不同的含義,就如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名字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意義,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評價:

  總的來說,這個活動還是很順利,和孩子們互動也不錯,環節也連線的很好。

  在細節方面,先聽故事再提問,這個方式有些老套,提問的形式也比較籠統,老師提問幼兒回答,答案也比較單一。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學習對話完全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揮,透過藍狐狸對波波蛙的對話後就可以讓幼兒模仿學習對話了。

  反思:

  1、總的來說,整個活動還是很順利的,目標也達成了,結合《我自己》主題,正好是孩子們正在關注議論的話題,很有意義也很有趣。

  2、匯入時間有點長,可以直接換成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

  3、課件的聲音不是很清楚,孩子們聽了3遍都沒聽清楚,可以直接口述出來,讓孩子們聽清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