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迴圈和洋流》說課稿
《水迴圈和洋流》說課稿
本課選自現行湘教版教材高一學年必修一模組第二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的內容。現在我就本節的教材、學情、教法和教學流程四個方面的教學加以說明。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洋流這節內容在本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地球運動、大氣環境以及水迴圈的基礎上,對洋流進行的具體深入學習。洋流的形成及分佈與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及移動密切相關。啟下:洋流的分佈又對大氣的運動、氣候的形成、海洋生物的生存、航行等具有深刻的影響,是後面第三章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與差異性的一種表現。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建構以下三個教學維度: 1.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
(2)運用實際案例,理解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圖解法正確表示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圖,歸納世界洋流分佈規律,培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透過學習洋流,用簡練的語言表述洋流的分佈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工地理資訊的能力;
(3)運用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觀點。
(2)學習洋流形成的因果關係,樹立事物很普遍聯絡的,洋流和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互相聯絡、互相影響的,從而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教育。 (三)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利用世界表層洋流分佈圖,分析世界洋流分佈規律。
依據大綱規定以及教學實際,考慮到洋流的分佈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在教材中的地位,確定其為重點;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對於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來說,較難完成,故確定其為難點。關於重點、難點部分,主要是透過讀圖分析、案例分析等活動來完成。
二、說學情
地理必修一部分為自然地理,湘教版的教材是建立在初中地理的基礎上編訂的。對好多的地理基礎知識都進行了刪減,但對於整體來說,學生初中地理基礎較差,甚至為零。雖然有學習的積極性,但仍存在部分同學學習熱情較低,針對這一實際狀況。我擬定以下對策。
1、透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增強地理課的魅力,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地理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2、充分挖掘本節課新的學習資源,結合自身體會和網上資源,簡化地理知識。
3、強化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學法方面,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因此,我在學法方面,採用了“導--讀---思--結--繪—探”的學法模式。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讀圖分析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歸納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說教法
結合教育理論、新課標和我校的學生實際,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需要,在教法上我採用了問題導學法、圖解法、案例分析法、講授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圖分析法為主,著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起立:同學們好!)
(一) 匯入:有美國海濱漂流瓶的故事匯入課堂(學生討論:為什麼從澳大利亞漂流出的瓶子怎麼回到美國弗羅裡達海濱?老師留個學生懸念,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然後透過水盆實驗匯入洋流,從而引入海水的運動形式------洋流。)(匯入採用神秘的故事匯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洋流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教學定向:洋流的分佈規律及其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讓學生對整體課堂要學什麼做到心中有數。
(三)推進新課:
知識點一:簡單介紹洋流的定義、分類及其成因。
1、定義中要特別強調“表層”“常年”“大規模”“一定方向”“穩定”幾個關鍵詞。把洋流與其他的海水運動方式----海浪、潮汐區別開來,讓學生充分掌握洋流的定義。
2、如何區分寒流、暖流?鑑於學生早已遺忘了初中地理知識,所以教師歸納洋流的分類:寒流----由低溫流向高溫或者由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暖流----由高溫流向低溫或者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用口訣“高來寒,低來暖”,幫助學生更快記憶。
3、洋流主要是怎樣形成的?學生自主閱讀教材61頁第三段,引導學生一起分析洋流的形成成因:近地面風帶。如:在東北信風的吹拂下,洋流自東向西流,形成北赤道暖流;在東南信風的吹拂下形成南赤道暖流;盛行西風吹拂下形成西風漂流。
知識點二:世界洋流的分佈及其規律。
教材重點是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而不是分佈,但要想理解規律,必須先了解世界洋流的分佈。
分佈主要採用圖解法,結合洋流的成因和分類方法,總結:洋流名稱=所經地區地名+寒(暖)流,然後和學生一起繪製世界表層洋流模式圖,幫助學生更快記憶洋流分佈,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空間能力和繪圖能力;知識講解中和學生合作探究:日本暖流為什麼又叫黑潮暖流? 對知識進行擴充套件延伸,並引起學生注意。
規律採用啟發式提問為主,先啟發學生北印度洋季風的變化,總結出冬逆夏順的規律;南緯30°—60°是帶狀的西風漂流;然後從洋流的分佈-----8和0, 著手詳解分析中低緯海區和北半球的中高緯海區分佈規律。因為藉助形象記憶,幫助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規律。
知識點三: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採用案例分析法,講述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影響一:影響沿岸氣候,列舉愛爾蘭都柏林和紐芬蘭聖約翰斯的一月份氣溫差異與洋流的關係的探究來說明暖流增溫增勢,寒流降溫減溼的影響。
影響二:影響海洋生物的分佈,採用合作探究的辦法,總結世界四大漁場的分佈及其形成原因,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影響三:對航海事業的影響,利用麥哲倫兩次航行的時間差引入,順流加速,逆流減速的原理。
影響四:影響海洋汙染物,一方面擴大了汙染物的範圍,另一方面減小了汙染,列舉英吉利海峽石油汙染事件作為示例。
(四)溫習鞏固,透過泰坦尼克號的事例,讓同學們探索安全的航道,瞭解學生們的掌握情況。
(五)課堂小結:洋流是海水運動的基本形式,受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形成了四個主要的洋流環流圈:北半球的“8”字環流圈、南半球的“0”字洋流圈以及北印度洋的夏順冬逆洋流圈。如果形成於副熱帶海區就叫副熱帶洋流圈,若形成於副極地就叫副極地洋流圈。洋流能調節全球熱量平衡,影響海洋生物的分佈、沿岸氣候、航海及海洋汙染物,世界各種奇怪的現象均與洋流有關。
(六)課堂練習:詳見導綱“課堂檢測”
(七)課後作業:詳見導綱“課後探究”和練習冊69—70頁
五、說板書設計:
一、洋流
1.洋流的分類
(1)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
(2)按性質分:暖流、寒流
2.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
(1)南北半球中、低緯度反氣旋型大洋環流
(2)北半球中、高緯度氣旋型大洋環流
(3)南極大陸外圍的西風漂流
(4)北印度洋的季風環流
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寒、暖流的影響
(2)對生物分佈的影響——漁場的形成(四大漁場)
(3)對航海業的影響——省時、省燃料
(4)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海洋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