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漢民俗文化薅草鑼鼓導遊詞
宣漢民俗文化薅草鑼鼓導遊詞
宣漢縣積極發掘、打造土家民俗文化品牌--薅草鑼鼓,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獲透過。目前,薅草鑼鼓這種古老的藝術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土家族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薅草鑼鼓也叫薅草歌、薅草號子,是土家民歌的一種俗稱,是一種伴隨勞動生產民歌和響器相結合的一種形式。近年來,宣漢縣高度重視薅草鑼鼓的保護與發展,由宣傳文體中心牽頭,組建了薅草鑼鼓協會,每年不定期聘請縣文化局、文化館的專業人士對“鑼鼓匠”和“歌師傅”傳授表演技藝,同時劃撥專項資金、組織專門人員蒐集整理傳統的薅草鑼鼓藝術,形成系統、完整的藝術整合。如今,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村村都有表演薅草鑼鼓、唱山歌的愛好者。
“薅草鑼鼓”,又名打鬧歌,俗稱打鬧,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鋤頭給地裡的`莊稼除草)季節,聚集數十乃至數百人在進行集體勞動時,請兩名歌手(一個擊鼓,一個敲鑼)面對薅草的眾人,隨著鑼鼓聲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種土家族民歌,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民歌藝術形式。
薅草鑼鼓的樂器,主要有鼓、鑼、鈸、馬鑼四件響器組成,鼓手領隊,發歌指揮,既指揮唱歌,又指揮生產,號召力很強。也有兩人一班,一人挎著鼓,打鼓發歌,一人掌握鑼鼓架,架上掛著大、小鑼和鈸,敲打三件樂器接歌。薅草鑼鼓演唱形式靈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一領眾和,一人或兩人叫,鋤草的人一齊接;或鑼鼓師付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唱”和“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時不打,只以鑼鼓作間奏,謂之“住鼓聽聲”;若邊打邊唱,以鑼鼓伴歌,則稱之“鼓裡藏聲”。有的地方還配有嗩喇,稱為“吹鑼鼓”,僅用打擊樂器伴奏接腔的稱作“盤鑼鼓”。
鑼鼓的演奏方法,種類很多,複雜多變,有快節奏和慢節奏之分。鑼鼓點子一般是由慢到快,隨著節奏的加快,出現勞動的高潮。一天之內,形成三起三跌,稱為“三潮”。特別是在收工之前,要趕勞動進度,鑼鼓節奏越來越快,叫著“放擂”。放擂時的勞動場面,土家人自己是用“餓馬奔槽”一詞來形容的。鑼鼓歌師既要演奏,又要演唱,勞動時間內不能間斷,一天下來,其勞動強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因此口唱要與鑼鼓演奏相配合,互相襯托,得以緩衝。一般是,在每一句唱詞中,要配以鼓鑼,在句尾上,又配以較長時間的鑼鼓點子,使鑼鼓在演奏中,較歌比重要大。這也是土家“薅草鑼鼓”未帶“歌”字的原因。